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銅雀台
崔判官談起上古之事,曹操登時來了興緻,卻見崔判官似陷入回憶般道:
「當年巫妖之戰後,十二祖巫身隕,而妖界也元氣大傷,這才有了截闡兩教的復興。這個歷史更替的交匯階段自然是非常慘烈的。十二祖巫雖然身隕,但其怨念極重,后其怨念化為蚩尤,所以那蚩尤才這般厲害,引得三界震驚。三皇界的精銳盡出,這才有了五帝臨世教化。直至舜帝,天地才算太平,所以舜帝氣運最盛,後世的皇權太平全自舜帝。」
曹操這才略有些明白,轉念道:
「敢問先生,舜帝之母夜夢玉雀入懷是什麼說法?」
崔判官沉聲道:
「當年三皇界精英盡出,但天地未平,所以天皇伏羲將自己玉桌前的銅雀印授點下凡間便是舜帝,由此造就了三皇五帝盛世數百年。丞相,此雀便是當年天皇伏羲的銅雀印授。此雀雖已失了真靈,但氣運最盛!實是天地至寶!丞相若將其供奉在許都,恐怕會增獻帝無數氣運。」
哦?曹操訝然道:
「為何會如此?」
曹操知自己失言,又道:
「那倒也無妨,我本是漢臣,只是不知為什麼這銅雀會增獻帝氣運?難道只因他是真命天子?」
崔判官自是知道曹操已有心代漢,但也知曹操早年曾受陳宮所迫立下重誓。若枉作了皇位,必然遭受滅頂之災,但也自不點透他,搖頭道:
「丞相差矣!漢獻帝的命格早被那妖星董卓革去,哪裡還是什麼真命天子了?只不過他此時乃是許都正主,此物放在許都自會增他氣數!」
呀!曹操自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此時經崔判官一點,方才清楚。
許都畢竟是皇城,眼下有又有荀彧、孔融等一干忠心於漢室江山的忠臣經營,早已為獻帝賺了無數氣數,荀彧、荀攸、孔融……
曹操點了點頭道:
「崔判官行千里路助曹操之情,曹操銘記於心!曹操明白了。」
崔琰淡然一笑,這才飄然而去。
次日,曹操列宴群臣,觥籌交錯間,曹操笑道:
「昨夜,孤偶得一銅雀,公達(荀攸字)說昔年舜母夜夢玉雀入懷而生舜,乃是吉兆!孤平定北方中原一統指日可待正應此吉兆,實天佑我大漢!故而孤決意於作高台以慶祝,即日築銅雀台於漳河之上!」
話畢,將目光落在荀攸身上,但見荀攸泰然含笑,絲毫不露聲色,曹操話畢點了點頭。眾臣齊呼道:
「丞相英明!」
即日起,破土伐木,斷瓦燒磚,築銅雀台於鄴城。
卻說曹操有五子,此時正有兩子在鄴城,其中一子便是曹丕,另一子便是曹丕同胞兄弟曹植。曹丕前文已經提過,自是不提,而這曹植在曹操諸子中,最是聰慧。此子文采抑揚,天縱奇才,修為極高,看看將至地仙一級。
這曹植乃是一上古的靈根所化,又得上古仙物庇佑滋潤,直至東漢末年方化成人形,正逢亂世之初曹操夫人卞氏產子,便化作卞氏腹中胞兒,故而此子根基極深。
崔琰歸降曹操之時,便曾向曹操求親,將崔琰的侄女配與曹植,可見地藏王有意於此子;而曹植之才更為楊修所折服,因而曹植與楊修私交甚好。當年,那位憤青彌正平因出身微薄未見過曹植,否則也定然驚嘆。曹植一身道法,正是道門正宗,足見其出身不凡。
卻說,曹植聞曹操欲建銅雀台進言道:
「父親,若建銅雀台,當可立三座!」
曹操聞言哦了一聲奇道:
「子建(曹植字)何意?」
曹植淡然一笑道:
「父親且聽兒言,可在中間立一高台,取名為銅雀台;左邊立一座高台,取名玉龍台;右邊立一座高台,可名為金鳳台。」
曹操聞言眼前一閃,龍者,真命天子也;鳳者,母儀天下者。銅雀居於其正中間,凌駕於龍鳳之上,正可為權臣。此舉不知為曹操賺得多少氣數,由此可見曹植志向不小。曹操暗思,曹植定是知道銅雀之說,方以此以賺我氣數,不由心下甚喜。
卻聽曹植續道:
「父親建此三台後,可再做兩座飛橋,橫空而上,橋接二台,必極為壯觀。」
此橋正可接引玉龍、金鳳氣數,曹操心中暗贊曹植奇思妙想。但此種想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曹操也不點破只笑道:
「我兒所言甚善,他日若建得此台,足可娛我平生。」
自此,曹操更有了遷都鄴城的念頭。
於是,曹操安排曹植與曹丕在鄴郡造台,又令張燕守北寨。
曹操北方一戰,共得袁軍五十六萬,勢氣大漲,同時修為又精進了許多。
安排好鄴城諸事,曹操便起駕回許都。
曹操歸許都后,大封功臣且先不提,其間卻還有一件要事,便是曹操終於見到了被綁架到匈奴十二年的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在歷史上極有名望,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才名蓋過艷色的美女,但她卻非是修真中人。
上古時代,盤古起於混沌中,尊鴻鈞道人法旨,定地水火風,分清濁乾坤,開闢洪荒世界,演變六道輪迴,造世間萬物。
盤古薨,元神化為三教聖人也便是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通天教主),那身體精血大部分便化為十二祖巫,還有一小部分流轉於六道輪迴之中。那六道輪迴的盤古精血隨那些人類,妖族的輪迴,附著於魂魄之上,再出生來,便有天生神通,是為大巫。而盤古的元神大部分一氣化三清,還有一小部分就散於大地間,被世間靈物吸收。這部分元氣與修真無關,卻是智慧之元,所以有些人一出生便極為聰慧,可謂奪天地之造化,有道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故而這類人卻無修真的根基。
蔡文姬便是這樣的人,所以此女極博文強志,但有那一絲元氣所縛卻終身難以踏入修真之境。也正是因此,那一絲元氣才得以富於大地之上,否則早被無數修真者煉化了。而得這一絲元氣的人便聰慧異常遠異常人。
曹操接回蔡文姬絕非因其蛟性所至,而是因為曹操與其父蔡邕相交甚好,這蔡邕可謂既是曹操的恩師又是曹操的朋友,兩人結為忘年交,感情頗為深厚。既講到蔡邕,便不能不講講此人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