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 長安與大丈夫
第165章 長安與大丈夫
降溫來的悄無聲息,不知道是從哪一場雨開始,天氣就變得充滿惡意,像是要把所有人豆沙了一樣,在這種無差別的魔法攻擊面前,馬車車廂薄薄的木壁儘管「吱扭吱扭」地喊著不要,卻根本無力抵抗。
雪片被西風裹挾著,前赴後繼地拍在頂棚上,發出某種細密連綿的聲音。
冬宜密雪,有碎玉聲。
「說起來」,蔡大小姐緊了緊身上的小被子,隨便找了個話題就向著近處的長公主湊過去取暖,「安定郡還有許多事沒做,怎麼突然就要去長安了?」
「哈——」
劉營自然地接過她的手,很配合地給怕冷的蔡琰搓了搓,再呵出熱氣暖暖。
兩人本就是同患難的交情,自從上次安慰她之後,相處起來卻是更加融洽了——或許不是融洽,而是蔡琰終於消除了心中的小芥蒂,徹底地接受了她。
「徐子茂說帶我回去見弟弟呢.」,劉營捧著她的縴手,笑著抬頭道,「還說長安現在又不太平,去晚了就要再起刀兵了。」
「好啦好啦,你就是向著他」,蔡大小姐抽出已經暖和起來的手,翻了個白眼道,「說什麼你都信,遲早有天被騙.」
「真的!」,長公主第一次感受這種閨中密談的氛圍,神情真摯又嬌憨,「我們剛到長安的時候,徐子茂就跟我說呂布和董賊是一山二虎,遲早會決裂,後來事情果真如他所料,分毫不差!」
想到還不認識他的時候莫名其妙做的那個長長的夢,劉營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問道:「你說,徐子茂會不會是個入世的神仙方士啊?」
「越說越離譜了」,蔡大小姐一點面子都不給正在外面的徐某人,「伱是沒見過他當初的樣子,在太學外面蹲著,手上拿著一疊紙抄《論語》,我還以為又是哪個州郡胡亂舉薦的不學無術之徒.」
這樣的人要是神仙方士,她蔡琰就是西王母化身了!
「真好啊」,劉營眨了眨眼睛,由衷地羨慕,「認識地早真好啊。」
很多時候你遇到一個人,恨不得逆轉時空回到過去,帶著還未發生過的記憶隨他或她一起長大,不願意錯過一秒,而這種心情說到底,只是私心作祟罷了。
「.」,蔡大小姐向來敏感,發現劉營的情緒不太對勁,趕緊轉移話題,用肩膀輕輕一靠,問道:「我還沒見過先帝,他是怎麼樣的人?」
她還不記事的時候,老爹蔡邕就已經失寵被貶,對劉宏這個罪魁禍首反而沒什麼印象可言,問這個問題除了滿足好奇心之外,更多的只是找個共同話題罷了。
多巧的一件事——你老爹一生氣,我老爹就被貶了十幾年。
不料劉營皺著眉頭認真想了想,又搖搖頭道,「我也不記得了。」
外人自然不知道她在宮中過的是什麼日子,全天下都只當這位萬年公主只是行事低調,所以存在感不高而已。
「真的,父皇很少來看我」,見蔡琰不信,她忙解釋道:「多年不見,我已經忘了他的聲音容貌了。」
即便在她對劉宏期望最高的那幾年裡,真正期望的也不過是一個模糊的身影,行使父親的責任,至於劉宏長什麼樣子,從那時起就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更別提現在了。
「我只當他是個沉迷享樂的昏君而已」,蔡琰毫不留情地吐槽:「沒想到還是個冷血無情的父親。」
這樣的人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呢?
在蔡老頭的耳濡目染下,蔡琰接受的乃是最正統的儒家教育,史家之筆,臧否人物向來鋒利如刀——由此觀之,亂大漢江山者雖眾,卻以解瀆亭侯劉宏為最!
