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雲荒紀> 第八十二 同伴

第八十二 同伴

  與其說是山崖,不如說是兩座山峰之間的巨大溝壑,而聽風崖正是在這溝壑之間。


  李渡看著老頭,一時愣住,聽風崖又是什麼地方?

  老頭也看著眼前這一臉茫然的少年,渾濁的眼中反映著燭火光,用著對新進門弟子的慣有的善意語氣道:「聽風崖自西向東而成,分為南北二崖,此刻所在便是南崖,是門內的弟子居所及各種事宜辦理處所,對面的北崖主要是門內弟子修習所在,演法廳即在對面。」


  「若你想入南崖,便是參研門內典籍事宜;若是入了北崖,便是刀劍為伍,日益磨鍊,隨時便要出門去奔波。」


  老頭看著李渡愣住的表情,又道:「北崖的弟子多是在外拼殺,門內自然也會厚待許多。北崖弟子的修行進度也一向要比南崖快上不少。」


  李渡回過神來,想了想,道:「那我便去北崖吧。」


  老頭滿意的點點頭,道:「年輕人就是應該有點鬥志。」說著,取出一個儲物袋遞給李渡,「一應事物都在裡面了。」


  李渡接過儲物袋,裡面除了幾件衣物和三枚玉簡,也再無他物。李渡楞了楞,回頭見帶領自己來的趙方已不知何時離開了。


  老頭渾濁的眼中有露出慣有的善意神色,道:「你的住所安排及門中律令都在玉簡中,你自己看看便是。」


  李渡取出玉簡查看,其中一枚玉簡記著的便是律令及聽風崖的輝煌過往之類,另一枚是記著門中的地理位置及個人安排,再有一枚便是修行功法。


  李渡回頭看看老頭,見其面帶微笑的看著自己,絲毫沒有起身相送的跡象,也沒有遣人相送的意思,便是作罷禮,向外面走去。


  出得大廳,李渡便按著玉簡所指,向著自己的住所走去。有過之前從上往下而行的經歷,此刻從下往上而行,倒是好過不少。饒是如此,在縱橫交織的棧道之間,李渡還是迷了路。


  望著眼前這通向八個方向的岔口,李渡便是眉頭緊蹙,心中煩躁不已。這玉簡只記載了住所的具體方位,卻不曾記載具體的路徑,這棧道縱橫交錯,紛亂複雜,又叫人怎麼分辨。


  「這位師弟,能讓一下嗎?」後面傳來聲音,李渡回過頭去,見是一身穿淡黃色長袍的女子,卻是身材肥胖,只一個人便佔滿了原本兩人能並肩而行的棧道。


  李渡不由得便是愣住,怎會有如此肥胖之人,眼中不由得便是露出詫異的神色來,片刻間又覺不妥,收起眼神,背貼著岩壁而立。


  女子想必早已習慣,並未因為李渡變化的目光有絲毫的不悅,從李渡一旁側著身子走過。


  「請留步。」李渡忽然醒悟自己迷路的事實,開口問道,「那個……請問,四十七號怎麼去?」這聽風崖倒是簡單爽快,直接便用數字給弟子居所編號。


  女子明顯一愣,回頭看了看這交叉紛亂的岔口,臉上露出瞭然的神色,便向李渡指了一條,即轉身離去。


  李渡頓了頓,見女子已是走遠,才沿著女子所指的棧道走去。又路過兩個岔口,迷路兩次,李渡終是到得自己的住所。


  看著眼前鑿入山體的房屋,李渡不由得心中更是煩悶。這聽風崖到時什麼地方,帶自己回來那人貌似住的可不是山洞啊!

  按著玉簡中的所記方法,李渡打開石門,待裡面氣味散盡,方才進去。屋內只兩間房間,一位卧室,一位客廳,除了座椅床凳便也再無他物。


  這聽風崖究竟是什麼地方,自己又為何要來這裡?李渡想不出便也不再去想,能確定這確實是在那無良師叔的安排內就足夠了。


  李渡將屋內簡單收拾一番,取出玉簡中的功法查看,時間便也漸漸過去。


  次日清晨,李渡早早起床,向北崖趕去。按玉簡中所言,他應該去北崖的演法廳報道。


  好在通往北崖的弔橋並不難找,雖是看著駭人,但過橋的人並不少。


  李渡身穿著淡黃色長袍,背後背著那把黑色大刀,身旁是一同樣身穿淡黃色長袍的青年,是李渡的鄰居,四十六號。青年眉毛粗重,目光炯炯有神,也是北崖之人,與李渡同行。


  跟在青年身後走上弔橋,儘管心中仍是忐忑,腳下卻不放慢絲毫。也許這弔橋也有磨礪門內弟子心性的意圖所在吧,李渡目光平視,心中抑制不住開始胡思亂想。


  弔橋由鎖鏈貫穿南北,再鋪上木板搭建而成,也只兩人並肩而寬,光是看著便讓人心悸。待走至中途,便開始搖搖晃晃,便似盪鞦韆一般,讓李渡心中忐忑不已。


  好歹李渡也是見過生死之人,緊緊抓著弔橋的扶欄,腳下絲毫不敢停緩,緊跟在青年人身後。


  青年人回頭見看了一眼,目中露出讚許的神色。要知道弔橋可是每個入門弟子必經的難關,沒有膽色之人,總不免臉上變色,腳底打顫。從這少年的目光中自也能看出其心中實也不平靜,但能面不改色,步伐穩健,對於這般年齡之人,著實難得。


