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

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

  第351章 調研江城!(4K)


  第二天一大早,常浩南一行五人在科工委食堂吃過早餐之後,便按計劃乘車前往南苑機場。


  90年代末,京城出了二環之後也就基本不存在堵車的說法,只是南苑的位置比較偏遠,路況相當差,因此一路上還是要花上不少時間。


  於是趁著這個功夫,常浩南乾脆和隨行的那兩名主任科員開起了小會。


  其實在隨行人員的選擇上,也能看出丁高恆是頗花了些心思的。


  這二位職級不高,尤其在科工委這樣的大機關裡面根本排不上號,甚至出了他們所在的辦公室之後,都未必有人能發現少了這麼兩號人,滿足常浩南對於低調和搞突然襲擊的要求。


  但他們再怎麼說也是部委裡面的人,還是辦公廳綜合調研室出身,過去就沒少干這種跟著領導下地方調研考察的事情,雖然並沒有擔負過什麼重要任務,但經驗還算豐富,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給常浩南這個新手一些經驗。


  「老林,老范。」


  常浩南回過頭,示意原本在後面的兩個人坐到自己對面的位置上來——


  他們乘坐的車是那種訂製的中巴,雖然外表看上去普普通通,論機械素質本身也不怎麼樣,但內部卻經過改造,有可以專門面對面開會辦公的地方。


  兩個人趕緊走上前來。


  「常總,您找我們?」


  昨天晚上,辦公室主任,也就是二人的直屬上級,以及系統工程三司和人事教育司的兩位司長一起給他們開了個小會,再三強調過這次行程,以及常浩南同志本人的重要性。


  所以儘管歲數已經快有後者兩倍大,但林保華和範文康還是半點不敢怠慢。


  倆人都是工農兵學員出身,在機關裡面沒有背景,能力和學歷方面也並不突出,如果這麼按部就班發展下去,那這輩子最多也就混個助理調研員退休。


  跟著常浩南的這一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職業生涯後半段還有沒有繼續向上的空間。


  實際上,這也正是選上他們的原因之一。


  北方農村出身,無論在京城還是江城都沒有什麼人際關係,比較不容易出現自己的立場。


  「對,想聽聽相關的工作經驗。」


  常浩南把目光從資料上面移開,看向面前的兩個人,


  「你們過去應該也沒少參加過類似的調研行程,在你們看來,目前這樣的地方性國企,存在什麼比較普遍的問題?」


  林保華和範文康對視了一眼。


  最後還是由前者首先開口:

  「常總,我們過去只是作為處理雜項事務的普通隨員,並不負責總結調研結果啊。」


  作為實際年齡並不比這倆人小的人,常浩南自然知道對方的想法,無非是目前無從判斷作為團隊領導的他對於國企的態度到底傾向於哪邊,所以不好開口罷了。


  但他又不可能真的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場,那樣勢必只能聽到跟自己完全相同的意見。


  因此他決定換個思路,把昨晚上從周莉那聽來的故事給講了一遍。


  一個縣城啤酒廠的事情,相比於江重這種事關重大的企業顯然更加貼近生活。


  也算是能拉近一些雙方的距離。


  講完之後,又在後面加了一句:

  「你們只是不負責總結書面結果,但走過看過這麼多地方,總不可能一點自己的想法和判斷都沒有吧?」


  這話一出,繼續保持沉默就已經不合適了。


  更何況常浩南前面都已經給他們找好了台階。


  「常總,我們以前確實沒去過江重這樣的大企業,但是縣鎮級別的地方小廠,情況還是了解一些的。」


  範文康委婉地解釋了一下二人一開始不表態的原因,然後話鋒一轉:

  「這些低級別的地方企業,在93年以前,生產經營還是以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指令性指標為主,有些思路活泛的會在生產組織形式上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但歸根結底,還是在過去那套計劃經濟和封閉市場體制下運轉的。」


  「92年7月份轉軌之後,企業的經營邏輯發生變化,要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直接面臨市場競爭壓力,常總您也是理工科出身,學歷還比我們高得多,肯定知道產業規模化帶來的好處,這些分散經營各自為戰的小廠,根本不可能競爭得過那些大型企業或者外企。」


  說完這些,他稍稍一頓,視線瞄向旁邊的林保華。


  後者旋即會意,接著繼續補充道:

  「除了文康同志剛剛說的之外,還有就是這些企業內部規模過於臃腫,您剛剛說覺得那家倒閉的啤酒廠效益很高,其實能在省城看見他們的產品只能說明賣的很好,營收高,但扣掉成本之後的利潤還真未必。」


  「我們前兩年去豫省的一個企業,甚至還不是縣鎮,是市級集體企業調研的時候,發現全廠職工一千九百百多人,只有七百來人負責直接參与生產,還有二百來人負責處理必要的行政事務,剩下的一千多號人,都是跟生產經營毫無關係的服務崗位,比如企業內部的派出所、機關餐廳、供銷社、子弟學校、託兒所、電視台、醫院甚至澡堂這些。」


  「就拿派出所和醫院來說,都是企業內外分別有一個,相隔也就一里地遠,但一個只管院里,一個只管街上,完全是重複建設,像是民警還有醫生護士這些業務人員還好,重複也就重複了,但多一個部門就要多一套行政班子,對於企業和社會來說都是毫無必要的負擔……」


  「還有就是管理方面了,人浮於事」


  話匣子打開之後,兩個人也逐漸沒了一開始的顧慮,給常浩南講了不少他們過去工作上的見聞和經驗。


  有些是他重生前就知道的,有些則是不知道的。


  總的來說,雖然說的都是些幾百人的小廠,但因小見大,江重這種體量的企業,必定也面臨著類似的困難。


  只是不知道,他們目前把問題解決到了什麼程度。


  ……


  又是熟悉的波音737,又是熟悉的公務艙。


  幾個人在當天午前到達了江城天河機場。


  根據常浩南的要求,他會打一個時間差。


  今天晚上,江重那邊才會接到通知,說明天會有人過去調研情況。


  因此現在安排來接機的自然不會是他們的人,而是鄂省國防科工辦。


  兩輛原裝進口的帕傑羅V33。


  這倒是讓常浩南有些驚訝。


  儘管科工委是個上管天下管地的龐然大物,但是到了省市一級,地方科工辦的存在感其實就比較弱了。


  主要是諸如盛飛、蓉飛這些比較知名的大型軍工企業都是垂直領導,當地的科工辦是沒辦法直接管它們的,而那些只有數字編號的地方軍工廠這些年破產的破產,轉改的轉改,也早沒了當年的輝煌。


  別說老百姓,有些基層工作人員都不知道這麼個機構。


  所以他們能找出兩輛這麼新的車其實也不太容易……


  負責接待的是組織宣傳處的副處長,叫秦學明。


  這是出發之前就確定下來的。


  「秦處長是吧,您好。」


  常浩南跟小跑著過來的對方握了握手。


  要說職級,其實前者這邊五個人都比秦學明更低。


  但一方面,京城下來的人規格自動漲半級到一級,算是各地的不成文習俗。


  另一方面,常浩南儘管沒有行政崗位,但一般人顯然不可能勞駕丁高恆親自把電話打到科工辦主任的辦公室。


  而且這位在兩個月之前才榮獲了第一屆五四獎章,又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擔任了某項目的總工。


  丁主任在電話里沒說到底是什麼項目,也沒說是正的還是副的。


  但兩相結合之下,至少對於科工委系統內部的人來說,不難看出來這位前途無量。


  「常總,您好您好。」


  秦學明伸出兩隻手握住常浩南的手:

  「昨天就聽我們傅主任說今天有位青年才俊要來江城調研,讓我們提前準備,配合您的工作,來,常總,先上車。」 常浩南和兩名警衛人員一輛車,林保華、範文康和另外一名本地科工辦的工作人員一輛車。


  說話間的功夫,秦學明給常浩南拉開車門,隨後竟然轉過去上了駕駛位。


  「秦處長親自當司機啊?」


  坐在後面的常浩南確實是沒想到。


  不過正準備打火的秦學明似乎是會錯了意,以為常浩南覺得規格不夠正式。


  「常總,沒辦法,鄂省科工辦在編人員總共35個人,我們組織宣傳處處長上個月調任,把司機也一併帶走了,現在整個處室就我們倆副處長和三個科員,會開車的算上我就兩個人。再說,這也是考慮到上級的要求,儘可能縮小知情人員的範圍。」


