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命玄鳥,華夏始焉> 115.第115章 扶蘇

115.第115章 扶蘇

  第115章 扶蘇

  秦王嬴政心中喜悅,自己時時刻刻期盼的覆滅魏國,即將成功。滅國之戰,唯有昭襄王之時,而此時,自己之功績,將媲美先王!

  秦王嬴政當即命侍者準備酒食,準備於章台宮之內慶祝一二。


  不過就在此時,突然有侍者來報,稱廷尉李斯求見。


  聞言,秦王嬴政也不惱怒,反而興緻更勝,直接道:「請其進來!」


  說起李斯,秦王嬴政頓時想了李斯一年前呈給自己的《諫逐客書》,其中諸多之言,卻也警省了嬴政。


  想起了曾經跟隨師父神鳥學習的時光。


  「百家之言也有其優點益處,不囿於一家之言,治國之道,有用計採納之,方為上策!」


  自從秦國攻魏以來,秦國咸陽之中諸國細作漸多,他們隱藏身份,入諸多勛貴、官員之府為客卿,左右勛貴、官員之意。


  進而左右秦國之計策。


  秦王嬴政聞之,心中大怒,故而下令驅逐咸陽城中五國之人。


  正是那個時候,李斯呈上《諫逐客書》,讓嬴政眼前一亮,同時也暗自警省,於是封李斯為廷尉。


  卻不知此時李斯求見,所謂何事。


  李斯緩步走了進來,只見其面容普通,容貌年輕,看似不足三十之齡。


  此時身著秦服,神態恭謹。


  「見過王上!」


  「免禮!」


  嬴政讓李斯起身,隨即詢問道:「不知李廷尉此次前來,所謂何事?」


  「回稟王上,臣近一年以來,在家中精讀《商君書》,同時也深讀了秦國之律,卻是發現了許多不妥之處……」


  「哦?」


  聽到這裡,嬴政露出了感興趣之色。


  秦國行商君法,秦律也同樣是以商君法為根本而編纂,隨著秦國的發展而不斷將其完善。


  所以,秦律之中依然有許多不妥之處。


  更不用說更是滅了趙國,納趙地為秦土,趙地之民不適應秦律,頗有怨言。


  曾經諸位先王並不在意,而當嬴政繼位,卻格外在意這個問題。


  秦王嬴政想到了曾經師父神鳥所言:世間萬物並非一成不變,要學會變通,不能囿於一家之言,法家之法,也並非萬法之法。甚至其他百家之說,在一些問題上此法家更加合適。


  此時,聽到廷尉李斯所說,自然讓嬴政很是在意,當即全神貫注,看向李斯,不禁問道:「李廷尉,聽聞你師從荀子?」


  「正是!」


  李斯點頭。


  嬴政道:「荀子雖是儒家之人,但是曾經卻同先王昭襄王相惜,不過可惜卻未曾留在秦國!」


  同時,嬴政也知道,李斯雖然師從荀子,但是卻是法家之人,想到這裡,嬴政看向李斯,道:「還請李廷尉明言秦律不妥之處!」


  聽此,李斯當即取出自己衣袖之中的數枚竹簡,然後一一放在桌案之上,隨即展開,同秦王訴說秦律不妥之處。


  …………


  秦王宮,宮苑之中。


  只見一身著暗紅秦國華美衣裙的女子行走在湖邊,漢白玉雕琢而成的欄杆之上花紋精美,在陽光之中,閃爍著淡淡的光彩。


  女子身旁卻有兩名宮女小心翼翼的攙扶,再其身後,更有幾十名侍者、宮女跟隨,亦或是端著茶水,亦或是其他等物。


  女子面容美麗,一顰一笑之間卻有顯楚國山水之溫婉,又不失秦國女子之端莊大氣。


  目光下移,卻看到女子腹部微微隆起,顯然是已經有了身孕。


  美眸如水,望著欄杆之外,湖水之中的翠綠荷葉,粉紅荷花,猶如荷花花瓣般瑞澤的粉唇微微俏皮,顯示出她愉悅之心情。


  就在此時,一名宮女上前,小聲且恭敬地提醒道:「夫人,外面陽光正盛,還請入陰涼處歇息。」


  聽到宮女之言,女子當即點頭,隨即目光看向湖水一旁,只見宮苑之中,卻有一棵巨大的桑樹矗立。


