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輸出
第136章 輸出
李景隆大抵是心下安靜,終於掏出了他的摺扇搖了搖,說道。
「如此一來,只要確立了以漢民族為主導的民族國家概念,那麼也就不存在華夷之辯、以夷代華這些爭論了。」
「便是如此。」
姜星火肯定地說道:「這個理論推廣開來還有一個好處。」
李景隆沒接茬,朱高煦連忙配合道:「姜先生請說。」
「那就是海外戶口權。」
「海外、戶口、權?」
五個字倒是都認識,組合在一起似乎也不太難以理解。
「海外大明人登記在魚鱗冊和黃冊上的權力?」朱高煦字面翻譯了一下。
姜星火點點頭,說道:「就是這個意思。」
「殖民必然會造成大量的海外人口出現,而如果無法解決這些海外人口的認同問題,只依靠強橫的武力進行壓制,那麼最終必然會落得跟蒙古人一樣的下場。」
「短則數十年,長則上百年,隨著強橫武力被腐蝕、墮落,當地人口就會蜂擁而起,推翻大明在當地的統治。」
李景隆點了頭,說道:「道理是如此,但如何能解決呢?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算承認了他們同樣是大明皇帝的子民,恐怕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吧。」
聞言,密室里的大明帝國高層決策者也陷入了深思。
這個問題,蒙古人就是最好的範例。
蒙古人經歷了數次西征,除了元朝,更是在西方建立了四大汗國,也就是佔據了後世俄羅斯歐陸地區的金帳汗國(斯拉夫化蒙古)、佔據了宋朝時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舊地的察合台汗國(突厥化蒙古)、佔據了後世中東兩伊及南高加索的伊爾汗國(綠化蒙古)、佔據了後世特殊兵團地區的窩闊台汗國。
除了窩闊台汗國存在時間較短,其他三大汗國存續時間都達到了百年左右,曾經在「貨幣遊戲:模擬元朝」里短暫出場過的「海都翻邊」事件,指的就是窩闊台汗國的倒數第二任大汗孛兒只斤·海都向元朝邊境挑釁的史實事件。
而蒙古人征服其他地區,最終的結果,不是同化異族,反而是被異族同化。
這一點,從蒙古人最最最重視的軍事技術「甲胄」上,就可以管中窺豹一二。
元朝的蒙古人,基本學習繼承了金、夏、宋三國的鐵浮圖、鐵鷂子、背嵬軍(非岳飛時代)的重型扎甲,形制並無太大改變;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則是吸收了部分波蘭、普魯士等騎士的板甲工藝,發展出了板甲為主、扎甲為輔的甲胄形制;伊爾汗國的蒙古人,則部分拋棄了扎甲,根據當地的地形氣候敵人等條件,轉向了鏈甲為主、扎甲為輔,甚至還開發了駱駝騎兵的相應甲胄;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則是點出了類似於後世八旗,但更加突厥化的無袖布面甲加高筒盔的奇怪軍事科技樹。
朱棣開口說道:「朕倒是不擔心大明進行海外殖民和貿易,大明的人會被當地人同化。」
聞弦而知雅意,見父皇沒繼續往下說,朱高熾接話道:「蒙古人之所以會被同化,歸根結底就是蒙古的人口太少,而當地的人口太多,甚至連百分之一的都達不到,只是依靠精銳軍隊進行高壓統治,而幾代人之後軍隊戰鬥力下降,自然只能跟本地勢力相結合,也就逐漸被同化了。」
「但大明相比於蒙古的四大汗國可謂是人口眾多,雖然經歷了元末戰亂和靖難之役,現在國初確實有一些人口短缺的現象,但兒臣相信,按照我們大明的生養習慣,不需要幾代人,在未來大明面對的一定是人多地少而不是地多人少,所以殖民海外減輕並緩解大明的人地矛盾,是非常有意義的。」
「陛下所擔心的,恐怕是當地人難以被大明同化。」顧成看了眼朱棣接著說道:「或者說,如果大量當地人被同化,大明應該如何管理這些異族的問題。」
「正是如此,顧老將軍說的,就是朕所擔心的。」
朱棣十指交叉,緩緩說道:「大明自然不必擔心跟蒙古人一樣被當地人同化,可不管是當地人不好被同化總是鬧反叛,還是大量心懷叵測的當地人取得了大明子民的身份,都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說罷,朱棣看向了道衍。
