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自古紅樓出才子> 第136章 中華民族命運大轉折的機會來了?(舵主加更!第四更)

第136章 中華民族命運大轉折的機會來了?(舵主加更!第四更)

  第136章


  您老可是當今天子的嫡親弟弟,身為皇族表率,你居然去拜一個青樓教習為師,就算是你跟你親哥哥當今天子關係好,天子不會說什麼,可問題是,高太皇太后若是知曉此事,還不得氣得七竅生煙?


  看到那高俅一臉焦急,偏生又不好說些什麼的樣子,王洋若有所悟,朝著趙佶擺了擺手笑道。「我說趙公子您就別開玩笑了,你若是喜歡王某的書法,只管拿去臨摹便是,什麼收不收徒的……」


  「莫非巫山先生嫌棄趙某魯鈍,不夠聰明?」趙佶這貨卻像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似的,王洋上前攙扶,可把這貨提溜起來之後,居然又再一次彎下了腰,目光與表情都顯得那樣的堅定與義無反顧。


  「這當然不是,那什麼……」王洋也不禁有些麻了爪子了,從那高某人的態度,早就看出了這貨的身份不一般,本不願意這麼不明不白的摻和進去,可現在這貨就跟犯精神病似的,楞是要拜自己為師,這可如何是好。


  趙佶仍舊在那喋喋不休地道。「……先生不必擔心,某雖然少年,但是一定會尊師重道,定然不會給先生丟臉,污了先生大名。」


  「停,天下才智之士多矣,老誠耐心的師者亦數不勝數,想來以趙公子您的身份,拜上良師,當無問題,而王某不過只是一名青樓教習,你就不怕到時候旁邊人言?」


  王洋說到了這,亦不禁嘆息了一聲道。「要知道,人言可畏啊……」


  「莫非先生是害怕流言非語?」趙佶看著王洋,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正在扮演憂鬱和懷長不遇長者角色的王洋下意識的眼角一立。「嗯?我怕什麼,別說流言非語,就算是刀斧加身又能如何?」


  「那先生連收趙某為弟子這樣的事都不敢嗎?」趙佶這廝眨巴眨巴眼,又懟了一句。


  靠,王大爺何等樣人,向來吃軟的就是不吃硬的,聽得此言,呵呵一笑,洒然而坐。「有何不敢,既然你一心要拜王某為師,那行,不過你別到時候後悔,覺得我這個當師尊的才疏學淺就好。」


  「既如此,還請先生先受弟子一拜,待過幾日,待弟子備好拜師之禮,再來拜訪先生。」耍小聰明總算是成功的趙佶當真恭敬地朝著王洋一禮之後道。


  「好,那王某可就拭目以待了。」王洋抬手虛扶答道。「趙公子快快請起。」


  趙佶起身之後,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拍了拍自己的額頭。「先生請恕弟子無禮,之前未向先生表明自己的身份,乃是怕先生不願意與弟子平輩論交,而今咱們師徒名份已定……」


  旁邊的高俅無可奈何的站起了身來,清了清嗓子,微微彎腰,向著王洋介紹起了這位趙公子的真實身份。「這位乃是神宗第十一子,端王殿下趙佶……」


  王洋方聽聞這貨居然是一位堂堂的親王殿下,對於自己能夠收穫和位親王鐵粉兼徒弟而堪堪露出笑容的當口,聽到了其名字之後,王洋頓時覺得五雷轟頂。


  目瞪口呆地看著跟前這位笑得很矜持,實則很得瑟的端王殿下,心裡邊就像是剛剛吡了一百條狗似的。


  「原來是殿下,王某還真沒有想到,居然能夠成為殿下的師長,實在是……」王洋有些麻木地扯了扯嘴角以表達內心的愉悅。


  趙佶看到王洋那副震驚的表情,心裡邊就跟三伏天灌了一大瓢涼白開似的,很嗨皮。「能得先生為師,亦是孤的福份,不過,孤的身份在民間,不可輕易暴露,還請先生能夠代為守秘。」


  「殿下放心,王某定會有分寸,不知這位高公子……」王洋擠出了一個難看的笑容之後,目光落在了旁邊那位高公子身上。


  端王殿下都稱這貨為先生了,自己難道還敢很裝逼的應下高公子這個稱謂?高俅趕緊連連擺手苦笑道。「公子可不敢當,高俅不過是殿下身邊的一個小小扈從罷了。先生喚某一聲修德便可」


  「呵呵……原來是高修德。」王洋感覺到天雷再一次降臨,就好像魔法世界的連環閃電鏈全劈在了自己的腦門上一般,整個人都已經是外焦里嫩了都。


  哎呀,昏君奸臣齊上陣,自己現在應該是高呼一聲為了祖國,抄起把刀來把這兩個傢伙直接剁了以改變華夏民族的命運,還是應該繼續順水推舟的與他們同流合污狼狽為奸?

  還沒等猶豫不決的王洋下定決心,趙佶卻已經與那高俅告辭而去……


  #####

  「殿下,您這麼做,會讓陛下那裡很為難的……」出了怡紅樓,高俅便迫不及待地道。


  「九哥能難為什麼?孤向來喜好詩書繪畫花鳥,九哥又何曾說過什麼?」趙佶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笑道,能夠拜王洋這位巫山先生為師,讓他的心情很是嗨皮。


  「可,可此人身份不明,而且如今不過是個青樓的教習,而您乃是堂堂的親王殿下,卻去拜其為師,若是太皇太后那裡知曉了……」


  「太皇太後會管我們嗎?」趙佶雖然年輕,但是又豈能不明白天家內部的很多殘酷現實。「太皇太后就算是真的知道了,也就最多說孤兩句而已,要知道,天子是我皇兄,可不是我……」


  聽到了趙佶的回答,高俅也不禁默然地點了點頭,這話還真是讓自己無言以對,每一位大宋天子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弟兄們都碌碌無為,越是碌碌無為,他們就越是放心。


  畢竟大宋的皇統繼承很亂,兄終弟及之事常有發生,趙佶的老爹宋神宗呃屁的時候,要不是那些重臣擁戴,太皇太后力挺。很有可能龍袍不是披在趙佶的九哥趙煦身上,而是那兩位年富力強的皇叔之一身上。


  不過趙佶自己倒是很明白,或者說他的興趣本就不在做皇帝,涉足政治,他最喜歡的還是寄情於書畫之間,花鳥之中,在藝術的世界裡邊追求肉體與靈魂的雙重滿足。


  而他的這種順心意的做法,不僅僅讓他滿足了自己的身心需求,同樣,也讓滿朝文武大臣都很放心,亦讓自己的九哥很放心,而且甚至還是一種縱容的態度。


  所以,趙佶與當今天子的關係甚至比民間的親兄弟的關係還要顯得親密。而同樣,太皇太后對他的態度也很是和藹。彷彿為皇家能夠有像他這麼一位才華橫溢的親王殿下而倍感欣慰。


  其實大家的心裡邊都很明白是什麼回事,只不過都很有默契的不說罷了。


  PS:今天爭取再暴一更,不過會有些晚,感謝書友『逍遙』追風的雲的打賞支持,還有親愛的書友們的月票和推薦票的支持,簡直就是滿滿的愛啊,感恩,為了你們我會認真的好好的寫,么么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