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韶關之戰

  第133章 韶關之戰

  反正劉明佑所部兵力有限,即使放到正面戰場上也影響不到大局。


  既然如此的話,朱靖垵自然也不介意派遣劉明佑去賭一把。


  萬一賭贏了呢?


  那明軍就能以最微小的代價,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傳令兵聞言,抱拳領命而去。


  一路快馬急奔,前去向劉明佑所部傳令去了。


  而明軍主力則是繼續向著韶州府方向而去。


  龐大的隊伍順著水路行軍,如同一條赤色的長河,蜿蜒曲折。


  現在明軍所接到的戰報是,清軍已經抵達了韶州府,並搶佔了韶關。


  若明軍不想兩廣腹地全部暴露在清軍兵鋒之下,必須得奪回韶關才行。


  韶關,大概率就將是明清雙方此戰的主戰場!

  ……


  大明崇禎一百四十九年,滿清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十三。


  長時間的行軍之後,明軍前鋒終於抵達韶州府曲江縣一帶。


  朱靖垵迅速下達命令,傳令明軍於曲江紮營,並派出哨騎偵查清軍的兵力布置情況。


  而與此同時,韶關內的福隆安也是接到了明賊主力抵達韶關城外的消息。


  其也是當即下令,大軍出關迎敵,準備一舉破敵。


  雖然他如果選擇帶兵龜縮於韶關城內,憑藉其手頭的兵力,以及韶關的堅城地利。


  明軍絕對占不到便宜!

  但是,福隆安卻是不能也不會這樣做的。


  而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如果福隆安龜縮於韶關城內畏戰怯戰,而不是儘快率軍南下克複兩廣。


  那他是沒辦法和皇上交代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明清雙方的軍隊開始在韶關外進行接觸。


  ……


  明軍的中軍大帳內,最中心的位置上擺著一張沙盤。


  沙盤上,粗略的標識著韶關附近的地形,以及明清雙方大概的兵力部署情況。


  一面面紅色,綠色的小旗被分別插在沙盤的各處。


  其中,紅色代表明軍,而綠色代表清軍。


  一面旗幟大概便代表著三千人的兵力。


  朱靖垵指著沙盤上的韶關的位置,開口說道。


  「清虜此次竟然不是據守關隘,而是主動出關,於野外同我大明決戰。」


  「呵呵,這點倒是本督沒能想到的!」


  一旁的何晉聞言,開口說道。


  「大都督有所不知,這福隆安其實也沒得選。」


  「其奉賊酋弘曆之命南下欽差督師,主持四省軍務,負責圍剿我大明的相關事項。」


  「但卻是眼睜睜的看著我大明將士,在大都督的英明領導下,縱橫兩廣,攻略州府,殲滅廣東清軍主力,輕取廣州。」


  「其若是不能儘快做出些成績來,給我大明以重創,那賊酋弘曆所派出的鎖拿他回京問罪的聖旨,怕是就快要到兩廣了。」


  一旁的張進聞言,也是開口附和道。


  「哈哈,這賊酋弘曆催促福隆安出兵廣東,倒是頗有幾分昔年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潼關的意味。」


  「此戰,我軍必勝!」


  張進想說的其實是崇禎催促孫傳庭出潼關與李自成決戰,乃至於前明最後一隻野戰軍全軍覆沒的例子。


  但是話到喉嚨里,一轉就變成了吐槽唐玄宗的。


  他差點忘了,眼前這位可是當年崇禎先帝的直系後代,朱三太子一脈的後人。


  他要是當著朱靖垵的面吐槽崇禎的剛愎自用瞎指揮,那和找死有什麼區別?

  再沒眼色的人也不會這樣做!

  朱靖垵呵呵一笑,開口說道。


  「清廷方面此戰畢竟是集結了數省兵力,逾十萬人的,我大明即使再怎麼的勝券在握,也是該當以謹慎為先,以免出了什麼差錯。」


  諸將聽了朱靖垵的提醒,紛紛抱拳應諾,表示自己明白。


  而朱靖垵也是開始著手給諸將布置作戰任務。


  「清軍駐軍於韶關之外,於芙蓉山和北江的夾角之間,前後設置了三道營盤,三道營盤過後就是韶關的關城,可謂是防守嚴密。」


  「且清軍還分別於北江兩岸的芙蓉山和蓮花山上架了大炮,居高臨下的從兩側封鎖北江江面。」


  「此戰,我軍若想取勝,首要便是奪取芙蓉山和蓮花山上的制高點……」


  韶關附近的地形大概就是芙蓉山和蓮花山夾著一條北江,然後北江直通到韶關城下。


  若要進攻韶關,則芙蓉山和蓮花山就是關鍵。


  否則的話,等你的攻城部隊要通過芙蓉山和蓮花山,以及北江之間狹窄的通道時,就會遭到兩側山體上的火力打擊。


  而這條狹窄的通道,寬不過幾百米。


  對於攻城一方來說,這條幾百米寬的通道,絕對堪稱是噩夢。


  而從北往南打的話,其實也沒好到哪裡去,北面有一座名為姐妹嶺的山嶺,同樣是易守難攻的制高點。


  可與韶關的關城形成夾角之勢!

  說白了,韶關其實就位於三山(芙蓉山,蓮花山,姐妹嶺)兩江(北江湞江)的位置上。


  不管是從南往北,還是從北往南,都是絕對的易守難攻。


  堪稱是嶺南鎖鑰!

