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當今何皇后的兄長,當年何真去世后,是何進以屠戶的身份供養著一家五口人。
後來,何氏入宮后受天子劉宏寵幸,何家也迅速榮華富貴起來。
何進被拜為郎中,隨後遷虎賁中郎將,任潁川太守。光和三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其實隨著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家已經漸漸開始向頂級權貴外戚家族邁進。
何氏也從當初入掖庭還需要同鄉南陽人郭勝引薦的微末小族,成長為如今在洛陽城內都能有自己宅邸的當世豪族。而隨著何家不斷壯大的同時,也開始有許多世家士子或者寒門士子開始攀附何氏。
正由於這些世家的同化接觸,何進也逐漸真的開始把何家當成是黨人群體中的一個傳世家族。可惜,在真正傳世家族的眼裡,他何進還只是那個屠戶出聲的貧家子而已。
然而,何進並沒有意識到,或許說,何氏家族並不願意去回憶過去。
其實,當初隨著何皇后崛起,何進等外戚是迅速將張讓等一眾宮內宦官拋棄的。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何皇后嫉妒心太強,去年王美人誕下龍子后,她竟然使人將王美人殺害了!此事導致天子大怒,一度要廢黜何氏。
後來皇宮外的何進等人也慌了,尋找到了當時的宦官首領張讓,請求他們勸說皇帝,何進同時也允諾張讓將何璦嫁與張奉,以鞏固兩家關係。
最後,在張讓的竭力勸說下,天子劉宏才勉強不再追究何皇后。
而張奉與何璦的聯姻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定下的,其實,何進也是看在張讓成為了繼曹節后,宮內的宦官的領軍人物,才會同意與張家聯姻的。
至於對張奉的認可,或許,根本就沒有過。
而眼下,何家卻派遣了大管事來登門拜訪,也不避諱宦官的嫌隙,從中可以看出,張奉今日在殿上的奏對,想來已經開始產生影響。
著人去後院請何璦先與何府管事敘舊,張奉起身將桓典送到門外。看著面帶微笑將自己送出來的張奉,桓典不由歉然:「其實張君可以先去會見何府管事的。」
「無妨,何府之人不過是因我盛名而來,卻並不知我因何而盛名。然而,桓君已知我為人,又知我因何而揚名,此乃,當下奉知己之人,我又有何理由不來相送呢!」
輕嘆一聲,桓典頗為感慨:「原以為張君只是假借張常侍之名,卻不曾知張君氣度內藏,是桓典小覷天下人了,今後在這洛陽共事,若再能與張君有所交集,典必更加謹慎!」
「哈哈哈!」仰頭爽朗大笑,張奉自然的抓住桓典的手腕,朗聲親和回應:「奉能得桓君如此慎重相對,也不枉這一場交集,往後,桓君在洛陽城內若有用的著在下的地方,只管言語便是!」
聞言,桓典抿了抿嘴,沒有應承也沒有拒絕。桓典也不知道似張奉這般的人物,今後在洛陽城內會掀起多大的風浪,此刻且沒必要與他交惡。
二人互相揖禮后,便各自轉身離去。
送走了桓典,張奉才又重新緩步來到府堂內。此時,何璦正同著何家大管事聊著瑣碎的事情。見張奉走進來,大管事先是停下交談,接著遲疑了數息,還是站起了身。
此時,張奉才喜笑顏顏拱手向前揖禮,而大管事也不敢託大連忙回禮。
互相見完禮,大管事才笑呵呵開口道:「少君初來張府,家主怕她有所錯漏,特意遣老僕來向張郎君表示歉意,若有不當之處,還望郎君海涵!」
說著,大管事又站起了身,向張奉拱手致歉。張奉則也是很給面子,笑著說了些何璦的優點,雙方又再次坐了下來。至於何璦,在何家嬌生慣養,雖然多少有些傲嬌的毛病,但對於張奉來說都是小問題,三言兩語就能哄好的那種。
反倒是何璦此刻十分疑惑,方才他還尋思何管事是不是來給張奉下馬威的,她想著要不要攔一攔,可沒想到那個何府素來嚴厲的管事,今日竟然變得這麼好說話了。
而隨著雙方交談的越來越深入,何璦也越發迷惑起來。
約莫家常瑣事敘完后,何管事忽然輕咳一聲,微笑向張奉輕聲道:「其實不瞞張郎君,此番老僕前來其實還是帶了家主的囑託來的。」
「哦?大兄有何指教,管事直言無妨。」張奉當即正襟危坐,認真道。
「是這般,家主有同鄉好友數名,尚未入仕,此番希望郎君能夠從中斡旋,讓他們都能補入郎署為官。若是可以,郎君的這份情誼,家主必然會記在心裡的。」
「原來是此事!」悄然頷首表示明白,張奉稍微沉吟片刻,不由糾結道:「可是甄選賢才之事並非我主導,而是三公與盧尚書,我且只能負責太醫苑事而已。」
「家主就是希望,郎君能在醫官們診治時,稍微寬宥些。」面上堆著微笑,何管事滿臉期待的看著張奉,希望能夠獲得他的首肯。
兀自點頭,張奉一邊思索,一邊道:「此事倒是不難,只要其過了盧尚書處,我自然沒有沒有問題。」
聞言,何管事也長舒一口氣,當下,笑道:「只要郎君這最後一關無憂便好,家主乃河南尹自有甄選士子,入郎署為官的權力。」
對此,張奉也不置可否,可是這件事卻讓張奉又想起來另一件事。據以前的史料記載,何進前期為了融入士人階層,似乎曾拜在楊賜門下的。
楊家作為比肩袁家的四世三公家族,楊賜本人又是帝師,若是能拜楊賜為師,也算是成功打入士人內部了。
如今不管何進有沒有拜入楊賜門下,他此時與楊賜間的關係必然是和睦的,這對於張奉來說或許是個機會,畢竟若能敲開楊家這個口子,張奉在士林中也算是得到了一點認可。
而當張奉與何管事互相寒暄何進事情的時候。
皇宮內某處閣舍,數名常侍、黃門正聚在其中商量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