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 第245章 北方情報

第245章 北方情報

  第245章 北方情報

  巨牙認為,從『小樹苗』變成『鎧甲』這樣的攜帶方式還是太過不便,為什麼就不能在中間保留現在這樣的『球體』作為中轉呢?


  而對於此,巫醫則搖了搖頭回答道,

  「嘖嘖.你當我不知道么?但又哪有那麼容易實現呢.現在這是完全體經過退化的半休眠狀態,如果想要從鎧甲與樹苗形態變成現在這樣,那它就必須拋棄除了『核體』外的絕大多數增生成分.」


  「也就是說?」


  「也就是說,它會放棄所有增生出來的裝甲層,以及幾乎全部以這些裝甲層為載體布設的功能性圖騰,不太準確的說大概就相當於,讓你退回受精卵狀態重生吧懂?」


  「明白了需要成長時間、成長資源、以及重新去刻畫戰鬥輔助圖騰對嗎?」


  「對的,就是這樣所以你完成同化、並第一次把它變成鎧甲形態后,還要拿去刻畫功能性圖騰,才能獲得一個完整的活化鎧甲。」


  「以後,鎧甲受小創時,可以在甲胄狀態下靠伱提供的養分恢復;受中創時,也可以在小樹苗狀態下自我修復;但受到了重創后,就得退回到半休眠狀態重新培養了。」


  「再另外,如果想改變它鎧甲形態時的結構外觀.也必須從這樣的半休眠狀態開始。」


  「我明白了.」


  「行,那你就先回去『馴服』新的植入體吧、之後是『馴服』鎧甲核心.如果你這兩步都成功了,那不僅僅是鎧甲會出現質變,就連『槍炮』的裝備方式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聞言,巨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突擊者1型』30mm速射突擊炮、『防空者1型』60mm高平兩用速射炮;

