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

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

  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


  作為來自一個軸承企業的資深技術人員,張旭自然能夠意識到手中這份設計文件的分量。


  按照工藝要求設計零部件,這屬於機械設計專業的基本功。


  集團每年對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考核,都會有性質差不多的題型。


  當然,考慮到答題時間的限制,難度肯定是比不了。


  實際上,這個活如果讓他領導一個設計小組去干,花上幾個月功夫應該也能做出來。


  但中間的過程么……


  那肯定少不了次數繁多的試錯、迭代和優化。


  然而眼前的設計文件中卻完全沒有這部分內容,反而是一步到底,看似隨意地設定好了一開始的參數,然後順理成章地算到最後。


  結果你猜怎麼著?

  嘿,還真讓他給對上了!


  而且對得嚴絲合縫。


  要是在集團能力水平考核里見到有人交上來這種答案,那張旭大概率會直接給判定一個作弊。


  這種情況,要麼是運氣爆表,閉著眼睛在無限多的可能中選到了那個正確答案。


  祖墳冒青煙都不夠,得祖墳燒起來才行。


  要麼就是提前知道答案,步驟只是隨便寫寫。


  實際上就算作弊,也很少有人敢這麼明目張胆,多少都要象徵性算上幾輪的。


  然而,拿出來這個東西的人畢竟是常浩南。


  人家已經在自己的學科領域裡面功成名就,完全沒必要不遠萬里地把他們三個小人物叫過來逗著玩。


  張旭抬起頭,瞄了一眼旁邊和對面的另外兩位同行。


  從他們的表情中,張旭知道大家現在的想法應該是一樣的。


  很好奇,但一時間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最後還是來自復軸的技術總監鄭超群首先打破了沉默的氣氛。


  復州軸承是華夏軸承工業的老大哥,而且跟常浩南勉強算有過往來——之前做實驗時候用的那16套軸承就是從他們那買的。


  「常總,雖然從結果上看,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但這上面的設計方法,確實跟我們……哪怕跟國外企業的習慣都不太對得上啊……」


  「對不上就對了。」


  常浩南說出了一句有些拗口的話。


  緊接著,在三個人還有些愣神的功夫,又反問道:

  「我們公司推出的TORCH Multiphysics軟體,各位應該有過了解吧?我記得在試用名單裡面有你們三家的名字。」


  這下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張旭:

  「當然,我們集團最近在給盛京重型機械集團製造一個大口徑的圓錐滾子軸承,用在超大型水輪機上面,當時給整個設備做結構分析就是用了這個軟體,雖然剛上手的時候有點不太習慣,而且很多操作需要用命令語句才能完成,但效果確實不錯。」


  顯然,儘管距離測試版發布還沒多長時間,但TORCH Multiphysics這個革命性的分析工具已經在很多行業中投入了應用。


  只不過大家目前的想象力還有些不足,或者說還都處在學習和適應新工具的過程中,還沒到深挖潛力的時候。


  主要都還是應用在流體力學或者結構力學分析領域。


  「你們有沒有想過,TORCH Multiphysics的功能,也可以應用在機械設計領域?比如,對軸承的工作狀態進行動力學分析?」


  常浩南的話可謂一句驚醒夢中人。


  「嘶……」


  「常總的意思是說,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 剛剛一直沒說話的洛軸代表試探著問道。


  不過美好的幻夢很快被常浩南打破了:


  「現在的話,我可以用這種方法設計,但伱們應該還不行。」


  「呃……」


  「這……」


  張旭和鄭超群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


  不過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們這些企業的研發人員,實際上沒有太深的理論基礎,動力學分析這種事情,要做起來恐怕確實是有些難度。


  「TORCH Multiphysics附帶了充足的自定義介面,因此在理論上,只要我給你們提供精確的動力學模型,確實可以通過進行程序編製獲得相應的動力學結果。」


  意識到自己好像有點打擊對方自信心的常浩南趕緊解釋道:

  「但這需要用戶在參數輸入輸出方面有很高的水平,而且一旦出錯就極易造成對源程序的意外損害,最糟糕的情況甚至可能需要我們派工程師去給你們做運行維護。」


  「但是。」


  說到這裡,常浩南輕輕敲了敲桌面:

  「我希望能對整個動力學分析計算過程採取分步隔離,將核心的建模和求解過程進行封裝轉入後台處理,這樣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工具模塊,對於使用者的專業水平要求就可以大大降低。」


  張旭等三個人頓時露出驚喜的表情。


  如果軸承研發工作能像現在他們手裡那份設計文件一樣輕鬆寫意,那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過常浩南又是話鋒一轉:

  「當然,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尤其需要大量的實際數據來對不同的軸承類型和工作條件進行優化。」


  這下,三個人都明白了:


  「所以,常總是希望我們能夠發揮體量優勢,提供這些數據?」


  鄭超群問道。


  「沒錯,不過也不僅如此。」


  常浩南點了點頭:

  「要造出好的軸承,光有優秀的結構設計還不夠,材料處理、加工工藝乃至用戶服務、品牌建設這些層面也都得跟上才行,我畢竟不是機械行業出身,而且身上還有很多其它項目,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這些溝通和聯絡事務裡面去。」


  「就比如你們剛剛看到的那個軸承,就需要比M50更好的軸承鋼來生產才能達到我需要的性能。」


  「比M50更好,那就是M50NiL了……」


  話題總算進入了張旭比較熟悉的範疇:


  「目前國內在軸承用特種鋼方面比較好的,基本上是興澄特鋼、東北特鋼等幾家,國外的話,跟我們合作較多的主要是日本的椿中島和大同制鋼……」


  「等等……」


  常浩南抬手打斷了他:

  「我這個軸承的應用領域比較……特殊,不考慮從國外進口鋼材。」


  「而且,哪怕是從國外進口的鋼材,也還是達不到我的要求,必須得開發更高性能的軸承鋼才行。」


  「比M50NiL更好?」


  張旭顯然被這個說法驚到了:


  「M50NiL已經是斯凱孚這些年才搞出來的新鋼材了,現在咱們國內還沒有攻克從M50到M50NiL的表面處理技術,但至少有個大概的方向,要是比這個要求還高的話……」


  他猶豫了一下:

  「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拿出來啊。」


  「這個么……倒是不要緊。」


  常浩南靠在椅背上,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你們只需要把我的需求給上遊行業報上去就行了,我雖然對金屬材料的研究不多,但在滲碳、滲氮,還有引導面磨損這些問題上,還是可以給出一些定性判斷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