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桃源
元曜見檮杌已經消失了,鬆了一口氣,絲毫沒有察覺背後的異狀。
陶淵明的身形越來越淡薄了,已經近乎透明。
白姬走到元曜身邊,望著停留在元曜肩膀上的檮杌之爪,欲言又止。陶淵明也看見了元曜肩膀上的爪子,他想開口說什麼,卻又驚駭得說不出話來。
「軒之,你要冷靜。」白姬道。
元曜不明所以,道:「小生很冷靜呀。」
「你右肩上有一片樹葉。」白姬道。
元曜低頭向右肩望去,看見檮杌的爪子,駭得頭皮發麻,跌坐在地。
檮杌之爪扣在元曜的肩膀上,紋絲不動。
「這明明是檮杌的爪子,哪裡是樹葉?!」小書生驚吼。
白姬盯著檮杌的爪子,道:「軒之就當它是一片樹葉,將它拿起來。不要害怕,照我說的去做。」
元曜聞言,鼓足了勇氣,伸出左手去掰檮杌之爪。檮杌之爪扣得不緊,元曜沒用什麼力氣,就把它掰了下來,拿在手中。
白姬從元曜的袍子上撕下一大塊布,攤放在地上,又取下懸挂在腰間的月白色茱萸香囊,把香囊中的茱萸灑在布上,道:「軒之,把樹葉丟到布上。」
元曜急忙將檮杌之爪丟到布上,彷彿甩掉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檮杌之爪掉在布上,準備逃跑,但是它一碰到布上的茱萸就僵硬了。
白姬急忙將布包起來,緊緊地扎住。
白姬將布包遞給元曜,道:「軒之拿著,檮杌之爪的惡意不深,又有茱萸鎮邪,並不危險,可以放入縹緲閣的倉庫中等待有緣人。」
元曜苦著臉接過了,一想起檮杌的可怕,他就覺得和檮杌之爪有緣的人一定也很恐怖。
陶淵明對白姬道:「白姬,您能實現我一個願望嗎?這個願望對我來說很重要。」
「什麼願望?」白姬道。
「我希望能夠和摩詰一起看見桃源鄉。」陶淵明道。
白姬笑了,道:「真巧。王公子也許下了同一個願望。可是,世間沒有桃源鄉,去往真正的桃源鄉這個願望,我兩百年前沒有替你實現,現在依舊無法替你實現。」
「是否真正的桃源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希望摩詰實現他的願望,不會因為我的離去而感到遺憾。他一直想在我離去之前找到桃源鄉,帶我一起去看。其實,他不必去尋找,與他邂逅的地方,對我來說就是桃源鄉。我希望你能夠讓我和摩詰一起看見『桃源鄉』。」
白姬笑了,道:「很有趣。你們真正的願望也是一樣的,如此相似的想法,像是心心相印一般。」
「那,你能實現我們的願望嗎?」陶淵明期盼地道。
「我有什麼理由拒絕獲得『因果』呢?」白姬詭笑。
「可是,已經沒有桃核墨了,我沒有地方棲身,天一亮就會消失在人世間。」陶淵明悲傷地道。
白姬翕動鼻翼,道:「軒之身上有桃核墨。」
元曜一愣,道:「小生哪裡有桃核墨……啊,不對,小生身上好像是有一小塊桃核墨,之前在菊花叢中撿到的,準備交給摩詰,但後來忘了……」
元曜摸了摸懷中,摸出了一塊比指甲略大的桃核墨。
陶淵明面露喜色。
白姬也笑了,道:「檮杌之爪追逐軒之,也是聞到了桃核墨的氣息。」
元曜有些憂愁,道:「這塊桃核墨太小了,恐怕不能供陶先生長久棲身,直到與摩詰一起看到桃源鄉。」
白姬狡黠一笑,道:「無妨。不出意外,明天就可以看見桃源鄉了。」
陶淵明道:「我本非人,哪能奢求在人間長久存在?與人長久地相處?我只願與摩詰一起看一眼桃源鄉,讓他可以無憾,我也可以無憾地離開了。」
白姬笑了,道:「明天重陽節,大家一起登高去找桃源鄉吧。」
陶淵明開心地笑了,他消失在了草地上。與此同時,一縷微光流入元曜手心的桃核墨中,桃核墨幽光瑩潤,漆黑如沉夜。
元曜收好桃核墨,兩人帶著檮杌之爪回王維的別院。