  如果此兩者能改換成這樣的形式加以裝備,並與外置鎧甲、自身植入體形成聯合,那無疑又會是一種戰術方面的巨大進步。


  而假如隨著修行的持續,戰士的承載能力再次得到增強.比如能量轉換速度、神經反應速度等等,那說不得也能像戰爭古樹那般、成為大口徑武器的裝載平台。


  設想著這些個可能性,巨牙突然感覺到了一種『使命』落在了自己肩頭

  作為現階段最強大、最純粹的戰士,他的進步已經不單是『自我成長』,更是在為共和國未來千千萬萬戰士的道路在奠基、在為軍隊武器的發展道路奠基。


  於是,他鄭重其事的點點頭,堅定的回應道,

  「巨牙會全力以赴的。」


  「哈哈!好,那就去吧記得三天過來一次檢查、補充植入體養分。」


  「明白。」


  就在巨牙正參與這場實驗時,諸多事務也陸續發展到了一個階段.

  ~~~~~~

  在北方,前往高原進行拉練的軍隊已經開始踏上了返程。


  演習以『外北城』為後勤與指揮總基地、以高原各城邦作為途徑點,進行了為時兩個月的行軍與攻擊演練。


  參演部隊中,有近100台『轟擊者1型』重炮、160隻戰爭古樹、超過300輛『破甲者1型』自走戰車、千隻後勤用駝鹿、千五百名裝備了『突擊炮』的步·騎戰兵。


  其所經之處那巨大的聲勢與攻擊威力,讓執政府對高原諸城邦的計劃,在其高層既不敢怒又不敢言的『諾諾』聲中被執行。


  但在火力等優勢的背面,新裝備所展現出的問題也絕對不容忽視。


  首先,重炮越野性太差,其作戰半徑受到了交通狀況的極大限制,那動輒數十公里的射程的確很遠,但在龐大面積所帶來的漫長運輸線路面前,卻還是顯得杯水車薪;

  就單于此次演習來論,重炮在被軌道從本部一路運輸至外北城后,面對著高原上相對落後的交通條件,它們前期全程都沒跟上大部隊的腳步、中後期甚至直接被運回總基地擱置了起來。


  由此可以得出判斷,除非北地諸族好心的為共和國提前鋪設軌道,不然在很長時間內、陸基重炮的適用範圍都會很有限。


  當然,前提是共和國的越野運載動力技術沒有取得突破.

  其次,戰爭古樹與自走戰車雖然越野能力很強,但速度與續航能力卻是硬傷、嚴重遲滯了部隊整體的行進速度;


  再次

  反應倉武器的出現,單兵背負式供彈倉、供彈鏈的陸續投入應用,加之戰車上的炮彈快速裝填手段.

  這所有的變革都讓有效戰鬥距離被拉遠了數倍不止,遠程火力投射在『一夜之間』成為了想象中未來的主要戰爭方式,曾今賴以生存的近中程戰鬥反倒成為了一種補充。


  這樣的戰爭方式在增加了殺傷效率的同時,卻也讓『補給』成為了部隊戰力維持的『生死線』,曾今有口吃的就能保持百分百戰力的情況可以說是一去不復返;


  因此,『補給問題』便成為了這次演習所面對的最大困境之一。


  無論是因為附帶的『威懾使命』、亦或者演習本身的目的所在,拉練軍隊幾乎每到一個城邦都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實彈模擬戰鬥;

  這樣的『模擬』在促成了前述『政改』之餘,自然造就了巨量的後勤補給需求。


  早期還好,那幾個城邦距離外北城並不遠,駝鹿拉著一車車物資能夠相對容易的完成後勤任務;

  但到了中期,隨著軍隊距離後勤基地越來越遠后,維持後勤便成為了相當困難的事情。


  這樣的困難,暫時只能靠『修路』、以及『建造後勤補給中轉基地』來『治標』,但『治本』層面上卻讓大家一籌莫展。


  相對於以前更為簡單的『劍盾矛時期』來說,這樣的情況讓指揮部大呼麻煩至極,卻又不想主動放棄這麼牛皮哄哄的作戰方式、回歸從前的儉樸

  最後,則是編製安排與兵種配合問題;

  技術的革新帶來武器的換代、武器的換代促成戰法與編製的革新需求,但新的編製、新的戰法,卻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遲遲沒有個定論。


  『工程車發動機』、『體外鎧甲』這一類正在研製的技術,讓指揮官與戰術學者們的大腦因興奮而混亂;

  『北地飛行兵種』之類的情報,也讓編製安排、武器分配面臨著新的課題。


  情報能力的提升、與技術的飛速發展,既帶來了活力,也讓整個軍隊都處在了一種既興奮、又不安定的狀態。


  情報促進了武器需求、技術實現了武器需求、新的武器又帶來的戰法與編製方面的新需求;

  曾今的五巨魔小隊,已經變得不合時宜;

  過去的步騎配合,也已經過於落後。


  在新的形勢下,不同射程、不同威力、不同目標選擇的諸多『火力』間,該如何形成有效的配合、什麼樣的編製才能高效且穩定的實現這樣的配合,轉而成為了亟待被解決的問題。


  在考慮了未來在技術層面上之『不確定性』的同時,軍部在此時施行了一種更類似於過渡期方案的、用『單兵種中隊』組合形成『多兵種大隊』的方案,且在演習中進行了嘗試,並獲得了還算能入眼的效果。


  當下,演習已經進入了末尾,諸多混編大隊於耕地間、在天然草甸區內、在高原沼澤地帶、甚至山嶺之中繞了一個大圈;

  在留下了一地在驚慌中目瞪口呆的諸城邦后,從高原的東方向西南而返,準備回歸最初的起點外北城,然後結束這一次演習。


  ~~~~~

  隨著共和國所掌握情報規模的擴大,對於北地諸族、尤其是其中那幾個強勢種族的情報,已經變得相當豐富。


  其中,萊茵種作為最強勢的幾個種族之一,自然是需要被優先掌握的情報方向。


  對於其情報的搜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最開始的遷徙角蹄種口述;


  第二,情報部門北出前期,自『中央大陸區』其餘諸族俘虜的口中審訊間接得知;


  第三,派遣情報員深入萊茵種轄地,從其腹心區域親自搜集得來。


  在這樣一步步漸進式的搜集過程中,本部逐漸明白了他們所展示給外界的社會形態、生產方式;

  且初步掌握了萊茵種的勢力範圍、麾下奴隸·附庸種族狀況、強大兵種情報等等信息。


  萊茵種是位於大陸西部的聯合酋邦,其內部政權形態為『氏族聯盟』制度,如果由小到大去闡述的話,則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小氏族-大氏族-氏族聯盟總部三等。


  其中,聯盟總部位於最強大的幾個氏族交接地區,其領袖被稱為『大酋長』;

  大酋長通常會直轄一個、或兩個強大的氏族,而其餘的大氏族則由他的兄弟、或盟友進行統治;


  聯盟成員俱為雄性,且會一同組成聯盟酋長議事會,共同商定種族整體事務。


  此外,大酋長與其盟友對種族、對各自直轄氏族的統治期限為三十年,在其統治期的最後三年,則是整個萊茵種群的『大酋長與酋長議事會挑戰期』;

