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比武獲勝

  第18章 比武獲勝

  回家的路上還一直想著琴清的容貌,這是他第一次產生追女孩兒的想法。


  也許是因為所有的事情上了軌道,只要按部就班的進行就好了,而且現在身價暴漲,雖然身邊有舒兒和廷芳這樣的美女,可是他已經變得並不滿足,他想追求更多的美女,正是「飽暖思淫慾」。


  項少龍回到家中對烏應元說出了秦王的決議,他對這次比試還是很有信心的。


  箭術自己應該略有不及,但隨著自己的苦練,應該相差不多;馬下比武,自己信心十足;馬上功夫自己不如王翦。可是這個時代沒有馬鞍和馬凳,自己在比武時安上自己設計的馬鞍和馬凳,解放出雙手,戰鬥力必然大增,應該能勝。


  唯一遺憾的是自己正在打造的方天畫戟還沒有做好,否則更能出彩。只要想起自己手持方天畫戟,胯下汗血寶馬的樣子,就忍不住興奮。


  轉眼就到了比武之日。咸陽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到了校場,想看看未來的太子太傅的模樣。


  呂不韋對項少龍道:「準備的怎麼樣了?」


  項少龍道:「儘力而為就是。」


  陽泉君及軍方所在看台與呂不韋的看台遙遙相對,分列主看台兩側,秦王在王室成員的簇擁下端坐在主看台。


  內侍高喝:「項少龍何在?」


  項少龍脫去外袍,身穿白色武士服,足登白色戰靴,背著烏應元高價買來的射日寶弓,手中握著雪飲狂刀,昂首來到校場中心。


  內侍又喝道:「王翦何在。」


  遠處一匹快馬,鼓風而至,黑色的高頭大馬上是一位身穿黑色錦袍的英偉男子,真是人如虎,馬如龍。


  王翦來到場中下馬,與項少龍一起拜見秦王。


  秦王只是看了王翦一眼就覺得項少龍所言不虛,這王翦果然出眾。他與項少龍身高相若,體格彪悍,劍眉星目,在黑色戰袍的映襯下,顯得皮膚更加白皙。高鼻深目,目光如電,烏黑的長發,隨風舞動。


  二人身高相當,體魄相當,一黑一白,立於校場中央,端的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秦王看著二人心中歡喜,:「這就是我大秦的好兒郎。」


  秦王先講述了此次比武的目的,又勉勵了二人幾句。


  內侍開口講述比試方式:「分為三場,箭術,馬下比武,馬上比武。」


  標靶在二百步外,每人十支箭,比準度。


  二人並肩而立,摘弓搭箭。


  王翦果然箭術驚人,既快且准,遠在連晉之上。待他十箭射畢,項少龍才射了五箭。


  項少龍並不驚慌,他知道射箭是自己的弱項,本就沒希望能贏下此局,所以自然要準確度。


  待十箭射完,二人準度相當,按照規則,算是平手,可是王翦射速是項少龍一倍,按平手算他就吃大虧了。可是規則如此,只怪比試之前沒講清楚。


  但王翦性情豪邁,對自己又極有信心,還有兩局,再勝就是,所以並不多言。


  就在內侍要宣布平手的結果時,項少龍大聲道:「王將軍箭術過人,項少龍甘拜下風。」


  他認輸了。


  現場一片嘩然。


  陽泉君一方大喜過望,呂不韋心中暗恨,而秦王心中更多的是欣賞。


  王翦也沒想到項少龍會認輸,轉頭看向項少龍,只見項少龍面帶微笑,豎起大拇指,一臉的讚歎,坦坦蕩蕩。心想:「這項少龍倒也是個磊落的漢子。」


  秦王親自宣布,第一場:王翦勝。


  第二場開始。


  王翦拔出長劍,面對項少龍。


  項少龍拔出雪飲狂刀,看向王翦。


  王翦發現項少龍手中的兵刃不是一般的長劍,心中更加謹慎。


  項少龍長刀在手,信心百倍,刀法重攻,項少龍率先出手。右手持刀,呈拖刀勢,奔到王翦跟前,自下而上,劈向王翦。刀劍相碰,二人都是手臂一麻,至少在力量上,二人不分上下。


  王翦挺劍就刺,項少龍閃身躲過,斜向劈擊。二人你來我往打在了一處。


  項少龍刀勢凌厲,王翦劍法也並不花哨,顯然是百戰劍法,追求效率。


  百餘招過後,二人難分上下。項少龍暗嘆:「小看天下英雄了。」


  王翦的劍術勝連晉多矣。本以為自己籌備多年,加上寶刀之利,在這時代應該所向無敵,王翦雖是歷史名將,自己也能戰而勝之。但沒想到這王翦也是天賦異稟,驍勇非常,不知這天下還有多少這樣的人物。 打到此時,王翦心中也暗暗佩服項少龍的武藝,自己從軍以來,還從沒遇到過與自己相當的人物,這一戰,打的過癮。


