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陛下中意老夫這位當朝首相(第一更)
第1000章
已然帶職致仕,尚留在京師的朱光庭怎麼也沒有想到,劉摯這位老友居然會在這個時候過來拜訪。
聽聞之後,便急匆匆地從書房趕到了前廳,朝著那已然安坐在鐵爐子跟前抿茶暖手的劉摯一禮笑道。「劉相,這是什麼風,居然把你給吹來了?」
「行了,莫要來這些虛禮,你這一口一個劉相的,是嫌棄老夫不成?」劉摯沒好氣的瞪了一眼這位老友道。
「嘿嘿,好好好,是我錯了……不過,我看兄台你似乎情緒不高,莫非是朝中又遇上了什麼疑難之事不成?」朱光庭笑了笑,坐到了劉摯旁邊問道。
「疑難之事,唉,光庭你雖然離開了朝堂,不過以你與我等的交情,難道朝中有什麼事情你還能不清楚嗎?」
朱光庭無奈地一笑。「清楚又能如何,話說,老夫此番敗在那王巫山的手上,一開始還猶覺不甘,可是如今,卻實在是不得不服啊。」
「那蘇東坡挾天大之功,向陛下向奏,請尊朱太妃為皇太后,這步棋,雖然迎合了陛下的意願,可是這一招,其實就是捅了一個大簍子。畢竟此乃是歷朝歷代前所未有之事。」
「而且,自古以來,嫡庶之爭,本就是定論之事,他這麼做不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所以當時老夫還以為那蘇東坡居功自傲,幹了一件蠢事。」
「原本還以為,此事怕是最終也會不了了之,要麼,就是陛下硬起心腸,願意背負被天下萬民戳脊樑,而力排眾議,將朱太妃尊為皇太后。」
「可結果呢,老夫這才準備樂滋滋的看上一場好戲,結果這場好戲卻被王巫山的一封奏摺給輕飄飄的化解於無形……」
聽到身邊朱光庭之言,劉摯也是一臉苦澀的笑意點了點頭。「是啊,嫡母皇太后,生母皇太后,兩個尊號,就解決了最大的問題。而且又抬出了陛下乃是天命之子,母憑子貴。這既不違背孝道,又是長久以來的道理,實在是讓人想挑錯都難。」
「如此老謀深算,詭計多端,老夫輸在他手上,也實在沒話說……」
劉摯撫著長須,亦是深為贊同地點了點頭。「此人雖然年少,可是行事作風,實在是神鬼莫測,非常人可及。而且才華橫溢,奇思妙想,你可不知道,今年入冬至今,三州之地,無一百姓冬餓而死。」
「這……這不太可能吧?」朱光庭不禁吸了口涼氣,看向劉摯道。
「別以為老夫是在戲言,這正是出自御史台的御史的奏稟,而且,陛下也還有其他的渠道查驗,若是虛假的,陛下怕也不好意思拿到群臣跟前來顯擺。」
「你可別忘記了,那王洋王巫山在朝中的聲望是什麼樣的,總是會有人想要找他的差池和漏洞。」
這話讓朱光庭不得不點頭承認,不知道有多少雙目光都在盯著王洋和他治下的那三州之地,但凡有一點差池,必然是彈劾如雪片般的飛向天子的御案。
所以,御史台的御史,敢這麼奏稟,就必然是真實的,不然,敢為王洋遮掩,除非御史台一系的官員不想在舊黨圈子裡邊混了。
「那到底是為了什麼,讓兄台你如此情緒低落?」
朱光庭的話,讓劉摯臉上的苦澀之意越發地深濃。「你想必也知道,那蘇東坡在陝西路連連立功,而今,已然不能再由其在陝西路主掌軍政大權……」
「這是自然,我大宋立國以來,但凡建大功者,都要回朝赴任一段時間。」那朱光庭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
「莫不是陛下不願意那蘇東坡回京?」
「若是陛下反對,那倒還好了,如此一來,那是陛下的責任,而非朝中諸位臣功之過。可惜,並非如此啊……」
「朝中諸位臣工不論是舉薦什麼樣的人選,都會被陛下找出各自理由給駁回,至今幾乎已經把能夠有資格擔當陝西路經略安撫使的人選都拿出來溜了一圈,可是陛下卻一直都不滿意。」
朱光庭愣了愣,皺起了眉頭撫須沉吟。「那就必然有其因由,莫非,陛下是另有想法,或者是他的心中另人人選,而咱們偏偏沒挑中過他心目中的人選,這才會藉機駁回?」
「還是賢弟你腦子轉悠得快啊,呵呵,你還真沒說錯,一開始老夫只是以為陛下是在故意的考慮朝臣,可是今日,去拜見了太皇太后,這才明白,陛下的確是有了一個人選。」劉摯端起了溫熱的茶水抿了口,表情顯得十分複雜地道。
看到劉摯半天都沒有開口繼續下去,朱光庭漸漸地醒過了神來,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莫非,莫非陛下所中意的人選……」
看到朱光庭那副表情,劉摯痛快地點了點頭,苦澀地一笑。「不錯,陛下中意的,就是老夫這個當朝右相……」
「不不不,兄台你說錯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陛下中意你身下的這個位置。」朱光庭不愧是足智多謀的老司機,很快就回過了味來。
「你的意思是說……」劉摯一愣,雙眉緊攏。「陛下準備讓蘇東坡回來,取代老夫?」
「這是自然,畢竟兄台你是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朱光庭撫著長須,眯起了兩眼意味深長地道。
大宋制,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為副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主相。其餘的尚有幾個權高位重的職務也皆可稱相,但是,在這個時代,仍舊是以左僕射兼中書侍郎最為顯貴,是公認的主相之位。
「想來是陛下覺得以蘇東坡之功勛,若是入朝,以相位待之,方能撫其心,可問題在於,其他相位予之,陛下覺得仍舊不夠。」
「所以,陛下這才會一直刻意難為朝堂諸臣,但是,他又不好意思親自知會老夫,這才形成了如今僵持的局面……」劉摯的表情陰沉地道。
「若不是今日老夫親自去求見太皇太后,怕是還得被蒙在鼓裡。」
看到劉摯那副表情,朱光庭撫著長須緩緩地點了點頭。「兄台你主掌朝政數載,兢兢業業,謹守持正,為我大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以兄台之威望與才德,毫不遜色於他蘇東坡。而天子沒有理由逐你離朝,可問題是,蘇東坡入朝,若是你又留於朝中,那麼朝中必然紛爭大起。」
「重要的是,天子想必也很清楚,朝中臣工,多會站在兄台你這一邊,如此一來,怕是就以蘇東坡的臭脾氣,呆不了多久,就得憤而請調離朝……」
「所以,怕是陛下這番是意欲讓那蘇東坡久留朝中治政,所以,才會把主意打到兄台你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