道衍只是簡單說道:「二虎競食,以夷制夷。」
顧成隨後點頭,他也是這個意思。
顧成鎮守貴州二十年,說白了用的也就是這個法子,對於完全管不了的境外土司,大明當然只能選擇羈縻政策。而對於能管又沒有力量完全管的境內土司,則是採取分而治之的老辦法,如果有誰有做大的苗頭,那就大明牽頭出兵,一棍子拍死。
在姜星火前世的歷史上,這招在大明有足夠力量對付地方勢力的時候,堪稱是屢試不爽。
譬如萬曆三大征里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播州楊氏統治當地數百年,任你王朝更迭我自巋然不動,到了楊應龍時代,兼并周圍土司,已經成了苗疆最強的土司勢力。
「養馬城中,百萬雄師擎日月;海龍囤上,半朝天子鎮乾坤。」
打遍苗疆無敵手的播州土皇帝,夠狂吧?
一樣被張居正更化迴光返照的大明,硬是堆錢、堆兵、堆後勤給堆死了。
當然了,這個前提是大明的軍事機器還有足夠的能力。
等到老奴十三副盔甲起兵的時候,大明的遼東軍已經在抗倭援朝里元氣大傷。
遼東軍能抹殺女真嗎?抹殺不了!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至於中央軍出動,來了一手後世校長經典分進合擊,被老奴各個擊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雖然從戰術層面上來講,考慮到後勤輜重補給的問題,分進合擊倒也沒什麼毛病。
只不過教練制定的戰術再好,上場的人勾心鬥角執行不出來也沒用,都指著最後時刻攤手甩鍋靠隊友,能贏才有鬼了。
密室中幾個大明帝國的高層決策者,思來想去,也沒什麼新主意。
最後得出的結論還是老一套,控制不了就羈縻,能控制的就分而治之,敢炸刺的就拍死。
「輸出價值觀。」
姜星火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嶄新的解題思路。
「姜先生,輸出價值觀是什麼意思?」朱高煦疑惑問道。
「簡單說一下,不浪費時間深入闡述。」
姜星火開口道:「我認為人的思維觀念,主要是由三個觀點構成的,也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世界觀就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現在的絕大多數百姓,眼裡的世界只有自己的村落,甚至隔壁的村落,對於一些愚昧的百姓來說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他們即看不到他們眼裡世界以外的世界,譬如外面的鎮子、城池,更看不到整個大明,遑論大明以外的世界了.也就是說,普通百姓的世界觀,就是由村落里基於血緣關係宗法制和農耕習俗塑造出來的,比如在村落這個小世界里要如何如何。」
「人生觀則是指一個人如何看待他/她的一生,或者說這一生該怎麼度過,大部分百姓沒時間思考這些問題,因為繁忙的農耕勞作使他們身體疲憊不堪,精神也隨之乏味,所以大部分的百姓人生觀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或者相夫教子,按照大多數人的一生去過自己的一生。當然,對於接受過教育的人來說自然是努力向上爬,然後光宗耀祖或者建功立業之類的。」
「至於價值觀,則是人認定事物價值、辯定是非的觀念,換句話說,那就是我覺得這件事是否有價值,這件事是對是錯。價值觀對人做出抉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同樣的條件下,不同價值觀的人,面對一件事往往會做出截然相反的抉擇譬如有的人願意為大義而死,有的人覺得簡直有病,這便是有的人認為『大義』是有價值的,『捨生取義』是對的。」
聽完姜星火簡單直白的闡釋,李景隆若有所思地說道。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其實是基於他的生長環境和受教育程度所決定的,而價值觀,對於人做選擇有重要影響,其一是覺得某件事物是否有價值,其二是覺得做某件事是對是錯?」
