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敗回許都
卻說劉岱、王忠聞報,相視一眼,二人均目露凶光,不由分說引兵向劉備大營奔去,但見後面曹兵均知糧草已盡,無精打彩的跟在後面,令二位主帥深有主心骨不好當的感覺,但想起劉備不由面現狠色。
卻說二人引軍與劉備大軍兩軍陣前遙遙相隊,劉備坐於馬上行禮道:
「二位將軍別來無恙?」
劉岱狠狠道:
「劉備,你好奸詐,算什麼英雄好漢?」
劉備聞言笑得好不得意:
「正所謂兵不厭詐。」
說罷舉馬鞭遙指二人道:
「像你們這等貨色,也敢來與我劉備論英雄?縱是曹操親來,我劉備何懼哉?」
此話卻是針對王劉二將的帥旗而言,二人眼下正處劣勢,聞言冷哼不語。
劉備見二人面上雖有不服,但知其二人眼下無計心中早已服了,當即也不再逞口舌之快,把手一擺,只見隊列兩邊讓出一條通道,從通道中閃出一隊兵士推著幾車糧草放於陣前,劉備大聲喝道:
「本州牧奉天子令討伐曹賊,你二人好歹也是國家將士,且看在天子份兒上,送你們二十車軍糧,應敷你兩天回城之用,莫要餓壞了國家將士。願降本州牧的,本州牧雙手歡迎,不願降劉某的,便送你們出境,快些回去舉炊去吧,飽餐之後務請上路,否則,別怪劉某不客氣!」
王忠聞劉備說得跋扈,正要出口罵上兩句,劉岱忙止住王忠道:
「兄弟,你想眾將士餓死不成?唉,莫與他逞那口舌之快,活命要緊!」
王忠氣得強壓怒火。
劉岱說罷狠狠喊道:
「多謝左將軍。」
話畢,忙令手下軍士將糧草拉回本陣,眼見那上面還寫著曹字,心下不由更氣,這不正是剛從自己營里劫來的糧草嗎?
二人無計,只得拖著殘兵而回,舉炊開灶,飽食戰飯後,便返回許都,途中,王忠嘆道:
「這卻如何是好?丞相若知我二人不聽將令,必斬了我二人不可。」
言下卻有做逃兵之意,劉岱聞言忙道:
「王將軍切勿再作他想,我二人不聽丞相將令,小覷劉備,當有此敗,死有餘辜,若在做逃兵,豈不被人恥笑?」
王忠聞言點頭道:
「將軍說的是,大丈夫死則死已,切不可丟了麵皮。」
於是二人引兵而回。
劉岱、王忠退兵不說,且說劉備營中,眼見劉岱、王忠退兵,劉備不由長吸一口冷氣,孫乾上前道:
「將軍以言語威服二將,只恐觸怒了曹操,親帥大軍……」
劉備撫了撫長須笑道:
「曹操,英雄也,怎會因我言語衝撞而壞了大事?此番曹操前有袁紹虎視眈眈,他若驅兵來擊徐州,袁紹豈會放棄這大好時機?必驅兵來擊許都,除非他不想要許都了?」
孫乾沉吟片刻仍不安心道:
「曹操素來狡詐,不可不防啊!」
劉備心中暗笑孫乾太過小心,但又不好推託,便沉聲道:
「若依公祐所見,該當如何?」
孫乾道:
「徐州受敵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駐紮,一軍屯小沛,一軍守下邳,為掎角之勢,以防曹操。」
劉備雖不信曹操能親率大軍來襲,但依孫乾之計亦無大礙,當即便點頭應允,當下令關羽守下邳,而自己與張飛則屯兵小沛。
數日後,劉岱、王忠引敗軍歸許都,曹操此時正在許都,原來,曹操在黎陽坐陣了兩個多月,袁紹卻因帳下謀士失合,心下遲疑不決,不思進兵,眼見冬天將至,天寒地凍,曹操知今年再無戰機,遂著臧霸守青、徐二州,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總督大軍屯於官渡,自已則引一軍回了許都。
曹操見二人兵敗而歸,當即大怒:「不聽吾命,擅自出兵,留你等何用?人來,拖出去斬了!」
當即嚇得劉岱、王忠連忙跪倒在地,叩首求饒。
幸北海孔融在側,見此情狀上前道:「此二人本非劉備對手,敗了也不奇怪,此時正是用人之計,若斬了此二人,恐將士離心啊。」
這劉岱雖然文稻武略樣樣不精,卻極會添油加醋,眼見曹操面上有變,忙道:
「我與王將軍本欲以丞相威名以屈劉備,怎料這劉備全然不懼,口口聲聲復國討賊,我等榮辱是小,丞相榮辱是大,我二人不甘丞相受辱,這才驅兵上前,不想竟有此一敗。那劉備臨走時曾說,擒我等如拾草芥,縱使……」
當下踟躕不語,曹操以目視之:「怒你無罪,但說無妨。」
那劉岱把心一橫狠狠道:「若丞相親來,亦殺個片甲不留。」
王忠聞言連連點頭:
「劉將軍所言正是,那劉備好生狂妄!」
只聽得一陣笑聲,二人抬頭再見曹操,只見曹操不怒反笑,擺了擺手道:
「你等先退下吧。」
劉岱、王忠剛欲雙雙退下,卻聞曹操止住他二人道: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罰爾等半年奉祿,退下去吧。」
劉岱、王忠聞言,這才慌忙退了下去,再看曹操,笑意盡去,對孔融道:
「劉備膽敢造次,吾欲先親征劉備。」
孔融敬劉備英雄,更何況他與陶謙乃是莫逆之交,劉備乃是陶謙遺命之人,眼下知道若曹操親征,劉備必守不住徐州,忙道:
「丞相息怒,方今隆冬,未可動兵,待來年春天發兵亦不為遲。如今可趁此時機,拉攏天下諸侯,以備萬全。」
曹操默然點頭:
「張綉、劉表亦為吾之後患,當先說張綉,再說劉表……」
卻說營中正坐著劉曄,這劉曄是諦聽,也就是地藏王菩薩身邊的人,亦屬佛門,這諦聽眼聽六路,耳聽八方,天上地下,無不知曉,自是知這賈詡來歷,更知張綉向來對賈詡言聽計從,心中早有定記,眼見此時曹袁角逐中原,天下大勢即將撥雲見霧,此等時刻,劉曄自當出力,但見劉曄道:
「劉曄願走一遭。」
曹操聞言,點頭笑道:
「子揚若去,此事可成。」
遂派劉曄前去穰城說服張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