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大宋少年勝於大宋之老朽(第一更)
第1473章
出了這麼一檔子事,王洋也實在不好意思繼續留孩子們在這裡,跟天子與太皇太后高滔滔又敷衍了幾句之後,便領著一雙兒女離開。
留下了天子與那太皇太后高滔滔在御書房中四目相對,至於趙樞和那趙椿,被天子以讓他們送師尊出宮的名義給支了開去。
高滔滔滿臉皆是欣慰之色地感慨道。「恭喜官家,王巫山此子前程不可限量,小小年紀,便能夠駁倒程頤這等大儒,只要能夠好好的引導,日後我大宋又能多一王佐之才。」
「說起來,老身終於確定,讓王巫山為汝子之師尊,實乃最佳之選。而讓樞兒與那王志遠成為同窗,多了這份情誼,那就更好了……」
天子趙煦欣然地點了點頭之後,臉上泛起了憂色,有些擔憂地看向高滔滔道。「皇祖母,方纔此間之事……」
高滔滔自失一笑,擺了擺手道。「無妨,古有甘羅十二為相,孔子拜師七歲的項橐,他王志遠以六歲之齡,辯倒花甲老儒,只會傳為我大宋之佳話,難道還有人會因這樣的事情而做些什麼不成?」
「哀家現如今所擔心的,就是王志遠那孩子,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不過好在,他有王巫山這樣一位父親擋在前方,就算是有再大的風雨,哀家相信,王巫山定然也會披荊斬棘,定不讓人傷害到他的好兒子。」
聽了這番話,天子趙煦也總算是長出了一口大氣,不愧是久經世事的皇祖母,看事情遠比自己想的更深遠。
#####
「父親,你不會生我的氣吧?」出了御書房,行不多遠,王志遠有些忐忑不安地抬起了頭來看了一眼牽著自己的手悶頭走路的父親王洋。
「為什麼要生你的氣。」王洋咧嘴一樂,摸了摸這小傢伙的腦袋反問道。
王志遠看到王洋臉上並無嗔意,總算是鬆了一口大氣,又開始嬉皮笑臉起來。「姐姐說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其實孩兒也想低調的,但是誰讓那老頭胡亂說話……」
「什麼叫老頭,那位老爺子可是程頤,乃是我大宋鼎鼎大名的理學大師,博學鴻儒。今天可讓你小子氣得夠嗆,哈哈哈……」王大官人瞪了一眼這小子,不由得放聲笑道。
痛快,不虧是自己兒子,懟人的本事雖然比起自己差了那麼一點點,但還是很厲害滴。小小年紀就能夠懟得那個老貨翻著白眼閉過氣去,日後,就算是自己老了,也算是後續有人嘍。
「吾兒幹得不錯,但是,咱們父子一定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而且咱們雖然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重要的是,要從戰略上蔑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如此才能夠一懟一個準……」王大官人開始唾沫星子橫飛的胡扯亂吹起來。
聽得那王志遠眨巴著眼睛,用力地點著腦袋,一副父慈子孝的場面,看得那王溫婉白眼連翻。
「爹爹,莫要忘記了這裡還是皇宮裡邊,你要是一直這麼說下去,可是太不低調了。」
「唔……是為父失查了,趕緊回家吧,唉,怕是過了今日,這東京汴梁,又要熱鬧嘍……」
「為什麼啊父親?」
「自然是因為你啊,哈哈,章惇那個老小子跑那麼快,揣的是什麼鬼心思,我可是清楚得很。」王洋撇了撇嘴冷笑道。
「不過這倒也無妨,他這麼做,不過是想要在朝中少幾個政敵,而對於為父而言,卻絲毫無損。」
回到了府中,把這對兒女往妻妾的懷中一送,王洋再把事情一說,李清照等三女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半晌,一眾妻妾才考慮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過在王洋的解釋之下,三女倒也沒有多說什麼,反正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多說也是無用。
再說了,王志遠這小子又不是幹了什麼偷雞摸狗的事情,而是當面鑼對面鼓的生生把那程頤給懟得羞憤交加昏迷過去。
這樣的本事,真可算得上是大宋立朝以來聞所未聞之事。
「我兒真是厲害,居然連程老先生那樣的儒者都給懟贏了,跟你父親一般,不鳴則已,一鳴驚世人。」李清照手指手輕輕地戳了戳王志遠的前額,一臉的慈愛。
「是啊,大郎如此膽氣,倒是肖似咱們家夫君,真可謂是後續有人嘍。」柳依依掩唇低笑道。
「那是自然,虎父無犬子嘛,相信日後,王志高也一定會跟他兄長一般。至於咱們家溫婉更是不差……」王洋很滿意,哪怕是才三歲出頭的王志高雖然還處在牙牙學語的階段,可是現如今看來,這小傢伙的智商也不必他哥差。
至於王溫婉這顆掌上明珠那就更加的六六六了。至少在王洋的眼中,天下男兒,真不知道何人才能夠班配得上自己這位智商情商都至少一百八的閨女。
#####
王洋那個剛剛年滿六歲的長子王志遠。在皇宮之中,當著諸位崇政殿說書與侍講,還有天子和太皇太后高滔滔的面,將那位飽讀詩書,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博學鴻儒辯駁得作聲不得。
最後甚至是惱羞成怒,氣得閉氣昏迷不醒,經太醫診治,確診其是怒極攻心所致,只能回府休養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揚開來,瞬間就讓整個大宋朝朝野都炸了鍋。
六歲的王志遠「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斷句與那六十高齡的程頤「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斷句之辯論全過程,更是被有心人詳細地八卦到市井皆聞。
這代表著什麼?雛鳳清於老鳳音,大宋之少年,舌戰戰勝了大宋之老人。讓上至大宋權貴,下至寒門百姓,都無不憶起了數載之前,王洋王巫山高中狀元的那一年,所寫下的那篇驚世駭俗的《少年中國論》。
「看看人家,當爹的出身於紅樓那樣的賤籍之地,不過是個開門候客的大茶壺,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今已然是堂堂的朝庭重臣,打得西夏哭爹喊娘,北遼都恨不得寢其肉食其皮,而且還是我大宋立國以來唯一的一位文武雙料狀元。」
「生了個娃,這才六歲,就能夠博覽群書,出口成章,將那位盛名久矣,門生遍天下的程老夫子辯駁得啞口無言,羞憤得差點死掉,最後聽說還是御醫救得及時,總算是挽回了性命。」
「看看咱們家孩子,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都快十六了,連四書都還沒讀全,實在是可惱可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