  「且去採摘一些扶蘇葉……」


  「喏!」


  桑樹,古時又被稱為扶蘇,扶蘇果即桑椹,通體紫色,陽光之下晶瑩如水晶,美麗夢幻。猶如花朵,故而又稱扶蘇花。


  一旁的宮女知道,夫人本是楚國公主,楚國之時,喜好養蠶,更喜扶蘇花。


  秦王嬴政聞言,命人於宮苑之中載種了一棵扶蘇,如今一載過去,扶蘇樹也已經亭亭如蓋矣。


  楚國公主、秦王夫人羋月華,亦或是羋夫人,看著宮女採摘了一些扶蘇葉,才緩步走向了一旁的宮室之中。


  未過片刻,卻見從外面突然有了一位美人婦人,身著華美衣裙,雍容華貴。正是太後趙姬。


  「羋夫人如何了?」


  太後趙姬詢問一旁的侍者,臉上帶上了關心。


  「回太后,羋夫人於庭院之中散步片刻,採摘了一些扶蘇葉,便回宮了!」


  「嗯!」


  太後趙姬聞言,當即大步向羋夫人的宮室之中走去。


  羋夫人也早就聽到了太後趙姬之聲,已經出來迎接,見此,太後趙姬連忙急道:「你如今已有身孕,切勿亂動,每日散步即可,至於扶蘇葉,大可讓宮女去採摘!」


  看著羋夫人隆起的肚子,太後趙姬臉上更是浮現出無限柔情。同時目光之中更有期待之色。


  羋夫人見此,心中對太後趙姬更加恭敬,道:「見過太后,雖然如此,但是禮不可廢!」


  見到羋夫人如此堅持行禮,太後趙姬也無可奈何,拉著羋夫人交代有身孕之時的注意事項。


  對於兩名婦人之言,白止就沒興趣聽了。


  沒錯,剛才白止正落在宮室之上,聽著兩人的談話。隨後,他看向宮苑之中的桑樹,心道:

  「原來這就是扶蘇……」


  畢竟,歷史上對於扶蘇的描述可謂是沒有,又有記載稱扶蘇就是桑樹,此時一看,果真是桑樹。


  白止又道:「看來羋夫人肚子里的孩子,應當就是扶蘇了……」


  不知為何,扶蘇的誕生卻讓白止格外關心。


  或許白止自己都沒有察覺到。


  雖然曾經秦國與楚國結為婚姻之盟,其中,使楚國公主入秦,為秦王后。


  但是,秦王嬴政迎娶了楚國公主,卻並未將其立為後,這讓楚國頗為不滿。


  不過秦王卻解釋,道:「值此霸業未成,不急立后!」


  聽聞霸業二字,再加上當初秦國已然攻魏,楚國便以為秦王口中所說的霸業,即為滅魏。


  楚國上下驚懼的同時,卻也更加滿意。


  如此,不正是秦王重視楚國之公主么!


  但是他們並不知,秦王嬴政口中的霸業,並不是他們所理解的霸業!

  …………


  聽完廷尉李斯之言,秦王嬴政臉上露出滿意之色,但是卻也夾雜著一絲失望。


  看到李斯說的口乾舌燥,嬴政當即讓侍者端上一杯茶水,給李斯。


  李斯見此,連忙行禮謝過。


  趁著李斯喝茶的功夫,嬴政卻道:「廷尉關於秦律之意見,對秦國很是重要,如此秦律,當施行之!然……」


  「廷尉之修改秦律,卻也有諸多不足之處,甚至有許多並不適合他國之民!」


  「他國之民?」


  放下茶盞的李斯神色一愣,不明白嬴政此言何意。


  看到李斯眼中的迷茫,嬴政解釋道:「比如之前的趙國,趙國本無秦律,故而趙國之民不熟悉秦法,故而對於秦律必然會有種種不適應。」


  「所謂適合他國之民,無非是可以讓他們能夠適應,使他們過渡到秦律!」


  聽到嬴政如此說,李斯終於懂了。


  於是點頭,道:「臣明白王上之意。」


  可是李斯依舊皺眉,顯然還有許多不解之處。在李斯看來,秦法之下,本就人人相同,正如曾經惠文王為太子之時觸犯秦律,仍然受刑。


  不過是其師——公子虔代為受刑。


  可是現在聽王上之言,似乎是要給予他國之民些許特權,如此,不怕本國秦人心中不滿嗎!


