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194章 用炮彈解決問題
馬德邦的回答算是解開了三寶心中的疑惑。
但是,這卻並無法影響到當前的大局!
三寶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口詢問道。
「馬總兵,你覺得我軍接下來該怎麼做?」
馬德邦聞言,表情凝重,語氣堅定的說道。
「回總督大人的話,末將覺得,我軍必須得派兵收復許林橋才行。」
「許林橋是我軍東撤的後路,一但被明賊佔據,那我軍的後路就要被斷了。」
「這樣的話,我軍是有被全殲在監利的危險的!」
「並且,後路被斷,對大軍的士氣怕也要有所影響!」
三寶雖然準備靠著結硬寨的戰法來同明軍交戰,但是這卻並不代表他不想給自己留條後路。
在戰局實在無法挽回的時候撤軍所用!
是故,許林橋絕不能有失!
思索一陣之後,三寶又開口說道。
「馬總兵所言有理,那我軍該如何收復許林橋?」
三寶這人軍事才能雖然不算出眾,但他有一個優點,就是能認清自己。
不會去瞎指揮!
在具體的戰術戰略指揮上,他一般都是以軍將們的意見為主。
就在這時候,一旁的襄陽總兵趙世傑站出來開口說道。
「啟稟總督大人,末將願意帶兵去收復許林橋,打通我軍東撤的通道。」
其實,趙世傑想打通許林橋為假,想在戰事不利的時候率先逃跑才是真的。
一旁的馬德邦聞言,開口說道。
「總督大人,末將也請命帶兵去打通許林橋。」
很顯然,馬德邦和趙世傑的想法一樣,他們都對當前的戰事不太看好。
都覺得大清兵敗的可能性很大!
是故,都想要爭搶一個在兵敗后,可以率先撤出戰場的機會。
現在的清軍屬於是看到明軍的大旗就膽顫!
看到朱靖垵的大纛,更是未戰便先怯三分。
怎麼說呢。
朱靖垵這個大明太子,如今的聲名實在是太盛了!
在他手上,大清不到兩年的時間,接連丟了數省之地,好些個督撫大員接連折戟。
甚至就連大清的宿將阿桂,也是在明賊太子手上吃了大虧,兵敗長沙。
這位是真能打,軍事上的天賦估計都他娘的點滿了!
現在江南民間不少人都叫朱靖垵是「小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的那個太宗!
都指望著大明打回江南去呢!
這樣的論調流傳甚廣,清軍兵卒也是難免有所耳聞。
朱靖垵的威名實在太盛,清軍在對上他之後,難免露怯。
若非三寶這個湖廣總督一意孤行,馬德邦和趙世傑打死也不會主動去找明賊的晦氣。
因為,真的打不過!
三寶聞言,蹙眉思索了起來,片刻之後他卻是開口說道。
「兩位軍門盯好鐵匠灣和陳家門的防務就好,收復許林橋的事情,本督會讓督標去做的。」
三寶之所以這麼做,原因也很簡單。
許林橋是大軍的退路,不能也不應該被底下的總兵掌握。
否則的話,一但底下的總兵生出了投賊的心思,那大軍就真的要被悶在監利了。
如果是之前明賊還在兩廣鬧騰的時候,大清這邊有總兵大員主動投賊的可能性並不大。
因為當時的明賊,並不具備坐天下的氣象。
大清的總兵大員們究竟有多想不開,才會去投一夥兒隨時都有可能被朝廷大軍所剿滅的賊寇啊!
但現在不同了,韶關之戰,長沙之戰,荊州之戰,接連三場戰事的爆發,明賊均取得大勝。
其勢力橫跨兩廣,貴州,湖南,湖北,等五省之地,連戰連捷之下,已然是有了幾分坐天下的氣象。
如果這時候投過去,那就不是投賊,而是從龍!
難免有人會動心……
他三寶作為湖廣總督,八旗大員,不會投賊。
但地下的總兵軍將們到底是怎麼想的,那可就誰也不知道了,人心隔肚皮啊。
馬德邦和趙世傑聞言,有些不甘心,但卻也只能是抱拳領命。
但是,就在這時候,帳外跑進來一名傳令兵,喘著粗氣,滿臉驚懼的開口說道。
「總督大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明賊對鐵匠灣發起進攻了,鐵匠灣方向告急……」
……
在清軍接到許林橋失守的消息之後,前後腳的功夫,朱靖垵便也接到了明軍攻佔許林橋的捷報。
隨即,他便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下令明軍對鐵匠灣展開攻勢。
老規矩,戰場上最先開始發言的,依舊是明軍的火炮。
轟隆隆的炮擊聲響徹雲霄,一發發炮彈劃破天際,向著清軍在鐵匠灣修建的營寨射去。
炮彈砸在營寨的寨牆上,瞬間,營寨的寨牆被砸出一個大洞。
木屑迸射的到處都是!
