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反清:從大明穢土轉生開始> 第67章 急報與決策(12)

第67章 急報與決策(12)

  第67章 急報與決策(12)


  第二日清晨,朱靖垵早早起床,跑去鍛煉身體。


  床榻上的兩位美人昨夜累壞了,此時仍在酣睡。


  由於穿越的緣故,朱靖垵的身體素質要遠超一般人,是故,哪怕昨夜是兩女聯手,依舊被他前後斬於馬下。


  等朱靖垵慢跑了一個五公里,活動開了筋骨,又回到自己的房間更衣洗漱之時,兩女這才睡來,揉著惺忪的睡眼,在侍女的伺候下穿衣起身。


  朱靖垵一邊坐在餐桌邊小口吃著油條,一邊開開口說道。


  「慢慢穿衣,穿好衣服來用膳,不用著急。」


  「今天我們都沒什麼事,無非也就是去爹娘哪裡敬茶問安,都是自家人,遲一點早一點無妨的。」


  一口油條,一口豆腐腦(鹹的),桌子上還擺著剝了殼的茶葉蛋,正好泡在豆腐腦里一起吃。


  朱靖垵臉上滿是滿足的神情。


  山珍海味他吃不慣,好的就是這麼一口。


  嗯,他是一個立場堅定咸黨,與甜黨不共戴天。


  兩女聞言,卻反而是紛紛加快了手上的動作,穿好衣服之後,匆匆忙忙的洗漱打扮去了。


  而朱靖垵則是繼續慢條斯理的吃著早飯。


  他一邊吃早飯,一邊手拿一本兵書翻閱。


  學無止境的道理他還是懂得,古代的兵書既然能夠流傳甚廣,這麼多年來一直被奉為圭臬,則說明其定有可取之處。


  既然有可取之處,那就值得朱靖垵為之多花些心思學習。


  沒讓朱靖垵等多長時間,兩女便都穿好了衣服,娉娉婷婷走到了餐桌邊。


  「妾身參見太子殿下,殿下金安!」


  朱靖垵聞言,卻也只是擺手說道。


  「不必多禮,各自落座吧!」


  「這是家宴,都不必拘束,怎麼自在怎麼來吧。」


  兩人聞言,再次齊齊下拜道。


  「妾身謝太子殿下!」


  語罷,這才各自落座準備用膳。


  朱靖垵見此,也不再強求兩人不必拘束,只是失了興緻,表情有些不耐的開口說道。


  「坐下吃飯吧!」


  只是,這邊兩女才剛坐下,外邊便響起了一陣通報聲。


  朱靖垵放下了手中的兵書,示意兩女吃她們自己的,然後轉頭開口說道。


  「外邊何人喧嘩?進來說話!」


  他話音落下之後,一名明軍傳令兵小跑著來到了他的面前,下拜道。


  「啟稟大都督,是李沐李尚書從廣州回來了,現在正在議事堂向監國殿下彙報工作。」


  「監國殿下急召大都督前去議事!」


  朱靖垵聞言,臉上的表情明顯一肅,但還是當即起身,向著議事堂的方向走去。


  走之前,他把嘴裡叼了根油條,邊走邊吃。


  議事歸議事,可飯不能不吃。


  ……


  不多時,朱靖垵便抵達了議事堂外。


  隔著一扇門,他都能聽到議事堂內隱隱可聞的爭吵聲。


  相當的激烈。


  就在這時候,負責在門口守衛的明軍士卒吆喝道。


  「大都督到!」


  隨著一聲通報,議事堂內的爭吵聲明顯降低。


  緊接著議事堂的大門當即被打開。


  朱靖垵邁步走入,目光環視一圈,見眾人涇渭分明的分成兩派,相互之間氣氛劍拔弩張。


  見此,他開口緩和氣氛道。


  「怎麼了?這是怎麼了?」


  「李尚書回來不是好事嗎?都吵什麼呢?」


  眾人見朱靖垵走了進來,紛紛躬身下拜道。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殿下金安。」


  朱靖垵聞言,微微頷首,然後說道。


  「諸位卿家免禮,平身。」


  坐在主位上的朱簡灼見自己兒子走進了議事堂,也是開口說道。


  「李尚書回來確實是好事一件,但卻也為我大明帶來了一則壞消息。」


  朱靖垵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蹙眉詢問道。


  「什麼壞消息?」


  朱簡灼面露苦笑,開口說道。


  「我大明光復的事情已經被兩廣總督府知曉,兩廣總督和廣州將軍已經達成了共識,要派兵進剿我大明。」


  「吾兒所制定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要執行不下去了……」


  「大家剛剛在吵的,就是我大明接下來的出路。」


  「吾兒對此怎麼看?」


  李沐消息來源,應該是天地會沒錯。


  朱靖垵聞言,沉默了一陣,臉上的表情相當的凝重,但還是開口詢問道。


  「大家對此都是什麼看法?」


  對此,他心中雖已經有了腹稿,但也要給手底下的人一個發言的機會才是。


  韓思古聞言,站出來說道。


  「啟稟殿下,現在的爭端主要存在於文官和武將之間。」


  「王首輔他們的意見是,我大明可以固守金田鎮,以待清軍進剿之大軍疲敝,再行還擊。」


  「而我等的意見則是主動出擊,效仿西賊李闖之戰略,橫行地方,裹挾民眾,以求壯大己身,尋求戰機。」


  「大都督對此怎麼看?」


  朱靖垵聞言,將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父親,開口詢問道。


  「父親的意見呢?」


  朱簡灼沉吟了一下,隨即開口說道。


  「為父的意見是主動發兵,以求擴張勢力。」


  「現在我大明地盤上的人力物力資源都極為有限,若是被清軍封鎖,很難在清軍的封鎖下堅持下去,就更別說發展壯大了。」


  「是故,我們有必要在清軍封鎖之前,主動出擊擴大地盤。」


  「但是,王首輔所言也是有道理的。」


  「我明軍和清軍比起來,兵力本就處於劣勢,若再主動出擊,則更是以卵擊石。」


  「況且,流寇是沒有未來可言的。」


  「是故,現在為父也拿不定主意,便命人將你請來,徵求一下你的意見。」


  朱靖垵聞言,心中也是泛起了嘀咕,沉吟一下,開口說道。


  「首先,我想說的是,大家所言都是有道理的。」


  朱靖垵先是給了眾人一個極高的評價。


  但隨即接著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但要問本督的意見,則也是主動出擊。」


  「並非本督覺得王首輔所言為錯,只是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我們必須主動打出去,一但被封鎖包圍,那就即將面臨慢性死亡的結局。」


