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出擊(12)
第91章 出擊(12)
永瑋見此,臉色這才好看了些,開口說道。
「去將人帶進來吧!」
永瑋身邊的戈什哈聞言,打千兒應喳,隨即便去了。
不多時,便見面色慘白,渾身上下散發著血腥味的劉尚被人從外邊給攙扶了進來。
雖然他得以僥倖從明軍的追殺中逃脫,但身邊的戈什哈卻是幾乎全部戰死。
他本人也是身受數創,凄慘至極。
劉尚的身體無力的癱軟在宴會的大堂上,他艱難的抬起頭來,聲音乾澀,沙啞的開口說道。
「啟……啟稟總督大人。」
「鎮南關……鎮南關失守了啊!」
劉尚的話音剛落,楊景素和永瑋的臉色就變了。
要知道,他們前腳這才剛剛打發了鎮南關求援的使者,結果後腳鎮南關就失守了,這特么的,不是在打他們的臉嗎?
楊景素聞言,拍案而起,開口喝問道。
「劉尚,爾所言為真?你可知我大清兵將丟城失地是個什麼罪過?」
劉尚不敢遲疑,當即開口說道。
「總督大人,您就算是借下官十個膽子,末將也不敢欺瞞諸位大人啊。」
永瑋也是蹙著眉,開口追問道。
「詳細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尚聞言,滿臉畏懼的講述起了鎮南關的戰事。
片刻之後,楊景素和永瑋對視一樣,都看到了對方眼神中的凝重。
壞了,明賊的主力真在鎮南關!
如果不是明賊主力在鎮南關方向,如何能這麼快攻破鎮南關呢?
除此之外,他們實在是想不到別的可能了!
「將軍大人,您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置呢?」
楊景素開口徵詢永瑋的意見。
永瑋聞言,滿臉的凝重,但還是開口說道。
「既然我等現在已經接到了朝廷平賊的聖旨,那便不必再顧慮不得跨省調兵的忌諱了。」
「總督大人,準備盡起我軍主力,入廣西平賊吧!」
「不可再放縱賊勢擴大了!」
永瑋十分果斷的做出了決定。
楊景素聞言,也是點頭贊同道。
「將軍大人所言有理!」
「我等匯聚廣東綠營主力於肇慶,為的不就是現在嗎?」
語罷楊景素轉頭對自己的新師爺楊忠開口吩咐道。
「楊師爺,你這邊去傳本督的軍令,著令督標上下做好出征廣西,討滅賊寇的準備。」
楊忠聞言,打千兒應喳,轉身準備去向督標傳令。
楊忠父親新喪,按照規矩必須得丁憂才行。
但他的家鄉卻是淪陷於賊首,想丁憂也沒地方可去。
是故,為了替父報仇,楊忠便搖身一變,就從番禺縣令,變成了兩廣總督楊景素的心腹師爺。
至於說原來的那位許師爺,則是被楊景素給打發了。
嗯,打發去沉江餵魚了!
楊景素可沒忘記自己在許師爺的誤導下,差點鑄成大錯,無詔跨省調兵的事情。
要是真如許師爺所言,無詔跨省調兵,那等待他楊景素的下場,絕對不會太好。
面對這種對主子不忠的奴才,楊景素僅僅只是拿他喂鯊魚,已經足夠仁慈了。
永瑋見此,也是開口吩咐自己的戈什哈道。
「巴圖,你也去向八旗各牛錄傳令,讓他們儘快返回軍營,籌備出征事宜。」
楊景素只需要通知督標備戰就行,因為督標上下還是比較聽話的。
在抵達肇慶之後,便老老實實待在營中操練。
無令很少出營!
但八旗兵不同,八旗兵向來驕橫慣了,主將的命令對他們並沒有太大的約束。
在抵達肇慶后,很少有人老實待在軍營中,而是紛紛各自出營找樂子去了。
賭錢的賭錢,嫖妓的嫖妓,抽鴨片的抽鴨片,反正沒人老實待在營中操練。
沒錯,這個年代清軍中就已經有人開始抽鴨片了。
只是對比起幾十年後的鴨片戰爭時期來,這個時代的鴉片還屬於是稀罕物。
鴨片商人還沒形成規模,輸入量有限。
是故,價格可不便宜!