半路上,元曜對白姬道:「你之前不是說世間沒有桃源鄉嗎?明天去哪裡找桃源鄉?」
白姬指了指元曜的心口,笑道:「只要心裡有桃源鄉,世間處處都是桃源鄉。」
元曜想了想,又發愁道:「現在是秋天,即使找到桃源鄉,桃源鄉里也不會有桃花吧?」
白姬神秘一笑:「只要心裡是春天,桃源鄉里怎麼會沒有桃花呢?」
元曜撓頭,他聽不懂白姬的啞謎,還是擔心明天是否能夠找到桃源鄉。
白姬、元曜一邊閑聊,一邊趕路,半路上遇見了離奴。
離奴累得耷拉下耳朵,向白姬訴苦道:「野山貓太可惡了,蠻橫不講理,幸好離奴跑得快,不然就被它吃了。」
白姬摸了摸貓獸的頭,道:「你差一點兒把玉鬼公主壓扁,它當然會生氣了。玉鬼公主一旦妖化,就是這樣的性子,不想受傷,只能跑。你很久沒有做運動了,就當鍛煉身體吧。」
元曜有些擔心猞猁,道:「玉鬼公主沒有受傷吧?」
離奴還未回答,森林的另一邊傳來了一聲聲猞猁暴怒的狂吼,雄渾激昂,精神充沛。
元曜、白姬放下了一顆心。
因為害怕惹來猞猁,白姬、元曜、離奴不敢再做交談,他們小心翼翼地踏著月色,悄悄地回別院了。
別院中,王貴、朱墨都已經睡下,十分安靜。
白姬、元曜來到書房中,王維仍在昏睡,元曜點上燈火,掏出懷中的桃核墨,放在王維的枕邊。
白姬看見桌案上陶淵明留給王維的告別詩,笑了,道:「這一首詩,今晚用不上了,還是明天再給他吧。」
白姬將詩折好,收入衣袖中。
秋高氣爽,萬里無雲。
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來到野外登高望遠,王貴、朱墨一個挑著食盒,一個拿著行李跟在後面,離奴拎著一條大鯉魚也跟在後面。
正是重陽節,來郊外登高懷遠的人很多。白姬、元曜一行人登上一座高山,盡覽一川平野,十里丹楓。他們見這裡的景色很美,決定就在此飲酒賞景,王貴、朱墨在一棵老松樹下鋪上毛毯,擺上食物、酒具、以及筆墨紙硯。離奴在一邊挖了一個坑,拾了一堆柴火,開始烤魚。
白姬站在山邊望著遠處的白雲,元曜坐在毛毯上提筆醞釀關於重陽節的詩,王維捧著菊花酒與陶淵明對飲,十分開心。--這是他們從縹緲閣中偷來的一天,他們想在離別之前做一些快樂的事情,那麼分別之後也不會悲傷。
元曜寫好了詩,搖頭吟道:「丹楓石橋山色深,重陽登高酹芳樽。自古名士多寂寥,美人香草寄詩魂。」
白姬聽了,笑道:「詩倒是不錯。不過,要改四個字,才應景。」
「改哪四個字?」元曜笑道。
白姬道:「既然是重陽節,當然少不了茱萸葉,菊花酒,后一句當改作『自古名士多寂寥,茱萸菊花寄詩魂』。」
王維和陶淵明也笑道:「不對,不對,后一句應該改作『自古名士不寂寥,因有知音寄詩魂』。」
白姬覺得「茱萸菊花」好,王維和陶淵明覺得「不寂寥」更佳,元曜覺得「美人香草」意境更美,三方爭論起來,誰也說服不了誰。
離奴一邊烤魚,一邊吟道:「自古離奴不寂寥,大火烤魚香噴噴。」
突然,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吹來一陣桃紅色的大霧,籠罩了山頭。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都被紅霧包圍,看不見蹤影。在不遠處喝酒、吃重陽糕的王貴、朱墨大吃一驚,十分害怕。
紅霧很快散去,王貴、朱墨朝松樹下望去,但見一應東西都還在,只是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不見了。不過,離奴還坐在火邊烤魚,專心致志。
王貴、朱墨飛奔到離奴身邊,慌張地問道:「你家主人和我家郎君他們去哪裡了?!」
離奴氣定神閑地道:「阿緋把他們帶走了。」
