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海龍子

  但見這大漢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就這形象放在三國那絕對是個忠義之相,而張飛和劉備何等見識,一看便知此人一身本領,絕非尋常之輩,劉備、張飛對視間便均對此人有了相交之意。


  原來此人非是旁人,正是關羽關雲長,這關羽何許人也?聽筆者給你細細道來,話說河東解縣有個大湖,直通南海,不知何故此地惹了玉帝,便不準降雨,搞得此地莊稼不生,生靈塗炭。


  這南海浩瀚非常,海底有萬丈之深,但縱使達至虛境之末的地仙一流人物也不能踏入這萬丈深海,但為人所不知的是,在這萬丈深海底處有一個水晶宮,宮中住著南海龍族,南海龍族的王正是南海龍王敖明,而這南海龍王也是天職,主管人間的雨露。那南海龍王有一子,這南海龍子年紀雖青,卻頗有善心,曾遊歷解縣,卻生了凡心,竟愛上了那解縣縣令之女瓊瑤,眼見其爹求雨不成要被革職查辦,瓊瑤與這南海龍子平時卻也是無話不談,便將此事說於他聽,說著說著竟還落淚了,這南海龍子看了也不免心酸,她又怎知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便將這南海龍子送歸了天,南海龍子沒有告訴她會導致什麼結果,只問:「若你爹死了,你怎麼辦?」


  其答:」若我父死了,我願隨他受難。「那南海龍子本就心繫蒼天,不忍生靈遭此惡劫,如今又見其心愛之人如此,便偽旨降雨,心知必死,便自貶凡間。要知道這南海龍子一職可也是天職,將來要繼承龍王之位的,這樣一貶,他這天職可就沒了,這天職可是有編製的,好多雙眼睛盯著呢,誰人不想轉個正,所以南海龍子一轉世,就丟了飯碗,正果就沒了。這南海龍子本就是條龍,但與地府的人卻沒什麼交情,便投了個凡夫俗子的家裡。這一身龍氣哪是凡人能經得起的,投下世后這孩子便高燒不退,百天不見緩解,那時跟現在不一樣,死個小孩也是正常,眼看這小孩是救不得了,這人家便把他拋棄了。


  幸得一老人所救,這老人手持藜杖,碧眼童顏,仙風道骨,從山上走下,也是該這孩子不該死,這老人顯然並非特意為之,下山時正看到這娃娃啼哭,這老人卻非旁人,乃是南海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所化。這老人原未想出手相救,但細看這孩子,卻不由得心念一動。觀世音菩薩雖是大慈大悲,但這個時候她哪慈悲的過來,何況她早以脫離三界,不應理這凡俗之事,何況這生死本由天命,每天都有人死,但她卻為何要救這南海龍子呢?


  原來昔年,觀世音菩薩曾在南海普陀山莊修行,此地是南海管轄,這南海龍子也是天縱其才,是棋道高手,深得觀音大士喜愛,自幼便常來普陀山莊下棋,又托這南海龍子的福,普陀山卻也成了個極佳的地方,雨水恩澤,當然,觀音菩薩的洞府本是天靈地氣,但雨澤之恩卻是有的,觀音大士自是與他有交情,如今故人落難,觀音菩薩便現了原身,那藜杖也成了手中的玉凈瓶,觀音大士拈手一摘,朝這娃娃身上一灑,便泄了他這身龍氣。可是如此一來,這孩子除了龍心便什麼都沒了。那觀世音菩薩原是慈航道人,雖在封神一役中削了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功力大減,但也是渡了四九天劫,功力已入化境,更何況手中異寶無數,其法力何其玄妙,信手一捏便將這龍魂寄在關羽左右,使其還繞在側。但這孩子燒了近百天,不死已是大幸,可惜高燒不退,臉上竟燒成了棗紅色,自此再沒裉去,這個小孩便是關羽,也正是因此,我們看到的關羽是一張棗紅臉。


  救了關羽,觀世音菩薩特意托好友黎山老母帶為照料,這黎山老母是個上仙,早已至化境,不過她的道場是在中原,因此,黎山老母在中原的傳說極多,薛剛反唐時,女將樊梨花的師父不正是此人嗎?而我們在西遊記四聖試禪心一集中,也正是觀世音菩薩邀來黎山老母,與文殊、普賢二位菩薩共同向地祖之仙鎮元子示威,要知那鎮元子之能與三清相差無幾,就連那西方佛陀亦不在話下,萬一出手,是相當恐怖的,如此險事,黎山老母都肯給這觀音大士做,足可見二人交情匪淺。


  這黎山老母傳了其一身本領,那關羽更有龍心加身,天賦異稟,其能早入虛境,再加上周身有青龍護體,雖是一絲龍魂,但其能有若修真之境,實力自然恐怖。


  觀音菩薩曾囑咐黎山老母,切要教育這關羽以忠義為本,天下大亂之機廣積功德,輔佐明主,自已定會從中周旋,其早晚可歸正位。


  其實若說觀音菩薩只因舊交,卻也不至於如此費力,救活這孩子已是功德無量了,此番安排卻顯有培養之意。其實觀音菩薩原本也是闡教門人,正是十二金仙中的慈航道人,封神之後,機緣巧合下入了西方佛門,雖然天庭之上有其弟子,但自從脫離闡教后,其門人在天庭亦受到排擠,畢竟西方教屬於外來教派,截闡兩教則屬於本地道門,自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觀音菩薩自然在此時拉攏,何況,觀音菩薩知道這南海龍子出自南海龍宮之中,便是自已不露面,亦會有人保此人回歸神位。


  劉備一雙銳目何其獨道,早已看出關羽來歷不凡,此人是青龍轉世(也正因為關公是條青龍,所以才喜歡青色,因此我們常看到書中寫著關公一身青衣);而那張飛亦受人指點,雖看不出其本相,但實力亦在虛境後期,而看關羽一進這店中的氣勢,儼然在自己之上(兩人都受名師指點,但關羽身青龍,相當於多了一個修真之境的高手在側自然遠勝張飛),心中更是不由震憾,這卻並不能說關羽就一定比張飛猛,畢竟張飛一身煞氣任修為何其高明都不得不分出精力去抗衡的。而這關羽卻也看出劉備來歷不凡更隱隱有帝王之相,而且其身上再看張飛也是一身修為,絕非凡夫,其氣勢上更是甚為古怪更儼然在自己之上。


  英雄相惜,張飛忙起身與關羽攀談,邀其入席同飲,三人均是這世間難遇的人才,自是相談甚歡,更是引出了千古一場千古絕唱——桃園三結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