只有八旗大爺能抽得起,綠營兵們就算是把自己賣了,也抽不起一泡煙,自然也無從上癮了。
也就是說,現在成功從鳥槍兵進化成雙槍兵了的,只有八旗。
綠營比起八旗來,多少還要強點。
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楊忠剛走出肇慶府衙,迎面便遇到了自己的兩個下屬。
一個是何強,把自己老爹的屍骨從廣西一路背到廣東的忠僕。
楊忠對他相當看重,帶在身邊時時調教,準備要重用於他。
另一人則是番禺縣衙的捕頭李林烜。
在楊忠丁憂辭官之後,作為楊忠的心腹李林烜便受到了接任的縣太爺的排擠。
然後,他便也憤而離職,選擇了投奔楊忠,在楊忠的引薦下,成了兩廣總督楊景素的親隨之一。
現在那名排擠他的縣太爺見了他,反而是得客客氣氣的。
「老爺,師爺!」
兩人一人一聲,然後主動迎上來行禮。
何強直接稱呼老爺,而李林烜對楊忠的稱呼卻只是師爺。
因為,他現在是兩廣總督楊景素的親隨,而不是楊忠的親隨。
楊忠對著兩人點點頭,開口說道。
「既然來了,便隨我跑一趟,一起去向總督大人的督標傳令去吧!」
「總督大人有令,讓大軍做好出征廣西,討滅賊寇的準備。」
兩人齊齊應了一聲喳,跟隨在楊忠身後,往督標的軍營而去。
……
鎮南關內!
明軍的傷兵營,楊晨胸前裹著厚厚的紗布,可依舊有鮮血滲出。
他的臉色因為失血過多而顯得很蒼白,但臉上卻是掛著傻笑。
因為,就在剛剛,有一個小姑娘穿著軍醫的衣服,來幫他換藥。
那小姑娘雖然長相不算特別驚艷,皮膚也有點黑,但當她笑起來的時候,臉頰上的兩個小酒窩,真的很戳楊晨的心。
他感覺自己好像找到愛情了……
就在這時候,營房外走進來一個熟人。
朱海濤懷中懷揣著幾枚雞蛋,來到了楊晨病床邊,咧嘴一笑,忍不住喜色的開口說道。
「晨哥兒,伱這次可是要發達了!」
「你知道你在戰場上砍死的那個清兵是什麼人嗎?那可不是一個普通小兵,是個千總嘞。」 「那千總官兒想要逃跑,又怕自己身上的官袍太顯眼,就和一個親兵換了衣服。」
「然後在逃跑的過程中,他又和自己的屬下跑散了,不成想就正巧撞在了晨哥兒你手上。」
「我聽咱們小旗說,晨哥這次說不定能直接被提拔成百戶官,直接得得幾百畝軍功田的賞賜呢,這次你肯定是發達了!」
朱海濤的話語中滿是亢奮,說話間,他將自己藏在懷裡的幾枚煮雞蛋塞給了楊晨,開口說道。
「晨哥兒,我給你帶了幾枚雞蛋,都已經煮好了,你吃了補補身體。」
楊晨接過朱海濤遞過來的雞蛋,蹙眉道。
「這雞蛋你從哪裡來的?千萬別想不開,為了幾枚雞蛋犯軍法那不值得。」
朱海濤撓撓頭,憨厚一笑道。
「沒事哥,這幾枚雞蛋是我花錢和老鄉按市價買的,不會犯忌諱的。」
「你放心吃吧!」
現在給大明當兵,所能獲得的可不光是軍功田。
軍餉也是頗為豐厚的!
