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七路攻徐

  張勳絕非易與之輩,他本是南方增長天王屬下八大神將之一,名為韋琨,更位於三十二位神將之首(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將),其功不小。當年在釋迦佛入涅時,正值上古魔神復活,四大天王領三十二路神將為其護法,但上古邪魔早已窺探佛祖舍利多時,趁此時機,出手偷襲。


  這一眾哪抵得過那上古魔神,終被邪魔將佛的遺骨搶走,幸有四大菩薩趕來,合擊下,傷了邪魔,但也傷了元氣,終讓邪魔將佛祖遺骨搶走。幸好韋琨恢復元氣,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與佛門結了莫大的因果。


  此間事了,四大天王自是引三十二路神將回天庭鎮守。卻不想韋琨卻與花神曇花相戀而被貶於靈鷲山出家,法名韋陀,絕了其塵緣,而曇花花神則每年只能開一次花而作為懲戒,也正因此有了那句「曇花一笑,只為韋陀」。


  後來,佛門為了度化韋陀,令其在世間承受輪迴之苦,韋陀歷經數載輪迴,已五十四世為相,十八世為將,受盡沉淪之苦。


  不可否認韋陀是個人才,如來感念其曾經奪遺骨之恩所以點化他,而彌勒也知道其才所以渡化他。彌勒在韋陀的數世輪迴中均曾助他,而三國亂世,黃眉一入中原雄霸一方后,便將韋陀召至麾下為將,可謂用心至誠。


  直至宋代,韋陀才度過厄劫,還了本相,後來的韋陀一直站在彌勒身後,成為其護法神,顯是知其渡化,故而甘心皈依,當然,這是后話。


  從後來看,袁術確實無皇命。但不可否認,袁術曾稱帝數日,所以此為韋陀十八世為將的第一世。


  卻說,陳宮聽說陳氏父子將袁術的來使送往許都獻給曹操,他自知道曹操是禍亂天下狼子野心之人,恨屋及屋,這陳登陳圭雖然與自己同姓,但其心卻與自己不一,以陳宮之智怎會不知。陳宮對這陳氏父子所作所為非常疑心,掐指一算,卻算不出個所以然,只是一片混沌,顯然知道有人將他們二人的陰陽乾坤用仙法顛倒了。眼下,二人將袁術使者獻給曹操,敵友已辯,這二人分明是親曹派,而自己斷不可讓呂布成為曹操的鷹犬,眼下袁術七路大軍殺向徐州,此時若不趁此時機剪除二人,必為後患。


  陳宮正與呂布商議退敵良策,聽門吏傳陳氏父子到,忙向呂布進言道:

  「徐州遭此大禍,全在陳氏父子,這二人不顧徐州之危,只為一己之私,獻媚曹操,現他二人都從中漁利,卻將將軍陷入困境,著實可惡,如今可斬二人之頭獻給袁術,則徐州之危自解。」


  呂布聞言,方才恍然大悟,當下大怒,忙令人將陳氏父子捆了進來,盛怒之下就要綁送袁術營寨求和。


  陳登自知這是陳宮詭計,哈哈笑道:

  「想不到縱橫天下的飛將軍竟如此怯懦,我觀袁術這七路大軍如同草芥一般,何足懼哉?」


  呂布對袁術的七路大軍本無所懼,只因恨這二人將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他們得了好處,卻將自己陷此困境,如何不恨,聞言恨恨道:

  「你二人若可抵這七路大軍,可免死罪,否則,定要你頭!」


  陳登聞言笑道:


  「將軍若用我之計,自可退七路大軍。」


  呂布聞言道:

  「你且說來。」


  陳登道:

  「袁術兵眾乍看下似過江猛虎,浩浩蕩蕩,實則是一群烏合之眾,七路將領互無信任,實無所懼,那袁術驕傲狂妄,任性枉為,興不仁之師,早已人心背向,我以正兵守城,卻以奇兵出擊,必戰無不勝。」


  陳登停頓了一下,笑看呂布:


  「某有一計,可擒袁術。」


  呂布聽陳登分析已有些眉目,已信了七成,此刻聞言能擒袁術,忙道:

  「有何妙計?」


  陳登低聲道:

  「韓暹、楊奉本有救駕之功,可謂對漢室遺忠心耿耿,只因懼怕曹操加害,才投奔袁術,以袁術眼高手低,必然輕視此二人。此二人必有心歸漢,只是苦無出路,我以心結為內應,又外結劉備,擒袁術必不久遠。」


  呂布聞言甚為心喜,袁術本就是竄漢逆賊,自是不能與之結連。他又怎知陳宮之心,陳宮將曹操樹為漢室第一大敵,但若想擊敗曹操,則非要用袁術這一力量,方可與曹操一戰,奪回漢帝,以保江山。而呂布則認為曹操已奉迎天子,當屬自己人,故而今聞陳登妙計點稱是,卻又道:


  「那誰去說服此二人。」


  陳登看了眼陳宮,陳宮心中冷笑,這陳登卻道:

  「我願親往。」


  於是呂布發表書到許都,結連劉備,又派陳登引數十騎在下邳結連韓楊二將。


  卻說韓暹下寨已畢,忽聞呂布手下求見,韓暹不知所已。但自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便請陳登入內道:


  「你本是呂布之人,眼下兩軍交鋒,來找我做甚?」


  陳登淡然一笑,說不出的高深莫測:


  「我為將軍前程而來。」


  韓暹聞言冷笑道:

  「將軍還是先考慮一下自己吧?」


  陳登縱聲長笑道:

  「將軍已陷萬劫不覆之地,卻還要去想別人?」


  韓暹聞言似有所動道:「此話怎講?」


  陳登聞言道:

  「袁術枉自稱帝,人心向背,人人得而誅之,天下共討之日已不久矣。而今卻以不義之兵,來攻我仁義之師,自古有道勝無道,袁術必敗。爾等卻在此時追隨偽帝,可稱為叛賊之臣,可惜啊可惜,將軍昔日保駕之功,豈不一朝覆之東流?從此英明盡毀,遺臭萬年!試想將軍也是修道中人,那袁術本是佛門中人,卻枉自稱帝,想那佛門有多大氣運,敢來爭我中原道統?哪有勝算?將軍到時何去何從?」


  道家根基深厚,道教有開天闢地法寶鎮教(想那太極圖、盤古番均是鴻蒙之物,有這等鴻蒙法寶鎮教,氣運怎是佛門所及),而佛家興起才多久?只有阿彌佗佛修得的十二品蓮台鎮教,氣運自是差的多了,所以歷來人皇均歸道教一門所控,佛教始終未能染指,修真中人多明其理,故而陳登有此一說,只不知,能否說服這異教匪類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