第二十八章 進宮
「雖說花峰烈給面子,可我也總不能太過分。這銀子是要給的,只是稍微遲些罷了!」風無憂嘆了口氣。
這宮裡的旨意來得還真是有些慢了。
風無憂和碎兒都回府有陣子了,這才傳來了旨意。而此刻,天已經擦黑。
前來傳話的是李嬤嬤身旁的丫頭,「真是對不住了,宮裡事情多,我也是好不容易抽了空才出來的。」
「現下都這個時辰了,你讓我怎麼辦?又去哪裡尋合適的衣裳,又如何商量其他的事情。你辦事如此不靠譜,真的是……」碎兒也是著了急才說了這話。
從宮裡來的丫頭跟在李嬤嬤身旁,雖說職位不高,可也算是個小角色,聽了碎兒這麼說,立刻掉了臉下來。
「你以為你不得了了啊?原本李嬤嬤都沒讓我前來稟告,說是一早再叫你!我還是好心,這才偷偷出來告訴你的。皇后說這道旨意的時候,風家風落吟小姐就在此處,我怎麼沒見她告訴你啊?」
風無憂聽到外頭的聲音,便走了出來。
「碎兒,既然人家給了面子,咋們也就別不要啊!」風無憂走上前,看向那丫頭,「你既然是李嬤嬤身旁的人,為何要背叛她?我現在已經知道了明早要去進宮見皇后了,你也可以回了,嗯?」
那丫頭似乎是有些緊張了,站起來的時候搖搖晃晃的,不敢直視風無憂。
碎兒見那人走了,著實有些生氣,「小姐,她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李嬤嬤到底有沒有叫人前來通知?她……」
「行了!皇后找我,李嬤嬤還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做出那種事情。這宮女若不是李嬤嬤打發來的,還能有誰?」風無憂輕嘆,這宮裡的事情,她可是從來都不清楚的。
風家一個廢柴,嫁給一個紈絝質子,這有什麼好讓皇后操心的?難道是風落吟那邊?
風無憂心中有疑惑,現下多想無異,便進屋睡覺,明早那可是一場硬仗要打!
夜晚,李擎蒼在院內,身後站著一身穿黑色衣服的人。
「屬下已經前去調查了所有事情,風無憂的確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自然之靈。而且皇後娘娘似乎有些懷疑風無憂。」
「嗯,明日你暗中保護風無憂。若是發現什麼可疑的情況,事後向我稟告。這皇后一直寵愛風落吟,這次的事情,也不見得就是咋們所想那樣。先看看情況再說吧!」李擎蒼轉身,「去告訴城裡的人,可以暗自行動了,只是動靜先被太大,免得被人發現。」
「是。」
第二日清早,風無憂收拾好,穿上那一身的衣裳,再披上一件斗篷,坐上了馬車,準備進宮。
「喲呵,今兒個你倒是起得挺早呢!」風落吟滿臉堆笑,走上前來,「我趕著進宮去和皇后談天,沒想到竟碰到了你。你去宮中又是為何啊?」
「皇後娘娘讓我們小姐進宮一趟,說是想看看小姐學習規矩如何了。」碎兒在旁說道。
「風無憂,這和我說話的時候啊,是得站在我的下面!這麼淺顯易懂的規矩你都沒學會,還說其他?我看你還是別去宮中丟人現眼了吧!」風落吟奚落著風無憂。
「這就不用你操心了!」風無憂在馬車內說道:「碎兒,咋們走吧!不用管她。她獨自一人說煩了就停了!無需和這種人計較。」
「是,小姐。」碎兒坐上馬車,讓馬夫儘快離開此處。
風落吟瞅著風無憂的馬車越來越遠,輕聲一笑。整件事情哪有那麼簡單?皇后又怎麼會關心一個廢物到底有沒有學會規矩?哼,風無憂,你註定一生都是個笑話!
風無憂自然是不會想那麼多的,畢竟她可不是個從小長在宮廷的女人。
「小姐,你有沒有覺得風無憂小姐今日怪怪的?」
這個風落吟平日里就沒安什麼好心。今日她進宮,風落吟肯定早就知情。她風無憂出糗,最開心的人恐怕就是她了吧!
「別多心。咋們還有正事要做,不要將心思放在這些上面。」風無憂說完,便看向窗外。
今早收拾的時候,風無憂就特意穿上了這身披風,為的就是不讓風落吟看到她身上所穿的衣裳。
這馬車知曉她們是要去宮裡的,自然不敢怠慢,沒多久就到了城門口。
風無憂拿著風家的腰牌,進宮特別順利。
現下也才剛天亮不久,按照規矩,每日清晨,各宮裡的人是要向皇後娘娘請安的。風無憂進皇後娘娘寢殿的時候,就正好看到一群人從宮裡出來。
「小姐,這幾日李嬤嬤所教給你的禮節可都還記得吧?一會兒可是要向皇后請安的。」碎兒在旁提醒道。
風無憂近日的確是有用功學習禮節,可她也記得不是很準確。
「放心,到時候咋們見招拆招便是。」風無憂說完,便跟在宮女身後,進了寢殿之中。
進了屋內,風無憂按照印象中的步驟給皇后請安。
只見那朦朧的帘子后,一婀娜身影著實迷人。
「娘娘,來人是風將軍的女兒,風無憂。昨兒個您不是派人叫她過來了么?」李嬤嬤在旁說道。
「嗯,確是如此。」
皇後娘娘輕輕抬手,身旁的丫鬟們便連忙拉開了帘子。
一古典美人映入眼帘,精緻的五官,吹彈可破的皮膚,還有那雙大眼睛,好看得厲害。
「民女參見娘娘。」
皇后看了風無憂一眼,點頭,便又退回帘子後面。
「是個標誌的姑娘。質子選你當王妃,不知你期初是否知情?」
「回娘娘話,民女並不知情。」
皇后輕笑,「也罷。前陣子風落吟這丫頭特意找了我,說是想讓李嬤嬤前去教你規矩。這李嬤嬤一直以來都在本宮身旁伺候,是最懂禮儀的了。」
「那是自然,李嬤嬤對在下一直都很嚴格。這段時日有李嬤嬤在民女的身旁,民女覺得自己長進不少。只是民女愚鈍,李嬤嬤所教的東西,民女恐怕只能學個七七八八,並不能領悟其中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