「阿緋是誰?」王貴問道。
「一棵桃樹。」
「?!!」王貴和朱墨面面相覷,驚疑不定。
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行走在紅霧中,雖然看不清周圍的景色,但可以聽見溪水潺潺,鳥鳴啾啾。
不一會兒,紅霧散去,元曜發現他們正走在一條溪水畔,周圍是大片大片的桃花樹林。桃花吐蕊怒放,燦如雲錦。
一陣風吹過,桃花瓣紛落如雨。
白姬在桃花雨中轉了一個圈,桃花瓣落在她的裙子上,頭髮上,十分美麗。
元曜張大了嘴巴,道:「桃花……秋天怎麼會有桃花……」
王維和陶淵明相視一笑,道:「也許,我們到了桃源鄉。」
白姬、元曜、王維、陶淵明逆著清溪向上走。過了不久,一片炊煙裊裊的村莊出現在眾人眼前。村莊中約有幾十戶人家,茅屋竹舍林立,整潔而簡樸。田陌中,青壯年男子在耕種;桑樹下,少女背著竹簍在採桑;池塘邊,小孩子們嬉鬧玩耍;庭院中,婦人正在紡紗,老人在編製器物。男女老幼往來村中,笑語喧喧,不聞俗世紛爭,沒有紅塵悲苦,一片世外仙鄉般的寧馨安然。
王維對陶淵明道:「先生,我們找到了桃源鄉。這就是桃源鄉。」
陶淵明笑了,道:「摩詰實現了承諾,找到了桃源鄉,我們一起看見了桃源鄉,我也可以沒有遺憾地離去,摩詰也不必再有遺憾了。」
王維心中悲傷,流下了眼淚,道:「先生……」
元曜有些不可置信,他揉了揉眼睛,再一次向村落望去,頓時看見了奇異而驚悚的一幕。
周圍根本沒有桃花,只有許多枯樹。前方根本沒有村落,只有幾十座荒塚。亂葬崗中根本沒有人,只有一些狐狸、獐子、松鼠、野兔、山雞往來其中。
元曜悄悄地對白姬道:「這明明是亂葬崗和一些動物,哪裡有桃源鄉……」
「啊?!軒之竟然能夠看透幻象?!」白姬伸手接了兩瓣桃花,另一隻手並掌成刀,用力一拍元曜的後頸,趁元曜張開嘴的瞬間,將桃花花瓣塞進了元曜嘴裡。
元曜一吞口水,咽了下去。
元曜生氣地瞪著白姬,白姬嘻嘻詭笑,伸手將小書生的頭扭向亂葬崗,道:「這下,軒之能看見桃源鄉了吧?」
元曜定睛望去,亂葬崗變成了一座寧靜而美麗的村落,那些山禽野獸也變成了村民。不過,他們的形態雖然是人,但元曜還是能夠看見他們的獸耳和獸尾。
王維、陶淵明卻沒有看見桃源鄉的本相,他們相攜走向村落。
元曜和白姬也跟了上去。
王維、陶淵明走進村子中,一位村長模樣的老人扶著一個小童走了過來搭話:「客人們看著眼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而來?」
王維回答了。
老人驚訝地道:「我們這裡許久沒有生人來訪。原來,世間已經是唐朝了么?」
王維、陶淵明驚喜,以為真的找到了桃源鄉。
元曜卻看見老人拖著一條蓬鬆的松鼠尾巴,小童長著一對長長的兔子耳朵。
村長熱情地邀請王維一行人去他家喝酒,於是大家一起走向村長家。
到了村長家,進了屋子裡,大家落座,村長的妻子、兒子、兒媳出來招待客人,十分熱情。
元曜一看,村長的兒子十分眼熟,正是阿緋。他穿著樸素的衣服,以布巾束髮,身形高挑而挺拔,看上去乾淨而俊朗。
見村長一家和王維、陶淵明聊得火熱,元曜把白姬拉到院子里,問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阿緋姑娘怎麼也在?還變成了村長的兒子?!」
白姬笑道:「我之前讓軒之給阿緋傳的話,軒之還記得嗎?」
元曜想了想,道:「山鬼吹燈,魑魅魍魎。化入春紅,桃之夭夭。花如鏡影,緣盡空幻。」
「軒之把每半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一遍,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元曜思索了一下,念道:「山魑化桃花緣(源)?!」
