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少林方丈
一個暮年老僧站在黃裳身前,把少林眾僧擋在身後。鬚髮皆白,垂垂老矣,但目光湛然,實則隱藏了一身驚人的修為。
黃裳必要的客氣必須有,打生打死不能失了風度,抱拳道:「大師功力深厚,佩服佩服!請教大師法號。」
老僧道:「老衲少林靈門。」
黃裳動容道:「原來是方丈大師,失敬失敬!」
除了隱居不出,不聞名於江湖的人,少林靈門方丈可謂當今武林第一人,輩分、武功都是當世第一流,連恬淡安然的李滄海也不能不神情一肅,悄然站到黃裳身後。
靈門大師道:「施主過獎了,不過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僧。」
黃裳道:「能請出方丈大師,實屬榮幸。一個小小的喬家,竟然能驚動少林方丈,看來我低估喬家的事了。」
其實黃裳這就屬於強詞奪理了,靈門關心的是玄慈。
雁門關外的事在玄慈眼裡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但在靈門眼裡也許不過就是培養接班人的一個歷練過程。
至於這其中誰說了謊,誰是冤死的,都與少林方丈無關。說破大天,不過是死了一個不知名的契丹家庭,和中原幾十位武林中人。少林此行只出一個玄慈,也全身而退。
而且少林的號召力、玄慈的領導能力在這件事上都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這件事對少林來說沒有任何損失,也談不上失敗。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留下了喬峰這個契丹野種,但靈門認同玄慈的決定。當時的情況,出身少林的玄慈保下小喬峰一命是唯一的選擇,這就是虛名帶來的束縛。
靈門大師道:「施主想多了,老衲只是關心喬施主一家此去是否安全。」
小喬峰被一個深不可測又不是少林朋友的人帶走才是靈門最關心的,如果帶走小喬峰的是丐幫,少林問都不會問。
黃裳道:「大師覺得我是何居心?」
靈門大師搖頭:「老衲猜不透。」
他怎麼敢透漏小喬峰身份的秘密,只能靠詐黃裳的話。
黃裳道:「猜不透就不必猜了,今天我一定要帶走喬家的人,大師打算怎麼做?」
黃裳做事乾脆,也不廢話,言多必失的道理他懂了幾百年了,他並不想透漏自己的上帝視角。
靈門心裡也猶豫,年老成精的他原以為只要多聊幾句,就可以看透黃裳這個毛頭小子。
可是黃裳突然開始耍橫,什麼都不說了,看似意氣之爭,就是想和少林掰掰手腕。
如果真的只是意氣之爭,少林身為天下第一大派,這點兒氣度還是有的,也不怕人說自己軟弱。
問題是如果不是呢?雁門關外的事真的就能密不透風?如果黃裳真的是為了雁門關外的事要帶走小喬峰,那就說明黃裳只可能是仇家。而他年紀輕輕就有這麼深的武功,真到自己這幫老傢伙都死了再來報仇,整個少林,無人能抵擋。
靈門此刻心中有一股衝動,就是借著少林的主場優勢,不惜代價殺了黃裳。哪怕真的是個誤會,殺一個和少林不友好、武功又這麼高的人,對少林也沒有壞處。
也許黃裳身後也有一個了不起的勢力,他不是個沒背景的人,但少林不在乎。靈門絕不相信還有人能如黃裳這般年紀,就有這種武功。說到底,靈門最忌諱的反而是黃裳的年齡,這就是少林方丈非同一般的遠見卓識。
靈門道:「施主語焉不詳,老衲不能讓你這麼帶走少林的人。」 黃裳一愣,他曾是個上位者,設身處地地想想,靈門見識了自己的武功之後不該為了一個前途未卜的幼童與自己死磕。
但話已至此,黃裳也不會再廢話,道:「大師,請!」
靈門雙掌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少林方丈,當世武林第一人,他是不可能與門下弟子聯手的。
少林弟子向後撤退,但目光中對自己的方丈大師充滿信心。
黃裳也沖李滄海擺手,讓她後退。可是李滄海卻不願後退,她雖沒和靈門交過手,但深知他的厲害,黃裳未必能勝。
黃裳雙目一瞪,雖沒有說話,但李滄海心中嘆了一口氣,還是不情不願地退了下去。
黃裳神色凝重,身形雖然紋絲沒動,但內息已經在極速運轉,身上的衣衫無風擺動,氣勢急升。
靈門大師也暗暗心驚,難道這個年輕人剛才未盡全力嗎?
黃裳道:「大師是前輩高人,如果讓大師先出手,實在不敬,既如此,黃裳得罪了。」
黃裳緩緩拍出一掌,不見任何精妙,不快也不狠,卻厚重異常。
黃裳知道靈門非是一般的對手,武學修為也異於常人,那些花哨的、眼花繚亂的招式可以免了,贏他只能靠真功夫。
黃裳這一掌樸實無華,迥異於剛才紛繁、詭詐的武功。
靈門見到黃裳這一掌,看似平常,可是自己卻有一種避無可避的感覺,無論自己怎麼變招,都逃不開這一掌的覆蓋。
他心中對自己的信心不那麼堅定了,這一掌體現的不是天賦的高低、武功的高低,而是對武學的理解,是境界,已經不在自己之下了。
妖怪!
看著二十來歲的黃裳,除了這個詞,靈門已經想不出其他的詞形容他了。
靈門也是出簡簡單單的一拳,不精彩,很沉悶,卻恰好接住黃裳的一掌。
「嘭」的一聲悶響,一股氣浪向四周炸開。
少林眾人再次後撤,目光中充滿了震駭,而李滄海擋在喬家人身前,抵住這股衝擊,讓她一陣窒息,隨即也拉著喬家三口撤的更遠。
黃裳和靈門身形都輕微的晃了晃,黃裳眯起了雙眼,而靈門卻將雙眼瞪圓,精光爆射,也一洗那種老態龍鐘的頹勢,整個人顯得精神煥發。
黃裳第二掌又至,依舊無招無式,又慢又滯,彷彿拖著千斤重擔。
靈門氣沉丹田也運足功力於有拳,伸向黃裳的右掌,招式與黃裳如出一轍。
二人的招式可以說乏味至極,甚至不如流氓鬥毆精彩,卻讓在場的這群武功高手看得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