  朱簡灼頗感興趣的開口詢問道。


  「那具體做法呢?」


  朱靖垵稍稍沉吟一陣,隨即開口說道。


  「我軍可以兵分兩路,一路主動出擊,進攻州府大城,牽制清軍主力。」


  「另一路大軍則是以武宣縣為中心,向四周擴張,擴大我大明的實際控制範圍的同時,還要兼顧起後勤徵集,糧草籌備,軍械打造……等相關事項。」


  「以求以戰養戰,迅速擴大我大明的戰爭潛力。」


  朱靖垵現在的思路很明確,那就是要以戰養戰。


  用主力部隊吸引清軍的注意力。


  而後方則是繼續執行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擴大地盤的同時種地練兵,打牢根基。


  王順聞言,站出來開口質問道。


  「若清軍不顧我大軍主力,而是選擇全力進剿武宣縣的話,我大明又該如何應對?」


  「到時候,我大明主力不在,剩下的人豈不是都要變成清軍的刀下亡魂嗎?」


  王順不是有意和朱靖垵作對,現在大明朝中的黨爭還只是苗頭。


  大家更多時候還都是在就事論事。


  朱靖垵手指指向了輿圖上的紫荊山。


  「如果清軍主力殺來,我軍偏師可以退入紫荊山,從容布防。」


  「這時候,就輪到我大明在紫荊山中修建的要塞和防線發揮作用了。」


  「只要山內的部隊能堅持一段時間,前線的主力兵馬定然可以及時回援解圍。」


  自從大明控制了紫荊山,就著手於在山中修建堡壘,一直沒停過。


  從入山口的位置,直到大山深處的營壘,大明一共修建了八座關卡要塞,卡住了所有的進山通道。


  被外人稱為八大關! 尤其是在水泥被朱靖垵「發明」出來之後,更是對紫荊山內的那些要塞進行了水泥化改造。


  並且,明軍還在山上布置了繁多的陷阱。


  甚至,朱靖垵還安排礦工,在紫荊山內挖了不少四通八達的地道。


  用於儲備物資,以及關鍵時刻可以通過地道來轉移逃命。


  現在的紫荊山,說白了就是一座大規模的軍事要塞群,易守難攻的很。


  這樣的一座要塞群,哪怕是到了二戰時期都能算是棘手的。


  清軍若想要短時間之內攻下這麼一座要塞,完全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朱簡灼對著自己兒子點頭道。


  「吾兒所言有理。」


  隨即開口說道。


  「傳令下去,全軍備戰。」


  「加快增兵速度,作為代價,募兵條件可以適當放寬鬆一些,以求吸收更多的兵員從軍。」


  「再加強一下新兵營的訓練強度,以求新兵儘快完成基礎訓練,然後補充給各部隊。」


  「換有就是,朝中各部都要全力配合軍隊行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大明的一切事務都要以增強軍隊戰鬥力為優先。」