  若非明軍在攻取廣州之後,將注意力集中於肅清廣州府附近的抵禦,而沒有分兵北上攻取韶關。


  說不定現在佔據地利的就該是明軍了! 幸而清軍主動出擊了,否則的話,朱靖垵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布置兵力了。


  將目前韶關的防務介紹了一下,然後朱靖垵接著說道。


  「就目前來看,福隆安應該是準備在韶關以南的頂峰山一帶同我大明決戰。」


  「此戰,依舊是以本督親率大軍為中軍,何晉所率兵馬為左翼,鍾海山率部為右翼。」


  「田文常率前鋒營擔任前鋒,老皮特做好炮兵指揮的工作,方元你帶好預備隊,做好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


  方元畢竟是新投之人,還是帶資進組,主動來投的那種,朱靖垵自然不會讓他來當前鋒。


  ……


  第二天,明清雙方都默契的沒有動手,而是修整了一日,做著戰前的準備工作。


  等到九月十五日,韶關之戰這才正式打響!


  咚!咚咚!


  沉悶的戰鼓聲響徹了戰場,一面面大旗迎風獵獵。


  明軍這邊開始蜂擁走出大營,數不清的赤旗組成了一片涌動的紅海。


  「萬勝!」


  「萬勝!」


  「萬勝!」


  「大明萬勝!」


  呼喊聲響徹了整個戰場,明軍上下的士氣都十分的高昂。


  而在清軍那邊,也是士氣同樣的高昂。


  一片片灰綠色的浪潮從軍營中走出,並在平原上列陣。


  明軍士氣之所以高昂,那是因為有軍功田這根胡蘿蔔吊著。


  而清軍的士氣,則是全靠福隆安戰前放的賞銀來維持。


  一時半會兒的看起來好像士氣很高,但實際上卻是虛的很。


  只是虛火!


  等賞銀帶來的刺激和血勇下去,清軍崩的會非常的快。


  福隆安騎在馬背上,眺望前方明軍的陣列,眼神中滿是凝重。


  光是從陣列上來看他就知道,眼前的這隻明軍,絕對是一隻精銳中的精銳。


  此戰怕是不好打了!


  「傳令大軍,湖南兵為先導,壓著民夫上前去試探明賊陣勢,隨後貴州兵和廣西兵隨後壓上,爭取開戰便力挫明賊攻勢。」


  「鎮竿兵和各提標,撫標部隊都做好準備,一但找到明賊的破綻,便全軍壓上,爭取一戰破敵。」


  從福隆安目前手頭上的兵力構成來看,鎮竿兵無疑是其中最精銳的。


  然後便是提標,撫標這樣的精兵。


  而在普通綠營兵中,廣西兵和貴州兵,這兩個省都屬於是漢苗雜居的多民族省份,宗族械鬥更是頻發。


  軍隊的戰鬥力肯定要比湖南兵這樣的久處腹心繁華之地的兵馬要強些。


  而最差的,無疑就是民夫了,這屬於是純炮灰。


  福隆安如此安排,恰如田忌賽馬。


  先用自己手頭的魚腩部隊去試探明軍,然後讓戰鬥力稍強些的廣西和貴州綠營壓上,試圖調動明軍,讓明軍露出破綻。


  最後才是他手頭的鎮竿兵,以及提標撫標這樣的精銳去一錘定音。


  咚!咚咚!


  清軍陣中戰鼓擂響,民夫被綠營兵壓著,向著明軍陣列殺去。


  朱靖垵見此,不屑嗤笑一聲,開口說道。


  「這清韃都在我大明手上吃過多少次虧了?還真是一點也不長進!」


  看著面前的清軍所排出的那種,冷兵器時代所獨有的密集的步兵陣列,朱靖垵心中滿是不屑。


  在火炮面前,陣列越密集,傷亡就只會越發參戰。


  明軍都用火炮打崩過多少次清軍的密集步兵陣列了,清軍是真的一點記性也不長。


  「傳令炮兵部隊,瞄準清軍進攻部隊,以斜角進行射擊,給老子狠狠的打。」


  明軍中軍令旗揮舞,緊接著,接到命令的火炮便開始發威了。


  轟隆隆!轟隆隆!

  隆隆的重炮轟鳴聲響徹戰場,一發發炮彈在空中劃過一條條弧線,發出一陣陣呼嘯。


  向著清軍的步兵陣列射去!

  由於現在雙方陣列相隔甚遠,是故,展開火力投送的還是明軍中的那些大口徑火炮。


  十二磅,二十四磅的長炮,以及明軍自產的120攻城炮。


  這些長炮開火的聲勢相當的駭人,硝煙在戰場上瀰漫。


  彈丸在半空中翻滾旋轉,發出一陣陣呼嘯。


  黑乎乎的炮彈裹挾著強大的動能灌入清軍陣列,犁出一條條由殘肢斷臂構成的血路。


  幾乎是眨眼的功夫,一發炮彈便接連撕開了七八名民夫的身體,最後還砸碎了一名督戰的清軍的腦袋,這才動能耗盡落地。


  一時間,本就是被逼著上戰場的民夫們,忍不住為之大恐!

  清軍的陣列肉眼可見的動搖了。


  福隆安看著眼前的一幕,一邊蹙眉,一邊下令道。


  「明賊的火炮有限,還裝填很慢,一共也打不了幾輪的。」


  「傳令全軍,督戰隊壓著民夫繼續上,不要怕明賊的火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