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黃巾大戰
第189章 黃巾大戰
袁紹也沒想到,這昔日的白馬義從,公孫瓚的核心殺手鐧結果又到了自己手上。
望著黃忠一副毋庸置疑的態度,袁紹嘆了口氣,他覺得自己似乎暫時也用不上這精銳中的精銳。
奈何黃忠看這架勢似乎說不通,又將韓當,顏良文丑等人都喚來,言辭鑿鑿的將袁紹的安危放在首面。
再加上袁紹的兒子已然出生,算下來如今已經快要十幾歲的年級,為了袁譚,袁紹也必須要注意自身的安危,黃忠是懂得迂迴戰術的。
君不見,那第二次黨錮之禍,哪怕是諸多名臣,海內外大儒,手中沒有絕對的權柄,在面對宦官及劉宏的組合拳時,都只能含淚飲恨。
袁紹雖然身處遼東,但對於此前開啟的第二次黨錮之禍消息也是非常靈通。
朝堂大變,曹節死去后,張讓趙忠而一眾宦官接替了曹節的權勢,甚至更為甚之。
兄弟子侄,親戚鄉鄰盡皆都被其安插在大漢的各個角落,美名其曰是為皇帝治理地方,實則是盡情的施展手中權勢,佔據了諸多顯耀位置。
世家大族等一眾自然不願意坐以待斃,那些本該屬於他們門生故吏的位置,憑什麼要讓一群沒卵子的人隨意安插。
於是,在一場蓄謀已久的行動中,皇帝藏於幕後,十常侍成為主導這次鬥爭的執行者。
黨錮之禍的再次爆發,使得天下士人盡皆黨錮,所在縣內各級官員都不得任免,便是走出當地郡縣也需得經過上面審查後方可。
接著,皇帝劉宏為了凝聚手中的權勢,又推出鴻都門學。
為了使士人一家獨大的局面徹底扭轉,十常侍們藉由皇帝的旨意,加上皇帝酷愛辭賦書法的緣故,於是便開始在民間大肆搜羅地位低下,不曾於士人有過接觸的普通黎庶。
在其入學后,優待頗豐,哪怕是十常侍這般極其貪戀權勢,愛慕錢財的宦官,此時也選擇了盡數將高官厚祿予之,多則出任州郡刺史,太守,就連三公之位也時有發生。
當然,想要出任這些職位,同樣也需要付出一大筆錢財來,也正因此,劉宏實際上對於這個計劃是頗為滿意。
即能收攏自己的權勢,同時還能收割一大筆錢財來填充自己的小金庫,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在天下黎庶的見證下,皇帝劉宏開啟了開掛般的人生。
賣官鬻爵,開設鴻都門學,發起黨錮,進而大肆營造宮殿西園。
皇帝的權勢歸籠了,十常侍們也如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唯獨士人階層,是這次行動中的最大損失者。
望著已經半數州郡刺史太守等封疆大吏盡皆成為了宦官乃至皇帝的眼線,士人們多有不甘,奈何現在的劉宏已經不是剛剛登基時那般可以任人蹂躪的對象了,打碎了牙齒只能自己吞進肚子里。
士人們的慘狀,卻是絲毫沒有影響袁氏的蓬勃發展。
在其他世家大族盡皆被皇帝乃至十常侍發起的黨錮中受盡迫害時,袁氏卻是一反常態,扶搖直上。
原來,皇帝劉宏所寵信的宦官頭頭中,也有一人姓袁名赦,其出身汝南袁氏,又加上此時的袁逢袁隗不約而同的都想藉助這個機會牽上袁赦以此來作為皇宮深處的依靠。
而袁赦也同樣對於如今滿朝公卿盡皆出自袁氏的緣故,想要得到他們的支持,二者一拍即合。
袁氏越做越大,便是三公職位,袁逢袁隗輪流做。
雖說有時也會因為一些所謂的天地異象,其實就是皇帝劉宏缺錢花了,想要收割一波錢財為由任免,但要不了多久,又會官復原職。
故而,此時的袁氏才能真正的稱之為四世三公。
在這種情況下,袁氏自然就成為了其他世家大族,乃至士人們的口誅筆伐,但這些表面上的阻礙對於袁氏而言完全是撓痒痒。
袁紹也借著這股秋風,順利的成為了度遼將軍,執掌邊塞之地所有軍政大權。
在這期間,袁紹也是兢兢業業的發展遼東,對於鮮卑的打擊也是尤為慘重。
到了後面,鮮卑人聽聞弩騎營出動,便會頭也不回的立馬開始遷移,就連那些畜養已久的牲畜也只能含淚將其宰殺。
自從那鮮卑首領檀石槐死後,整個鮮卑四分五裂,內鬥紛亂不止,在這種情況下,黃忠等人選擇遠交近攻好,同時又大肆派遣使者,與周邊鮮卑各部落修好,給予大筆錢財,物資。
說起來,對於鮮卑的打擊,也只是單純的局限在鮮卑東部這一大片土地上,使得在這片區域生活的鮮卑人損失慘重,其他地區的鮮卑人卻是樂見其成,甚至在許與重利的情況下,已經有接近兩萬的鮮卑人加入到了袁紹的部隊當中。
雖然未曾出任弩騎營這一精銳,但也是自成一軍,為首者則由顏良出任。
面對這位昔日名震鮮卑,聞得顏良大名者無不懼怕萬分。
使得顏良本人在鮮卑內部中有著極高的聲望。
時鮮卑多稱遼東有一都尉,性情剛烈勇猛,不懼生死,其麾下猛將頻出,其中尤其以顏良首當其衝,被鮮卑人尊稱為天人。
有顏良主導這支彪悍的鮮卑部隊,使得他們的反叛之心基本上難以出現,更何況,其所擁有的任何福利,俸祿,乃至身上所穿甲胄,盡皆要由袁紹統一供應。