「就是如此。」
「那按照姜先生的話說,大明要向海外人口輸出的,就是最後一個『價值觀』?」朱高煦繼而問道。
姜星火點頭道:「因為一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隨著成長的環境和受教育的程度很容易定型,到了成年後就很難改變,而價值觀不同,價值觀是可以被後天改變的,尤其是『有利益導向的價值觀』,很容易扭曲替代原本的價值觀,把人帶到新路上。」
「姜郎,不妨展開說說什麼叫做『有利益導向的價值觀』,我們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李景隆說道。
隔壁密室里的幾人,此時也豎起了耳朵。
他們都很敏感地意識到,這就是如何避免蒙古人覆轍,如何能有效治理大明海外人口的關鍵所在。
「有利益導向的價值觀,指的就是大明輸出的價值觀,會讓他覺得,按照大明輸出的這一套價值觀進行價值和對錯判斷,給他『可能』帶來的利益,遠高於他原本秉承的價值觀。」
「能舉個栗子嗎?」李景隆問道。 「可以,拿剛剛講過的日本人舉例吧。」姜星火想了想后說道,「比方說,原本一個日本人,他的價值觀就是為大名盡忠是有價值的、遵循集體是有價值的、追隨強者變強自己是有價值的等等。」
朱高煦和李景隆點了點頭,之前已經講過,地理環境確實塑造了日本人的這些精神特質。
「那麼如果大明的輸出價值觀在一部分上與日本人原本的價值觀衝突,但卻又實實在在地能帶來物質和精神利益,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在長時間的宣傳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這種能給他帶來更大利益的新價值觀。」
「譬如,如果大明統治了日本,大明宣傳人與人是平等的,人身依附不合法,百姓只需要也唯一需要對皇帝盡忠,那麼你們猜猜會有什麼後果?」
李景隆想了想說道:「總有人不願意依附原來的主人,只是迫於無奈或者沒有其他出路,若是被這麼灌輸,有人挑頭解除人身依附,其他人想必也會動搖畢竟,除了少數人,大多數人還是願意活得自在一些,前提是他們的生活條件不變或者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更差。」
「再譬如,大明宣傳人應當有自己自由選擇的權力,不應當事事遵循集體,可以自己選擇去哪個海外殖民地,可以選擇自己去哪個城池做工,而不是被束縛在原本集體的田地上,再猜猜會有什麼後果?」
朱高煦乾脆說道:「那自然是怎麼痛快怎麼來,只要風潮漸起,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就會變得沒那麼願意受集體的約束。」
「再再譬如,大明宣傳大明雖然是以漢民族為主導的民族國家,但卻接受四夷漢化后加入,當然了,這有一套嚴格的審核流程,必須是有一技之長、且為大明連續創造價值、且認同大明價值觀的海外夷人,才可以被視為漢化后的大明子民。那你們再猜猜,會有什麼後果?」
兩人異口同聲:「渴望加入大明!」
「便是如此,明白了嗎?」
姜星火笑道:「這種價值觀的更替,會讓他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是個大明人,從而想要努力成為大明人,這也就是海外戶口權的核心利益所在。」
「而這個前提就在於,在他看來,大明一定要比原來的國家更強大、更富饒、更文明,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利益,這種利益不局限於金錢財富,而是包括了身份地位、心理優越感等等一個夷人成為了大明子民,在身份地位上他就是比原先的同胞高人一等,他就是會有心理上的優越感。」
事實上,思維殖民才是殖民的最高境界,武力征服不過是一個開端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嚶國老太太去世,能讓全世界數以千萬計的前殖民地人民,包括天竺、杭康等等現在頗為發達、人均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地區,都為此痛哭流涕。
