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銅雀台

  孫劉聯盟的消息還沒傳到許都之前,東吳周瑜隕命的消息就先傳到了許都。對曹操而言這自然是一件莫大的喜事。而與此同時,還有另一件大喜事——銅雀台建成了。


  銅雀台,自官渡之戰曹操大破袁紹,歷經平荊襄,戰赤壁,護南郡,打合淝歷時八年終於於建安十五年建成。此高台立於漳河河畔,甚是雄偉磅礴。而此台兩側又各築一台,左為玉龍台,右為金鳳台。兩台雖不及中央的銅雀台巍峨聳立氣勢如虹,卻也各高十餘丈,雄偉非常,在鄴城十裡外便可觀其氣勢。從玉龍台到銅雀台,再從金鳳台到銅雀台,俱有長虹相連,接連成氣。二橋相通,千門萬戶,金碧交輝。一時間,鄴城上空一派金光紫氣,如日中天。相較之下,江東、許都的氣運都黯淡了些許。


  見此異相,無人不心生慨嘆。曹操氣運正旺,但任誰都想不通透這一個小小的銅雀台怎的會有這般厲害?就連曹操也沒想到此銅雀竟有如此妙用,又加上周瑜新喪,登時一掃赤壁之戰的不快以及喪子之痛。


  曹操心情大好,立於台上,不由得感慨萬千。從前的舊友、故人交互在腦海閃現。可惜,現在俱已不在了。陳宮走了,丁夫人走了(丁夫人思念曹昂,於曹操與周瑜決戰赤壁之機密潛鬼門,道行不忌,終落灰飛),兩個生命中與自己交織最深的人就這麼散去了,不覺別樣落寞。


  昔年項羽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很多人認為志短者方出此語。但不可否認,當一個人成功時,唯有看著他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人才能帶給他最大的快感。


  曹操仰望瓊樓玉宇,心潮澎湃,久久不平,藉此脈運,勢要氣吞南北,橫掃六合。當即仰天詩道: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此詩前兩句正是追憶故人。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說的正是陳宮。陳宮慷慨赴死,逼自己立下重誓,終生不能稱帝;而騰蛇乘霧,終為土灰,指的正是丁夫人,丁夫人已窺大道,可惜為世間俗情所拌,終是未能修成正果。


  此詩作罷,喪子之痛,故人憂思,登時一掃而光,豪氣萬丈。


  眾臣立在身後,無不稱讚。


  正自慨嘆間,忽聽得快馬自遠及近,眾人尋聲望去。不多時,但見一兵翻身躍馬跑上台前道:


  「報!合淝張文遠將軍急件!」


  說話間早遞上信來,曹操接過信來展信看去。看罷,臉上登時陰雲密布,曹操長吸口氣道:


  「昔年許都不曾誅殺劉備,致今日大患,實為孤之過也!」


  說罷,將信遞給其他眾臣。荀攸拿過信,但見信上道:荊州牧劉琦病逝,孫權已表奏劉備為荊州牧,將荊州借給劉備,又以其妹相嫁。現下,漢上九郡,皆入劉備之手!

  眾人看罷,無不驚詫,面面相覷,良久不語。


  卻聽曹操道:

  「劉備,梟雄也!現在坐擁漢上九郡,天下怕再難有人能撼動其位了!」


  程昱上前一步微微笑道:

  「丞相,你且看這天!」


  但見青天之上金光紫氣,吞萬里山河,程昱續道:

  「此等天時,區區一困獸,何懼哉?」


  曹操聞言尋思片刻,點了點頭,長聲笑道:

  「仲德最得孤心!罷!明日孤當大宴銅雀台,一掃往日陰霾,觀我將校風采!」


  次日,銅雀台前鑼鼓宣天,萬餘甲兵於台前布陣演兵,金戈鐵馬,喊殺齊鳴,場面甚為壯觀。卻見台上曹操頭戴紫金冠,身著綠錦袍,憑高而坐立於台前。


  文武群臣各分兩邊,文官俱穿朝服,一個個儒雅飄逸;武官俱是金盔銀甲,曹氏宗親以紅袍稱底,外姓武將則穿綠袍稱底作分,一個個威風凜凜。


  曹操立在台上觀魏武雄風,不由連連點頭,不時與荀攸、程昱等交流心得。


  演武方罷,曹操點了點頭起身道:


  「兵戈雖厲,未嘗見我將校風采,未曾盡幸。」


  兩旁將校齊聲道:

  「願獻武為丞相盡幸!」


  曹操長笑一聲,擺了擺手道:

  「教場比武,難免誤傷,大為不美。」


  荀攸聞言起身道:

  「丞相,臣倒有一個說法。」


  「哦?公達但說無妨!」


  「武將,不僅武藝高強,通曉兵法,更當弓馬嫻熟。」


  荀攸說至此處灑眼眾將道:


  「眾將何不於教場之上立一箭垛比試馬上弓弩?」


  眾臣聞言紛紛點頭稱是,曹操哈哈長笑道:


  「公達最得孤意!」


  方要下令,卻見荀攸微微一笑道:


  「慢!丞相行軍,最是賞罰分明,今日將校演武,當有個彩頭罰頭才好!」


  眾武將聞言齊聲大笑道:

  「是哩!」


  曹操哈哈大笑道:

  「就依諸將所言!」


  說至此處,信手將身上披著的錦袍摘下道:


  「若射中箭垛紅心者,便賜此錦袍!如若不中,便罰酒三樽!」


  卻聽徐晃道:

  「丞相,怎的射中了反而沒酒,不射中反而賞酒?」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道:

  「公明說得有理!那射中便賞三樽好酒!不中便罰三樽白水!」


  夏侯惇道:


  「丞相也忒小氣了點,三樽水酒怎的夠喝?」


  眾將聞言齊聲附喝:


  「是哩!」


  曹操哈哈大笑道:

  「那便賞一壇好酒!」


  眾將聞言無不雀躍。


  當下俱走下高台,腰跨鵰翎箭翻身上馬,立於教場之上。


  眾將俱都將氣場放開,銅雀台前登時風雲驟變,殺氣滾滾,三軍將士嗅到絲絲血腥的味道登時激起體內凶氣,無不吶喊助威。


  曹操見狀也長身而起來至台前向下眺望,眾文臣見狀也俱起身立在曹操身後張望。


  台下眾將自顧分作兩隊,一隊為曹氏宗族,一隊為外姓將校。眼見曹操起身,外姓將校自然不好先出頭,曹氏宗族中,也人人不肯先出手。正在此時,一騎自曹氏宗族隊伍中飛奔而出。眾將看去,但見這將校年歲不大,與曹丕年紀相仿,無不心道:合該他拋磚引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