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佛門手段

  卻說佛主生怒,如來面現慈悲色掐指一算道:


  「他若滅佛,我便教他興我佛教,否則不顯我佛法無邊。」


  眾菩薩羅漢聞言都是梵音高唱,雙手合十,如來道:

  「文殊,此事就著你去辦吧。」


  文殊聞言唱了個諾道:

  「弟子遵命。」


  卻不說小霸王孫策起誓驚動佛國,卻說孫策平了江東。其母吳國太便叫他速速將那傳國玉璽從袁術處要回。


  吳國並不是對天下不關心,但顯然,在天下與兒子的性命面前,顯然後者居上,要知孫堅的命格已經應驗,雖然是做了神將,卻不免讓人神傷。如今兒子卻也是命中有難,如何能不擔憂,孫策是孝子,此刻坐定江東,想起袁術種種欺凌,不禁忿恨不已,自己父親用生命換來的東西,豈能輕易落在別人手裡?於是孫策致書給袁術來取玉璽。


  袁術覽信后大怒:好個孫策,我借你兵馬報仇,你如今平定了這江東,卻忘了我這挖井人?論理說,單這江東,你就該分我一半,現在不但隻字不提,還來跟我索要玉璽?

  當下袁術大怒,忙召眾將議征江東之事。


  袁術手下兵精糧足,但卻乏將。這主要是袁術後台與袁術性格所致。袁術的後台是彌勒佛,也稱後世佛,但現在如來掌教,大家名義上是給面子,但背地裡卻少不得下絆子。而袁術的性格也不怎麼的,驕傲自大,眼高於頂。但凡有些見識的人都看的出來,袁術表面看似風光,實則外強中乾,兵多將寡。


  不過手下倒還有幾名強將,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叫楊大將的,其實,這是我們羅貫中老爺子的筆誤,此人本叫楊弘,由於古時資料查閱不如現在方便,所以可以理解。楊弘本是袁術手下第一謀士,實際上楊弘才能一般,比起荀氏叔侄與賈詡等三國頂尖謀士卻是天上地下,比之董昭這次一級的謀士也要差上幾分,不過此人卻頗也有些來歷。


  楊弘其人,本是一佛家信者。東漢明帝曾派人去西方求取佛法,修了白馬寺,自此佛教興起,這楊弘便是佛教中興時期的第一批和尚。而楊弘對佛經甚是痴迷,到了捨生忘死的地步,一心追隨佛家腳步。


  他日夜參禪,這一日,卻正巧在佛典上看到了後世佛之事,方知佛也不是不生不滅,卻也有泯滅之時。原來以後會是彌勒佛掌教,楊弘看罷便上了心,就開始為以後做打算了,卻不知距那佛門易主卻還有幾億年。


  楊弘心念一起,暗想如來佛祖的首代弟子是不成了,到不如做個後世佛的首代弟子,於是便自己供了一千盞燈。這是彌勒聖經上說的,供一千盞燈的人,將於未來世遇彌勒佛,成為彌勒佛的首批弟子,並聞佛初轉法輪。


  不想這弘願一許,卻真被彌勒佛祖所感應,這就像一個遙控器一樣,一有人供奉彌勒一千盞燈時,彌勒的靈識就被觸發,自然便知曉了。


  便道:


  「楊弘也算是與我佛有緣之人,需有人渡化。」


  因此黃眉童兒去了中原后,彌勒佛祖便將此事交於黃眉去做,所以楊弘就成了黃眉童兒的一參謀。


  當然這一世楊弘已不是什麼佛門弟子,轉世輪迴,已成了一有學之士。前世修佛卻修了個好來世,得了副好根骨,但若不是黃眉點化,恐怕還要在這輪迴苦海之中掙扎,如今卻恢復了前世的記憶,修為大進。


  楊弘聽說袁術要攻打孫策,忙出列道:


  「將軍不可!孫策新勝,氣勢如弘,此時不便與之爭鋒,不若先報當日劉備無故相攻之仇。」


  袁術一聽恍然想起,險些忘了這碴,彌勒佛祖曾交待過,要儘力滅了劉備,否則日後卻是傳經受阻。原來這三千諸佛也都知道劉備的本相,將來姜子牙出山定會保他,建立蜀國,卻是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如來佛祖為顯手段,是要以大法力令劉備傳佛。彌勒佛卻是要滅了這禍根,以新來人傳佛。所謂大道三千,各能成道,諸事也是一樣,卻是一場較量。


  想到此節,點頭道:


  「諸將有什麼良策?」


  楊弘聞言又上前道:


  「此時,呂布、劉備互為犄角,我們貿然攻打劉備,恐有阻礙,不若向呂布暗送錢糧,收為聯軍,我們也不求他相助,只要能令其按兵不動便好。待我們滅了劉備,徐州也自到手中。」


  袁術聞言點頭笑道:


  「好計!」


  袁術略思片刻,掃視全場,看到一忠厚中年男子突眼前一亮道:


  「韓胤,你便領了錢糧執密書去見呂布!」


  袁術雖是驕傲狂妄之人,但卻也有真才實學,否則怎麼會得彌勒佛祖如此高看,令其傳經?

  他此番之所以派韓胤前去,只因韓胤前世曾與呂布關係匪淺。提起韓胤還要從楚漢爭霸講起,鴻門宴之時,事實上正是帝星不明,劉邦正逢天劫,過的去,便能成就霸業,過不去便是黃梁一夢。而項羽雖是業龍,但因其武勇為其爭得了半分龍運,也有成人皇的機緣。張良因隨鬼谷子修真,得以窺探天道,知道項羽的鴻門宴便是劉邦最後一劫,渡過此劫,便是真龍。那時項羽再若爭霸便是逆天而行,而當時的范增自然也知道此事,所以在鴻門宴上不遺餘力的要殺死劉邦,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場鴻門宴才得以如此精彩,期間更有天下間兩大頂尖修真高手的博弈,更讓此宴增加了無數變數,變得撲朔**。


  而這場鴻門宴中最為關鍵的一枚棋子便是項伯。項伯是項羽的叔父,而項伯就是項羽的死門。張良曾施大恩於項伯,項伯當年殺人曾得張良相助,得以保全性命,后又與張良朝夕相處,正是因此張良才得以尋找到項羽的死門——義。


  鴻門宴上,張良能勝范增完全是因為項羽的義。項伯在項羽攻擊劉邦前,項伯不顧敵我,連夜送信給張良。可見冥冥中自有定數,當時苦無良策的張良這才想到了破解之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