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經筳
經筳與日講,由來已久,乃是為皇帝特設的御前講席,漢時石渠閣會議和白虎觀會議即為最早的儒生為皇帝進講儒家經典的典範,唐宋時開始設立專門的侍講、侍讀學士之職,到了明代經筳日講制度已臻完備。
經筳和日講雖然都是為皇帝進講四書五經,但形式略微不同,一般日講由翰林院侍講、恃讀等專職官員來講解,禮儀上較為隨意。而經筳就不同了,有一套完整複雜的禮儀,由內閣首輔出任主講官,講官則從內閣大學士、六部、翰林院推選學問貫通、言行端正、老成持重之人來擔任。
這是朱由校重生以來第一次參加經筳,因此也頗為好奇,早早就來到文華殿中就座,今日的講官由內閣首輔顧秉謙、內閣大學士馮銓擔任,馮銓任主講,待一切禮儀行完之後,隨著鴻臚寺鳴贊官一聲:「進講開始!」
一名展書官上前呈上一張今日要講的內容,朱由校看了一眼,原來是《尚書正義》,講稿由馮銓所寫,先交內閣首輔批閱之後才能呈送給皇上。
「陛下,臣今日要講的內容是《尚書正義·立政篇》,臣將本篇總結為『左右之者不得其人』為陛下講解。」馮銓雙手捧著講稿躬身道。
「好,馮卿那就開始吧。」朱由校說完忽然聞到一股幽香飄來,似麝香又似龍涎香,不由得感到一陣迷醉。
經筳與日講還有一點不同的是,日講的內容是就四書五經本身的內容做講解,而經筳則是根據四書五經的內容闡述治國理政的觀念,因此在形式上更為重要。
馮銓不愧為十九歲就高中進士,入翰林院檢討,果然天資聰穎,過目不忘,不僅能將書中原話倒背如流,融會貫通,讓朱由校這個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也能聽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隨口一問,馮銓也立馬能做出解答,讓他極為滿意。
《尚書·立政篇》主要講了周公向周天子進獻用人執政的勸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人,尤其是天子身邊的重臣一曰三公、二曰六卿、三曰獄官、四曰綴衣、五曰虎賁,此五者之官,為立政之本,宜用賢人。朱由校後世中也沒有讀過《尚書》,原來的朱由校讀的也不多,所以兩世的記憶加起來估計連個學童也不如,因此聽起來格外認真。
「陛下,周公所言五等官中虎賁者,即以武事王者。《左傳》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孫子兵法》更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無論是坐鎮一方的督師大員還是統兵大將,倘若用人不當,輕者損兵折將,重者甚至危及江山社稷,因此一定要慎之再慎。」
朱由校聽的連連點頭,馮銓這話說的沒錯,回想英宗用王振而致「土木堡之變」,後代宗起用于謙解京誠之圍,往近了說萬曆朝起用楊鎬為遼東經略,四路出擊建奴,導致全軍覆沒,遼東情勢從此一蹶不振,可見用對人是多麼重要。
「如今,遼東的戰局是擺在朝廷面前的首要之事,在選人上更是要慎重。前幾日,陛下召集廷議會推遼東督師一職,臣等遵旨議定幾名候任人選,供陛下參考,后陛下傳旨要再詳加考慮一番,臣初聞此旨意還頗為不解,直到臣回家之後仔細考慮一番,尤其是昨晚在寫這份講稿之時,更是明白了陛下的苦心,遼東戰局關乎大明江山安危,陛下要慎重考慮,也是為祖宗江山社稷不得不慎重,是臣等魯莽了。」馮銓不動聲色的送上一記馬屁。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馮卿說的沒錯,遼東不能在出任何差錯,繼任人選必須慎重考慮。」
「臣也是這般想的,薊遼督師一職不僅要知兵事,還要始終以大局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否則為了爭權奪利,致使督撫不和的事情再發生,對遼東的局勢將會雪上加霜。」馮銓見皇上此時已全然贊同,心中大喜,上前一步準備將早已準備好的殺手鐧使出。
就在這時,朱由校忽然感覺之前那股幽香之氣更甚,直到馮銓走上前來,才猛然發現這股香氣竟是從他身上傳來的,這時他才注意到馮銓的穿著與他人不同,雖然同是一樣的朝服,但馮銓的朝服顏色明顯更艷麗一些,更加平整,可以說一點褶皺都沒有,而且很明顯能看出是特地裁剪過的,顯得更加合身,頭髮也是一些不亂,配上一張略顯陰柔的面龐,好一個翩翩美男子,朱由校看著他一時間竟然忘記了要說什麼話。
「陛下?」馮銓見陛下愣愣的看著自己,疑惑的問了一聲。
「哦,馮卿說的沒錯。」朱由校連忙掩飾的轉過眼神,心中為剛才的失神感到一陣惡寒。
「陛下,臣聽聞前遼東經略熊廷弼自廣寧失陷后,儘管三法司已判定熊廷弼失職,該當死罪,但他卻依然不認罪。更加過分的是,不但不認罪,還到處跟人說將廣寧失陷的責任全都推到巡撫王化貞身上。」
「哦,竟有此事?」朱由校愣了一下,依然沒有從剛才的惡寒中回過神來。
「陛下,請看」說著,馮銓從朝服的袖口中掏出一本書來,雙手捧著躬身遞給一旁侍候的展書官。
展書官接過書來雙手呈遞給朱由校。
「陛下,此書名為《遼東傳》,京城各大書店皆有出版,乃是熊廷弼親手所著,書中罪臣熊廷弼不僅將廣寧失陷的責任全都推給王化貞,推給朝中內閣、六部諸大臣,還在書中大肆吹噓自己的功勞,不僅如此,他還大言不慚的說,只要朝廷給予支持,按照他所謂的『三方布置』執行,收復遼東失地,指日可待。更讓臣震驚及氣憤的是,罪臣熊廷弼竟敢對陛下大不敬,暗示陛下沒有將駐守遼東的大軍交到他手上,否則廣寧不會失陷。」馮銓語氣慷慨、義憤填膺的稟奏道。
整個大殿里,所有的人為之震驚,片刻后內閣首輔顧秉謙上前躬身稟道:「陛下,若罪臣熊廷弼果真如此說,臣以為應該儘快將其處決。」
其餘人等也紛紛出列附和道。
站在朱由校身後的魏忠賢朝王體乾使了個眼色,王體乾明白魏忠賢的意思,但有了前天的教訓,一時竟不敢出列,生怕再惹皇上生氣,但不出列附和又怕得罪了魏忠賢,一時間躊躇滿志,整張臉都愁的擠在了一起。
朱由校接過這本《遼東傳》翻看著,心中一震,猛然間記起歷史上熊廷弼好像就是因為這本書而被天啟下令處決的。
一時間,這本書彷彿如萬鈞之重,難以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