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四路伐蜀
黃元朝鄭綽點頭謝過,回身向馬車拜了一拜,兩行清淚順著臉頰緩緩流下:
「母親大人!孩兒不孝!日後不能在您身邊服侍您了!夫人!好好照顧咱們的孩兒!」
黃元說罷,轉身騰空而起,仿若大鳥一般騰身而起,掌中劍同時脫手而出,身子方好落在劍上,竟然御劍飛去。
在場中人俱是世間凡俗,哪見過這等玄法?看到黃元御劍而飛俱不由齊聲驚呼,想不到黃元竟有這等道行,只覺得跟做夢一般。
鄭綽、陳曶雖也是初次見到這等玄法,但二人到底是見過世面的,很快從震驚中清醒過來。鄭綽暗罵黃元狡猾,彎弓搭箭朝黃元就是一箭,一旁陳曶的箭幾乎與鄭綽的箭同時射出。可憐黃元還未飛出射程就被兩箭自後背穿胸而過,濺出一串血花,黃元的軀體如同一塊死肉般落在地上,激起一陣塵土。
相對於劉備駕崩的消息,黃元的叛亂充其量算是個小插曲,甚至激不起一絲波瀾。
劉備的死訊傳至成都,整個成都都彷彿一夜披上了一層白袍,宮牆內外的哭泣聲早將這些無關痛癢的事情淹沒了。
「.……惟賢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聞達。至囑!至囑!」
劉備的遺詔在空曠的大殿上回蕩,滿地的臣子無不垂淚,劉禪更是扶地而哭,悲痛且壓抑。無人不為之感染,整個場面無比哀痛。
待宣讀完遺詔,諸葛亮扶起太子勸道:
「殿下,請節哀!」
劉禪用袖袍拭了拭淚,抽泣道:
「丞相!以後蜀國江山就仰仗您了!」
諸葛亮躬身一拜,這才揚聲對滿朝文武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按先皇遺詔,策立新君,以承漢統,完我霸業!」
說罷,率先走下高階,伏地跪拜,眾臣都忙正了衣冠,同諸葛亮一樣拜伏於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經久不息的聲音透過厚厚宮牆傳遍中原大地。
公元二二三年,後主劉禪繼位,改元建興。葬先主於惠陵,謚號昭烈皇帝,尊皇后吳氏為皇太后,謚甘夫人為昭烈皇后,追謚糜夫人為皇后。加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升賞群臣,大赦天下。
劉備才剛剛駕崩,邊關便傳來戰報:
「魏四路大軍起兵四十萬徑取西川!」
消息一經傳出,舉國震驚。
劉備死後的第三天,洛陽方面便收到消息,曹丕不由拍手稱快。
如果說蜀國還有什麼能讓曹丕頗為忌憚的話,那個人一定是劉備。雖然這個長敗將軍少有勝績,但不能否認,這位亂世梟雄與其父鬥了一輩子並沒有吃什麼大虧。如果非要說出個結果的話,那笑到最後的人竟然還是劉備,因為曹操終還是死在了他的前邊。
曹丕依稀記得曹操提起這個人時的神情,並沒有像別人臆想的那般咬牙切齒的痛恨,恰恰相反,卻夾雜著一絲惺惺相惜之感。這是個能與其父平起平坐的人物,不知是被父親神話了還是自己源自於內心的恐懼,在內心深處,曹丕對劉備是心存畏懼的。不過,可惜的是他現在終究還是死了,死的是那樣的不甘而屈辱。
曹丕將感慨拋到了腦後,抬起手將密報給眾臣傳閱,笑道:
「西蜀傳來消息,劉備病逝白帝城。」
三國鼎立之局,經久未破,無人不在等待天下大變。劉備的死訊無疑是天下大變的一個引子,緊接著,劉備之死引起的餘震勢必要襲卷中原大地。
董昭大步踏出隊列,躬身拜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曹丕面上帶著笑意,卻搖了搖頭道:
「梟雄殞落,並不是一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事,這世間,聯又少了一個對手!」
曹丕緩緩閉上眼睛,似在緬懷亡者,又似在沉思算計。
滿朝文武也都安靜下來,不管是否是在緬懷亡者,卻都垂下了頭,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敬佩的對手。從一介布衣,混跡為一方霸主,無論如何,劉備的生平都充滿了傳奇色彩。
曹丕緩緩睜開眼,露出一絲笑意:
「不過,於國,此實為國之大幸,天下一統又少了一塊絆腳石!」
俯視滿朝文武,曹丕停頓了片刻,沒來由得豪氣頓生,長身而起道:
「聯欲起兵伐蜀,諸位以為如何?」
董昭擔心道:
「陛下,臣以為西蜀之地,易守難攻,雖蜀主新喪,只怕極難圖之。且此時陛下方與東吳罷兵,若再起兵戈,只怕不妥。」
賈逵也道:
「大鴻臚所言極是,何況北方狄戎蠢蠢欲動,此時實不宜再興兵戈。」
曹丕眉頭一皺,顯然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司馬懿大步跨出隊列道:
「陛下,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
曹丕眼前一亮,不禁大感興趣道:
「卿以為如何?」
司馬懿仰視曹丕道:
「誠如列位大人所言,我大魏邊境屢犯兵戈,但北方狄戎天性頑劣,成不了什麼大氣候!但蜀國有諸葛亮坐陣,又有其父留給他的一班能臣強將,雖經夷陵慘敗,但根基尚在。一旦西蜀回復元氣,勢必再難圖之,也許,這是伐蜀的唯一機會。」
董昭眉頭微皺:
「但以此時國中形勢,恐怕實在無法派出足夠的兵力平定蜀國啊!」
司馬懿自袖袍中伸出一個指頭道:
「出兵十萬足矣!」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原本平靜的大殿,登時議論紛紛。就連一向不溫不火的賈詡也微微挑了下眼睛,面帶沉思地望著殿下的這個男子。十萬兵馬想平定地勢險峻的蜀國,實無易於痴人說夢。
曹丕盯著殿下滿臉正色的司馬懿,僥有興趣的道:
「十萬?仲達確定?」
司馬懿點了點頭,朗聲道:
「陛下,臣已定下四路伐蜀之計!」
「哦?願聞其詳!」
「曹真大將軍統兵十萬出陽平關直取西川,此一路也!」
曹丕點了點頭,司馬懿續道:
「可修書一封差使往遼東鮮卑見國王軻比能,賠以金帛,令起遼西兵十萬,從旱路取西兵關,此二路也!」
曹丕又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可遣使入吳,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取涪城,此三路也!」
曹丕微微遲疑了片刻,暗自盤算片刻,又點了點頭。
「然後可遣使至孟達處,令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則四路齊伐蜀國!」
「好!」
曹丕連連撫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