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到底誰才是武將啊!!
第64章 到底誰才是武將啊!!
聽到戲志才所言,曹操和郭嘉二人都是不由的一愣。
沒有想到戲志才,竟然會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
話說,現在他們得知兗州那邊,沒有出現什麼亂子。
那麼現在,最應該做的不就是立刻止住兵馬返回,在徐州這裡接著打嗎?
怎麼戲志才,卻還要說繼續撤軍呢?
不過二人都是聰明人,只是稍微的一愣之後,便馬上明白了戲志才的意思。
「對!我們還要繼續撤兵,從徐州這裡撤退!」
曹操興緻很高的說道。
同樣都是撤軍,但這個時候,曹操的情緒,和之前相比卻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郭嘉也在邊上點頭,表示對戲志才看法的認同。
幾人說完話之後,彼此對視一眼,都是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
一切盡在不言中,心情十分暢快。
「志才兄,還是你才思敏捷,竟在頃刻之中,竟然就讓你想到了這樣的一步妙棋。」
郭嘉望著戲志才說到。
戲志才擺手道:
「我這算什麼?
和奉孝你幾天之前,便能夠料到高就有很大可能,會做出一些,令我等都驚喜的事情來相比,我這還差得遠。
要不是奉孝,伱提議再此等上三天。
那我們這次可真的是撤軍了。
一來一回之間,消耗將會極大。
我們可不會如此之從容。
話說回來,我與高就相識要早於奉孝。
結果論起對高就的了解,我竟還比不上你。」
聽到戲志才如此說,郭嘉搖頭道:
「我這不算什麼本事,高就兄才是真正的有本領。
誰能想到那等絕境之里,竟然被他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殺開了死局。
這份本領,是我等遠遠所不能及的。
和高就兄相比,差的實在是太遠。」
聽到郭嘉如此說,戲志才也忍不住的跟著點頭。
表示對郭嘉所言的認同。
這一次張成的表現,是當真完全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真真切切的驚艷到了他們。
聽著郭嘉和戲志才二人的言語,曹操忍不住笑道:
「你三人,皆是我的肱骨之臣。
有你等在我手下,真乃我曹孟德之幸!
有這麼多的大才之人,為我所用。
張邈等人,如何能夠與我為敵?
徐州又豈能沒有拿下的道理?」
接下來,曹操以最快的速度,將荀彧給他傳遞而來的,兗州那邊的情報,告知了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人。
這些人得知這個情報之後,都是又驚又喜。
同時心中也滿滿的都是震撼。
對於張成此番,力挽狂瀾的舉動,激動不已,敬佩不已。
說實話,如果將他們放到張成的那個位置,在同等的條件之下,他們這些人根本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
能夠保住兗州不失,就已經是他們所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想要如同張成這般,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完成反殺。
將局面來一個大反轉,根本就不可能。
在感到佩服的同時,心裏面也升起一些挫敗感。
話說,明明他們這些人,才是武將。
怎麼和張成張高就這個先生比起來,他們這些武將這麼菜呢?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武將啊?
當然,這些挫敗感升起之後,馬上就被強烈的驚喜給所取代。
所有人都意識到,現在情況變得不同了。
他們接下來,可以繼續在徐州這邊大舉攻伐。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樂進等人,都紛紛請戰。
表示他們願意帶兵,繼續攻打徐州。
將徐州更多的地方,給拿下來。
但曹操卻說,還要繼續撤退。
曹仁顯得有些不解的道:
「主公,既然兗州那邊無憂,我們這裡為何還要繼續退兵。
這個時候繼續攻打徐州,豈不是最好。」
聽到曹仁如此詢問,曹操面上露出一些笑容來。
而反應比較快的夏侯惇,已經是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曹操道:
「我等之前撤退的種種舉動,陶謙那邊絕對有所察覺。
而且他很快,便也能夠得到兗州那邊,發生動亂的消息。
在這種情況之下,心中必然會有所想法。
陶謙最近一段時間,被我等給打的抬不起頭。
此時面對著千載良機,你覺得他能忍得住嗎?
