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喜

  朱棣向來是個雷厲風行的人,裏麵吩咐下去,看看看看這徐大富家,當初到底是否犯事,又是為了何事?

  這並不難查,能把禦醫滿門抄斬的,絕不是小事,太醫院肯定會有詳細的記錄,但後麵被救,卻透著詭異,這種大罪隻能是皇帝本人開恩赦免,卻又實在是不符合崇禎小兒的性子。


  再聯想到徐大富身上的那些奇怪的點,雖說貪生怕死,乃是人之常情,也能解釋的通。可朱棣就是敏銳地察覺到背後另有隱情,甚至還帶著隱隱的期盼。


  不過三天,蘇培盛就拿回了暗衛收集來的資料,朱棣心中湧起一絲激動,飛快地奪過,全部倒在炕桌上。


  隨意抽出一張,上麵是一張簡易的徐家家譜,隻有寥寥數代人,起始的便是一個叫徐半夏的人,他果然是崇禎年間的太醫院院判。


  徐大富的曾祖父徐阿福便是此人的庶出小兒子,讓朱棣疑惑不解的是他們這一支看起來似乎有些備受冷落。


  起名都非常的隨意,大富、大貴,順溜、順遂、順利,平安,阿福,寓意不錯就是隨意了點,反觀其他各房卻都以藥為名,也不重排行。


  阿福是徐半夏唯一的庶子,可能因為這個關係,不受重視很少露麵,甚至都不曾在家中藥房幫過忙,貌似身體也不太好,三十歲才得一子平安,不久就早早過世。


  而平安則不一樣,他極具天賦,年少時就得到了一個賦閑太醫的賞識,收為關門弟子,後自立門戶。


  平安極善骨症,清軍入關後,京中多的是戰場上受了傷的八旗子弟,很快就積攢下大筆家財,更有幸救治過佟家太爺,因而為兩個小孫子,求得了到佟家求學的機會。


  朱棣心想這平安還真是個怪人,掙這麽多銀子,為何不自己在家請先生,卻要送到佟家去,就算當時皇阿瑪登基,佟家太爺成了一等承恩公,他孫子長大也走不了多少捷徑。


  更怪的是順溜兄弟幾人,平安竟沒有傳授任何人醫術,而是散出去,讓他們各自天南地北的做買賣,特別是這順溜,人稱外號徐滑溜!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不過幾年功夫,就讓徐家的家財翻了好幾翻。


  無奈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某天兄弟三人相約去外地進貨,順便聚一聚,就在遊玩途中,因為衣著富貴被歹人盯上,全部慘遭殺害。


  徐平安也因此深受打擊,從此關了中藥鋪,買賣行,隻在家中誦經念佛。大富大貴則是繼續留在佟家讀書,學成之後徐平安也不許他們考功名,全部圈在家中熬日子。


  徐大富之所以能來到四貝勒府,隻因他與隆科多關係深厚,就求著他一起欺瞞祖父,說自己是去教隆科多的孩子,住的也是隆科多家。


  朱棣心想這徐平安是個人才啊!父親是個不受重視的庶子,還在他幼年去世,竟能掙下這麽大一份家業,可惜就是命苦了點。


  這樣的人可不就把僅存的兩個小孫子,看得比什麽都重,非要他們躲在家中安享富貴。


  看來自己這次還真是挖到寶了,徐大富的父親做買賣如此成功,將來他就是突然發跡,也沒什麽人會懷疑到自己這裏。


  家庭情況下麵是個本醫案,是關於崇禎帝那個早逝的皇七子朱慈燦的,因為也曾數次經曆過幼子早夭,朱棣原本並沒有仔細閱讀,隻是隨意地翻閱著。


  這孩子自打出生,就體弱多病,一直病懨懨地拖到三歲,事先沒有預兆就突然沒了呼吸。


  作為每日都要請平安脈的主管太醫,徐半夏直接就被憤怒的崇禎打入死牢,隻待秋後全家滿門抄斬。


  這不合理啊!朱棣回想當年自己的小女兒去世時,也是悲憤到了極點,當時就一劍刺死了值守太醫,這崇禎都氣得要殺人全家了,居然隻是打入死牢?還等到秋後問斬?最後還放了?


  朱棣認真拿起整部醫案,仔細查看朱慈燦這短短三年的所有脈案藥方,心中大驚這孩子雖然娘胎裏就損了肺氣,但身在皇家小心調養,活到中年本應沒有一點難度。


  還有死亡那天的記錄也有問題,隻是寥寥數筆,說朱慈燦午睡時猝死,這種大事如何能夠這般簡短,絲毫沒有提及屍身有何異象。


  甚至按照最後釋放徐半夏的時候的說法,是奶娘心疼幼小的朱慈燦一直生病喊痛,一時迷了心智,用棉被捂死的!


  這簡直荒謬!朱棣心中突然閃過一絲荒唐的念頭,強壓下心中的慌亂,再次翻出徐阿福的詳細資料對比。


  他和朱慈燦同齡,隻是一個生在年頭,一個生在年尾,原本健康的孩子,因為年幼坐牢時傷了身子,留下咳嗽的病根。


  難道說徐阿福就是朱慈燦!可是不合理啊!那時候大明江山已經風雨飄搖,但畢竟還在強撐著。


  崇禎為何要把一個皇子變成一個禦醫家的庶子呢,禦醫地位不僅不高,而且盛怒之下被打被殺乃是常事,甚至連累全家都不是什麽稀罕事。


  何況還是扮成庶子呢,更是要受盡冷眼,被主母和嫡出兄姐欺辱,當然若是崇禎還在的話,徐家人肯定沒有這個膽子。


  但朱棣還是覺得很荒唐,朱慈燦已經三歲了,是個記事的孩子!就這麽身份大轉變,就不怕他哭鬧著要回去嗎?

  朱慈燦的身體再差,


  這卻能完美解釋,之前自己心中所有的疑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