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9)

  第27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9)

  司馬懿靜靜地聽著,沒有立刻答話。他這番話確曾多次給司馬師兄弟講過。而這番話雖看似簡單,卻的的確確是他從親身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心得。司馬懿記得自己從幼年懂事之時起為避戰亂,就隨父兄東徙西遷,目睹了中原各地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慘景。那可真是千里平原,白骨遍野,城郭皆為廢墟,百姓陷於溝壑,孤幼哭號流離,令人為之酸鼻!在父兄的教導下,伏膺儒學的司馬懿油然生出了一種「哀民生之多艱,常慨然而舞劍」的情懷,念念以濟世安民為己任,遊歷群山,遍訪英賢,學貫古今,術通百家,修成異才以求撥亂世返太平,拯救萬民於水火。後來,有兩個人的命運影響了他的救世觀:一是遼東高士管寧,他以德化民,引人歸善,甚著嘉名;二是漢末孤臣荀彧,他於亂世之初輔佐曹操,掃除群穢,匡扶漢室,功耀千秋。在司馬懿眼裡,他們身具大才大德,本當勝任撥亂反正扶世濟民的「天之大業」,從而為萬民稱頌,留美名於史冊。然而,由於無權無勢,管寧雖然德高節彰,但他仁惠之施,限於巷鄰,不出百里,改變不了天下萬民饑寒交迫、顛沛流離的悲慘境遇;由於無權無勢,荀彧雖志大才廣,但他不能挽漢室於將傾,遏曹操之謀逆,自己也被逼憂憤而亡,終究無助於定亂世、平天下、拯萬民。正因如此,司馬懿才執著地認為:只有成大器,掌大權,勝大任,才是實現自己濟世安民平天下之大志的必由之路,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空想!

  沉默了半晌,司馬懿凝視著司馬師,微微笑道:「從大的原則上來說,師兒算是答對了,但還有些不盡不實不深不細之瑕疵。其實,為父在宛城統領二十萬大軍對吳作戰,不也一樣可以『掌大權、勝大任』嗎?為父為何非要來這西北苦寒之地與諸葛亮一爭雌雄不可呢?」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見司馬師的表情有些惘然,才又說道:「是這樣的:礁因潮落而高,船因水漲而升。每一個英雄豪傑的成功,都是踩在勁敵的肩膀上站起來的。當年太祖魏武帝正是在官渡一戰中大敗袁紹,一躍而起,這才成為了眾望所歸的中原霸主;東吳的那個周瑜,也是在赤壁一把大火燒了連環舟,驅跑了太祖魏武帝,這才威震天下,成為了吳國第一智將……而為父自掌兵以來,雖與吳帥陸遜、諸葛瑾過了幾招,但吳寇一向龜縮江南自保有餘而進取不足,為父和他們斗得十分乏味,小勝小利倒是不少,卻始終未能盡展所長、聲威大振、名震天下!

  「環顧宇內,唯有蜀相諸葛亮久享盛譽,朝中諸臣都對他推崇備至,堪當為父之敵。而且諸葛亮又不甘蝸守漢中,總想耀武揚威前來犯我大魏!為父若是以他為對手,自然會斗得精彩紛呈,令人嘆為觀止。若是勝了他,為父便會立威天下,名揚四海……這對提升我司馬家族的聲望與地位是大大有利的。因此,為父才千方百計要謀得這關中主帥之權,到這西北邊陲立功揚威!你懂了嗎?」


  司馬師聽了,由衷地佩服父親的深謀遠慮,充滿敬意地答道:「師兒懂了。」司馬懿又緩緩說道:「師兒一向喜歡研習兵書戰策,這很好。但,你的聰明才智不能僅僅停留在出將入相這樣一個水平之上。為父今天要向你講一講更深的道理。你也只有更深地理解了這些道理之後,才能飛龍升天!」


  「什麼……什麼『飛龍升天』?」司馬師已經聽得目瞪口呆,有點不清楚父親到底想說些什麼了。


  司馬懿的神情卻猛然變得極其嚴肅凝重起來,將前胸一挺,目光深邃,語氣深沉,昂然說道:「自漢末亂世紛爭以來,天下群雄競起,鬥智鬥力,逐鹿中原。我司馬氏原是河內著名的世家豪族,然而在群雄逐鹿的初期,因為缺少強有力的權柄,不得不暫時忍住了問鼎九州的雄心,想靜待天下局勢慢慢沉澱之後伺機而動,後來居上。所以,為父在河內老家溫縣孝敬里整整閉門隱伏了十年!

