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北方條約與北方要塞
第200章 大北方條約與北方要塞
除了針對暴動的裁決外,被稱之為『大北方條約』的多邊協定,也在後續的幾天中被訂立。
該條約的內容,為符文議會參考遠征軍的意見后、再經過內部的討論而直接定立的,失去了所有談判餘地的角蹄種們,在這紙協議面前就只有點頭的份。
條約的第一項,就強製取締了『天賜高原』這個地名稱謂;
『天賜』?是給誰的天賜?這片土地自古以來都是黑森林巨魔的屬地,角蹄種至多也只是個『租客』而已。
因此,此方區域自此以後,將以黑森林的方位為命名出發點、改稱『大北方高原』,角蹄種諸盟不得擅自使用舊稱。
條約第二項,則規定黑森林對此地擁有『廣泛宗主權』;
所有生活在『大北方高原』的生物,無論他們是何族、何屬,都將自動成為符文議會與黑森林民眾政權的宗屬。
宗屬有義務成為宗主的藩籬、有責任推廣巨魔語成為通用語.
宗主有責任調解宗屬間的矛盾,有義務在面對強敵時為宗屬提供武力庇護
等等
條約第·項,規定『土倫行者』、『土倫部』等稱謂全部廢棄,此方諸宗屬盟族,以後將以氏族為核心、形成新的正式名稱。
也即是說,諸部的政治架構、自我認同,都將以『氏族』為基礎、再花費漫長的時間重新建立;
『下河盟』、『左河盟』、『右河盟』其內諸民眾,將在強行被歸屬於諸氏族的前提下,被稱之為『某某直立種』;
比如,歸於阿德勒氏所屬的民眾,將成為單獨的『阿德勒直立種』;
歸於哈麗瑪氏所屬的民眾,將成為獨立的『哈麗瑪直立種』;
而其餘諸氏族,也會嚴格的按此規則確立各自的『種屬』。
在這一項的補充細則中,黑森林巨魔本著『持久和平』的理念、為了避免如此前那般慘劇的再次發生,特意為諸氏族保留了充分的『脫盟權』;
無論是哪一個氏族,只要在各自的『盟』中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都將擁有著向執政府『宗屬司』申請『脫盟』的權力;
在得到了符文議會的首肯后,它們就可以建立起一個新的、完全屬於自己氏族的『盟』,從而脫離原盟、單獨成為黑森林的宗屬。
~~
再之後,就是與經貿協定等相關條約了。
首先,大北方高原諸部此後將全面推廣使用,由『飯幣』改稱為『黑森林幣』的法定貨幣;
其次,黑森林將以諸盟此後五十年的糧食收穫為抵押,向各盟發放、用途被限定為從黑森林中購買『安保服務』、建材工具、糧食等『商品』等的定向貸款;
其發放單位,是本部正籌備中的『黑森林第一銀行』,詳細的計劃此處暫且略去不提。
再次,是超前了些的一項條款,規定黑森林與諸盟徹底開放貿易,諸盟無資格擅自設立除執政府認可之外的其餘稅種、關卡;
然後是戰爭賠款問題,符文議會在不久前的一次傳訊中,也給出了一個相對摺中的方案;
先期,諸盟將按照各自所分得的人口比例,分別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之後以每五年作為一個賠款再分配期,來重新協定各自的賠償額度。
此外,土倫部原有的、除了新土倫城附近以外的,其餘已開墾耕地也將按照這個模式進行『耕地再分配』。
分配的方法,將按照黑森林的『傳統』、以角斗制來進行;
現存三方,乃至此後可能出現的、天然背負了債務的諸多新盟,都將各自派出數名強大的戰士展開一對一的角斗;
按照勝場次數的對比、在執政府宗屬司的仲裁下,來確定此後五年的賠償比例、以及耕地擁有份額。
談判結束后,幾方代表共同署名簽字,使這份公正的、影響深遠的條約終於完成。
再之後,就是轟轟烈烈的大建設了.
在這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遠征軍暫時沒能回去,並就地展開了先期建設任務;
舊城的拆除、角蹄種新部落的支援工程,這等等的任務都需要他們先行承擔起來,直到後續接手者的到來為止。
~~~~
三個月後,角蹄種們的三個新定居點陸續建設完成。
這期間,巨魔們風餐露宿、任勞任怨,且軍紀嚴明、決計不要百姓一針一線;
其所表現出的『國際主義精神』,賺取了角蹄種民眾們大把廉價的好感。
事實證明,勞動人民的確是樸實的,哪怕前些日子還有大量的同胞死於巨魔之手,但隨著此前暴動中巨魔們的『公正維穩』、以及現下對新定居點的支援建設,他們很快就近乎忘記了仇恨
只有三個新盟的氏族高層,看著那厚厚的一沓賬單,陷入了無盡的頭大當中不過,畢竟債多了不愁,他們很快就對此習以為常了~
遠征軍的勞動自然不是白白付出的,巫醫們所提供的每一項建材、軍士所提供的每一份勞力,都相當於在拿三盟、以及它們子孫後代之未來作為代價換取,且有一定強買強賣的成分包含在其中。
涅斯塔、以及符文議會的其它巫醫們其實也明白,除了用部落提供的閹割良種種出的糧食外,角蹄種諸盟其實沒什麼值得本部期待的東西。 但是,不得不說強逼著別人簽訂不平等條約的那種酸爽,真的是比興奮劑還要猛上無數倍的提神葯.
