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盛唐煙云:補天裂(47)
第885章 盛唐煙云:補天裂(47)
「沒事兒,您老接茬睡覺吧!這有我呢!」王姓都尉突然下定了決心,仰著脖頸沖敵樓中主將喊道。然後伸手撥開賈昌的毒匕,將胳膊高舉起來,沖著周圍亂做一團的自家弟兄高喊:「都不要亂動,老子把城門獻給大唐了。不想跟著李歸仁一道去死的,放下兵器,跟老子去放弔橋!」
「放下兵器,去放弔橋。拿下長安之後,賈家樓的鬥雞和女人,大夥隨便玩!」賈昌毫不客氣地接過王姓都尉的話茬,大聲補充。
「放下兵器,李歸仁都準備跑路了,你等還傻守著城門為了誰?!」宋武等人也一邊揮刀繼續砍殺,一邊大聲勸告。
一邊是早已無法改變的結局,一邊是賈家樓帝王級的享受,傻子才不知道該怎麼選。「噹啷!」,「噹啷」除了極個別反應遲鈍者,西城門附近,大多數守軍都放棄了抵抗,將手中兵器亂鬨哄丟了滿地!
「把弔橋放下來,把瓮城的鐵閘搖開,讓安西軍的弟兄們從大門進,不用費力氣爬這麼老高的城牆!」王姓都尉既然已經選擇了投誠,乾脆好人做到底。大手一揮,率先沖向了懸拉弔橋的搖櫓。
賈昌與宋武互相看了看,默契地命令各自麾下的弟兄讓開道路。臨陣倒戈者們立刻跟在了王姓都尉的身後,一部分去放弔橋,另外一部分去拉瓮城和內城之間的鐵閘。
鐵閘下的城門洞子里,十幾名驚慌失措的守軍在一名校尉的率領下,正在拚死抵抗王十三等人的進攻。猛然間聽到背後鐵鏈聲響,回頭一看,對城防至關重要的閘門已經在徐徐上升。知道自家再抵抗下去已經毫無意義,長嘆一聲,主動丟下了兵器。
王十三也不難為對方,立刻帶領麾下弟兄衝過去,七手八腳卸掉了外城的門閂,從內部拉動了城門。「吱——呀!」已經緊鎖了半個多月的城門呻吟著打開了一條縫隙,將城外數以萬計剛剛點起的火把,暴露了出來。
「城門開了,城門開了!」有人大聲歡呼,緊跟著無數人齊聲響應,氣沖霄漢。万俟玉薤率領虎牙營精銳,第一波衝過了城門,沿著馬道再度衝上城牆,以防局勢突然發生逆轉。魏風則帶領重甲步兵在城門內側的街道上集結,列陣準備應對敵人從其他位置派來的援軍。
城門之上的地段,早就徹底亂成了一鍋粥。宋武帶領著先前混進城內的弟兄正試圖爭奪敵樓。而今晚當值的叛軍主將張寶玉和他麾下的親兵,回過味道來后,則死死堵住敵樓入口,力保最後一個據點不失。雙方隔著窄窄的石頭門洞互相攻擊,每一刻都有屍體被推進去或者拋出來。其他剛剛沿著繩索攀上城頭的虎牙營精銳,則試圖套用老辦法,將綁著繩索的鐵鉤丟向敵樓二層的垛口,製造更多的攻擊通道。
「都別動手,都下別動手,聽賈某說句話,聽賈某說一句話!」眼看著最後的釘子遲遲無法被拔掉,賈昌又主動跳了出來。「寶玉,讓你的人先別急著送死,聽賈大哥一句話。宋將軍,你也先別急著立功,寶玉是我的好兄弟,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一輩子都會內疚!」
宋武已經在敵樓口處折損了好幾名弟兄,有勸降的機會,當然不會再堅持強攻。裡邊當值武將的張寶玉本來意志就不怎麼堅定,聽到賈昌的話語里透著親切,鼻子登時一酸,帶著哭腔罵道:「滾,不需要你來做好人。剛才要不是聽說外邊是你,我根本不會掉以輕心。姓賈的,你害死我了,你可是害死我了!」
「話可不能這麼說!雖然今天這事兒,當哥哥做得確實不怎麼地道!」賈昌笑了笑,把兵器交給貼身親信,空手走進了敵樓門口。「哥哥我這就空手進去,要打要罰,隨你的便。但是你可得想清楚了,就憑手下這兩個半兒人,還能堅持到幾時?!不如趁著哥哥我還能做主的時候,把敵樓交給唐軍。過後即便沒人給你記功,至少保住性命沒任何問題!」
「我,我……,嗚嗚……」張寶玉放聲大哭,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剛剛衝上城牆的万俟玉薤見此,立刻扯開嗓子沖裡邊喊道:「我是万俟玉薤,只要把敵樓交出來,我保證向大將軍給請功。如果你日後到我手下,五品以下職位,隨便你挑。這麼多雙耳朵聽著,你不必怕我欺騙你!」
「宋某麾下,也正缺張兄弟這樣的大才!」雖然心裡對敵樓中的守將十分瞧不起,宋武還是主動向對方示好。
張寶玉聽得真切,悲聲慢慢止住。他能爬到今天的地位,全靠自家叔父張通儒看顧。而自家叔父放棄長安之後,說不定會在大燕國那邊受到什麼懲罰。與其跟著叔父一道被貶,還不如索性投了大唐。反正做哪的官兒都是做,後者看起來前途還更光明些。