  而此時秦王嬴政自然不知道李斯心中所想,即使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畢竟他要的就是如此。


  他時刻記得自己的師父神鳥所言,秦律並非絕對適合秦國!

  只不過是適合統一天下時的秦國,而若是秦國一統天下之後,此時的秦律將不會再適合秦國。


  對此,嬴政自然也深思,最後也深以為然。 正如最明顯軍功進爵之制,六國一統,天下再無征戰,而士卒又如何獲得軍功?


  士卒無軍功可得,必然心生怨恨,榮華富貴,人人求之,如此,長久以往,必然生亂!

  那個時候,就需要對對秦法進行修改了!

  「秦法……」


  「儒家、道家……」


  嬴政口中喃喃,一旁的李斯回過神來,正好聽到這幾個字,頓時一愣,看向秦王嬴政,只見秦王正面露沉思。


  李斯心中有些不安,似乎眼前的秦王並不像歷代秦王那般,篤信法家之言。


  此時,突然有侍者進入,打斷了秦王嬴政的沉思,一旁的李斯看去,卻見侍者宮女手持佳肴,放置在了一旁的桌案之上。


  見此,李斯自然知道是秦王要用膳了,於是當即起身行禮,欲離開。


  但是秦王嬴政的話卻先一步響起,道:「李廷尉來的正是時候,魏國之戰即將結束,想必用不了多久,秦國將會滅魏,寡人正想慶祝一二,無人同樂。」


  「李廷尉陪寡人痛飲一杯!」


  聞言,李斯自然也不是掃興之人,當即道:「既如此,那臣就僭越了!」


  「不必如此多禮!」


  嬴政臉上浮現出笑容,讓侍者倒下美酒,君臣二人便在章台宮之內飲酒慶祝。


  …………


  魏國,大梁城。


  此時魏國國都也沒有了曾經的繁華富貴,留下的只有戰火綿延,片片廢墟。


  秦軍歷經攻入大梁城內,城內魏卒在秦軍利刃之下,迅速敗退,亦或是兵敗被俘。


  秦軍順利的攻下大梁城。


  乘坐在戰馬之上的王翦皺眉,看著硝煙四起的恢宏城池,命令一旁的秦將,道:「約束士卒,進城之後遵守軍令,不得燒殺擄掠,違者斬!」


  「同時,派兵迅速肅清城內抵抗之敵軍,封鎖城門,嚴防魏國貴族、魏王、魏國宗室逃出!」


  「唯!」


  秦將聞言,快速領兵進城。


  「滅魏……」


  王翦微微失神,看著遠方的天際,突然有一種不現實之感。曾經,他也羨慕、仰慕武安君白起之功,滅國之戰,何曾威武。


  而此時此刻,滅國之戰也再次發生,而且還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回復一下激蕩心情,王翦當即下令,道:「進城!」


  ————


  「咔嚓!」


  「鏗鏘!」


  「轟……」


  「……」


  上萬秦卒井然有序地進入魏國都城大梁城,城池陷落,城內街道之上哪裡還有行人敢出現。


  全都躲藏在了家中,祈禱莫要斧鉞加身。


  甚至於,秦軍攻打到大梁城下之時,城內魏國百姓、貴族並不相信秦軍會攻打到大梁城,但是事實確實如此,以至於讓他們沒有時間逃離魏國大梁。


  聽著外面整齊的腳步聲、冰冷的刀兵鏗鏘之聲,以及諸多讓人心驚膽顫的聲響,一些大膽之人,已經趴在了窗戶縫隙中向外觀看。


  他們不禁心中疑惑,諸國征伐,攻城陷地,城破之後,無不會有士卒搶奪財物,甚至是燒殺擄掠。


  但是眼前秦國之兵,似乎有些反常。


  也和他們心目中的「虎狼之師、粗鄙之人」的形象很是不同。


  難不成,外面並不是秦軍?

