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自古紅樓出才子> 第476章 元祐,又是元祐,又是那小子搞事情(第一更)

第476章 元祐,又是元祐,又是那小子搞事情(第一更)

  第476章


  「這是怎麼一回事……」蘇東坡一臉懵逼地打量著前後左右,身邊的蜀黨成員也都同樣滿臉的迷茫。


  而那邊,劉摯正在侃侃而言。「……所以蘇學士能夠主動站出來,實在是令老臣佩服,若是老臣能夠再年輕二十歲,定然不甘於人后,慨然請命。」


  趙煦獃獃地坐在自己的御案後邊,看著情勢與昨日沒有太大差別的朝堂,所有人都一致認為,西夏的這一次綏德城之舉,簡直就是赤果果的挑釁大宋的權威,不能再忍耐下去了,所以一定要狠狠地給西夏一個教訓。


  而方才蘇東坡跳了出來,又很是慷慨激昂的發表了一番演說,最後請命,希望能夠效法大宋的諸位先輩們,以文臣之身,統兵討伐西夏的不義之師。


  然後……無數的舊黨重臣們紛紛踴躍地跳將出來,對於蘇學士的行為表示崇敬與讚許,同時也認為,如今之大宋,除了身負才名數十載,天下無人不知的蘇學士之外,實在是沒有什麼人可以擔當這個重任。


  蘇東坡此刻真的很懵逼,方才只不過是放開自我,一如以往一般嘴炮一放,然後施施然的就呆在自己的位置就好。


  畢竟他很清楚,那些舊黨人士,是肯定不會願意自己再出什麼風頭,肯定對方會跳出來反對自己,又或者是要自告奮勇啥的。


  可是今天的那些舊黨們仍舊跟昨天一樣,就好像是被人擰錯了開關,居然沒有誰跳出來對於蘇某人想要領兵討伐西夏的請求有任何的不滿,反倒是一邊倒的贊同。


  「這裡邊莫非有詐?」呂陶正在跟另外一位蜀黨官員小聲地嘀咕道。


  「可是,這對於先生絕對是一件好事啊,以先生之大材,若是去討伐西夏小國,當無問題。」


  「諸位可莫要小瞧了那西夏宵小,想先帝之時,我大宋五十萬大軍伐夏,最終卻落得一個兵敗永樂城,損兵損將以十萬計的下場……」


  「先生若是留在汴梁反倒更好,若是此去,戰事稍挫,必受那些人的攻訐,到那時候,還會損害到先生的名望……」


  聽著身後邊的低聲議論,蘇東坡也不禁有些迷茫,說實話,他倒真的想要效法范仲淹、韓琦等文人領兵的先例,去狠狠收拾一頓那些不聽話的西夏北遼之流。


  但同時,蘇東坡雖然也算是熟讀兵法,可問題是,那些都是紙上談兵的東西,他根本就沒有接觸過軍事。


  哪怕是被貶謫到了黃州之後,干過團練使,問題是那只是操演士卒,根本不需要行軍作戰啥的。


  就在蘇東坡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當口,那邊,太皇太后高滔滔揉了揉自己那皺得太久,已然發酸的眉心,朝著蘇東坡溫言詢問道。「蘇卿家,你自己怎麼看?」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自己說出去的話,總不能又把它全咽回去,更何況,不論是范相還是韓相,又有誰是天生就會指揮作戰的呢?


  想到了這,蘇東坡心中一橫,大步越眾而出。「還請娘娘成全微臣這一顆拳拳報國之心。」


  高滔滔看著那站在大殿之中,慷慨激昂的蘇東坡,內心倒是頗為感動與欣賞。但問題是蘇東坡終究未歷過戰事,這樣將其委派過去,真的好嗎?

  就在高滔滔猶豫不決的當口,突然有宦官快步入殿,趕到了高滔滔的身邊一陣耳語。


  高滔滔有些難以置信地霍然站起了身來。「你說的是真的?!」


  「娘娘,奴婢豈敢拿這樣的大事跟娘娘開玩笑。」那位宦官讓高滔滔陡然轉厲的語氣給嚇了一跳,趕緊伏身於地說道。


  而原本處處皆是竊竊私語聲的朝堂之內瞬間就冷清了下來,很多人都在好奇,太皇太后這是怎麼了,難道又是北疆傳來了什麼令太皇太后大驚失色的壞消息不成。


  就在所有人都閉上了嘴,靜聽消息的當口,卻又再一次聽到了高濤濤那顯得有些按捺不住激動的聲音。「讓他們進來,快!」


  這句話讓所有人都一頭霧水,下意識地把目光落向了朝堂之外,很快,軍器監卿盧大人,軍器監丞王洋,以及兩位不認識的綠袍小官都出現在了諸人的視線之中。


  靠,那小子該不會又搞了什麼事情了吧?瞬間,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卧了一大個槽。而那趙煦更是好奇地伸長了脖子,這才注意到,除了這一行四人之外,還有兩名禁軍陪同而來,重要是的這兩名禁軍的手中都各自拿著一柄似乎去平時所見略有些不同的神臂弩。


  「恭敬娘娘,恭敬陛下,我軍器監丞小王大人連夜研發,制出了元祐弩兩把,特地呈於御前……」


  「元祐弩,這又是什麼鬼?」


  「元祐,又是元祐,這姓王的混帳小子又在搞事情了?」


  就在那些大臣們正七嘴八舌議論紛紛的當口,高滔滔的聲音再一次響起。「盧卿家,你且跟諸位臣工說一說這種元祐弩。」


  「回娘娘,還是由元祐弩的發明人王巫山來說比較好。」盧大人想了想,決定還是讓五洋這貨自己跳出來得瑟比較好。


  #####

  當王洋站出來,拿起了其中一把弩臂銀光錚亮的元祐弩,告訴在場的諸位大臣們,這玩意的弩臂是軟鋼製作,製作極為簡單,重要的是其身程絲毫不遜色於神臂弩,並且還有很大可改良的可能性后。


  朝堂之上,再一次陷入了喧嘩。趙煦這位大宋天子忍耐不住離開了御案來到了王洋跟前,抄起了一把元祐弩打量起來。


  「……諸位大人想必都應該很清楚,這弩臂的制度難度極高,需選六材、六膠,更要應和四季,一到兩年,方才製成。」


  「而現如今只需要用這種軟鋼製作的弩臂,就可以獲得如神臂弩一般的射程與殺傷力。重要的是,一把神臂弩的弩臂,耗時需要將近兩年的光景,而且造價更是達到了五貫之數。」


  「而元祐弩的鋼製弩臂,從冶鍊,澆築,再到打孔成形,也花不到三個時辰,而且造價甚至不過三百錢……」


  「……巫山你是說這鋼弩的弩臂只需要三百錢?而且其射程和殺傷力不遜色於神臂弩?」饒是趙煦的心臟堅強,此刻也覺得自己的小心肝在胸膛裡邊呯呯呯地狂跳不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