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江湖
孟輔佑帶著星主的腦袋回到了平京,雖然古毅覺得孟輔佑的內心,並不想他表現出來的那麽平靜,但是既然孟輔佑依然願意臣服自己,古毅也不會糾結於孟輔佑心中可能有的想法。
在平朝中樞商議出對孟輔佑的賞賜之後,古毅又把賞賜生生的提了一檔。
除了齊王高七兒之外,平朝多出了一個武王孟輔佑,同時他還兼著血煞軍軍主,擁有著監管九州武者的權能。
在成為血煞軍軍主之後,孟輔佑開始對九州範圍的後天武者進行整治,那些跨州連郡的武者組織,是孟輔佑的第一目標。
短短一年間,曾經在九州範圍內威名赫赫的諸多武者組織,要麽主動投靠孟輔佑,要麽被徹底剿殺。
一大堆囂張跋扈的在野武者被清理掉,讓平朝的統治機構稍微喘了口氣,古毅都能直觀的看見,原本正在不斷分裂的真龍天子氣,一時間居然有了再次凝聚起來的趨勢。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血煞軍或者說聽命於孟輔佑的私人勢力也像是吹氣球一樣迅速膨脹了起來。
來自九州各個郡縣的奏章,都在反映血煞軍行事跋扈,巧取豪奪,禍害地方。這裏麵自然有著平朝原有的統治機構對於血煞軍勢力擴張的反彈,但也確實有著很多實實在在的例子。
而奏章中,官員們的口中對於血煞軍和孟輔佑的戒懼,也並非是空穴來風。
別的不說,光是觀察真龍天子氣,古毅就能看到裏麵多了一塊“石頭”,頑固不化而且還在阻礙真龍天子氣的正常流轉。
這塊石頭,自然是武王孟輔佑和他的血煞軍了,借助著監管九州武者的權能,孟輔佑幾乎建立起了另一個朝廷,武力財源一樣不缺,要不是孟輔佑還沒有掀起反旗,他早就能夠凝聚蛟龍之氣了。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孟輔佑對於平朝和古毅來說,都是極大的禍患。
但是古毅想的就更遠一點,現在孟輔佑憑借著血魂,擁有著相當於先天高階的戰力,自然能夠鎮壓九州武者,獲取到如此龐大的權勢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然而九州大地的天地元氣濃度依然在不斷上升,一個先天高階壓得住一波接一波出現的在野武者嗎?
古毅在心裏給孟輔佑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孟輔佑此時建立的勢力越大,到時候遭遇的衝擊就會越大,從這個角度來看,孟輔佑反倒是在給古毅和在野武者充當緩衝了。
再加上孟輔佑隻是阻礙了真龍天子氣的流轉,卻也將真龍天子氣凝聚了起來,一正一負算下來的話,反而是正麵作用更大一些。
因此古毅並不準備對付孟輔佑,反倒加大了對孟輔佑和他麾下血煞軍武者的封賞。
等到興武十年,平朝的新軍武者基本上喪失了對各個都督區的控製權,唯一還能在都督位置坐穩的,就隻有高七兒了,但權勢也是遠不及當年,被人稱之為草頭王。
這些都督區,基本上落入了血煞軍手裏,“一軍百都督”這個說法不脛而走,而古毅更推波助瀾,為孟輔佑加上了一個九州大都督的職位,統管九州所有都督區。
這一下,高七兒就真的坐不住了,但是被孟輔佑不請自來喝了一杯茶之後,高七兒沒有多做掙紮,最終放棄了滄州都督的位置,返回了平京。
作為平朝都城,平京依然是天下第一繁華的所在,也隻有在平京,囂張跋扈的血煞軍,才會稍稍收斂,也正是因為這樣,平京最不缺的就是因為種種原因背井離鄉的武者。
普通後天武者在如今的平京,雖然依然能夠被高看一眼,但早已沒有幾年前那樣嚇人了。
高七兒的後天巔峰境界,雖然在平京內都算是頂尖高手,但是想要競爭前三甲還是有些難度。
平京城公認的三大高手,一個是平妖軍軍主黎逢良,他並非是血煞營的老人,而是半路投靠孟輔佑的在野武者,但是天資絕佳,短短幾年就修煉到了後天圓滿。
黎逢良掌控著平妖軍這支武者軍隊,拱衛皇城的同時,也在維持著平京的穩定和秩序,因此又有著平京第一高手的稱呼。
另一個是左都禦史楊玨,楊玨本來是炎朝的少年狀元,在平朝也是官運亨通,一路坐上了監察禦史的位置。
但是在元氣複蘇的衝擊下,就算是高居皇位的古毅,也有著許多束手束腳的感覺,更何況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小禦史。
很自然的,一向對武者秉持強硬態度的楊玨,被在野武者報複,全家死了個精光,雖然朝廷武者出動抓獲了幾個凶手,但是幕後指使者卻深藏不露,至今不為人知。
楊玨在這件事之後,開始轉修武道,可能也是因為楊玨的資質絕佳,修煉武道之後,楊玨的進步速度可以說是一日千裏,一年之內就踏足後天圓滿。
雖然已經算是頂尖武者,但是楊玨對於武者從來都沒有任何好臉色,也正是因此,楊玨成為了平朝文官的一杆大旗,不知道多少人等著楊玨晉升先天,帶著他們揚眉吐氣。
最後一個則沒有任何平朝官方背景,他是純粹的在野武者,大江盟的盟主秦無遺。平京內大大小小的武者組織,都要給大江盟上交錢財,而大江盟就能讓這些武者組織不受平朝朝廷和血煞軍的盤剝。
論明麵武力,黎逢良和他的平妖軍穩居第一,就權勢來說,有著文官在背後的楊玨無與倫比,但是如果要說平京的真正主宰,那就隻有大江盟了。
平京內甚至有個說法,大江盟除了皇城裏麵管不了,其他地方都能插手。
高七兒返回平京的隊伍聲勢不小,這也是高七兒在當上齊王之後養成的習慣,即便今時不同往日,他的排場也沒有任何削減,不過身為平朝僅有的兩位王爵,他也有資格擺出這樣的聲勢。
“這就是齊王嗎?聲勢很大,實際上卻不怎麽樣嘛。”酒樓上,大江盟盟主這樣評價著高七兒。
“盟主果然慧眼,這個什麽齊王,三兩下就被武王從滄州趕了回來,看來他之前偌大的名聲,都不過是當年在北荒搶占了先機。”大江盟的武者自然對秦無遺的話語表示了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