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第150章 分歧

  第150章 分歧

  自朱靖垵於韶關一戰中,殲滅福隆安所率的南下清軍主力之後。


  明軍便算是打出了極大的戰略迂迴空間,以及戰略空窗期。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靖垵才準備要借著這段寶貴的戰略空窗期,來解決一下大明的後顧之憂。


  也就是那些洋人!

  本來朱靖垵就因為後世中國曾經那百年沉淪的經歷,對洋人天然就懷著極大的戒心。


  在大明於韶關戰場上擒獲了亨利一行人之後,這個戒心更是被提到了頂點。


  既然洋人已經做出了決定,要站在滿清一邊與大明為敵,那就別怪朱靖垵先下手為強了。


  ……


  澳門!


  英國東印度公司理事喬治,法國東印度公司商務代表夏爾,澳門總督沙丹耶,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長費洛薩等人再次齊聚一堂。


  澳門市政廳的會議室內煙霧繚繞,喬治愁眉不展,嘴巴上叼著半隻雪茄,隨著他的呼吸,雪茄一明一暗的閃爍著。


  夏爾手中拿著大明派人送來的最後通牒,一邊看,一邊臉上露出一個若有所思的表情。


  而荷蘭人費洛薩也是蹙著眉頭,琢磨著自己的軍火生意是不是要徹底泡湯了……


  但這裡面,最為坐立不安的,其實還是澳門總督沙丹耶。


  因為,對其餘三人來說,最差最差的結果無非也就是澳門被明軍收復,貿易暫且斷絕。


  但他們坐上船就能跑。


  以中國人現在的航海能力,是沒有辦法進入遠海去追擊他們的!


  可沙丹耶卻是想跑也沒地方跑。


  澳門這邊還有大幾千土生葡人呢,他們都在澳門定居幾百年了,又能跑到哪裡去?


  「事情不好辦了,亨利一行人在去聯絡清國的欽差時,直接被抓叛軍了現行,叛軍的首領極為憤怒,要求我們對此做出解釋,並讓出澳門。」


  「看來,他怕是真的下定決心,要對澳門動武了。」


  喬治語氣凝重的開口說道。


  現在英國和葡萄牙是關係頗為親密的傳統盟友,尤其是在葡萄牙衰落之後,這個盟友的關係更是變得牢不可破。


  澳門雖說是掌握葡萄牙人這個小弟手中,但英國人這個老大也是可以使用的。


  一但葡萄牙人失去澳門,對英國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倒是法國和荷蘭有些幸災樂禍!

  由於美國獨立戰爭中,法國和荷蘭都選擇站在了美國那一邊給英國添堵。


  是故,現在兩國和英國之間都處於對立的狀態。


  在能夠大口吞吃利益的時候,各懷鬼胎的他們或許能夠勉強做到一致原則。


  但等到局勢被動,要挨打吃虧的時候,那他們第一時間琢磨的絕對不是互相扶持一起渡過難關。


  而是怎麼給對方落井下石!

  沙丹耶面色凝重的說道。


  「喬治先生,英國最忠實的盟友葡萄牙現在需要英國給予一切必要的幫助。」


  「幫我們保住澳門,渡過眼前的難關。」


  費洛薩沉吟一陣,開口說道。


  「要不要我們派人往廣州去一趟,看看此事還有沒有談判的可能性。」


  「大不了我們答應叛軍的要求,只求保住澳門就是了。」


  費洛薩還是沒有放棄做一個軍火販子的想法。


  其實,從一開始費洛薩的目的就很單純,他就是想要做一個軍火販子賺錢。


  至於說那些不平等條約,以及和滿清一起夾攻大明的事情,費洛薩是被英法兩國裹挾著才被迫參與的。


  夏爾聞言,開口說道。


  「我贊同費洛薩的意見。」


  現在,隨著明軍在韶關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一口氣殲滅十數萬清軍,夏爾的立場也變了。


  但喬治聞言,卻是極為堅定的說道。


  「不,我們不需要和叛軍談判,大不了讓他們來打就是了。」


  「我們要對澳門的炮台和棱堡有信心,也要對我們的艦隊有信心。」


  喬治現在並不願意向大明屈服。


  他準備要憑藉自己的堅船利炮,來和大明碰一碰。


  因為,英國不想失去澳門,失去這個西方國家在中國沿海的唯一一個據點。


  最先提出異議的就是費洛薩。


  「喬治先生,我拒絕參戰。」


  「我這次帶隊前來澳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中國人處理一批老舊的軍火,而不是來參加一場無謂的戰爭的。」