再不濟,以後還可以『赦免』、『減免』嘛,到時候還能當一回『好人』不是么?
~~~~~
在支援完角蹄種們的建設后,遠征軍回過頭來、才開始忙活其己方的任務;
他們推到了土倫部原址,並以遠征軍大營為中心、建立了囊括先祖祭壇在內的『開拓要塞』。
這期間,部落後續的支援也已經陸續到位,
除了第一批次入駐的、由五百巨魔所組成的墾荒團接手了剩餘的工程外,數十名巫醫學徒、甚至幾名空閑下來的巫醫,同樣也被派遣到了此處。
在更多巫醫、學徒的參與下,工程進度一下子加速了起來
要塞將河水也囊括進了其中,一間間利用河水作為動力的工廠,被巫醫與學徒們合力建起,並很快開始生產各類開發工具、武器裝備。
此前所沒收的角蹄種耕田,被巨魔們保留了靠近城市原址的一大片;
在取締了田壟等障礙后,這裡就變成了可以『機械化開墾』的大田,成為了要塞的糧食生產基地。
而肉食則可以從南方的山林、要塞內外的河水中獲得,且部落也打算運來一批馴化完畢的畜生,作為此方畜牧業的種子。
要塞中還將建立『物資交換中心』、『第一銀行北方分部(規劃中)』等,專門負責處理諸盟賠款與支援建設事宜的分支機構;
此外,還會陸續的籌建執政府、律法院分支機構,以及本地的保民院組織。
還有各種功能樹,也會在此後的時日里陸續填補。
除了生產活動之外,這個被稱為『北方要塞』的新定居點,會成為諸盟間的緩衝、以及安保力量;
另外,它還要肩負起為本部監視更北方的任務,並在將來適當的時候擔負起『前進基地』的責任,以支撐本部對更北方的探索與可能進行的征服。
~~~
要塞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完成了先期、中期工程的遠征軍,卻已經要帶著戰死同胞的遺體返回本部;
在那裡,生者會獲得的獎勵與懲罰、亡者將獲得榮耀與祭奠。
至此,黑森林與土倫部之間的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其結果,是巨魔實際控制了先祖祭壇、北方高原,並獲得了這片土地的所有權、宗主權,前提是它能一直強大下去;
而土倫部消失、薩滿祭司全滅,角蹄種也被一分為三,且在未來極有可能繼續無限分裂下去並為黑森林巨魔提供了很多『錯誤樣本』,從另一個方面成為了文明發展的助力。
唯一可惜的,就是先祖祭壇所保存的知識、以及角蹄種的特色力量,基本上都需要黑森林所派遣的巫醫們,去花費時間慢慢研究
而已經分治的新盟,自此以後也基本上失去了重新獲得過去知識的機會;
所有基於先祖之靈的力量與傳承,都隨著他們對祭壇的失去而煙消雨散.
憑著角蹄種那遠快於巨魔的換代速度,說不定只兩三代角蹄種后,他們就會徹底忘記曾今所擁有的一切,成為一個.或者好幾個完全的農耕種族、為黑森林巨魔世世代代的耕作下去。
或許在將來,等黑森林徹底解析了先祖之靈等等的秘密后.會將這些原本屬於土倫部的知識與力量,在改頭換面一番后做為巨魔們的『恩惠』,再次交還給這片土地上林立的角蹄種諸氏族.
到時候,說不定這些被選中的傢伙們,還得感嘆黑森林的慷慨、在感激涕零中奮勇的為宗主而戰呢~
當然,由於先祖祭壇的特性,巨魔們沒打算真的從零開始研究它;
在高原初定后,巫醫們根據議會的指示,按照巨魔的方法篩選了幾個、在精神力方面於角蹄種中算是出類拔萃的少年,養在了先祖祭壇中;
在未來,來此地駐紮的巫醫們,將以他們作為撬動知識的工具,去逐步的掌握所有知識;
而這些少年的命運,無非是兩種情況聽話的被永遠圈養、亦或者因為起了妄念而被卸磨殺驢。
總而言之,先祖祭壇中的知識、先祖之靈的奧秘,不止現在和將來會是屬於黑森林巨魔的;
就連在那遙遠的過去,它們似乎也應當屬於黑森林巨魔
這章算是請假的補償吧,發現我真的只能寫6、7000+,這三張9000+寫的頭暈目眩,質量也不太行,感覺有點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