我們此時繼續攻打陶謙,他只會龜縮城內不出。
這個時候我等退軍,面對此等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想陶謙想要忍住不出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離開了城池保護的陶謙,打起來可要比縮在城池之內,不露頭的陶謙,要好打的太多。」
聽到曹操的話,曹仁一下子就恍然大悟起來,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忍不住的對著曹操豎起大拇指道:
「主公高!實在是高!」
豎起大拇指,用來誇讚人的動作,還是他和張成學來的。
曹操聞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其餘一些沒有理解曹操意思的人,這個時候也都跟著恍然大悟。
不過原本有一些人,一開始就明白了曹操意思。
曹仁詢問曹操時,他們覺得曹仁落於下乘,顯得過於愚蠢。
此時見到了曹操,如此的開懷后,心裏面的感受,一下子就變得有些不同起來。
他們望向曹仁,一時之間有些分不清楚。
曹仁在詢問曹操之前,對於這個事情,到底是真懂了,還是假懂了?
到底是誰才是蠢蛋?
曹操這邊眾人的心情,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接下來便按照曹操的命令,大軍依舊開始有序的撤退。
並且還故意,做出退兵時極為倉促的樣子……
曹操騎在戰馬之上,忍不住朝著陶謙郯城所在的位置望去。
自己兗州遭封了如此巨變,就是不知道,此番陶謙能不能忍住不出手……
……
東海郡,郯城,陶謙徐州治所所在。
陶謙的面色,顯得極為難看,形容槁枯。
整個人都虛弱到了極點,
不時便會咳嗽出聲,有氣無力的樣子。
郯城,是陶謙在徐州的治所。
不過這個治所,陶謙現在有些不太想要了。
想要將遷往下邳。
因為隨著曹操的不斷攻伐,郯城這處原本屬於徐州中心處的地方,現在竟然已經要變成前線了。
曹操大軍不斷壓過來,令得陶謙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結果就在此時,有人一路急匆匆而來。
向陶謙報告了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報!主公,曹賊大軍突然全部撤退!」
曹操突然撤軍了?!!
原本還在病榻上面躺著,覺得自己命不久矣的陶謙,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力氣,一下子就坐直了身子。
「快說說,這是怎麼回事?
是真的嗎?」
陶謙急切的詢問。
「主公,確實是真的!
就在昨天晚上,曹操突然之間,大軍盡數起營,開始撤退。 各處的兵馬,也都先後開始撤退。
十分匆忙的樣子。
甚至於,連一些地方的糧草輜重,都沒有徹底帶走完。」
陶謙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先是長鬆了一口氣。
而後便是無盡的疑惑從心中升起。
他不明白,曹操為什麼這個時候,突然間就撤退了。
畢竟從曹操展現出來的強大攻勢,以及現在敵我雙方之間的力量對比。
還有眾多百姓們的支持程度上面來看,曹操都取得了巨大的優勢。
他們這邊,處在絕對的劣勢之中。
而且曹操此番前來攻打徐州,可是表現出來了,必然要將徐州給拿下來的決心。
怎麼現在形勢一片大好,他卻要撤退了呢?
陶謙是百思不得其解。
「快!快去將元龍先生給請來。
對了!將劉玄德也給喊過來,一同商議事情。」
陶謙連聲吩咐,而他自己也來了精神。
讓人扶著他,快些到前面去等著劉備等人到來。
沒過多久,劉備,陳登,許耽以及曹豹等人,便先後來到陶謙這裡。
許耽和曹豹二人,是陶謙手下的兩位大將,為中郎將。
所統領的兵馬,也是陶謙手下數得著的精兵,丹陽兵。
這二人和陶謙是同鄉,所以陶謙對他們很信任。
只不過此時陶謙的丹陽兵,在經過之前和曹操之間的攻伐之後,也損失了很多,可謂是元氣大傷。
陶謙沒有賣什麼關子,在幾人到達之後,立刻就將曹操撤軍的消息告知了眾人。
詢問眾人,這是何意?
在場眾人,在得知曹操竟然突然撤兵,都是大感意外。
因為在他們看來,如今這種情況之下。
曹操無論如何,都是不應該退軍。
這個時候既然撤軍,那麼此事必然會有極大的蹊蹺。
這點兒,幾乎是在一瞬之間,就浮現在眾人心中。
「主公,此事非常反常。
按說此等事情,絕對不會發生才對,現在就是發生了。
這是不是……是不是曹操那人,專門做出來的誘敵之計?
