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第五形態> 第477章 大儒之姿

第477章 大儒之姿

  第477章 大儒之姿

  「大儒之姿!」


  張學舟的聲音在第三遍誦讀後低了下去。


  董仲舒一時難於理解相關的原因。


  他最終只得認為張學舟是一個具備美好品質且單身的大齡青年。


  單身的問題也就罷了,那只是守住了一點點先天純陽之氣,品質的美好才是董仲舒所難理解的事情。


  儒家孔聖人認為擁有仁、義、禮這三種品性者可真正入儒門。


  孟聖則延伸到仁、義、禮、智四種品性。


  而董仲舒延伸到仁、義、禮、智、信。


  仁是指人與人之間要仁慈,少一些非生即死的極端情緒。


  義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事。


  禮指道德修養,智能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


  而董仲舒所延伸的信屬於誠信。


  但凡五類品質齊全,不斷誦讀下浩然正氣必然臨身。


  修學先修德,這也是儒門最重要的綱領。


  董仲舒硬是想不通張學舟這樣的人為何擁有美好品德。


  即便不是他所關聯的五類品德,張學舟也可能有四種又或三種品德。


  不論是什麼人具備了這其中的數種品質,那就是可以貼心交往的人。


  董仲舒與張學舟相處時沒發現對方諸多品德優點,但浩然正氣訣發現了。


  契合儒家品性的術決不會騙人,尤其是他改善改良的浩然正氣訣。


  董仲舒目光微光閃爍。


  如果他此前是只想改善改良張學舟這種陰陽家的門人,眼下的他多了幾分心思。


  「申培公等人把持儒門已久,趙綰、王臧、孔安國、周霸、夏寬、碭魯、繆生、徐偃、慶忌等人和他百家學派爭鋒的理念幾無區別,不斷對我的新派指手畫腳,偏偏我這邊沒幾位可穩鎮朝廷的大儒,最高也只有我這個博士,還當不得申培公一個學生……」


  董仲舒不斷思索,顯然是看上了張學舟這種大儒之姿的後起之秀。


  只要張學舟投入儒家,或許十餘年,又或許數年,儒家必將增添一位大儒。


  而與董仲舒構建了關聯的張學舟顯然不會投入申培公等人陣營,必然能成為他在儒門的強力支持者。


  他目光浮動,顯然是將此前的念頭加重了數分。


  他不僅僅要讓這位陰陽家的修士剔除喜怒行事的無拘無束,更是要牽引對方踏入儒門,甚至成為儒門舉足輕重的人物。


  「浩然正氣好用吧?」


  諸多尋思后,董仲舒踏出了廂房。


  他取了一桿燈籠,挑著燈籠慢悠悠晃到了張學舟身邊。


  「這浩然正氣究竟是什麼?我感覺體內的法力恢復了三成!」


  張學舟最初難於判斷浩然正氣帶來了什麼作用。


  但他在修行耗盡法力后誦讀浩然正氣訣,最終衍生的變化讓他察覺清楚。


  在他身體內,此前消耗殆盡法力源源不斷衍生,直到三成水準后,這種衍生速度才恢復到原始狀態下的緩慢恢復。


  「這種法力的恢復能力是臨時性質還是我之後會一直擁有?」張學舟問道。


  「只要你持續修行,這就是會一直擁有的能力!」


  儒門修士擅長術法諸多,若因為欠缺法力不得釋放,這讓多樣性的修行會成為一樁笑談。 儒門的術法較之正常術法威力要遜一籌,低輸出也對應著法力的節省。


  而與此同時,浩然正氣訣和諸多經文的不斷誕生,也讓儒門修士的續航能力在增強。


  一方面節省法力,一方面恢復法力,儒門修士因此具備了多樣的戰鬥風格。


  「也就是說我法力耗盡之後,但凡誦讀浩然正氣訣就能恢復三成的法力,甚至於有可能更多?」張學舟喜道。


  等到董仲舒點了點頭,張學舟只覺天降大禮包。


  法力的恢復性顯然珍貴,這不僅僅是關係到戰鬥能力的持久問題,更是能提升修鍊術的速度。


  一天修鍊三次術法和一天修鍊四次術法的區別很小,但這種修鍊時間持續一年,後者在術法上運用的純熟將甩前者一條街。


  「你也不想想我是如何掌控如此多術法,又如何將這些術法修鍊到一定水準的」董仲舒笑道:「若單憑體內那點法力修鍊一次休息一天,我時間再空閑也修行不過來。」


  「你們儒家的輔助修行手段如此強,為何別人不來學呢」張學舟道:「畢竟伱們這個能耐只靠嘴巴,學起來也非常簡單!」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董仲舒微微笑了笑,只是用一句話做了回應。


  靠運轉竅穴驅動法力修行還是靠嘴巴修行,看似外在修行方式不同,但兩者原理並無區別。


  甚至因為浩然正氣訣依靠誦讀採集天地正氣入體,過程充滿了玄虛,修行的難度反而更大。


  而要讓人拋下門派之見轉修儒門的修鍊學尤為困難。


  浩然正氣訣能不能修成是重點,更為重點的是其他學派修士難於清楚浩然正氣訣是否與本門修鍊術存在可能的衝突。


  而最大的問題則在於若其他學派的修士修鍊了儒家學說,那到底算是哪個學派的人。


  種種問題讓浩然正氣訣修行僅限於儒門中。


  如張學舟這樣的野生修士很稀少,問問就修行浩然正氣訣極為罕見,而要勤奮到半夜還在修行其他學派的內容,董仲舒覺得這輩子也只見了這麼一個。


  他覺得自己有些想通了張學舟為何如此快速修成了浩然正氣訣。


  在張學舟的心中,對方似乎沒有成見這座大山,可以態度坦然接受其他學派的知識。


  心中沒那股彆扭勁,學習浩然正氣訣當成自家學說修行,甚至是勤奮修行,簡單就正常一些了。


  雖然董仲舒還有一些疑惑處,但他並不准備將這種並無意義的答案繼續挖掘下去。


  在他的面前必然是一個去除了門戶之見,擁有高尚品德的未來大儒。


  「如果你有興趣繼續學習浩然正氣」董仲舒道:「我這兒還有諸多內容不曾講解。」


  「還有?」張學舟奇道:「難道你這學了能在短短時間完全恢復法力不成?」


  「試一試,不試試怎麼知道呢」董仲舒笑道。


  「那就試一試!」


  張學舟想了想,覺得自己出個嘴巴不吃虧。


  他極為少見儒家這種靠嘴巴修行的方式,最關鍵的是儒家學說靠著嘴巴真能衍生出能力。


  這讓他不免想到了佛子念誦的《優婆塞戒經》,那同樣是通過誦讀發揮威能的經文。


  只是《優婆塞戒經》和浩然正氣訣的作用不同,前者側重體內鎮邪,後者側重周身法力的恢復。


  張學舟掐算了一下時間,此時離天明還有兩個時辰。


  這讓他覺得在尋求解決經濟問題前可以花費兩個時辰學一學儒家學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