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自立為王
劉備連忙扶起陳到:
「將軍先不要謝,備還想問將軍一句,將軍究竟想要把禁軍練成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對於此事,諸葛亮昨日便有交待,陳到心裡早有準備,朗聲道:
「禁軍身系主公安危,陳到不敢怠慢!願為主公操練一支行動如風,紀律嚴明,只忠誠主公一人的鐵軍。依屬下之見,這支鐵軍人數不宜過多,末將第一批先選一千人,待練過之後,再看成效。」
劉備點了點頭,大為滿意,只忠誠於自己,這個意思甚是合他的心意,當下拍了拍陳到的肩頭叫了聲好,這才續道:
「既然將軍有此信心,備就給將軍一個特權。對於禁軍的人選,將軍可從各部中任意挑選,凡是將軍選中的人,可直接選入禁軍,如有人不放,將軍可直接跟我說!」
陳到聞聽此言,再次叩謝,此時的陳到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士為知己者死,人生若此,夫復何求?
建安二十四年秋,劉備晉位漢中王,立子劉禪為世子,封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將軍,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魏延為漢中太守,其餘諸將皆有晉封。
對於這個封賞,孰重孰輕,不言自明。尚書令級別等同於九卿,現下三公九卿全無,太傅又是個無實權的閑職。法正,這個後起之秀,短短數年間,已經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權傾漢中、蜀地的人物了。
而諸葛亮,作為荊州方面的代表,在政治上,已經無法與法正抗衡了。更何況,法正還兼著蜀郡太守之職呢,絕對是實權派人物,在這一點,諸葛亮也無法望其項背。這一年,諸葛亮的政治生涯跌入谷底。
消息抵達許都時,曹操正犯偏頭痛,聞聽此言,胸口如遭重鎚,拍著床沿就要坐起。爭奈頭痛欲裂甚是難捱,不得不又躺了下去。不過劉備稱王這股火卻久久不能平息,一個織席販履小兒竟也能與自己平起平坐?還號稱漢中王,什麼意思?想效仿高祖不成?想至此處,謂左右道:
「速召文武來王府商議!」
左右見曹操神色,不由關心道:
「大王,您的身體……」
曹操擺了擺手:
「頭痛事小,劉備小兒事大,速去傳喚文武!」
不多時,曹魏陣營的文武群臣匆匆來到魏王府,林立殿上,整個大殿雖無金巒殿那般氣勢恢宏,但威嚴氣勢卻遠勝當今至尊。
眾朝臣在這種壓迫下,不由得面色凝重。對於魏王此次召見,他們多少還是有點風聲的。但當眾臣聽到曹操欲再次親征漢中,還是吃驚不小。曹操剛從漢中鎩羽而歸,那時漢中未定,尚不能討得好處,如今再去漢中又能討到什麼好處?何況現在的魏王還舊疾纏身,又怎禁得起鞍馬勞頓?只怕還沒到漢中,魏王就要駕鶴西遊了。
眾臣都知道此時的曹操正在氣頭上,要想勸他收回王意,實是個難題,總不能直說魏王你打不下漢中吧?這不是打魏王的臉嗎?
一時間,眾臣都默然無語。站在前列的司馬懿低著頭,沒人看的到此時他的臉,一個邪惡的笑容綻放開來。
自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司馬懿便投奔了當時風頭正盛的曹操,眼下正是收拾劉備、諸葛亮的大好時機,他怎麼能錯過?司馬懿緩緩抬起頭,他的臉上已經是滿臉正色:
「大王,關羽所據荊州原為孫權暫借劉備的棲息之地。當年,劉備無路可去,東吳暫借荊州收留劉備,並約定,待劉備得益州便歸還荊州,本意是要他成為東吳抵擋我軍兵鋒的一道防線。而如今劉備勢大,已有了與東吳平起平坐的實力,孫權早有意收回荊州。只是劉備一昧用潑賴著不肯歸還荊州,又說待收復西涼之地再還荊州。」
司馬懿清了清嗓子,續道:「如今,孫權正恨地牙根直癢。而孫權曾下嫁親妹於劉備,後來又趁劉備攻益州時接回自己的小妹。奪妻之恨,劉備必定深以為恨。依微臣之見,若欲對付劉備,未必非得用兵,只需推波助瀾便可從中漁利。」
眾臣聞言無不點頭暗贊此計之精妙,曹操支著椅子輕撫頭部:
「仲達之意是要離間孫劉兩家?」
司馬懿深深點了點頭:
「大王若能派一能辯之士,拆穿劉備欲以代漢的野心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嘴臉,便可趁機遊說孫權出兵攻打荊州。孫權若攻打荊州,劉備首尾不能相顧,我軍正可趁虛而入;若不然,我軍也可坐觀成敗,待兩軍疲弱之際再趁機奪取荊州。若取荊州,豈不比遠勝過取區區一個漢中?」
曹操不禁點頭贊道:
「仲達之計果然高明!雖然東吳未必出兵,但若能瓦解孫劉聯盟,卻也不枉此行。只是.……」
曹操說至此處,灑眼眾臣:
「何人願往?」
未待眾人反應,司馬懿微微一笑:
「若大王信任,懿願親往!」
曹操卻沒想過司馬懿竟願意親自前往,當下大喜,修書一封交於司馬懿令其趕往東吳遊說。
司馬懿領了令,次日便動身前往東吳。
司馬懿一行人離了許都,司馬懿卻先借地遁獨往陸口而去。
自魯肅去后,陸口便由呂蒙全權接手,此時呂蒙正在操練水軍,忽有人報寨外有人求見。
呂蒙當下將令旗交由偏將,自己則隨著軍士向寨門而去。
到了寨門外,遙見一中年男子負手而立,身子修長,身著青袍,頭帶綸巾,由於背對著自己,所以,呂蒙看不清他的臉。
「呂都督既來,何故不語?」
不待呂蒙發聲,那人的臉已經轉了過來。
眼見這人身子未動,卻把臉轉了過來,直把呂蒙嚇了一跳。怎的這人肩都沒動,臉就已經轉到背後來了?他卻不知,這就是傳說中的狼顧之相?
相傳有此相者,皆是狼心狗肺,心黑手辣,但有此相者,皆有帝王之志,王佐之才。呂蒙心中雖奇異,但對於眼前之人,他卻並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