  如果戰爭有利可圖,費洛薩不介意摻和一下。


  就像是上次喬治提議他們站在滿清那一邊,幫著滿清平定叛亂的時候,費洛薩就沒有拒絕。


  因為,他覺得那一戰有利可圖。


  且打主力的也是清軍,他們最多敲敲邊鼓。


  即使有損失,也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並且,如果他們站在滿清那邊的話,戰後的利益還是有保障的。


  但是,現在清軍的南征大軍已經全軍覆沒了,明軍氣勢沖沖的來澳門問罪。


  局勢變成了要他們獨自去面對明軍!


  費洛薩吃飽了撐得才會繼續摻和。


  他們荷蘭人何必為了英國人和葡萄牙人的利益,去和中國人拚命呢?


  很顯然,這麼想的不只是費洛薩一個,一旁的夏爾也是開口說道。


  「喬治先生,沙丹耶總督,很抱歉,這次的事情我們法國也不準備參與了。」


  「我會積極尋求於叛軍進行談判,力求通過談判來解決爭端!」


  怎麼說呢,反正被大明那邊抓了現行的亨利是一個英國人,而不是他們法國人。


  他們法國人在大明面前,還是有一定的轉圜的餘地的。


  大不了認個慫就是了!

  賺錢嘛,不丟人!

  見法國和荷蘭都表態不參加,一旁的喬治和沙丹耶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


  兩人目光交錯,都能看到對方眼神中的凝重。


  沙丹耶將祈求的目光看向了喬治,彷彿是在哀求英國人不要拋下他們。


  喬治見此一幕,深吸一口氣道。


  「總督放心,葡萄牙是英國最忠實的盟友。」


  「我們會立場堅定的和你們站在一起的!」


  沙丹耶見此,這才鬆了口氣,有底氣說道。


  「派人去回絕叛軍的最後通牒。」


  「就說澳門是葡萄牙人的家鄉,沒有人能強迫我們離開自己的家鄉,上帝會保佑勇敢的葡萄牙人的。」


  侍從聞言,躬身離去,準備去回絕大明的最後通牒。 夏爾和費洛薩也是告辭離去。


  在離開澳門市政廳之後,費洛薩開口說道。


  「夏爾閣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現在有好些個法國軍人受明軍雇傭,為明軍作戰。」


  「我們是否能通過那些法國軍人,來和明國取得聯絡呢?」


  費洛薩開口詢問道。


  夏爾點頭道。


  「應該可以的!」


  「我現在就準備派人去嘗試一下。」


  「就讓那些該死的英國佬去獨自面對明軍的怒火吧。」


  ……


  佛山鎮,佛山兵工廠!

  朱靖垵在回到廣州之後,稍稍歇了歇腳,便趕往佛山兵工廠進行視察。


  從金田鎮調動至佛山,負責兵工廠興建事宜的,依舊是郭大山這個老人。


  郭大山的能力雖然不足以擔任大明的工部尚書,但他的性格嚴肅認真,工作時更是一絲不苟,擔任兵工廠的管事是綽綽有餘的。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個性格,朱靖垵才會將佛山兵工廠的組建任務也交託給他負責。