清軍的營盤本就是臨時構築的,壓根稱不上什麼堅固,如今被炮火一轟,幾乎是一炮一個缺口。
毀傷效率高的嚇人!
營盤內的清軍幾乎全部都是在抱頭鼠竄。
面對明軍的重炮集火,清軍很難拿出應對之法。
轟隆隆!轟隆隆!
炮擊聲越發猛烈,明軍的進攻部隊開始在炮火的掩護下,一點點的向前推進。
嗖嗖的炮彈破空聲不斷的響起,炮彈如雨點般,接連落入清軍營盤,砸的清軍營盤木屑飛濺,一座座帳篷被掀翻……
清軍被明軍的重炮轟的抬不起頭來,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明軍的進攻部隊進抵到了鐵匠灣營盤前。
旋即炮火一停,刺耳的衝鋒號聲響起,明軍前鋒營便持著刀槍,向著鐵匠灣營盤內的清軍殺了上來。
「殺啊!」
「殺韃子,復大明,大明萬歲!」
「……」
明軍的進攻部隊順著炮彈轟出的缺口,一口氣湧入了清軍的營盤之中。
而清軍在督戰隊的逼迫下,也是迎了上來,想要擋住明軍的攻勢。
瞬間,雙方便廝殺在了一起!
長矛捅刺,刀劍互砍。
只是,面對明軍那如潮的攻勢,清軍支應的相當的困難。
要知道,甘陝綠營本來就是清軍中的精銳。
屬於是清軍中少數能打野戰的一線部隊。
而湖北綠營作為內陸腹心之地的兵馬,甚至連二線部隊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三線,還是三線中較弱的那種。 當然,這所謂的一線二線三線,是朱靖垵自己劃分的。
在朱靖垵的標準中,一線部隊指的是索倫兵,甘陝綠營這種能和敵人打野戰的精銳。
二線部隊是北直隸這種要害之地,以及廣西,雲南,各邊地的綠營駐軍。
三線則是大清腹心之地的綠營駐軍,如河南,湖北,湖南,江南等地的綠營駐軍。
這三者之間,戰鬥力是呈遞減關係的。
一線和三線差距極大,雙方真要廝殺起來,湖北綠營根本不可能是久經戰陣的甘陝綠營精銳的對手。
就更別說甘陝綠營在投靠大明,被改編成前鋒營之後,還有打下江南就給他們分田這根胡蘿蔔在前面吊著了。
現在的甘陝綠營上下,看敵人時候,眼珠子都是綠的,咬著牙要打到江南去分田分地。
享受榮華富貴!
別說擋在他們面前的只是湖北綠營這樣的魚腩了,哪怕是大清的索倫精兵,這支由甘陝綠營改編而成的明軍前鋒營,也敢上去砍廢了他。
明軍的進攻部隊分成了前後三個部份,依次接替向前衝殺。
以形成攻勢連綿不絕的假象,以給清軍造成心理壓力!
清軍拚死抵抗,但卻是被壓的節節敗退。
眼看鐵匠灣的營盤就要被明軍攻下,負責守衛鐵匠灣的襄陽總兵趙世傑終於派出了他的鎮標。
想要藉此來挽回局勢!
在襄陽總兵趙世傑將自己的鎮標壓上去之後,清軍終於勉強維持住了戰局,稍稍扳回了一成。
拼著巨大的傷亡,總算是頂住了明軍的攻勢。
雙方前線士卒激烈的拼殺著,長槍捅刺,戰刀揮舞,隨著廝殺進入白熱化,雙方的傷亡數字都在不斷的攀升著。
一名清軍士卒被長槍扎中胸口,忍不住慘叫出聲。
對面的明軍腰馬合一,用力向前,只聽得噗呲一聲,槍頭從清軍背後刺出。
但這名明軍士卒來不及高興,便只覺眼前一黑,一枚箭矢射來,正中眼眶。
這名明軍士卒連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便沒了氣息,仰頭倒在地上。
一名清軍士卒持槍前沖,但才衝到一半,只聽得一聲槍響,他無奈捂著胸前的傷口倒在了地上。
廝殺越發激烈!