  「全軍上下,所有人都要為了即將到來的戰事做準備。」


  「這一戰,將會是我大明的生死存亡之戰!」


  「諸將,還當共勉之!」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說道。


  「監國殿下英明,臣等遵旨!」


  等大明的文武百官離去之後,朱靖垵則是被單獨留了下來。


  朱簡灼將目光看向了自己兒子,開口詢問道。


  「吾兒對這一戰怎麼看?」


  朱靖垵稍稍沉吟一陣,然後開口說道。


  「打吧,畢竟我們也沒有別的選擇不是嗎?」


  朱簡灼點頭繼續詢問道。


  「父王最近都沒怎麼關注軍隊,我軍現在的擴軍情況如何了?軍隊數量擴充到多少了?」


  朱靖垵點頭回應道。


  「回父王的話,我軍現在的兵力規模已然擴充到了四千三百餘人。」


  「分別設四個千戶統領!」


  「其中,主力還是長矛手,足足有兩千人。」


  因為長矛手確實是便宜還好用,性價比極高。


  「剩下的兩千人中,分別是一千刀盾手,以及五百火槍手,五百弓箭手。」


  「而剩下的三百人,則是炮兵部隊,以及少量的偵騎……」


  朱靖垵簡單的向自己的父親陳述了一下當前明軍的現狀。


  包括明軍的兵力數額,兵器配製等。


  朱簡灼聞言,滿意的頷首。


  從自己兒子的言語中他可以得知,現在明軍的擴軍速度其實是極為可觀的。


  從十月初大明和武宣縣衙的那一戰結束,直到現在年關將近,明軍規模從一千人出頭,直接擴充到了四千三百人。


  直接翻了好幾倍,這個速度不可謂不快。


  沉思了一陣,朱簡灼又開口說道。


  「就目前來看,我軍的兵力數額還是有些不足,吾兒可有加快擴軍之法?」


  朱靖垵思索一陣,拿出了一個他琢磨了許久的計劃。


  「回父王的話,要我來說的話就還是老辦法,以田地為餌。」


  朱簡灼點頭道。


  「詳細說說!」


  朱靖垵撓了撓頭道。


  「說白了,也就是改變我明軍現在所實行的軍功分田政策,將政策該為新兵入伍就給分田。」


  「但是,這個時候,分到的土地士兵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所有權依舊歸大明。」


  「唯有等分到田的士兵立下足夠的軍功,或是傷殘陣亡,或是服役夠了一定年限,按照規定退伍,這田的所有權才能轉給他以做獎勵。」


  「當然了,軍功分田也要繼續并行。」


  「父王認為如何?」


  朱簡灼聞言,蹙眉深思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點頭說道。


  「吾兒所言有理,便照此實行吧!」


  「儘快擴軍,一定要在清軍來犯之前,將我大軍的規模擴充至六千人以上。」


  朱靖垵聞言,笑了笑說道。


  「父親放心,擴軍至六千人而已,問題不大。」


  「現在已經是臘月底,快要到年關了,清軍也是要過年了,清廷官府就算是發兵來討,大概率也得在年關以後。」


  「算下來,我大明最少還有一個月時間備戰。」


  「足夠了!」


  朱簡灼聞言,點頭道。


  「如此最好!」


  ……


  很快,在大明的有心推波助瀾之下,明軍當兵分田的消息便在武宣縣以及周邊各縣傳開了。


  瞬間便引起了極大的討論熱度。