  按照傳統,挑戰期會決出一個,擁有成員1名以上、現任酋長議事會成員總數2倍以下的挑戰者群體,而現任大酋長則有義務帶領著自己的議事會成員迎接挑戰。


  這一戰發生在任期最後一年的末尾,勝利者們將成為新一期的大酋長、議事會成員,且只要繼續勝利下去就沒有任期限制;

  在一個名為『神聖條款』規則的束縛下,失敗者雖不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但必須為勝利方服務十年。


  因為這樣的統治傳統,萊茵種內部『大氏族』統治權,基本就直接掌握在當期的大酋長與其盟友手中,保證了他們在統治期間的話語權、資源享有權。


  『大氏族』共有14個,各自直轄著5-7萬萊茵種,通常都有主城一座、並視需求會有好幾座分城存在。


  而在『大氏族』之外,還有著星海般的諸多小氏族存在,它們有著自己的固定領地,且各自控制著諸多附庸·奴隸部落;

  它們與自身的源頭大氏族間並沒有嚴格的歸屬關係,對於大酋長、以及酋長議事會,也只具備戰爭義務,以及比例極低的稅貢義務。


  小氏族的酋長為外來雄性挑戰制,且也有著低於大酋長任期的10年統治許可權,酋長們在統治期末尾的一年,有義務接受至少三次低於自身聯盟兩倍以下者的挑戰;


  贏了繼續自己的統治,輸了則失去領地統治權,並為勝利者服務3年。 雄性強者最高可以同時兼任三個比鄰小氏族的酋長一職,並用自身的戰鬥力、生殖力,換取氏族雌性的資源供養;


  而氏族雌性,除了『供養』外,還會在挑戰期監督現任酋長接受傳統,並會在其逃避時進行圍攻。


  一個尋常的萊茵種小氏族,通常有著數千城邦公民,且全部生活在城市當中;

  其附庸·奴隸部落生活在郊區,為城邦中的氏族主體提供糧食、衣料等等物資。


  種族傳統規定,萊茵種氏族間不可以成立附庸關係,所有萊茵種都只能去壓榨外族,且這種傳統具有某種超凡層面的約束力,就如同『大酋長挑戰』、『酋長挑戰』等規則一樣。


  另外,無論是大氏族還是小氏族,其中生活的萊茵種公民會被劃分為『核心公民』、『高等公民』、『公民』三等;

  『核心公民』中的雌性,為氏族的統治者集團,擁有領地產業的直接管轄權;


  而其中雄性,雖然會在成年後被趕出本氏族,卻擁有者組建聯盟挑戰『大酋長』、『酋長』的天生權力。


  根據早中期的情報,核心公民、高等公民的標誌似乎是擁有自己的坐騎,且會按照本身的身體強度與坐騎強度,去劃分他們的公民等級分屬;


  也即是說,在外界看來這兩個等級的公民間具有流通性,哪怕是普通公民似乎也有成為核心公民的可能,但其中的過程卻猶如霧裡看花般無法被看清。


  而核心、高等公民與他們的坐騎,則共同形成了萊茵種的『空騎兵』、『地騎兵』,是各個氏族最為強大的戰鬥兵種力量,在整個北地都有著極強的威懾力。


  『騎兵』,顧名思義便是靠騎乘作戰的兵種,而其『空』與『地』的前綴,則是標註了它們的作戰區域。


  『空騎兵』的坐騎在萊茵語中被稱為『獅鷲』,是一種帶翅的陸空雙棲魔獸;


  而『地騎兵』的坐騎,則是前者的地面特化型,是擁有著比『獅鷲』更龐大體型、但並不會飛行的『地獅』,

  據說,這兩種生物與萊茵種的關係十分密切、從遙遠的古代開始就已經並肩作戰,且及至今日都未曾出現過它們被其它種族馴服的先例。


  根據諸族消息的匯總,坐騎與騎兵的關係已經親密到了外族無法去理解的程度,甚至在萊茵種社會中有著類似於公民的身份。


  而普通的『公民』則沒有坐騎,他們全民皆兵、組成了各個氏族的主力戰鬥軍團,是威懾領地內附庸·奴隸種族的重要力量。


  而除此之外,氏族治下的各個奴隸·附庸種族,還有義務於戰爭中貢獻僕從軍,通常被用來充當填線的炮灰。


  這些附庸部落也會按照服從性、戰鬥力分出三六九等,承擔著各自不同的生產與戰鬥指標;


  最下等的附庸,通常會被要求上供收穫80%的糧食、畜產,最高等的則可以用血稅替代部分上供額度。


  以上情報中的大部分,都在後期的實地『探訪』中得到了證實,但畢竟是間接情報、所以也有部分在後來被證明並不准確。


  尤其,在三等公民的劃分標準、坐騎地位、氏族內部權力分配的諸多方面,在後期的情報搜集中發現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