白姬笑道:「沒錯。這桃源鄉是阿緋找山魅變化而成。王公子和陶先生的願望都不是去真正的桃源鄉,只是希望留下美好的回憶,讓對方不要遺憾。所以,我姑且這麼做了。」
元曜望向窗戶,見王維、陶淵明與村長聊得十分開心,不時地哈哈大笑。他們的心愿都實現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光芒。
王維的願望是為陶淵明找到桃源鄉,讓他離去時不會遺憾。陶淵明的心愿是離別時,王維不要悲傷,不要遺憾。對他們來說,桃源鄉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僅剩的一天時光中,他們一起在桃源鄉中相聚、告別。
元曜道:「唔,確實,桃源鄉是真是假並不重要。」
阿緋走出來,來到白姬跟前,遞給她一張紙,道:「這是帳單。」
白姬打開,看了一眼,臉色漸漸地青了。
元曜好奇地湊過去,只見帳單上寫著:
亂葬崗租賃費:十八吊錢。
松鼠(村長):十吊錢。
獐子(村長妻子):四吊錢。
阿緋(村長兒子):三吊錢。
山蛇(村長兒媳):三吊錢。
野兔(村長孫子):兩吊錢。
野雞(村民):兩吊錢。
山雀(村民):兩吊錢。
田鼠(村民):兩吊錢。
……
伙食費、茶酒費另計。
元曜冷汗。原來,是聘請這些山禽野獸的帳單。不過,他很好奇,問道:「為什麼松鼠能拿十吊錢,比別人多了兩倍?」
阿緋笑道:「山禽野獸之中,就松鼠識字,能夠讀《桃花源記》。這裡的一切都是它照著書中的描寫來布置的,大家的角色也是它分配的,所以它拿的工錢最多。」
白姬嘴角抽搐,道:「這一共都快一百吊錢了,太多了……」
阿緋小心翼翼地道:「恐怕不止一百吊。大家還要求每和客人說一句話,工錢就增加十文。」
白姬、元曜轉頭望向窗戶,但見村長唾沫橫飛,語如連珠地和王維、陶淵明說話,村長妻子,村長兒媳、村長孫子也熱情地和客人說話,而茅屋外面又湧來一堆村民,大家蜂擁而上,爭著和客人說話。
白姬嘴角抽搐,無力地扶住籬笆,道:「軒之,它們太能說了……」
元曜冷汗。他見白姬神色沮喪,安慰道:「世間哪有雙全法?為了獲得『因果』,破一些財也是值得的。」
白姬道:「軒之雖然言之有理,但這話不中聽。」
王維、陶淵明愉快的和村民們聊了許久,村長的妻子和兒媳準備了豐盛的午飯,招待王維一行人。
午飯很快準備好了,十分豐盛。菜肴雖然都是蔬果,但非常新鮮美味,有好幾種野菜王維、元曜等人以前從未見過。
王維和元曜詢問野菜的名字,村長一家熱情地回答,他們不僅說了野菜的名字和來歷,每一種菜還附帶了一個很長的傳說故事。聽著村長一家人滔滔不絕,白姬的臉色又漸漸地青了。
村長還拿出了珍藏的百果酒,給客人們品嘗。酒的味道十分甘醇,大家讚不絕口,村長慷慨地表示等大家離去時,他會給每人送一壇酒帶回去喝。想到帳單上寫著茶酒費另計,白姬的臉色漸漸地又青了。
宴席間,王維和陶淵明談笑風生,十分開心。元曜看見他們幸福的笑容,心中也湧起了一種溫暖的感覺。如果,他們能夠永遠都做知音就好了。如果,人和非人邂逅之後,可以永遠相守就好了。
白姬似乎察覺到了元曜的心思,輕聲笑道:「人和非人只可能短暫地邂逅,不可能永遠地相守。」
「為什麼?」元曜悲傷地問道。
「因為,不是同類。」白姬笑道。
「白姬,在你眼中,小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元曜和白姬也和王維和陶淵明一樣,一個是人,一個是非人。那麼,他們也只能短暫地邂逅,而不能永遠地相守嗎?