這個數字差不多是清廷給綠營兵的軍餉的兩倍。
並且,明軍的軍餉和清軍的還不同。
清軍綠營兵的軍餉還需要從中扣除伙食費,軍服費等雜費,最後真正能到綠營兵手上的,其實並沒有多少。
而明軍這邊的軍餉卻是純軍餉,說是多少就發多少,不會從中扣除任何的雜費。
也就是說,明軍士卒的衣食住行,幾乎由大明全包了。
這樣的待遇,足夠明軍士卒過的舒舒服服,且還能不時的補貼家用了。
尤其像是朱海濤這樣沒有家眷的單身漢,哪怕是時常趁著假期出軍營改善伙食,每個月的餉銀也根本花不完。
楊晨聞言,這才微微頷首,放心的收下了朱海濤遞過來的雞蛋。
兩人繼續交談著,朱海濤語氣興奮活泛的開口說道。
「晨哥兒,我聽人說,何晉何千總已經帶兵去進攻梧州了。」
「等梧州一破,到時候我大軍就會繼續順著潯江東下,直撲肇慶。」
「你現在身上的傷勢需要好好靜養,肯定沒辦法跟著大軍奔波,肇慶之戰應該是趕不上了。」
「但你放心,兄弟我回頭也去斬個清韃的千總立功,不給你拖後腿。」
「到時候,咱們兄弟都能有個官做。」
「等將來祭祖的時候,一定讓祖宗也跟著好好風光一把!」
楊晨點頭道。
「好,如此最好!」
「花良村上下不剩多少人了,咱們這些倖存下來的,一定要相互扶持才是。」
「得有人幫襯支持,將來才能走的更遠。」
「……」
兩人說著話,不知不覺間天色便黑了下來。
朱海濤向楊晨告辭離去。
而楊晨則是躺在病床上,調整了一下身體,準備休息。
就在這時候,穿著軍醫服飾的李紅魚掀開帳簾走入,來到了楊晨身邊。
將一碗肉湯端到了楊晨病床旁的矮桌上。
然後開口小聲說道。
「謝謝你!」
楊晨聞言,臉上的表情明顯一愣,然後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姑娘你怎麼說謝謝了,該我說謝謝的才是。」
「謝謝你的照顧!」
李紅魚聞言,卻只是搖搖頭解釋道。
「我家是赤水墟的,你在戰場上殺掉的那個清韃千總,就是帶兵屠了我赤水墟的雜種。」
「其實不光是我,赤水墟上下,都得對你說一聲謝謝……」
也就是說,現在的楊晨其實可以算是幫赤水墟上下報仇雪恨的英雄。
這也是為什麼李紅魚對楊晨較為照顧的原因。
要知道,在明軍中,軍醫的地位可不低,哪怕是小旗百戶這樣的基層軍官,見了軍醫都是客客氣氣的。
哪怕是李紅魚這樣的新人,也沒人敢隨意開罪。
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都對方手上,需要對方救命。
如果是普通傷兵,可無法得到軍醫的特殊照顧。
語罷,李紅魚指了指那碗肉湯,開口說道。
「這碗老母雞湯你趁熱喝,是做伙頭兵的王師傅自掏腰包幫你開的小灶,如果有什麼需要,儘管和我說。」
「你是我赤水墟上下的恩人,這恩情我們不會忘的。」
王師傅在成為大明的伙頭兵之前,是赤水墟上的一家酒樓的掌勺,手藝相當不錯。
但再好的手藝,卻也擋不住亂兵的禍禍,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人親眷都死於清軍之手。
再然後,他便選擇了加入明軍,發揮自己的特長做了一名伙頭兵,準備要為反清復明出一份力量。
在他想來,如果明軍士卒是吃他做的飯填飽肚子,然後上戰場殺敵的,便也能算是他間接為自己的家人報仇了。
楊晨深深的看了一眼李紅魚,義正辭嚴的說道。
「姑娘不必說謝,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相信不管是誰,只要在戰場上遇到的清軍,都不可能視若無睹。」
李紅魚點點頭,看向楊晨的眼神已經不光是感激了,還多了幾分崇敬。
……
乾隆四十二年,大明崇禎一百四十九年,五月十五,梧州府城方面傳回來了好消息。
何晉所部的明軍順利攻克梧州府城。
朱靖垵在確保己方大軍的後勤補給線路安全之後,當即便準備下令大軍準備拔營東下,準備向肇慶府殺去。
隨著軍令下達,明軍主力離開了鎮南關,浩浩蕩蕩的繼續東下。
裹著紅頭巾的明軍沿岸而行!
龐大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邊。
而在西江之中,是規模相當不小的明軍水師,以及明軍的輜重船隊。
朱靖垵騎在馬背上,隨軍而行。
大軍前後,傳令兵來回賓士,傳達著中軍的命令。
「報!報大都督!」
「我軍哨騎急報,同清虜哨騎遭遇,雙方正在交戰。」
一名傳令兵火急火燎的奔至朱靖垵面前,開口說道。
朱靖垵聞言,勒停了戰馬,蹙眉道。
「派人增援我軍哨騎,給本都督探明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他看來,現在廣東清軍主力應該待在肇慶才是,怎麼就奔著明軍而來了呢?
傳令兵抱拳而去。
不多時,便見一隊隊哨騎從大陣中奔出,一路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