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不能留
跟著,她就垂下眼帘,腦子裡掠過明聖帝剛剛凝重的表情,神情變幻不斷,忽而緩緩勾起唇角,露出三分冷笑。
不管明聖帝現在去找月靜安是為什麼事情,總歸不是好事。
只要月靜安倒霉,她就高興。只是精武候府怎麼會突然燃起大火,還是天火襲擊?
對於這樣的話,青蓮一個字都不想象,這世間,連削骨換皮這樣的事情都能做到,還有什麼做不到的,那些刺客來的那般巧,說不得,那天火是人為也說不定。
不知為何,她心裡十分慌亂,不安像是潮水一樣打在她心底,似是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一樣。
明聖帝一路沉著臉往月靜安的宮殿去,臨到門口,不等宮婢行禮,就一腳踹開房門。月靜安這些日子專心致志養身子,因而這消息閉塞了些,並不曉得外頭髮生的事情。
此刻聽到破門聲,月靜安下意識的就皺起眉頭,「什麼人?這樣冒失的闖進來……」
話還沒有說完,她抬起頭,就看到明聖帝的身影,嘴巴里的話不由自主的停住,剛欲開口,就看到他漆黑如炭的臉色,禁不住呼吸一窒。
明聖帝冷哼一聲,「怎麼?朕不能過來嗎?」
不等月靜安回話,他就一掌拍到桌面上,「蓮妃,你真是好大的膽子,事到如今,你還沒有醒悟嗎?竟然還想著那個死鬼!竟然敢謀逆!」
「皇上,您在說什麼?臣妾聽不明白。」月靜安誤以為他發現自己暗中籌謀的事情,藏在袖子里的手掌觸電似的握成拳頭,後背虛汗不斷,咬著牙,仰著頭,努力做出一副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的樣子。
「不懂?朕且問你,這些日子,那些刺客,是不是你派的人?」明聖帝越看越覺得她嫌疑大,顧不得她蒼白的臉色,直接開口詢問。
月靜安聽到他這樣說,心口一跳,考慮到嬤嬤已死,夏子衿和夏盛卿應當不會將此事告訴明聖帝,她才定下心神,強自鎮定,「皇上,臣妾一直在這宮裡休養,如何能有那般大的本事?更何況,無緣無故,臣妾為何要對明珠公主下手?」
明聖帝定定的看著她,見她面露委屈,不由有些猶疑起來,若是按照她的身份來論,她的確是有大嫌疑,可這些年,她在宮中,都是安安分分的,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一時之間,明聖帝忍不住迷惑起來,倒是不知道自己懷疑的對不對。
月靜安見他面露迷茫,很是猶豫的樣子,終於確信他沒有什麼實際證據,怕只是過來試探她。
當下,她就鬆開緊握的手掌,暗自鬆了口氣,撩起裙擺,對著明聖帝直接跪下來,磕了三個響頭,「皇上,您既然如此不相信臣妾,當初為何要將臣妾留下,還不如當初在城牆上一劍殺了臣妾,也省的臣妾如今背叛姐姐和前朝夫君,只為了與皇上您廝守這幾年。」
她說著就紅了眼眶,淚珠大顆大顆的往下落,砸到地磚上,浸濕她膝蓋前的一小塊地磚。
明聖帝見她傷心欲絕,不由想起自己當初強行將她擄進宮中的情意,心下一動,忍不住覺得有些歉疚起來,彎腰扶起她,「愛妃,朕不過是隨口問問,沒料,你竟這樣傷心,倒是朕的不是了。」
月靜安順勢躺在他懷裡,聽著他這時候裝好人 唇角就勾起冷笑,若不是沒有證據,現在說不得她就是一具屍體了。
不過片刻,她就斂起自己的神情,揚起頭來,作出迷茫的樣子,「皇上,可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明聖帝猶豫了一下,才開口將之前大太監告訴他的事情說出來。
月靜安的眉頭不由自主的皺起來,只是她心中卻沒有多少慌亂,莫名的,她就覺得此事不是沖著她來的。
更何況,這天火降臨,怎麼也像是預警,可不就應了之前丞相等人妖妃的言論。
想到這兒,月靜安不由自主的勾起唇角,露出三分冷笑來,看來,這事是奔著那位來的了。就不知道,面對這上天降下來的警示,明聖帝還會不會護著他的心肝寶貝。
而另一邊,夏盛卿得了方向之後就往夏子衿逃離的方一路追過去。