  現場的觀眾看得如痴如醉,心潮澎湃。


  二人體力消耗都極大,身形一分,很有默契的恢復著體力,等待下一次的進攻。


  項少龍這時使出了自己的雙手刀法絕技。擺出日本劍道中專門攻擊的上段姿勢。


  王翦一看他雙手持刀,大吃一驚,有心學他雙手持劍,可自己的劍柄太短,不適合雙手把持,只能全神貫注項少龍的刀。


  此時,力量就是項少龍的優勢,最簡單的劈擊就是他致勝的法寶。上下劈擊、斜向劈擊、跪姿劈擊,一刀比一刀快,刀刀劈中王翦的劍。


  王翦連續格擋二十餘擊,終於虎口震裂,長劍被磕飛。項少龍並不追擊,站在了原處。


  二人罷手。


  內侍宣布,第二場:項少龍勝。


  王翦心裡微微有些沮喪,他的想法是三戰全勝。太傅之位他志在必得,只有如此自己才能施展抱負,沒想到遇上了一個如此強大的對手。


  項少龍道:「王將軍手上有傷,不如下一場改日再比。」


  秦王愛惜王翦的武藝,溫聲問道:「王將軍,不如將下一場延後吧。」


  王翦悍勇異常,這點兒小傷根本不放在眼裡,況且這是與項少龍比武時受的傷,是自己技不如人,回去養傷再比,自己丟不起那人。道:「大王,王翦還能繼續,不必推遲了。」


  秦王心中對王翦更是讚賞,道:「好,就依王將軍之意。」


  第三場開始。


  王翦騎上自己的戰馬繞場一周,靜靜地等著項少龍。


  場邊為項少龍送來一匹火紅的戰馬,高八尺,長丈二,全身上下沒有半根雜毛,碗大的馬蹄彎曲如鉤,真如同崗上猛虎、海中蛟龍,他給這匹馬起名「赤兔」。


  可是這不是最吸引王翦的,最吸引王翦的是馬背上高橋馬鞍和兩肋間的黃金馬鐙。


  只見項少龍扳鞍認鐙騎了上去,一摞韁繩,雙腳一磕刺馬針,這匹馬四蹄登開,也繞場跑了一圈。可這一圈與王翦不同,項少龍只用雙腳控制戰馬,雙手依然持刀。


  王翦知道,自己這局也輸了。自己必須要用一個手控制戰馬,只能單手應戰。不是自己騎術不行,而是項少龍的工具太先進。


  王翦心灰意冷,翻身下馬,叩拜秦王,道:「大王,王翦認輸。」


  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只有軍方大將若有所思。


  秦王好奇問道:「王將軍何出此言?還沒比怎麼就認輸?不如王將軍傷好后再比輸贏。」他以為是因為王翦手上的傷勢他才認輸。


  王翦道:「單憑項先生設計出馬背上的工具,其意義之深遠就已經遠勝對太傅之位的爭奪了。」


  項少龍道:「此戰非是王將軍騎術不行,而是我取巧而已。」


  秦王沉吟間,老將王齕道:「大王,我想仔細看一看項少龍馬背上的東西。」


  秦王道:「老將軍但去無妨。」


  王齕來到項少龍馬前,仔細觀察了起來,項少龍道:「老將軍不妨上馬一試。」


  王齕身形矯健,騎上大馬,操作了起來,當他鬆開雙手后自然能操控戰馬時,欣喜若狂,下馬來到秦王身邊,道:「大王,從今以後,我大秦的騎兵天下無敵了!」


  秦王大喜,問道:「老將軍何出此言?」


  王齕道:「此地不宜談論此事,容後向大王單獨稟告,項少龍的發明意義重大。」


  秦王暗道:「什麼發明,還需如此保密。」


  心中也著急知道此事,對王翦道:「王將軍才華過人,少龍也言道非是將軍武藝不行,今日寡人宣布:項少龍、王翦同時擔任太子太傅之職。」


  王翦喜從天降,本已放棄,沒想到峰迴路轉。軍方重臣也很高興,畢竟沒有讓項少龍專美於前,王翦是軍方的重要代表,他能擔任太子太傅也是軍方的勝利。


  只有呂不韋感覺越來越超出自己控制了。不知道項少龍弄出個什麼東西,讓軍方這麼重視,這麼重要的事,項少龍居然不通過自己,只怕以後烏家不那麼容易掌控了。


  秦王召軍方重臣王齕、麃公、徐先,以及項少龍和王翦入宮覲見,他想詳細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一個偏殿,王齕首先介紹了馬鞍和馬鐙對以後騎兵作戰的深遠影響,指出這是戰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再配合項少龍手中的戰刀,以後騎兵的威力已經無法估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