  這段時間以來,明軍其實已經實際掌控了,除去縣城外的整個武宣縣。


  並將自家的影響力擴充到了周邊數縣的範圍之內。


  各縣的縣令在討伐不果之後,都十分默契的選擇了捂蓋子。


  現在的明軍,除去沒有刻意去攻城略地之外,規模和聲勢可是一點也不小。


  擁兵四千,還都是戰兵,這股力量不管放在哪裡,也絕對能算是一方豪強。


  要知道,清廷在整個廣西的駐軍,也就兩萬三千人而已。


  這說的還是花名冊上的兵力總額,至於說這兩萬三千人中,有多少是吃空餉的空額,那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了。


  如此看來,實打實擁兵四千的明軍,實力真不能算弱。


  這段時間以來,經常有義士前來主動投效於大明,並表示願意為了反清復明的事業而奮鬥終生。


  雖然這些義士的身份比較那啥,多為山賊草寇,私鹽販子,水匪強梁,以及朝廷的通緝犯,但這不重要。


  只要他們反清,那就是大明的自己人。


  ……


  東鄉嶺村,劉家。


  茅草屋內,光線一片黑沉。


  從劉豐收他太爺爺那輩便傳下來的一張八仙桌上,擺著一盞昏黃的油燈。


  燈火如豆,卻是一家人晚上唯一可供照明的光源。


  劉豐收坐在一家之主的位置上,啪嗒啪嗒,有一口沒一口的抽著旱煙。


  煙桿的頭部一閃一閃的,明滅不定。


  一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前,不住的唉聲嘆氣。


  「眼看著沒幾天就要過年了,咱們家還欠著王老爺家四兩三錢七分銀子……」


  「銀子要是還不上,王老爺怕是就要讓家丁來催了,今年這年怕是過不成了。」


  劉豐收將最後一口煙抽盡,鼻子里緩緩的吐出一口煙氣。


  來自生活的重壓,幾乎要將這個剛剛年過四十的漢子的脊樑都給壓垮了。


  他的一張臉在燈火的映襯下,顯得忽明忽暗,光與暗的邊界幾乎要模糊了。


  劉豐收此言一出,堂屋內的氣壓更低了一些。


  他們一家人在泥土裡刨食,一年到頭累死累活收的糧食,刨除給地主老爺家的田租,剩下的那些也就能賣個十來兩銀子。


  算上要交給朝廷的稅賦,要還去年借老爺的高利貸,再加上一家人平日里柴米油鹽,吃穿住行的花銷……


  一年到頭,基本上是一分錢也剩不下。


  非但剩不下盈餘。


  甚至還需要學後世某個自稱世界警察,實則是滿世界的偷石油的鷹醬,借新債還舊債以勉強度日。


  並且,還得是豐年才成。


  要是遇到了今年這樣糟糕的年景,那辛苦一年下來,非但去年欠的錢還不上,甚至還會越欠越多……


  就在一家人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時候。


  劉家的大兒子劉驊開口說道。


  「爹,不行的話我去給老朱家當兵吧!」


  「聽說給老朱家當兵非但會分田,還給發二十兩銀子的安家費呢。」


  「咱們家要是能有這二十兩銀子,那欠王老爺的錢不就還上了嗎?」


  劉驊向來不是個安分的主,此前沒少和鎮子上同齡的那些青皮混混打成一片,甚至他還因此得了個劉三刀的諢號。


   求月票,求打賞,求訂閱,撲街作者各種求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