  常浩南連忙表示自己理解,讓對方放心。


  車子發動,緩緩駛上通往市區的主幹路。


  「那常總,現在馬上就要到飯點了,您看要不要去我們鄂省特色的大中華飯莊……」


  常浩南覺得有點頭疼。


  他不是個非常善於拒絕別人的人。


  所以這種熱情的架勢讓他不太應付的來。


  只是這個頭不能開。


  一方面是常浩南對於自己的自制力沒太大信心,今天一頓飯倒是無所謂,但後面要是一路順桿上去,他能不能拒絕糖衣炮彈就不好說了。


  另一方面,去江重的行程突出的就是個奇襲,就連負責接待的科工辦都是昨晚上才接到通知,今天正是打時間差的關鍵階段,肯定要先過去看看。


  「飛機上已經吃過了,現在還不餓,我們先去江重周圍看看。」


  好在秦學明也沒有糾纏,只是點了點頭便繼續專心開車了。


  ……


  從天河機場到江重廠區所在的中北路112號,中間要橫跨一次長江。


  「這裡應該算是江城的老城區吧?」


  常浩南看著路邊歷史氣息濃厚的建築以及頗為火熱的商業氛圍,向秦學明問道。


  「沒錯,老三鎮之一,一千多年建城史了,當年打響辛亥第一槍的地方離這不遠,大概……五六公里的樣子吧,常總要是感興趣,等正事辦完,我可以帶您去看看。」


  後者剛剛已經意識到此行肯定是以工作為重,因此在拉近關係的同時還不忘強調先把正事辦完。


  不過常浩南想的當然不是這個事情。


  「那這地方的商鋪,還有樓房是不是很值錢啊?」


  他思考之中把問題脫口而出,隨後才意識到這問法這語氣有點像古裝電視劇里演的那種黑心欽差,趕緊又找補了一句:

  「我是說,江重廠區這周邊,商業環境看上去好像挺不錯的。」


  好在秦學明也沒往那個方向去想,畢竟這裡確實稱得上寸土寸金,哪怕把鄂省科工辦打包賣了也買不起:

  「當然,這裡是東湖的西邊,中心城區,江城大學、鄂省大學、屈原紀念館,還有幾個大商場都在附近,至於具體多貴那就不清楚了,國家禁止我們公務人員經商的。」


  停頓一下之後又補充道:

  「老婆孩子也不行。」


  幾分鐘后,帕傑羅在一處紅綠燈路口拐過一個彎。


  「這就是中北路了,江重就在前面。」


  秦學明看著右前方一片巨大的區域說道。


  「嘶……」


  常浩南降下側窗玻璃,稍稍探出頭去往外面看了看。


  一走一過之間,他就明顯應該是屬於江重的臨街路段上看到了不少飯店、小商品市場、舊貨市場乃至一家中等規模的綜合百貨商店。


  「咱們能在這吃午飯么?」


  他看向左前方的秦學明。


  「在這……」


  後者也是一愣:

  「倒沒什麼不可以的,只是這個環境是不是有點……」


  按照後來流行的說法,這個地方有點過於接地氣了。


  「我覺得就挺好,隨便吃點嘛。」


  常浩南表示無妨。


  於是一行人把車停到稍遠的地方,換好便裝重新走了回來。


  飯店看著有點破,但裡面的裝飾還挺好。


  尤其是單間。


  算不上富麗堂皇,但至少不掉檔次。


  八個人的一頓飯,花了210塊錢。


  沒喝酒,常浩南請的。


  主要是這個飯店它竟然不給開發票,所以秦學明報銷不了……


  這功夫後者的工資也就一千多點,總不好讓人家一頓飯就搭進去五分之一。


  「老闆伱們這菜價還挺實惠嘛。」


  付錢的時候,常浩南掏出三張一百元交給老闆娘,隨口稱讚道。


  這絕對是真心的。


  進到這種包間裡面,必然不能拿家常餐廳的標準比較。


  8個人點了6個菜,全都是硬的,花了二百塊出頭。


  哪怕在盛京都不敢想,更別提京城了。


  「房租低嘛,都是江重廠的老樓,租金便宜的很……」


  隨後,常浩南又讓其它幾個人先回車上,只帶著兩個警衛到旁邊幾架商場轉了轉。


  情況都差不多。


  價格層次分明,客流不少,而且都不給開發票。


  這裡的情況,跟他昨天預計的,似乎有些出入。


  儘管是在廠區附近,但客源並不只企業職工。


  哪怕比不上京城的同類型店鋪,也絕非那種門可羅雀的狀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