  時間:某年某月;

  地點:北地,西部萊茵酋邦下轄某區。


  瑪爾維娜忒絲,剛剛帶著俘虜、甩開身後追兵,回到了自己所布置的地下掩體之一。


  她率屬於西方情報司的情報專員,在近三年間一直負責著對這個片區之情報的搜集任務。


  在四天前,剛剛執行了任務期間第一次對該地萊茵種的捕獲工作;


  瑪爾維娜明白萊茵語中『主母』、『主母候選』意味著什麼,且在這已經持續了數年的情報搜集中,漸漸了解了『父母兒女』之類的關係定義;


  雖然很不以為然、且覺得這是個無用的關係,但這並不妨礙她根據由此而延伸出的轉述稱謂,來確認自己所抓獲目標的價值。


  這是一隻剛剛成年的核心公民,自己四天前殺死的那隻地獅坐騎,也說明著這一點。


  地下掩體內落滿了塵土,看樣子並不是經常被啟用的樣子;

  幾道通氣管蜿蜒著、從相隔了數百米的不同位置中伸出地表並長成了樹的模樣,一邊為掩體本身提供著養分、一邊掩護著自身的『通氣』作用。


  地底內部的空間並不大,但保存了重要的食物、水補給;


  食物,通常是耐儲存的脫水麵包,一棒子能敲暈一些弱勢種族的那種;


  水,則是根系從地底一點點析出的,但由於設計問題變成了死水。


  除此之外,掩體內便只剩下了一副桌椅、一張床鋪、一間囚室,前兩者供情報員書寫與休憩、後者則顧名思義。


  這樣的掩體內布置,是現階段情報部在整個北地的『標配』,由於其為圖騰技術革新前的產物,因此並不具備圖騰所帶來得任何『功能性』。


  但即便如此,它們卻也是情報部花費了十餘年時間,才陸續鋪開在北地各個區域的情報支點,無論是最前線的情報員、亦或者無人區的聯絡員,所住的都是這樣的地方。


  而現在,瑪爾維娜便帶著俘虜來到了這處掩體中。


  她將俘虜鎖入囚室,然後點亮昏暗的油燈,並從蓄水池中盛了一碗水后開始進食;


  連續好幾天的逃亡、刺殺,期間無數次的動用圖騰,瑪爾維娜現在急需補充身體消耗。


  手裡的麵包格外澀口,但她依舊蘸著生水開始生啃.

  『咔嚓』、『咔嚓』.

  「水有點臭..算了,反正喝不死,躲過這一陣再換吧」


  啃著乾冷的麵包,瑪爾維娜嘟囔著說道。


  「呸呸.我在哪裡你..你是誰?為什麼要抓我?」


  這時,一道含混的聲音從背後傳來,瑪爾維娜詫異的回頭望去,正好看見了那位已經吐掉了嘴塞的俘虜。


  「已經醒了啊」


  瑪爾維娜是第三批派遣出來的情報員,到了她那個時候、共和國已經通過前兩個批次的探索,掌握了大量的北地語,且將它們列入了教育系統『必選修』課程安排當中。


  自那時起,每位中央校學員如果想要順利畢業,就必須在強勢種族的語言中至少選擇一門進行學習,並額外粗學兩門弱勢種族語言;


  老派巨魔也有學習機會,每一所『壯年業餘校』都開設了『外語興趣班』,以供那些閑不住、且想當情報員的巨魔們前往學習。


  瑪爾維娜是新生代戰士,她在中年級時報名參加了執政府的『情報專員委培計劃』,並通過了相關資質考核、進入了『委培名單』之中,且自此開始接受有一定專業偏向的教育;


  而到了高年級時,她也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情報專業』,去接受更精細的專項培養。


  像她這樣的學生,『委培計劃』對於『外語』方面還有著比尋常畢業生更高的應用標準,而瑪爾維娜的『必修外語』選擇的便是『萊茵語』。


  因此,她現在能毫無障礙的聽懂、並張口與這位『後補主母』進行溝通.

  瑪爾維娜放下手中食物、站起身,提著椅子向前邁了五步,來到了角落處的囚室。


  室內昏暗的油燈,將其面容渲染的十分可怖,外加那誇張的身高、壯碩到有些『畸形』的身材,都為囚室內的『高貴者』帶去了沉重的壓力。


  「啊!!!你這個怪物!快放開我!母親與姐姐們不會放過你的!」


  瑪爾維娜沒有理會這個雌性的尖叫,只是將椅子放下、直面著囚室做了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