夏子衿並不曉得他過來了,眼見著就要被追上,心急如焚之下,就看到一座假山,她眼睛一亮,繞到假山後,果然看到之前見過的枯井,她咬牙看了一眼,抓著幾乎快爛掉的繩子就往井底滑去。
那些刺客一路追蹤過來,此刻不見她的蹤影,頓時皺眉,領頭的人招了招手,眾人立刻散開尋找。
夏子衿待在井底,抬頭看著井口,屏住呼吸,動都不敢動,生怕驚動了上邊的刺客。
然而,就在她祈禱那些刺客找不到人換個方向的時候,一張蒙著面的人臉就出現在井口。夏子衿一顆心頓時止不住的跳動起來,舔了舔唇角,張了張嘴,竟是發不出聲音。
上邊的刺客明顯故意嚇唬她,眉眼彎起來,就招呼同夥過來,夏子衿絕望的閉上眼,有些後悔自己的選擇來,癱軟的靠在井壁上。
就在她等著死亡降臨的時候,上邊突然傳來喧鬧聲,她下意識的睜開眼睛,就看到先前準備跳下井來抓她的刺客都不見了蹤跡。
正愣神間,夏子衿就聽到上頭傳來的夏盛卿的聲音,禁不住雙手捂住唇瓣,喜極而泣。
一刻鐘之後,動靜才停了下來,夏子衿捏緊手掌,惴惴不安的望著井口,就看到夏盛卿渾身染血的出現在井口,滿臉著急的對她看過來。
夏子衿見他神情並無異樣,當即明白過來那些血應當都是這些刺客的,若不然,流這樣多的血,他早該昏迷過去了。
當即,夏子衿就舒了一口氣,雙腿一軟,直接跪倒在地上,膝蓋重重的磕在地上,手掌抵在地面,才發現自己身上的衣裳已經濕透。
夏盛卿見她站都站不穩,頓時心疼的跳下去,扶著她起身。
夏子衿扭頭看了他一眼,心底的惶恐被驅逐的乾乾淨淨,安心的靠在他懷裡,由著他抱著自己出去。
第二天,這事就被搬上朝堂,不出月靜安所料,丞相等人借著這次機會,再次借口提出青蓮是妖妃,這天火就是預警。
明聖帝一如既往的大發雷霆,但是態度明顯曖昧了許多。
這事自然傳到青蓮耳朵里,她正在寫字的手一抖,毛筆就掉到地上,染上一筆墨跡。婢女見她這樣,慌忙上前撿起毛筆,遞到她跟前,「娘娘莫慌,皇上一定會明白,此事與您沒有關係的。」
青蓮禁不住苦笑,她算是清楚自己心頭的慌亂是怎麼回事了,沒想到,丞相等人,竟然會這麼大費周折的對付她。
只怕,她這次是逃不過了。
然而此事還沒有青蓮想的那般簡單,當天下朝之後,御林軍統領就前去求見明聖帝,說是有要事稟報。
明聖帝正頭疼丞相又將此事扯到青蓮身上,得知他求見,眼前就是一亮,說不得,能從那些刺客嘴巴里掏出什麼消息來,好將丞相那些話反駁回去。
然而,等著御林軍統領出去之後,明聖帝面色陰沉的幾乎能滴出水來。
大太監看著他的臉色,自是心驚肉跳,一句話都不敢說。
半晌,明聖帝才開口,叫大太監宣青蓮過來覲見。
大太監心口一顫,就知道他這是要對青蓮下手了,不由在心底暗嘆一聲,雖然不曉得丞相等人為何這麼執著的對付馨妃娘娘,但是馨妃唯一的依仗就是明聖帝的寵愛。
如今明聖帝明顯是相信了丞相等人的話,懷疑她,這下子,馨妃怕是危險了。
不過這些他只是在心底想想罷了,身為明聖帝身邊的大太監,自是見風使舵,現在馨妃明顯不如從前,他自是不會好心提醒。
青蓮見到大太監的態度之後,就明白了明聖帝的心思,不由苦笑一聲,跟著他後邊一同前去。
明聖帝看到她進來,面色一僵,到嘴的話竟是有些問不出來。但是想到御林軍統領回稟的話,明聖帝的眸子瞬間沉了下來,狠下心腸道:「馨妃,你可知朕叫你過來,是為何事?」
見他連稱呼都變了,青蓮哪裡還有不明白的,只怕明聖帝這是打定了注意,要與她撇清關係了。當即,她就自嘲一笑,「皇上既然信了臣妾是妖妃,又何苦來問?臣妾早就說過,若是皇上要臣妾死,臣妾絕無怨言。」
「是嗎,可朕聽說,你是前朝之人?」先前御林軍統領過來時,就是告訴他,那些刺客都是前朝的人,說是奉青蓮的命令,過來刺殺大萊皇室之人。
對於這話,明聖帝並不全信,只是牽扯到前朝遺孤,他不得不謹慎,只是這些事情,矛頭全部指向青蓮,不管是誣陷,還是真事,他都要問個清楚。
只是青蓮,怕是不能留了,若真是上天預警……
明聖帝眸子里光芒閃爍,搭在桌上的手掌不由自主的握緊,暗自下了決定。
青蓮聽到明聖帝的話,明顯一愣,跟著才勾起唇角,露出三分譏諷的笑容來,「皇上此言,是懷疑臣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