  「後來,太祖魏武帝——也就是曹操,不知從哪裡打聽到了為父的名氣,便不依不饒地威逼利誘著為父出了山,打亂了我司馬家族先前的全盤計劃。為父也就將計就計,潛入曹府,靜觀其變。那曹操當真是百年一遇的蓋世英傑,為父在他手下任職多年,不僅歷練了自己的文韜武略,更是從他身上學到了帝王之術的真諦!」


  「帝王之術?」司馬師訝然道,「何謂帝王之術?」


  「帝王之術,也就是征取天下之術,通常只有兩條途徑,一是鯨吞,一是蠶食:漢高祖起於布衣,龍興虎變,嘯聚風雲,驅惡伐暴,八年之間,威加海內,開基建業,一統天下,此乃鯨吞之功;秦國始據區區之地而終攬萬乘之權,歷時百年,奪八州而入其囊,縱橫捭闔,長驅宇內,然後以六合為家、以萬民為仆,此乃蠶食之術。」司馬懿悠悠說道,「古人說得好,『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如今我司馬家族代代英才輩出,據魏室台鼎之位,納天下赴命之士,總攬英雄,駕馭豪傑,內收人心以蠶食魏室基業,外拓疆域以鯨吞吳蜀之寇,自然四海歸心、八荒臣服,何愁宏圖不展大業不立?」


  這番大逆不道之言若是在別人口中說來,司馬師也許還有些相信,然而當他清清楚楚聽到這番話竟是出自自己父親之口時,卻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他一向都敬若完人的父親啊!誰能料到一向以「精忠為國」之名而遠揚朝野的父親心底竟然潛藏著這麼深沉遠大的雄心壯志?他心頭頓時猶如一陣驚雷滾過,震得他目瞪口呆。在驚疑之餘,他內心深處又慢慢滋生出一種隱秘的興奮來——是啊!當年西楚霸王項羽在身為布衣、毫無權勢之時尚敢直指秦始皇而大膽放言,「彼可取而代也!」又何況如今我司馬家族已在魏朝上下根深蒂固、勢力龐大,誰敢小覷?問鼎神州、代魏而立,也不是不可想象之事!念及此處,他便如同喝醉了酒一般滿臉通紅,顯得驚喜異常,禁不住搓著雙掌彷彿立刻就要大幹一場。司馬懿講完了這番話之後,卻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似覺有些疲憊,在原地靜立調息了片刻,又緩緩說道:「如今我們幫助陛下肅清了郭太后一黨,為他救了駕解了急,他應該從此對我司馬家信任有加、全力扶持,同時對我司馬家也會更為依賴,那麼我們司馬家就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哦……對了,昭兒寫來的那封信函中,提到了關於陛下的一件事……」


  司馬師一愕:「關於陛下的事?……什麼事啊?」他實在是沒有料到父親這時突然會提起有關皇上的事情來,也沒有料到父親的思維跳躍轉換得如此之快,猶如天馬行空——彷彿父親那睿智、深邃的頭腦里可以同時盤算各種虛虛實實、遠遠近近、紛紛亂亂的問題,一刻也沒有停息過。


  司馬懿伸手撫了撫頜下長須,慢慢說道:「昭兒來信,說到陛下對為父交上去的那塊『青龍琥珀』是愛不釋手,天天把玩不已,認為它是天生祥瑞之物,是特來庇護魏室的,並準備在明年或是後年為慶祝獲此祥瑞而改年號為青龍,取消現在的太和年號。」


  「啊?為了一塊琥珀就改年號?」司馬師不禁搖了搖頭,「想不到皇上也是視國事為兒戲,玩物喪志,難成大器也!父親應該以輔政大臣的身份勸諫一下他才是!孩兒又犯糊塗了,『皇天無親,唯德是輔』。陛下今日為政之失德失志,正是我司馬家將來執政得民之機遇。父親以為如何?」


  「暫且不要去議論此事了。這一切,你心裡明白就是了。」司馬懿擺了擺手,一臉的凝重,「為父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在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上乘勝追擊,一舉剷除朝中政敵!」


  司馬師一聽,不禁有些緊張起來:「父親想要對陳群、華歆這兩個匹夫下手嗎?」司馬懿緩緩搖了搖頭,冷冷說道:「陳群、華歆雖然可恨,但並不可畏,他們只會搖筆弄舌作無謂之爭耳!為父豈會將他們放在眼裡?況且陛下目前對我司馬家倚重甚深,應該不會聽進他們的讒言,更是不足為害。為父所忌憚的,乃是曹氏宗親!」


  「曹氏宗親?」司馬師驚問。


  司馬懿雙目凝視在營帳的門帘之外,彷彿在盯著一個遙遠的地方不放。隔了半晌,他才沉沉地說道:「不錯,曹氏宗親。這世間各種勢力的變遷浮沉,往往是此消彼長。三月份時大司馬曹真的死,為我們司馬家族騰出了關中主帥的權位。可是,你想過沒有,萬一曹家又有什麼得力幹將冒出頭來呢?皇上一紙詔書便可以賦予我們權力,也可以用一紙詔書把這一切權力又收回到他們曹家手裡。所以,我們要佔有和擴大手中的權力,就一定要削弱和奪取他們曹氏宗親的權力!」


  「但是,曹氏宗親那麼多,我們又怎麼防備呢?」司馬師追問。


  司馬懿語氣一頓,停了片刻,深深地看著自己的兒子,又道:「不錯,曹氏宗親雖多,但為父卻獨忌東阿王曹植一人而已!」


  「東阿王曹植?」司馬師又是一愕。東阿王曹植乃是當今皇上的親叔父,於十二年前與先帝奪嗣失敗后被貶出京城,一直鬱郁不得志。他沉吟片刻,道:「孩兒聽人談起東阿王曹植,當年頗有賢明之風而乏霸王之才,文筆絕妙而謀略不足,因此才在立嗣之爭中失利。像他這樣一介儒生,父親大人還會忌憚他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