  「大都督,現在佛山兵工廠共有人手三千二百人,下設火槍,火炮,火箭彈,胸甲,刺刀,火藥,手榴彈,定裝彈藥等若干生產線。」


  「各自都劃定了生產車間與廠房!」


  「在以老帶新的工人培養機制下,現在的佛山兵工廠擁有著大量的熟練工,在軍械上的產能,已經超過了金田鎮的兵工廠。」


  郭大山在朱靖垵身邊彙報道。


  明軍是七月初奪取廣州的。


  在廣州陷落之後,朱靖垵便當即要求金田鎮派遣人手,來支持佛山兵工廠的建設。


  七月底,金田兵工廠調派的人手抵達佛山,然後便開始著手組建佛山兵工廠。


  前後三個月的時間下來,佛山兵工廠已經組建成型,且培養出了大量的熟練工人。


  產能已經全面超過了金田兵工廠,成為了明軍現在最大的軍械來源。


  朱靖垵微微頷首表示滿意,然後開口詢問道。


  「現在佛山兵工廠每月的產能是多少?」


  郭大山取過一本賬冊,開口彙報道。


  「回大都督的話,現在佛山兵工廠這邊每月大概能生產14式燧發槍兩千五百支。」


  「65式野戰炮五十門,90式野戰炮三十門,120野戰炮二十門,120攻城炮二十門,150攻城炮十門,165重炮三門。」


  大明的165重炮,對應的便是洋人的32磅炮。


  大明現在已經成功攻克了洋人的24磅和32磅重炮的技術瓶頸。


  朱靖垵滿意的頷首,郭大山接著說道。


  「除此之外,我們每月還能生產臼炮二十門。」


  臼炮生產出來便是用來攻城的,可以用曲射彈道來對城牆上的守軍造成有效殺傷。


  即使是被用於進攻棱堡,也能發揮出相當不錯的作用來!


  「各口徑火箭彈五百枚,手榴彈兩千枚,單面胸甲三千面,刺刀,火藥,定裝子彈若干……」


  聽完郭大山的彙報,朱靖垵滿意的頷首。


  然後繼續詢問道。


  「那臼炮配備使用的開花彈研發進程如何了?」


  郭大山聞言,有些羞愧的說道。


  「已經有了些眉目了,彈體鑄造與爆炸藥填充都已經解決了,現在最大的問題便是引線的問題。」


  「如果不能解決引線的問題,那開花彈使用時候的危險性就還是太高,下官不建議將其裝備部隊。」


  這年頭,觸發引信想都別想,因為觸發引信所需的加工工藝要求實在太高。


  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不可能做到。


  是故,開花彈依舊只能使用引線點燃,然後塞入炮膛進行發射。


  但這樣的話,開花彈使用的危險係數就太高了。


  一但操作失誤,開花彈便有可能在炮膛內便提前爆炸,炸膛會直接帶走一整個炮組。


  朱靖垵聞言,沉吟一陣道。


  「那便先不著急裝備軍隊,繼續研發吧。」


  「對於開花彈的研發,本督這裡能給你們提供一個思路……」


  緊接著,他命人取來了紙筆,動作麻利的畫了一個攜帶木製彈托和木管引信的開花彈的結構圖。


  這裡面,木製彈托是加裝在炮彈上,利用頭重腳輕的羽毛球自穩原理,來穩定開花彈的彈道的,確保炮擊的精準度的。


  而木管引信則是為了提升開花彈的安全性的。


  木管的兩頭都是木頭,中間是空心的,裡面放上燃燒速度很穩定的葯埝。


  木管上面提前標好刻度,在發射時炮兵會根據距離的遠近估算炮彈飛行的時間。


  然後在對應刻度上挖出一個孔,讓葯埝能夠接觸炮彈內部的火藥,再然後把木管引信插入炮彈內。


  在開花彈有了木製彈托和木製引信之後,使用時不用提前點燃開花彈,而是直接點燃火炮發射葯就行。


  發射葯爆燃后一部分會從炮彈和炮管之間的縫隙噴出來直接引燃「開花彈」的引信,然後將炮彈給發射出去。


  極大的保證了開花彈使用的安全性和實用性!

  事實證明,朱靖垵的隨口一句提點,對於明軍現在的火器研發就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做不出來創新,只是缺少那靈光一閃的提點而已。


  郭大山看著朱靖垵隨手畫好的圖紙,臉上的表情是明顯的深思。


  片刻之後,郭大山點頭說道。


  「大都督英明,如此做的話,開花彈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必然是大大增加了。」


  朱靖垵微微頷首道。


  「兵工廠這邊儘快做出實物來,然後著手進行實驗驗證。」


  「還有就是,兵工廠這邊的擴建工作要繼續進行!」


  「我軍的擴軍速度越來越快,對於軍械武器的需求量也是越來越高,當前的金田兵工廠和佛山兵工廠並不足以滿足我軍對於軍械的需求。」


  「尤其是火槍火炮,在戰爭中磨損消耗的速度很快,兵工廠必須得同時保證能夠滿足我軍部隊的新兵裝備的需求,與老舊裝備換裝的需求才行。」


  「佛山兵工廠的規模要繼續擴大,在明年年初,兵工廠的用工規模要擴充至五千人,明年年底,這個數字必須得到一萬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