精神世界價值觀的某個木雕泥塑碎裂了。
這也是唯一能解決蒙古人那種粗暴的武力征服後遺症的辦法。
「這才是漢宣帝定胡碑文的最好應用。」
姜星火輕聲念道。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漢土之民,皆沐漢化。」
「縱去國十萬里,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下課。」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壯哉!」
顧成說話時目光炯炯,充滿鬥志。
作為一代名將,哪怕歲數大了,身體也有各種小毛病,但心中卻始終燃燒著熊熊烈焰。
朱棣和顧成對視一眼,一老一壯兩位軍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賞、激動與熱血沸騰。
作為開國功臣的顧成是大明朝當之無愧的第一代將星,而朱棣則是大明第二代最強的統帥,也是最為接近唐太宗模板的人。
顧成現在已經年過七十高齡,但還堅守著自己職責,為國家效力。
在數十年前,顧成曾追隨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親手將元朝打敗,將蒙古蠻夷趕出中原,如今,他就要重新披掛上陣,返回北疆率領大軍抹殺女真,為大明掃除後患。
姜星火的這套理論,徹底引起了他們的共情。
作為一個軍人,開疆擴土讓大明遠邁漢唐,使他們榮耀所在。
作為一個漢人,讓漢人永遠不再遭受屈辱,是他們畢生所求。
正是因為經歷過被異族入侵、凌辱,他們才明白,漢人自己強大起來,到底有多重要。
而一個強大的漢人民族國家,就必須有持續的軍功勛貴造血能力!
否則,便會如姜星火所說那般,不過幾代人的時間,便會淪落到文恬武嬉的境地。
而海洋,無疑是比陸地更加能獲得更多財富、緩解人地矛盾、培養軍功勛貴的方向!
顧成開口道:「不過陛下,容老臣說一句您不愛聽的。」
朱棣沉聲道:「顧老將軍請講。」
「大明想要完成戰略轉型,由陸地轉向海洋,老臣認為沒有問題。」
「畢竟,蒙古人的衰落是必然的,而蒙古高原也確實如姜星火所說,註定了無法徹底消滅游牧民族。」
「而下西洋,則不僅可以獲取高額的貿易利益,還可以持續性地培養新的軍功勛貴。」
「老臣作為太祖高皇帝親衛時,有一次太祖高皇帝便曾經對老臣說過,大明決不能走南宋的老路!」
「皇帝至高無上,左邊把著文官,右邊握著武臣,決不能失去平衡!」
「而向海洋培養新的軍功勛貴,第一仗就是日本。」
「日本這一仗必須打,也必須打的漂亮,老臣建議,陛下應該多選擇青年的大明第三代將領,無論是張玉之子張輔,還是二皇子,都應該派上去歷練.從來都沒有雛鷹躲避在羽翼下能成長為雄鷹的道理。」
顧成眉頭緊鎖,目光閃爍:「但有一點陛下一定要注意,那就是海戰絕不同於陸戰,大明自開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水戰也只是跟陳友諒打的鄱陽湖之戰,嚴格的來說,算是水戰而不是海戰,換句話說就是大明沒有半點大規模海戰的經驗。」
「因此,日本的各方面情報,包括軍隊有多少艦船、有多少兵力、訓練如何、裝備如何、輜重如何,各地廟堂勢力如何分佈、互相間關係如何、田地人口如何.都需要曹國公出使的時候探查清楚,這一點,曹國公的任務非常艱巨。」
「可是,老臣對於曹國公的能力,秉持著懷疑態度!」
顧成臉色凝重地說道。
雖然說大明的國力軍力遠超日本。
可在顧成這位性格忠謹的總參謀長這裡,凡是都是情報越多越好。
但是曹國公李景隆,真的是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么?
朱棣目光深邃,他看著牆壁說道。
「朕會親自去南京碼頭迎接載譽而歸的曹國公。」
「到時候不論功成與否,朕心中與曹國公的種種芥蒂,一筆勾銷。」
朱高熾莫名地打了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