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勝四敗論

  曹操覽書觀看,眾官只見曹操神色間陰沉不定,看畢,曹操冷哼一聲道:


  「袁紹小兒,竟如此驕狂!」


  轉頭對荀或道:


  「吾欲先伐此子,只恨力不能及,依你之見,可有良策?」


  荀或輕撫袍袖長身而起笑道:


  「昔年,高祖與項羽壩上爭戰,眾所周知,那時項羽兵強馬壯,高祖亦不能及。高祖唯有智取,項羽雖強,卻終被高祖所敗。」


  當年的項劉爭霸,張良素來了如執掌,此時說來如數家珍般道:

  「此番情境與當年無異,依荀或所見,公有四勝,而袁紹有四敗:袁紹看似寬宏大量,實則善忌賢能,任人而疑其不忠,公明達不拘,唯才是舉,此度勝也;」


  聞太師出身名門,下界后自對門第之見極為看重,重用的人才均是家世淵博之人,門第所限極重,而曹操推行為才是舉的政令。也就是說,只要你是人才,有人推薦,我就會用你,沒什麼門第之分。而且聞太師的天眼一閉,不分忠逆,向來是忠言逆耳,所以不能用人,曹操則全然不同,向來用人不疑,所以荀或有度勝一說。


  眾官聞言,細略忖度,都點頭附和,曹操則微微一笑,荀或向前踱了一步又道:

  「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有方,此謀勝也。」


  聞太師向來遲重少決,這是人人都知道的。而且現在他下凡後天眼一閉,決斷更是皆聽人言,譬如迎獻帝之事,郭圖與田豐等人辯論數日而無果,但聞太師卻仍是猶豫不決,一方面與田豐頗有眼緣,一方面郭圖又極會說話深得其心。由此可見一般。而曹操做事素來決斷,因為他本身便是當世的頂極謀士。


  聞此言,曾在袁紹麾下的人聽來確覺入木三分,不由點頭,曹操環顧眾人,笑而不語,已然心有所得。曹操自幼與袁紹長大,更是了解其本性。當年,曹操、袁紹年青的時候,都是京城中的公子哥,與滿清時代的紈絝子弟差不多,雖然不至於提個鳥籠整天**良家婦女,但也差不多每天都能惹點事出來。有一次,袁紹與曹操等人就商量怎麼玩,這一般情況下,袁紹是提不出什麼有建設性的創意的主意的,所以每次都看別人啥意見,而他做決斷(沒辦法,袁紹家世好,人家是四世三公,那放現在就是幾代都是常委,根深葉茂,門生遍地),而曹操的腦袋向來比較活,這曹操畢竟是條蟒,靈著呢。這個時候曹操就說了,咱們去搶新娘子,怎麼樣?能和袁紹這些人玩在一起的,那也都是不怕事大,就怕沒意思的主,便全票通過。到搶新娘子的時候,曹操幾個人就去了,當時,曹操和袁紹負責搶新娘子,而其他人負責引開別人。只聽前院大喊:「有賊,快抓賊啊。」


  滿座賓客都沖了出去抓賊,新娘子當時一看前院鬧哄哄的,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走了出來,她這剛出來就被曹操和袁紹給搶走了。顯然,前院那幫毛小子使壞,他們這邊剛搶完新娘子,那邊也沒賊了,這一堆人都回來了,看著忽啦啦一群人,袁紹和曹操畢竟還小,又經驗不足,袁紹當時就急了,問曹操:


  「咱們怎麼辦啊?」


  曹操顯然也有點慌了,一個勁的道:


  「別慌,快走。」


  兩個人拉著新娘子就跑,袁紹心急啊,一看到人都來了,一著急就陷灌木叢里了,忙喊曹操:

  「老弟,你快拉我一把啊,我這卡這動不了了。」


  曹操回頭一看,嘴角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袁紹見到那笑容,不禁兩腿打顫,曹操一這麼笑,准沒好事,果然,只見曹操扯脖子大喊一聲:

  「大家快來看啊,賊在這裡,賊在這裡!」


  眾人一聽動勁,都朝聲源那跑了過去,袁紹急地滿頭大汗,一掙扎,還真掙扎出去了。不過,掙扎出來之後,正好被眾人抓了個正著。


  當然,新娘子最後還是原封不動地還給了人家。這些小鬼還小,吊毛都沒長齊呢,還不懂得有比搶新娘更爽的事呢,只不過是為了體會惡作劇的快樂而已。類似這種事還很多,以曹操眼力之高,當然看的出這袁紹遲重不決。


  荀或又上前踏一步道:


  「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


  袁紹軍中將領皆論出身,若想脫穎而出,極是困難,所以袁紹治下,要麼是聞名天下的武將,如河北四庭柱,要麼是出身的大門閥如郭圖、許攸等,連趙雲這種賢將尚不能用,當然,當時袁紹治下的後來名將很多,都因此而轉投其他諸侯。而曹操則賞罰分明,有功必賞,如于禁、許禇等,皆出身低末,因軍功過人,追隨曹操不久便成為曹營之中的重將,所以曹操手下皆願為曹**戰。


  此言從袁紹陣營中走出的荀或口中說出份量自是不一般,曹操略有所思般點點頭。


  荀或又踏前一步,正走到曹操跟前道:「


  袁紹憑其四世三公,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所以少能好問者多願歸屬,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原為用,此德勝也。」


  袁紹出身名門,自是有許多臭毛病,願意顯擺便是其中一項,所以像溜須拍馬者,如郭圖、許攸都願意歸附袁紹。相較之下,曹操便更注重實用,任人唯才。


  這就是歷史上荀或提出的著名的四勝四敗論,在當時的情況下,星相大亂,縱使神仙也打不破人間的這一迷局,各爭一線生機。荀或所言只能憑藉自己的高超的分析所得,但更多的是穩定曹操的心,當年,荀或跟隨袁紹之時也是認定聞太師是不可能有稱霸之心的,但董卓死後,荀或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則發現了袁紹的別有用心,亂天下者當是此人,所以離開了袁紹,今番天下爭雄,除曹操外,誰人敢與袁紹爭鋒?若曹操膽怯,則必敗,所以荀或才這樣說。


  荀或續道:

  「有此四勝,丞相何憂?」


  眾人皆為之嘆服,曹操亦點頭稱善,其實荀或心中,實有更重要的想法,在這這種情況下袁紹竟要打攻公孫瓚,定是大有深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