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明帝血脈
明帝痛失愛將固然心痛,但自古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愛將之喪尚未平復,其愛女平原公主曹淑又無故夭折,而就在上半年其子曹殷也無故西去。
明帝的身世一直深為其所擾,如今又無後繼之人,更平添疑慮。畢竟這已經是他第三個孩子了,冥冥中他有一絲預感,是不是因為自己不是曹氏後人而雖有帝命卻無力後續之故?
應該說,對於沒有子嗣,明帝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為此他特意從曹氏宗親中挑選了兩個養子培養。曹氏雖殺了袁氏一族,但畢竟也讓自己皇袍加身,榮登至尊之位,自己還政曹氏也無可厚非。
可令明帝難以接受的是自己上蒼竟然連女兒都不肯賜給自己,這對明帝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平原公主死後,明帝終日魂不守舍,時常想起自己愛女的音容笑貌。每每憶起,心如錐刺,眉宇間也自帶著一絲愁意。
身為後宮之主,毛后自然看在眼裡,她也知道這位小公主的死對明帝打擊很大。但毛后想不通的是明帝兒子死的時候都不見這麼悲傷,怎麼一個女兒死了反會難過成這樣?
毛后想不通,不過她也沒打算搞清楚,身為國母皇娘,她自然會緊緊抓住這個機會。畢竟毛后自己也有打算,若是自己能生個兒子,她母憑子貴,這大魏江山豈不成了自家天下?可惜自己的肚皮不爭氣,也不知受了多少雨露偏生無半點反應。
毛後來至御書房,中常侍方要通稟,毛后忙阻住中常侍:
「陛下還在書房裡呢?」
中常侍滿臉苦色道:
「娘娘,您快勸勸陛下吧,陛下這都一天沒吃東西了。」
毛後點了點頭,步入御書房,卻見明帝端坐在龍書案前,雙目失神直愣愣盯著正前方,忙來至明帝跟前,提起茶壺,滿了杯茶,輕聲道:
「陛下,平原公主福薄,您也不要太過痛心了,畢竟人要往前看不是。」
明帝深吸口氣,看也未看毛后嘆息道:
「想不到寡人子孫盡皆如此福薄,連個女嗣都難以為繼。」
毛后心裡咯噔一下:莫非真是明帝合該後繼無人?
這事她倒從未這般想過,此時經明帝一點細細尋來卻深以為然。
毛后心中驚濤駭浪,面上卻並無過多憂慮之色,淺笑道:
「陛下這是哪裡話?曹氏歷經三代,子孫綿綿,怎會到了陛下這就無以為繼了呢?」
明帝聞言非但未喜,臉色反倒沉了下來:
「你那祖父不是了得嗎?他可有什麼法子,朕不求有個皇子,哪怕是個公主也好啊!」
毛后聞言不由一喜,也不理會明帝面色陰沉語氣不善,忙道:
「祖爺爺最是有法子了,待妾身去求求他老人家。」
明帝一愣,這也可以?
他本是無心一說,只恨毛后無意間刺痛自己的軟肋,想藉此耶榆一下毛后,不想那血祖竟真有辦法,當即便起駕與毛后一起回了未央宮。
眼見毛后滿臉恭敬執著血淋淋的盤子走出來,明帝也不由站起身來,遠遠看著,心也不由得激動起來。
毛后咬破手指將血滴入盤中,不一時盤內血水翻湧,血祖的頭像緩緩浮現出來。
毛后的這套伎倆,明帝已經思空見慣了,也並不似從前那般驚異,只是頗為緊張地盯著血盤。
那老祖睡眼腥松地顯現出來,毛后忙恭恭敬敬地將明帝的煩惱簡單說了一番。那老祖卻不似往日一般談笑風生了,那鮮血勾勒的皺紋纖細可見。
老祖這不同往日的神情讓明帝心頭不由一緊,緊緊盯著血盤中的老祖。
過了半晌老祖才艱難地開口,那聲音卻也不似方才那般洪量,甚至可以說如蚊蠅一般,連站在老祖身邊的毛后聽起來都非常吃力,臉幾乎緊緊貼到了血盤上,卻不時的點著頭似是響應著老祖。
明帝緊緊抿著嘴,不由自主地向前踱了一步,似乎想聽一聽,卻終究止住了步子,帝王的尊嚴使他不屑於竊聽。
明帝故意不去聽二人交談,但他心中所思所念莫不及此,好生難耐。明帝強自收攝心神,環顧這未央宮,鮮艷的紅色觸目可及,整個未央宮仿似由紅色妝點而成。桌上的紅布,帳前的紅簾,塌上的紅被,便是那塌旁的花也是鮮艷的紅色。明帝知道毛后喜歡紅,但從未想過毛後為何對紅色如此執著,這鮮艷的紅,好似那血盤中猙獰的血。
明帝將紅色與鮮血聯繫在一起,大覺反味,身子登時有些不適。正此時,毛後向自己緩緩走來,血盤裡的老祖已經不見了,只有那仿若一灘死水般的血。
明帝緊繃著臉:
「老祖怎麼說?」
「老祖說.……」
毛后少有看到明帝如此緊張,不由撲哧一笑,方才老祖說得那些另人壓抑的話也被沖淡了許多:
「陛下只要為平原公主以成人禮下葬,並為其配以冥婚,必能再為陛下添一位公主。」
明帝懷疑地看著千嬌百媚的毛后滿臉質疑道:
「當真?」
毛后沒有答他,而是微啟紅唇在明帝臉上蜻蜓點水般輕輕親了一口,呢喃道:
「莫非皇上不信人家不成?」
明帝聽她這般說,眉色一喜,一把將毛后攬入懷中,探舌伸入香唇,直把毛后吻得**連連,面上陣陣潮紅。
明帝口中含糊道:
「寡人怎會不信你這隻騷狐狸哩。」
說話間已然心癢難耐,探手伸入桃花深處,揚手扯下遮羞布,翻身直搗黃龍,探入無底洞中……
次日,明帝下旨,追封曹淑為平原公主,詣為懿,在首都洛陽建立祭廟,與其母甄氏亡故的侄孫甄黃合葬,配已冥婚。
此旨一下,朝野震驚,曹魏素以節儉為國本,連曹魏兩位先皇都是儉葬,現如今一個尚未滿月的嬰兒竟以如此高規格的禮儀下葬,實是有違國本。
一時間,以託孤重臣司空陳群為首的一干諫臣,紛紛上本,請求明帝收回成命,效仿兩位先皇,從儉治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