到了此時,儒家已經獨尊三百餘年,受其影響,議論謚號時多多少少會給先帝留些面子,畢竟是以子論父,以臣論君,太過分了雙方面子上都過不去,可劉宏情況特殊——兒子無權,又把大臣都得罪光了,所以「幽」、「厲」、「靈」三大惡謚之一肯定是跑不了的。
「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劉營掀開帷幕一角,看著車外遮天蔽日的風雪淡淡道。
她現在才知道,沒有什麼比等待別人拯救更可悲的局面了,便是自己的母親宋皇后,那個如幽蘭般高貴淡漠的女子,安安分分地等著,終其一生也沒等來父親的一次回眸,只等到了打入冷宮的旨意。
永遠不要等,想要做的事就要立刻著手,喜歡的人就要立刻見到。
劉營看到前方騎馬引路的徐子茂,臉上露出滿足的笑意。
十幾日後。
長安才下了一場大雪,內城在雪蓋下保持沉默,而外城的積雪很快開始消融。
腳踩在雪上,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音,這一塊小小的腳印便被壓實塌陷,變成半透明的雪餅子,可以大概看見下面的顏色。
就這樣腳步漸漸在擴散,一點一點把這裡變成白茫茫的世界中一隅人間煙火的孤島。
孫資帶著同學們在外城賑濟。
徐嘉樹與甘寧離開之時,義舍原本是託付給毛弘為首的一班老食客的,可隨著李儒的一聲令下,城內城外的義舍都被迫關門,他們也就作鳥獸散。
恰好復設的太學要教授六藝,毛弘便想謀個差事去那裡教授書法,見到了孫資等人,這些人當初可是給錦帆遊俠,也就是後來的義舍做過白紙扇的人物。
聽聞義舍被關,孫資帶著同學們自發地在原址進行賑濟,反正這裡也是當初他們跟著甘寧擴張地盤和吸納流民的地方,錦帆遊俠的名號在此仍有幾分餘威。 看到太學生們只賑濟難民而不收留他們,李儒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來到外城的徐嘉樹遠遠地看到這個熟悉的位置排起了長隊,以為義舍仍然還在好好地經營著,便下馬跟在隊伍末尾,饒有興緻地排起了隊。
這要是遇到了毛大雅,也算是故人重逢,美事一樁。
隊伍一點一點縮短。
「下一個!」
孫資彎腰向著桶底深深舀了一勺,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道:「這天氣實在太差,來得晚的便只能吃些涼粥了.」
「哦」,徐嘉樹努力板著臉問道:「卻不知我來的有多晚?」
「爾來快要一年」,孫資抬起頭看到是他,怔了許久,方才感慨萬千道,「老師,您終於回來了。」
說起來,他和這位老師之間的師生之誼並不很長久,更多的是遷都路上的相處和初到長安的日子裡培養下的感情。
名為師生,實則視之為兄長。
「嗯」,徐嘉樹指著結了厚厚一層冰的渭水:「陪我走走?」
與孫資的交談中,他得知目前來說,長安的情況還不錯。
雖然朝廷粗暴的遷移活動給本地的中層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可是有義舍兜底,總歸還是有一口飯的,飢荒和流民也被當時還在尚書台的徐嘉樹止住了趨勢,並沒有大規模地擴散開來。
更重要的是,沒有董太師帶著數萬大軍回來對世族和平民進行無差別的禍害,如今的長安與徐嘉樹離開時差別不大——內城物價騰貴卻治安很好,外城靠著供給大族貴人混口飯吃,極少數則指望孫資他們的賑濟維持生命。
「朝廷里呢?」,徐嘉樹問道:「如今是個什麼格局?」
「學生愚鈍,看不清楚」,孫資搖搖頭,覺得自己讓老師失望了,「我是王司徒的同鄉晚輩,所以在同輩士人中頗有幾分薄面,知道一些內幕,可正是因為這樣,反而越發霧裡看花了。」
要怎麼形容現在朝中的局勢呢?
驃騎將軍董旻一手遮天?不,不對,孫資隱約聽說真正的決策者並不是董旻。
那是王司徒卑躬屈膝,將三公和台閣權柄拱手相讓?也不對,孫資與王允私交頗深,王司徒為人剛直,便是董卓也要借他的清名,絕非沒有骨頭之人。
幕後之人是誰,想要做什麼,士人這邊看似任由束縛一點點收緊,背後有沒有引而不發的殺招,這些問題都是孫資這個層次所不知道的,因為身份特殊,他能看到冰山之一隅,可也就到這裡為止了。
徐嘉樹藉助孫資的隻言片語,結合模擬的走向,一點一點拼湊出了完整的輪廓。
「老師回來可要小心」,孫資的神情不無擔心,「董氏勢大,貿然出現,可能會惹火上身!」
「嗯」,徐嘉樹點點頭,從善如流。
長安的這幾個山頭中,他打算第一個去找荀攸——原本就是同一個小團體的成員,這叫回歸組織。
「學生還有一事請教.」,孫資猶豫著糾結了片刻,還是問道:「我和同學們欲借賑濟災民之機招攬些許精壯,加以訓練,以圖能有一日派上用場,老師以為如何?」
太學復學以來,其他同學雖然歡欣鼓舞,自以為朝廷正是缺人之際,只要安心念書便早晚能平步青雲,唯有這十幾個在錦帆遊俠和義舍中參與打拚過的人不以為然。
當一個人參與創造了一個新的事物——哪怕只是義舍或者幫派,在品嘗過權力的滋味之後,他都會對自己處在徹底的棋子地位而感到不安。
虛無縹緲的前途並不能讓這些跟著徐嘉樹見識過世道動蕩的年輕人安分下來,反而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想要抓住點什麼,即便這樣做可能要冒巨大的風險。
大丈夫豈可一日無權?
「.」
徐嘉樹像是頭一回見到孫資一樣,重新認識了他。
「我也不知道此事可不可行」,他答道。
這是實話,一群十幾歲的太學生鬧不出多大的動靜,更不可能被模擬器所注意到,所以徐嘉樹並不能給出明確的答覆。
但是
「想做什麼,儘管去做便是」,他伸手拍了拍孫資身上的雪,「一年沒見,你也已經是個大丈夫了。」
孫資如此,長安城內的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