白姬端起一杯酒,望向窗外紛飛如雨的桃花,嘴角浮起一抹溫柔的笑容。
「軒之像春天的繁花,也像夜空的明月,是一種讓我覺得心情愉悅的存在。」
元曜聞言,心中湧起一種奇異的感情。
「可是,白姬你之於小生,卻像是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不似真實存在,如夢似幻。」
白姬笑道:「一切真實,皆是幻象。一切幻象,皆是真實。」
元曜撓頭,腦袋被白姬的話繞迷糊了。
酒宴散去,見時候不早了,王維、陶淵明一行人謝過了村長的熱情款待,告辭離開桃源鄉。村長和村民們熱情地相送,還贈送了一些山珍和百果酒,他們一直送到了桃花的盡頭。
一陣紅霧驟起,包圍了王維一行人。
元曜在霧中回首,美麗的桃源鄉漸漸模糊,朝他們揮手作別的村民們也漸漸模糊,漸漸消失不見。
桃源鄉,再見了。
元曜心中有些惆悵,他回過頭,跟上了王維一行人。
紅霧中,王維、陶淵明在前面走,白姬、元曜跟隨在後。
「啪嗒!」陶淵明手中拎的一壇百果酒掉在地上,碎了。--他的手漸漸變得透明,逐漸消失。
王維、白姬、元曜向陶淵明望去,但紅霧很濃,他們看不見什麼。
「先生,你怎麼了?」王維問道。
「我恐怕走不出這場大霧了。」陶淵明悲傷地道。
王維停下腳步,他猛然回過頭,他的喉結微微顫抖,想說什麼,但又說不出來。
「摩詰,向前走吧,陪我走完最後一段路。」陶淵明拍了拍王維的肩膀,豁達地笑道。
王維點了點頭,轉身又繼續向前走。陶淵明跟在他後面。
「摩詰,桃源鄉之行真是十分愉快。」陶淵明笑道。
王維也笑了,道:「嗯,我早就說過,世間是有桃源鄉的。」
「謝謝你,讓我看見了桃源鄉。」陶淵明道。
「不,是我該謝謝先生,是先生讓我看見了桃源鄉。」有眼淚滑落王維的臉龐。
「相遇和別離都是人生的一種經歷,要豁達地對待,不要太難過。如果有緣,終有一天,還會再相逢。」
「我和先生還會再相逢嗎?」
「自古名士不寂寥,因有知音寄詩魂。如有一念相通,你我會在菩提之下,文字之中相逢。」
「在菩提之下,文字之中相逢……」
「再見了,摩詰。」陶淵明的聲音漸漸消失。
「先生!!」王維回頭望去,背後只有一片迷濛的紅霧,不見了陶淵明。
一陣風吹過,紅霧散去,王維、白姬、元曜三人置身在之前離開的山頂上,陶淵明已經不知所蹤。
「先生,再見……」王維流下了眼淚,十分悲傷。
陶淵明終究還是沒有走出那一場紅霧,消失在了天地中。
「陶先生……消失了嗎?」元曜也覺得很傷心。
白姬笑了,道:「也許,他是去真正的桃源鄉了。」
「真正的桃源鄉……」王維和元曜一起望向遠方,也許天的盡頭有真正的桃源鄉,那裡是陶淵明的歸宿。
王貴、朱墨、離奴圍著篝火一邊喝菊花酒,一邊烤魚吃。王貴、朱墨見王維歸來,十分高興。離奴見白姬、元曜帶回了百果酒,也十分開心。
王維、元曜、白姬坐在松樹下,繼續喝酒賞秋。見王維的情緒十分低落,白姬遞給他一張紙,道:「這是陶先生留給你的離別詩。」
王維接過,但見上面用桃核墨寫著一首詩:
贈別
菊花君子意,拂箏廣陵篇。
流水或有盡,知音共桃源。
幽冥千裏海,人世萬重山。
相隔永無期,念君菩提間。
王維讀罷,淚如雨下,道:「先生在菩提間等我,如果我一心向佛,就如他一直伴在我身邊一樣。」
元曜也很傷心,勸慰了王維一番:「不管怎樣,你不要再傷心了,更不能因為傷心而頹廢。這些都不是陶先生希望看見的。他希望的是你能夠積極地面對生活,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努力。」
白姬道:「佛法無邊,王公子如果虔心向佛,一定可以再和陶先生邂逅。」
王維點頭,他擦乾眼淚,珍惜地收好了陶淵明的贈別詩。他決定好好地生活,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這是陶淵明的希望,他與他是知音,斷不能辜負了他的希望。同時,他也決定更加虔心向佛,以善樂之心修緣,希望他與他能在菩提間再次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