  這讓他們心中陡然出現如此錯覺。


  看了眼街道兩旁緊閉的房舍,王翦自然知道房舍之中肯定有許多雙眼睛正盯著自己,不過他並不在意。


  同時下令道:「派人前去魏國勛貴之家,抄家滅族!」


  他想到了來時秦王交代自己的話。


  攻城陷地之後,莫要造就殺戮,秦奪其城,意在長治久安,徒造殺戮,與秦之治不利,恐生仇恨。


  王翦熟讀兵書,更讀百家之書:《荀子·王制篇》中載:「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王翦自然知曉秦王之意,故而,嚴令約束士卒,遵守軍紀,違者皆斬。


  「全速前往魏王宮!」


  下令之後,王翦又道,然後快速向城中而去。


  …………


  章台宮之中,秦王嬴政同李斯飲酒慶祝,隨後便再次等待魏國之戰況,但是軍情還未收到,卻有侍者匆匆趕到章台宮,稱羋夫人臨產!

  正在飲酒作樂,以慶祝秦軍滅魏的嬴政聞言,當即一愣,整個人略顯獃滯,而一旁的李斯聞言,當即露出笑容,對著秦王嬴政一揖道:


  「恭喜王上,公子降世,實乃秦國之福!」


  秦王有子嗣,於秦國來說,更是一件大事。


  聽到廷尉李斯的恭賀之聲,秦王嬴政似乎才反應過來,臉上露出笑容,將手中的酒杯放置在桌案之上,甚至因為太過激動,酒杯傾倒,酒水撒了一地。


  隨即,嬴政快速起身想宮外走去,方向正是後宮。


  …………


  白止站立在宮閣之上,聽著下方傳來的女子痛苦呻吟聲,他知道,歷史上的扶蘇即將降生。


  若是說歷史上的秦國是否還能挽救,後世之人無不將期望聚集在了公子扶蘇身上,但是扶蘇卻太過天真,竟然自殺。


  而在白止看來,即使是扶蘇並沒有自殺,也不一定能夠挽救秦朝,不過是延長秦國之壽命罷了!


  但是現在,秦王嬴政、未來的始皇帝祖龍,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像歷史上的那般變得狂妄自大,不顧民生的暴君。


  經過白止的調教,秦王嬴政深得變通之道,也不篤信法家治國。


  至於扶蘇,白止並不會因為秦王嬴政的改變而放棄對扶蘇的教導。


  秦始皇嬴政只能算作是開國之君,而扶蘇將來就是守成之君!

  片刻,白止便看到匆匆趕來的秦王嬴政,看著嬴政在宮苑之中焦急等待的模樣,讓白止覺得很是有趣。


  片刻,卻聽到宮室之中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白止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夫人生了!」


  「恭喜王上,夫人誕下一位公子!」


  「善!」


  「善!」


  「善!」


  嬴政重複著這個字,臉上帶上了喜悅的笑容,直接就要進入宮室之中,觀看一二。


  但是有宮女連忙阻攔了嬴政,道:「王上,還請稍等片刻……」


  「哦……哦……」


  秦王嬴政點頭,此時的嬴政六神無主,似乎成了一個不通俗事的孩童,雙手無助的攥在一起。


  片刻,卻見太後趙姬從宮室之中走出,與此同時,懷中還抱著一襁褓,襁褓之中,正是一嬰兒正在熟睡。


  嬴政連忙上前接過,小心翼翼的觀看。


  聽到宮女稟告宮室之中已經清理完畢,他才抱著嬰兒進入,看到了床榻之上面容蒼白、虛弱無比的羋夫人。


  「夫人……辛苦了!」


  秦王嬴政真心實意地道。


  一旁,太後趙姬迫不及待的從秦王嬴政手中接過嬰兒,「讓我看看我的孫兒……」


  嬴政感到懷中的兒子被太後趙姬搶走,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床榻之上的羋夫人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加上憔悴的面孔卻顯得嬌弱可憐,「王上,還請王上為公子賜名……」


  聽到羋夫人之言,秦王嬴政看到羋夫人虛弱的面孔,臉上帶上了憐惜之色,沉吟片刻道:「寡人記得夫人喜愛扶蘇,尤甚扶蘇花,不如,便取名為扶蘇吧!」


  「扶蘇……」


   扶蘇這種植物在史書沒有詳細的描述,不過卻也有記載說扶蘇就是桑樹。


    至於扶蘇花是桑椹就是作者進行的藝術加工,畢竟桑樹花也就一般般,而扶蘇是桑樹也就直接採用了。


    另外,祝大家國慶快樂!


    祝祖國愈發強盛、人民幸福安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