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明國師> 第250章 震動

第250章 震動

  第250章 震動

  金甌,就是金做的盆盂,通常用來比喻疆土之完固。


  掣籤,就是抽籤。


  這裡便是要說,用枚卜(抽籤抓鬮)來抉擇,真不是在開玩笑,而是華夏古代一項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廟堂習俗。


  枚卜起源很早,《尚書·大禹謨》記載舜要把君位傳給禹,大禹回答「枚卜功臣,惟吉之從」,也就是說,還是逐一枚卜功臣,讓運氣好的人接受帝位吧。


  《宋書·王華傳》記載,孔寧子曾對宋武帝劉裕說「隆化之道,莫先於官得其才;枚卜之方,莫若人慎其舉」,所謂「枚卜之方」,就是指通過抽籤的方式公平選拔具有同等條件的官員。


  而枚卜既可以用來選君王、選官員,也可以選宰相,《舊五代史·盧文紀傳》記載,李從珂就把當時有清望的高官姓名寫在紙條上,然後投入琉璃缻中,月夜焚香,禱請於天,次日中午用筷子夾出來決定宰相人選。


  到了明代,在姜星火的前世,枚卜則用途更加廣泛,不僅被明朝的皇帝們拿來選駙馬、選內閣大學士,甚至用來選狀元.

  嗯,如果建文帝也用枚卜而不是看臉,王艮就有更大地概率當狀元了。


  總之,用枚卜來決定兩個皇子到底誰去北直隸,誰去南直隸,真的是一件非常公平,且沒人挑的出毛病的事情。


  很快,朱高燧眯著眼睛雙手捧過來了一個金甌。


  而朱棣則親自從懷裡摸出了兩個簽。


  顯然皇帝親自保證兩個簽沒被做手腳,也沒泄密,誰抽到哪個算哪個。


  朱高熾胖胖的臉上,流下了一行汗漬,隨後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使自己的心緒冷靜了一點。


  於是二人同時把手放在簽筒里,簽筒里傳出來嘩啦的聲音,各摸了一個簽。


  整個過程明明沒有任何波瀾,但朱高熾的眼皮卻猛烈地顫動了起來。


  那是儲君大位,所帶來的無形壓迫力。


  他們抽的不是簽,是命!

  雖然經過了道衍設計的一系列公平且複雜的係數平衡,但有一點卻是南北直隸無法改變的。


  那就是水文條件!

  水,在這個時代代表了更便捷的交通,代表了更廉價的灌溉。


  在地上。


  南直隸,被長江一分為二,河網密布航運發達。


  北直隸,則是嚴重缺水。


  在天上。


  南直隸,一年有接近半數的月份在下雨。


  北直隸,只有特定的兩三個月才會下雨。


  而這點,所有人都能意識到,卻又都默契地閉口不提。


  所以,哪怕做了人工平衡,水文條件這種利害極深的自然稟賦,卻是偏偏不可平衡的。


  誰選到南直隸,依舊有著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關鍵的優勢。


  朱高熾閉上了眼睛,將手中的簽慢慢地摸出來。


  當朱高熾看到簽上的內容時,他頓時感覺全身輕鬆起來。


  但他卻要忍住笑意,因為旁邊的朱高煦正滿頭冒汗呢。


  而另一邊,老三朱高燧也看了看兩人手中的簽。


  「朱高熾,南直隸;朱高煦,北直隸——!」


  朱高燧聲音洪亮地念完,轉身走回了皇帝的身邊。


  朱棣和道衍對於這樣一個公平的、由兩個皇子親手選擇出的結果,也並沒有任何異議。


  「啪嗒」一下,朱高煦手裡的簽被捏斷了一角。


  「俺怎麼這麼倒霉?!」朱高煦心道。


  朱高煦心裡一陣懊悔,要是把大哥那邊的簽摸過來就好了。


  不過眼下事已至此,顯然是不能再改了,他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朱高煦的沮喪,也只是持續了須臾,他似是想到了什麼,剎那間便振奮了起來。


  「對,我為什麼不去問問無所不知的姜先生,我該怎麼辦呢?」


  朱高煦心頭盤算,他當然知道以姜星火的眼界和格局,根本就不會想參與進這種儲君之爭。


  而且父皇既然有打算拜姜先生為大明國師,那麼恐怕也不會讓姜先生直接插手進儲君之爭。


  否則這種規則破壞者級別的存在,很容易就把一頭給搞得失去平衡。


  但是,在南北直隸推行更化變法,卻一定是姜先生想做的事情。 所以不論父皇怎麼打算,姜先生怎麼打算,自己只要認真地去做以姜先生理論為基礎的更化變法,那就肯定是能從姜先生這裡,獲得一些指點的。