戰場上,十分明顯的是,明軍的前鋒沖的有點猛了,過於深入清軍營內,而同其他各部有些脫節。
趙世傑抓住機會,調兵猛攻明軍側翼,想要切斷明軍前鋒和主力之間的聯繫,包抄吃掉明軍的前鋒。
明軍不備之下吃了點小虧,有數十人因為沖的過猛而被圍殲。
就在這時候,明軍中軍方向傳來了撤軍的號角,明軍開始有序組織後撤。
看著不可一世衝上來的明軍被他們殺敗,後撤,清軍上下忍不住為之振奮!
他們總算是打贏了明軍一回!
哪怕這只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小勝利。
可在連戰連敗的清軍看來,也是值得為此振奮,為此大書特書的。
但是,還不等清軍為了這難得的勝利高興多久。
只聽得天地間再次響起了一陣轟鳴,明軍的重炮開始繼續開火。
轟隆隆!轟隆隆!
伴隨著轟鳴和硝煙,一發發炮彈繼續向著清軍營盤射來。
一發炮彈擊穿了清軍的寨牆,灌入了清軍的營盤,彈跳翻滾著,掀翻了幾頂帳篷,然後接連撕開了好幾名清軍士卒的身體。
這才動能耗盡,落在地上滴溜溜的轉動。
炮彈上沾著的鮮血和碎肉,讓人看了不由得感到觸目驚心。
清軍上下原本高漲的士氣,頓時一滯。
然後便如同蹦極般,唰的落了下去。
恐懼和害怕,再次出現在了清軍士卒的臉上。
轟隆隆!轟隆隆!
明軍的重炮肆無忌憚的宣洩著他的怒火。
而清軍的火炮雖然也在還擊,但幾門鍛鐵炮,有效射程距離明軍還隔著打幾百米呢。
聽起來好似打的熱鬧,其實也就聽個響而已!
壓根無法對明軍造成有效殺傷!
炮擊聲響了半個時辰,清軍原本就不高的士氣直接垮了下去。
旋即,便又是一陣刺耳的衝鋒號聲。
明軍士卒在炮擊結束后,再次端著刀槍殺了上來。
「殺啊!」
「大明萬勝!」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
喊殺聲中,明軍士卒再次灌入了清軍營內,殺的清軍節節敗退。
就在清軍集結精銳,準備反撲之下,明軍的進攻部隊卻是又退了下去。
隨即,炮聲響起!
朱靖垵打仗向來遵循一個基本原則。
那就是,能用火炮解決的問題,就別往裡面填人命!
你這營盤不是難打嗎?
重炮給老子放開了轟!
一輪不行就兩輪,兩輪不行就三輪,遲早能解決問題。
炮彈打光了可以再造,可精兵要是打光了,一時半會兒可沒地方補充去。
再者說了,生產一發炮彈才花多少錢?
訓練一名精兵呢?
連帶吃食,器械,訓練,軍餉,陣亡或傷殘之後的撫恤,加起來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兩者的花費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哪怕是單純的算經濟賬,用炮彈來攻堅,也比用人命來填更划算。
……
三寶站在山坡嶺山,眺望著鐵匠灣方向。
聽著那邊傳來的一陣陣炮擊聲,以及騰起的硝煙,他的臉皮不斷的抽搐著。
而在他的身邊,一名名清軍士卒都是面露惶恐之色。
「明賊火器犀利,果真並非傳言啊!」
「如此猛烈的炮火,鐵匠灣那邊的戰事怕是要危險了……」
三寶深吸一口氣,語氣中滿是無奈的開口感嘆道。
一旁的馬德邦聞言,開口說道。
「總督大人,我軍是否要派兵增援鐵匠灣,趙總兵已經數次求援了,我軍若是不發兵增援,鐵匠灣怕是要扛不住了。」
在說這話的時候,馬德邦一臉的凝重之色。
他雖然早就知道明軍的火器犀利了,但明軍的火炮竟然如此兇猛,還是遠遠出乎了他的預料。
光聽聲勢,就知道鐵匠灣那邊的局勢究竟有多危險了!
現在許林橋清軍還沒能奪回來,萬一鐵匠灣失守,那清軍可就要被明軍給徹底圍死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