眼見我們這邊堅守城池,不與他作戰。
他強行攻打,耗費太大,所以便想要用此等計策,來誘騙我等出城。
從而好一舉,將我等這邊給拿下來?」
曹豹率先開口,望著陶謙說了他的看法。
這當然不是曹豹,高瞻遠矚,一下子就看出來曹操的想法。
而是因為曹操本人,經過前面和曹操之間的戰鬥。
已經逐漸的被曹操那邊的人,給打破了膽。
有些不想再和曹操對戰了。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這個時候,率先開口並說出了這樣的話。
畢竟只要是坐實了,曹操乃是引他們出去進行廝殺。
那麼他們這邊,必然是要反其道而行。
絕對不會出城和曹操作戰。
如此他就也不用和曹操那邊,進行征戰了。
另一個中郎將,許耽也開了口,說出了和曹豹差不多的意見。
劉備則一直閉口不言,他還是非常懂分寸的。
畢竟不管怎麼說,他都不是陶謙的心腹之人,只是前來幫忙的。
在這等重大的時刻里,他能不開口就不要開口。
等到曹豹和許耽二人都開口發表了意見之後,陳登這才開口道:
「陶公,我覺得曹孟德並非是在故用疑兵之計。
或許,是真的遇到了一些天大的困難。
令他不得不捨棄徐州這邊的大好局面,而匆匆回軍。」
「元龍先生,這隻怕不可能吧!
什麼樣的大事,能讓曹操在此時撤走?」
曹豹望著陳登如此說道,表示懷疑。
陳登道:
「那自然便是他的老巢,兗州那邊出現了大變局。
不然的話,曹操絕對不會急成這個樣子。」
兗州那邊出現巨變?
眾人聞言,都是不由的為之一愣。
若是兗州那邊真的出現了巨變,那曹操這個時候,有這種舉動,倒是真能說得過去。
只是曹操的老巢,真的有這麼容易就發生巨變嗎?
話說曹操前來攻打徐州,那邊一定會將後面,安排的妥妥噹噹的。
而且聽說那陳留太守張邈。和曹操的關係非常的好。
和曹操為托妻獻子的交情。
張邈在那邊,可謂是根深蒂固,有他在那邊坐鎮,曹操的兗州不會出現什麼巨變。
曹操和張邈之間的友誼,是經過戰火所洗禮的,絕對能夠讓人相信。
陳登望向曹豹,還有陶謙道:
「此一時彼一時也!
曹操此人,做事情太獨。
對世家大族,還有名士這些,多有苛待。
兗州名士邊讓,就是讓曹操給斬殺的。
再加上曹操過於強勢。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張邈未必還會真心向著曹操。
現在曹操大舉前來攻打我們徐州,後方空虛。
張邈等人抓住機會,做出一些事情來,也在情理之中。」
陳登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很有信心。
話說,他原本還對曹操,抱有很大的希望。
若是曹操能夠善待士人,不損害他們陳家的利益。
那麼他們父子,不介意投到曹操的麾下。
可是曹操來到徐州之後,卻在屯田安民,推行各種政策。
在這個過程里,並沒有對士族有任何的優待。
甚至於還有一些偏袒,那些底層的百姓。
在這種情況之下,陳家陳登父子二人,對曹操的期待一下子就消失不見。
所以很快就做出了,要努力抗拒曹操,保徐州的決定。
同為士族之人,他二人對於張邈陳宮等人,對曹操的感受,可謂是有一些感同身受。
「這不能夠吧?張邈真敢做出此等舉動來?」
曹豹還有陶謙等人,依舊是有些不太相信。
陳登道:
「算算時間的話,我等這邊應該也很快就能夠收到,兗州發生巨變的消息。
等到消息一來,便能夠知道兗州那邊的具體情況。」
……
不足兩個時辰,便有快馬從兗州那邊而來。
向陳登傳達了兗州發生巨變的消息。
陶謙聞言,不由得是驚喜莫名。
「竟然真的被元龍先生給猜中了!元龍先生當真是大才!」
陶謙聲音振奮的說道。
曹豹和許耽二人,望向陳登也滿是敬佩。
一直不曾怎麼說話的劉備,也雙目燦燦的望向了陳登。
「陶公,現在消息已經確認,曹操撤軍確實為真。
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備不才,願意帶兵追擊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