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自古紅樓出才子> 第707章 王大官人想玩關鍵技術壟斷(第一更)

第707章 王大官人想玩關鍵技術壟斷(第一更)

  第707章


  「您真的有辦法將那些棉花脫籽嗎?」斛氈的嘴皮子都有些顫抖了,他可是記得,西夏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亦曾經說過,乾旱少雨的西夏國土上,很多地方都很適合種植這種植物。


  但問題在於,這種植物,也就是棉花的脫籽,絕對是一種極為痛苦的過程,全採用手工脫籽的話,怕是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夠完成一畝地的棉花脫籽。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個時代,棉布的價格,絲毫不遜色於絲綢的原因,而現如今,大量的缺乏人手脫籽的棉花,更多是作為衣服的填充物,用以保暖。


  如果真的能夠有一種十分便捷的辦法,將棉籽脫去,斛氈相信,怕是興慶府一帶,絕對是一片雪白的棉海。


  「這當然不是什麼難事,這樣的機械,本官只需要兩三天的功夫就可以製作出樣品來。一台機械只需要一到兩個人操作,一日所產脫籽棉花,不敢說千斤,但五六百斤也是有的。」


  聽到這話,所有人亦不由得再次倒吸了一口涼氣,折可適更是砸舌道。「據折某所知,一位熟練的老手,一日最多也就能夠挑撿出五斤脫籽棉花,你居然說一台機械一日便可以產出五六百斤……」


  「要不王某人怎麼敢如此大言不慚呢?」王大官人很是風騷地吸了吸鼻子,站起了身來。「好了,今天的這場臨時會議就先到這裡。本官先回去了,乘著有靈感,先把機械給弄出來,對了修德兄,有一件事得勞煩你,先去採購三五千斤沒有脫過籽的棉花來,到時候才好進行示範。」


  說罷這話,王洋這貨便拍拍屁股徑直而去,留下了一幫子仍舊沉浸在震撼之中尚未回過神來的人們。


  「他,真的能夠有辦法?」李茂不禁有些遲疑地問道。


  「你別小看王大人,至今為止,折某還沒見過有什麼他沒有辦法解決掉的事情,或者應該這麼說,但凡是他覺得可以解決的事情,那麼,你只需要等待結果就好了,至於過程就別去猜測,因為他的腦子,不是咱們這些一般人能夠比得了的。」折可適十分輕鬆寫意地聳了聳肩膀道。


  之前自己就曾經懷疑,結果就被現實給亮瞎了眼睛,所以現在,折可適又如何會不相信王洋的實力和手段?


  #####

  回了到自己的府邸,王洋便讓吳七郎去找工匠營,去挑幾位信得過的,實力過人的木匠過來,另外,又讓凌縱派人趕去環州,讓那正在監督製革廠生產活動的萬彬趕來鹽州。


  很快,幾名實力過人,心靈手巧的木匠被喚了過來,當然也帶來了一批木材,開始照著王洋所繪製出來的那脫籽機結構圖開始製作起來。


  棉花脫籽機,後世又稱為軋花機,以王大才子的設計思路,當然是最簡單,但是又最有效率的那種做法,雖然鹽州沒有無定河那樣的大河,但是小河也還是有幾條的。


  所以王洋一開始就設計了兩種版權,一種是水力軋花機,另外一種則是人力軋花機。水力軋花機的效率自然是要更高,更快,更強,但是人力軋花機則顯得十分的小巧和靈便。


  其實木匠活並不困難,但是,王洋又還尋來了幾名鐵匠,讓他們打造一些零件出來,雖然用木質零件也可以使用,但是木質零件實在是遠遠沒有金屬零件耐磨與耐用。


  更何況,到時候,這種機械由於其本身的結構簡單,所以,如果有別有用心之人一旦多買幾台拆解試製,很快就能夠製作出類似的產品。


  但是,這些金屬零件,就不是那麼容易仿製的了,首先,元祐煉焦術,元祐鍊鋼術等冶鍊技術,讓王洋可以獲得質量優秀的金屬零件。


  在王洋發明的多項高新技術還沒有流行開來之前,零件製造,就會成為獨門生意。就有些類似二十一世紀的手機行業。


  手機殼人人都會做,裡邊的各種零部件,想想辦法,很多人也能夠鼓搗得出來,但是處理器,呵呵,來吧,除了我這裡,你們還能上哪裡去買得到性能這麼優秀的處理器?


  所以說,擁有著高新技術知識,將其他人遠遠拋在腦後的獨角獸企業,永遠是最會賺錢也最有賺錢前景的企業之一。


  只花了不到兩天的功夫,王洋所設計的樣機就獲得了成功,但是為了更加的盡善盡美,王大才子並沒有第一時間暴露,而是又在試運行期間,盡量地查找其性能缺點。


  第三天還沒有到中午時分,萬彬便乘著馬車,攜著他的長大腿小妾趕到了鹽州。興沖沖的徑直趕到了王洋的府邸所在。


  王洋聽聞之後,親自迎出門來,萬彬朝著王洋一禮之後便迫不及待地道。


  「聽你派來的信使說賢弟你又弄出了一件巧奪天工的奇妙機械,而且是能夠創造無盡財富的絕妙工具。


  可偏偏王某怎麼問,他都不肯告訴我到底是什麼東西,今天總算是趕到了鹽州,怎麼樣,是不是應該讓萬某好好的看一眼實物到底是什麼。」


  「放心吧,這件東西的價值,絕對在你想象之上,不過還請兄台稍等,吳七郎,趕緊去通知諸位大人一塊過來,讓他們也一起見識見識這台元祐軋花機。」王洋得意地挑了挑眉頭,將萬彬迎入了府中,還不忘記讓那吳七郎去找更多的觀眾過來,自己才好顯擺。


  用不了太久的時間,高俅等一干鹽州文臣,以及折可適等一干武將都連袂而至,二十餘名文武全都湧進了王洋的府邸。


  而在休息了一天之後,就聽聞王洋已經想到了辦法可以解決那七萬廂軍後顧之憂的辦法的高世則已經弄明白了棉花這種高耐旱作物的用途,也知道了這玩意是從天竺傳入的。只是在西域之地,以及陝西路有少量種植,就是因為這種雖然織出來的布匹十分結實耐用,但是,其最大的困難就在於脫籽。


  而用這種棉花所製作的布匹,早在唐時就傳入了中原,被珍稱之為白疊布,就是因為其製作出來的布匹雖然棉軟適身,但是卻因為脫籽困難而價格甚至不遜於絲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