  青年人在心中將李渡歸類到大有潛力一類,露出善意的笑容,道:「這橋叫做南北橋,門中私下常常談論,若是過不得這橋,便無有資格出門歷練。歷來頭一次便能面不改色過橋之人,必定都是大有作為之人。」


  李渡心中正是忐忑,聽得青年人這似是讚揚的話,只是點點頭,絲毫沒有開口意思。


  兩人在橋上走了約莫半刻鐘的時間,終是到得對面。從橋上下來,李渡長出一口氣,回頭看一眼,尤是心有餘悸。青年人微微一笑,當先向前走去。為了避免迷路的風險,李渡自然亦步亦趨。


  北崖的棧道比南崖少上許多,山崖上開出的平台,也較南崖寬敞許多。兩人向上而行,直至到得山頂。


  其時晨光初露,漫天的霞紅灑落,不遠處高大的閣樓和廣場上打堆的弟子臉上都被染上橙紅色。


  晨光中高大的閣樓便是演法廳所在了。向著閣樓走過不少,地面已是換上整齊的青色地板,閣樓前的廣場上弟子正三五成堆,吵吵鬧鬧,還有人不時向著這邊的青年人招呼,好不親切。


  青年人轉過身來道:「師弟你初來,我先帶你去報道。」


  李渡心中也是感激,道:「多謝師兄。」


  青年人微微一笑,帶著李渡向那閣樓走去。山頂想是經過刻意開鑿,除了這閣樓之外,便是一望無餘的平地,沒有任何隆起的事物,這閣樓便也顯得分外高大起來。


  閣樓內陳設簡致,屋頂顯得異常高大。地上鋪著蒲團,有一個中年人正坐在門口處。青年人向著中年人鞠躬作禮,道:「見過師兄,這是新進門的弟子,李渡。」


  李渡也趕緊躬身作禮。中年人露出善意的微笑,微微點頭,沉吟片刻,道:「既然是你與霍師弟相熟,便與霍師弟一組吧。」


  李渡還在發愣,青年人便又是躬身感謝。李渡也只好躬身感謝,隨著青年人向外出去。


  青年人姓霍,名為霍銘。這李渡早已知道,但那中年人話中其他的意思,李渡卻是滿頭霧水。


  好在身旁這師兄也不愛賣關子,待出得演武廳便向李渡道:「我北崖的弟子常常在外歷練,門內便以小組劃分,方便行事。」


  李渡一愣,霍銘又道:「據說這是學自那凌霄閣的法子。小組內既能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小組間又有競爭,互為動力。」


  李渡點點頭,算是明白過來,心中讚賞之餘,又不免疑惑。像是看出李渡心思,霍銘又道:「小組間的競爭俱都在限度之內,門內的律令上可是有嚴格的規定,師弟你可曾看過。」


  李渡搖搖頭,這律令他也只不過一眼掃過便不再管了,又怎會去看。霍銘微微一笑,道:「這便帶你見見同組的師兄。」


  同組的還有三人,兩男一女,那女的卻是之前見過的,正是那身材特別肥胖的女子。李渡不由得驚訝,那女子也是一愣。


  另兩人皆是一身淡黃色長袍,一人身材稍高,叫做周建;一人身材稍矮,矮塌鼻子,叫做吳貴。那女子叫做趙思。幾人修為都是高過李渡。


  霍銘向幾人互相介紹之後,都是露出露出善意的目光來。相互談論許久,待聽得李渡是由張長老帶回來之後,都是滿臉驚訝,目光中難以掩飾著各種神色。李渡也才知那張長老是聽風崖僅有的三位元嬰修士之一,在門內可是地位與掌門同在的人物。更也才知,這聽風崖竟是濟雲宗世代的對頭。李渡心中更是煩亂。


  這時人群忽然靜了下來,李渡抬頭看去,正見一穿著淡黃色長袍的老者正仙氣盎然的自雲頭落下。


  老者面龐紅潤飽滿,下頜幾縷白色鬍鬚更是使整個人顯得仙氣縹緲,緩步向著這邊的演法廳走來。廣場上的弟子都是微低著頭,面露恭敬之色。


  老者走至廣場正中,離著門口還有許長一段距離,手上一招便有蒲團自屋內連連飛出,錯落在地上。老者微一頷首,坐在蒲團上。


  待周圍弟子都已坐下,老者方才揚聲道:「『妙有神光真自在,百世行法坐窠臼。』今日便講這妙有神光之法。」


  「昔年門內前輩遊歷雲荒,自極北冰封之此,見得無上玄光,便創下這『妙有神光』之法。此法根在無形……」


  說著,老者手上靈光閃動,便見得五顏六色的光芒不斷自掌間生出又幻滅,變換不止。看得一眾弟子是目眩審神離,心神激蕩。


  李渡自是完全不知老者所云何物,更不知其口中所言什麼無形純德之類,但只看老者掌間不斷變換的法術,心中也是嚮往不已。


  老者**結束后便即離去,餘下時間便是各自安排。多半弟子留在廣場,或是分享所得感悟,或是切磋法術,也有少許當即離去。


  ……


  日子如是過得幾日,李渡差點以為自己就真要待在這聽風崖時,門內忽然給北崖的弟子下了任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