  朱高煦當然清楚,姜先生的能力,到底有多麼強大。


  那絕對是凡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地步。


  隨手指點的東西,都足夠常人受益無窮。


  「而且不管怎麼說,俺跟姜先生的關係,也是更親近的,姜先生也親口允諾俺,定能保俺一個周全.」


  朱高煦心下稍定,卻是笑吟吟地彎腰作揖,往朱高熾跟前一送,道:「大哥,你我兄弟且需努力為父皇更化變法出一份力啊!」


  「哦」朱高熾失神了一陣,接著便連忙回禮道,「二弟一別多日,講話做事極有條理,確是讓大哥刮目相看。」


  朱高熾說的是真心話。


  原先的朱高煦那就是一個混不吝的悍勇莽夫,若非姜星火調教的好,決不會有今日這般表現。


  而周圍的尚書們,也是覺得傳說中的(一直蹲詔獄基本沒怎麼見過)二皇子,確實跟傳聞的粗魯武夫不太一樣。


  個別見過之前朱高煦如何飛揚跋扈的,譬如兵部尚書、忠誠伯茹瑺,方才清楚,姜星火到底對朱高煦的改變有多大。


  內閣值房,不算隔音。


  剛才朱高燧念的聲音那麼洪亮,這話傳到了值房之外,許多人的心情瞬間跌宕起伏。


  就如同燕軍內部幾乎是清一色地支持二皇子朱高煦一樣。


  內閣的青年才俊們,基本都是偏向於支持大皇子朱高熾的,只是這個偏向或多或少的問題罷了。


  首先,這消息意味著,兩個皇子的南北直隸分配已塵埃落定,再難改變。


  而運氣不太好的二皇子,爭取這個儲君之位獲勝的幾率,顯然先天性地小了一些。


  其次,二皇子終究還有一搏的機會,因為這次朱棣給出的「考試」的結局,並不確定。


  不過再怎麼說,這終究是一個好的開局,這也讓把寶都押在了大皇子朱高熾身上的部分內閣成員們鬆了口氣。


  解縉、黃淮、楊士奇三人雖然不合,但這時卻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彷彿達成了某種共識。


  外面的月光照耀在宮城上,使得那些宏偉的殿宇閃爍著銀色的光芒,而宮門內側,則隱隱約約傳來了宦官打更的報時之聲.

  內閣值房內自然也聽到了聲音,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敲定,所有人都有些放鬆了下來。


  持續了一整晚的緊張會議,讓這些多少上了歲數的中老年人,都有些精神疲憊。


  但朱棣卻好似不打算讓他們消停一般,又開口說道。


  「喔對了,朕還想做一件事,忠誠伯。」


  「臣在。」茹瑺抬起頭看向皇帝。


  朱棣有節奏地用指節敲擊著椅子扶手,說道。


  「朕打算重新調整充實一下大明的北部防線。」


  此時的大明北部防線,乃是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亘萬里的這條防線上相繼經由遼東、北京、宣府、大同、偏頭關、延綏、寧夏鎮、固原、甘肅等區域構成的,也就是後世的大明九邊的雛形。


  而與後世的大明九邊還略有不同,那就是此時的大明,在長城以外的漠南還有不少衛所駐軍,遼東被抽走了大部分兵力的大寧鎮也還沒有被徹底廢棄。


  嗯,朱元璋他老人家親自給自己作為塞王的兒子們下了命令,教他們怎麼讓衛所兵構築防線,並且長久地在漠南生存,從保養武器弓箭到養牛羊、擠羊乳無所不包的那種。


  但朱元璋的操心,顯然跟他的很多政策一樣,都只管一時,管不了一世。


  在姜星火前世的歷史上,到了朱高熾和朱瞻基當皇帝的仁宣時期,在楊士奇的謀划、楊榮的決斷下,大明開始了全面收縮。


  在北部邊境,大多數的漠南衛所都逐漸廢除或內遷,最重要的開平衛也內遷了。


  在南部邊境,則是放棄了交趾布政使司和鄭和下西洋所建立的舊港宣慰司等等地盤。


  朱棣繼續說道:「從諸王獻還的三護衛里,需要重新抽調整備一部分新的兵馬,來作為塞防的主力.朕有意讓徐輝祖、平安、盛庸等將出任指揮使,雖然這是五軍都督府決定的,但忠誠伯終歸是兵部尚書,朕想問問你,覺得如何?」


  此話一出,眾人無不色變。


  雖然朱棣說是對兵部尚書茹瑺說的,但尚書們都知道,這是皇帝在對他們,進行某種正式的廟堂表態。


  任誰都知道,朱棣這麼一搞,恐怕大明的軍界就要發生一場大地震了!

  畢竟,軍隊是朱棣賴以維繫的根基。


  而朱棣這次動手,卻是不對燕軍系統動手,而是拿投降后沒有實權的南軍名將們,去指揮人生地不熟的諸塞王的三護衛重新整編出來的軍隊。


  那麼,其實還可以繼續想下去。


  皇帝這麼做,到底打算幹什麼?

  是真心重用這些南軍降將,還是藉機把南軍有威望有能力的將領都調到北方去,然後徹底整合吃掉非燕軍系統的其他部隊?


  朱高煦的眸子里,閃過了一絲異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