說白了,就是你們這些人不是在給都尉府打工,也不是給度遼將軍這個名號打工。
可以說是袁紹的私人部曲,不被大漢承認的一支異族軍團。
雖然這些鮮卑騎兵在面對弩騎營時,幾乎要被殺的潰不成軍,但其本身的能力實際上被弩騎營克制的死死的,如今沒有了弩騎營的威脅,這支鮮卑騎兵在面對征討高句麗,扶余等國時也是戰功頗豐。 袁紹對於部下的賞賜從來不加吝嗇,這些年來的遼東賦稅也是與日俱增,已經幾乎是完全打造成了幽州人口最多的郡縣,近六十萬人的數量。
玄菟郡也已經成為了公孫度家族紮根的區域,其太守正是公孫度,在經由朝廷任命時,公孫度甚至放棄了冀州刺史的任命,正因為袁紹的緣故,他決定要死死的抱住這條大腿。
再經過一番運作后,其順利的成為了玄菟郡的太守,接替已故太守公孫域的差事。
在這種情況下,遼東之地本就遠離雒陽中心,政令不通的情況下,已然成為度遼將軍的袁紹自然而言,順理成章的就成為了這一大片區域絕對的統治者。
而在內地,此時的大漢已經在各種蹂躪之下,民不聊生,到處都充斥著水深火熱的局面。
穀物不生,民賤糧輕,而所需繳納的賦稅也同樣高的離譜,遠遠沒有所謂的三十稅一的說法。
張角應運而生。
面對已經完全沒有往日榮光的大漢,張角明白,是時候要做出一次變革了。
於是,其大肆發展太平教,傳播道義,以符水治病救人,久而久之,整個大漢從上到下,幾乎一多半都選擇了信仰太平教,就連那些無惡不作,貪贓枉法的十常侍中,也有人在深宮內與其互相勾連,以此謀取私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萬民食不果腹,最終,選擇了跟隨在張角麾下。
在一聲聲的聲討中,大漢儼然已經成為了臭名昭著的代名詞。
張角見時機成熟,將幽冀,青涼等八州之地教眾分為三十八方,每方多者萬人,少則六千,為首者稱之渠帥。
以蒼天已死,黃巾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約定時期揭竿起義,同時又到各地郡縣府衙張貼告示,再聯合朝中宦官徐奉等人打算裡應外合。
在起義前的一月,有部眾唐周向朝廷高密,致使信徒馬元義等一眾人被車裂。
張角無奈,只能選擇提前起義,自號天公將軍。
封賞各級渠帥,弟弟張梁,張寶也盡稱地公,人公。
因其多頭帶黃巾,故而稱黃巾賊。
天下黎庶早就對這樣的大漢失去了信仰,斷斷幾個月間,黃巾起義的輻射範圍竟已經席捲了整個大漢,到處都是戰火紛擾。
黃巾軍勢大,裹挾著萬千民意,不少初次見到這樣壯舉的官吏一時間都不知所措,進而被黃巾侵佔州府郡縣。
整個大漢都為之震動。
劉宏見事態愈發嚴重,特詔來呂強,詢問其對策。
黨錮之禍解除,同時下令,各級郡守縣府都可自行募兵,抵禦黃巾。
同時,又遣大將軍何進統領宮中宿衛,同時派遣天使赴河南尹等拱衛雒陽。
派遣皇甫嵩等一眾將領攜漢軍開啟平叛。
在黃巾軍勢如破竹的初期,整個大漢八州二十七個郡縣盡皆陷入戰事中。
或許是漢軍久未上得戰場,面對這些裝備極差的黃巾軍,卻也是被打的節節敗退。
此時已然被拜為騎都尉的曹操,被劉宏下令前往潁川與皇甫嵩一同鎮壓叛亂。
黃巾軍肆意屠殺州郡官員,在面對高牆聳立的城池時,黃巾軍根本不用付出多少代價,城中自然而言的就有黃巾信徒騙來城門。
此時的幽州刺史郭勛都被破城而入的黃巾軍斬殺。
在黃巾軍勢如破竹時,正欲打算北上解放遼東遼西等地時,卻不想門下教徒有不少人都做出一副拒絕的神情來。
這支黃巾軍人數越來越多,在佔領了幽州幾乎半境時,已然發展到了十餘萬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得知部眾竟然會決定放棄進攻遼東的計劃時,身為渠帥的黃龍頓時氣不打一出來,正值黃巾勢大,此時正當所向披靡,軍中卻有人大肆宣揚遼東,他自然是不能容忍。
當即派出麾下將其盡數抓捕,經過一番審問后,卻沒想到,偏向被捕的這些黃巾人數越來越多。
其所言多數都是對那遼東的推崇,甚至有膽子大的悄悄與黃龍敘述著。
那遼東乃是當今度遼將軍,袁紹所營建多年,民心所向,無任何不當之處,且其勇武超凡,面對鮮卑騎兵都不曾有絲毫膽怯,如今我黃巾雖眾,恐不得其果也。
黃龍聞言卻是瞬間勃然大怒,指著對方怒斥道:「我所部披荊斬棘,與那幽州刺史一戰也絲毫未曾怯場,斬獲大漢軍隊的首級也不下五千,就連其刺史首級如今仍被懸挂薊州東門,你卻在次大放厥詞,漲他人士氣,滅自己人威風,究竟是何居心?」
「我意已決,待今日好生修整一番,明日出發遼東,將那度遼將軍袁紹的頭顱斬下,以此告慰我軍逝去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