想到這兒,他又發出了兩聲乾嚎,「嗚嗚,嗚嗚——,不是張某不肯死戰,是時勢由不得人也!嗚嗚,嗚嗚……」哭完了,丟下手中兵器,捂著臉從敵樓中走了出來。
敵樓失守,宣告著長安城的西門徹底落入了安西軍掌控。万俟玉薤和宋武在城頭髮出信號,王洵一邊命人迅速前去告知郭子儀,請他帶領大軍前來奪城。一邊組織人馬,有條不紊向城內推進。
郭子儀正在挑燈夜讀,聽到安西軍來人的彙報,將手中的《後漢書》放下,非常從容地吩咐:「回去告知王明允,儘管繼續往裡打。老夫這就派人前去接應!」然後,笑呵呵命令親兵們擂鼓聚將,準備布置全殲叛軍事宜。慢慢吞吞,彷彿今夜發生的一切都是與王洵事先約定好了一般,根本不見絲毫慌亂。
陪伴郭子儀夜讀的少將軍郭晞卻沒父親那麼好的涵養,不待安西軍的送信人走遠,立刻豎起眉頭,大聲抱怨道:「這廝,居然沒把您的命令放在眼裡,說好給叛軍三日考慮時間的,這才是第二日……」
郭子儀笑了笑,迅速出言打斷,「老夫只是說給李歸仁三天時間考慮是否放棄長安,可是沒保證三天之內決不攻城!」
「父帥……?」郭晞滿臉錯愕地望著自家父親,不知該說什麼好。自打數日前得到安西軍的協助,大敗李歸仁之後。自己的父親郭子儀就好像欠了王洵天大人情般,非但對此人平素種種無禮舉動百般忍讓,還處處給他製造立功揚名機會。
「現在的大唐,不比當年的大唐!」趁著眾將到達還有一段時間,郭子儀一邊拔腿往中軍帳走,一邊低聲教導自家兒子,「當年的大唐,只要你認真做事,就不會被埋沒,就不會招惹禍端。如今的大唐,想要在朝中有一席之地,不但要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
「父帥放心,這話孩兒早就記住了!」不明白父親為何突然把話題扯遠,郭晞很不服氣地回應。 「做人方面,最重要的是學會使心,而不是使力!」郭子儀壓根兒不理睬兒子的不滿,像個尋常老人一般,繼續啰啰嗦嗦,「朝廷中有些事情,你認為該正確的,不一定要親自去做。有些事情,你認為不正確,也未必要親自去硬頂。多給別人些機會,也就是給自己機會。為父這輩子,不求做什麼正臣,直臣,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點分內之事就夠了。今後,也不希望你們兄弟做什麼千古正臣,用性命傳什麼佳話。這長安城裡,日後還不知道要有多少事情會發生。哪天為父不在了,你只要記得為父今天的話,咱們郭家,就福運不絕!唉——,至於,唉——」
說著話,他嘆了口氣,輕輕搖頭。眉宇之間,依稀竟露出了幾分絕望。
「唉!」聽到糧庫外邊喊殺聲越來越近,正在整理賬目的邊令誠也喟然發出一聲長嘆。喊殺聲最先是從西門方向響起來的,而西門之外正對著王洵的安西軍。再聯繫到郭子儀故布疑陣放開長安東南兩側通道,用三日之約混亂守軍軍心,賈昌主動請纓為大軍提前準備撤離時攜帶的輜重等種種舉動,外邊的喊殺聲意味著什麼,已經呼之欲出了。
邊令誠沒有為大燕國殉社稷的打算,正如當年他不會為大唐殉葬。他的忠誠,向來只針對自己。只是覺得很不甘心,所有已經在進行和尚未展開的計謀,就這樣全落空了。賈昌拿著張通儒的令箭與安西軍裡應外合奪下了西門,王明允借著郭子儀給創造的機會,打了準備撤退的守軍一個措手不及。而老謀深算的郭子儀,過後可以毫不愧疚地把不守承諾的責任,全都推到王明允頭上,說後者驕橫跋扈,不受自己駕馭。非但指揮破城之功半點兒落不下,而且個人名聲絲毫不受影響。
各得其所,幾乎每個人都撈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唯獨苦了咱老邊。洛陽去不得,河北去不得,靈武還是去不得。正自怨自艾間,有名管庫小吏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大聲喊道:「啟稟邊大人,敵軍已經就要打過來了。我等是戰是降,還請您老趕緊拿個主意!」
「不急,邊某曾經在安西軍多年,跟很多將領都有交情。你下去跟弟兄們說,他們的性命,儘管交在邊某手上!」聞聽此言,邊令誠立刻換了幅高深莫測的姿態,沖著前來請示的小吏吩咐。
那名小吏也是疾病亂投醫,根本無暇思索邊令誠的話是真是假。答應一聲,轉頭便去傳話。才走出三兩步,忽然聽見耳後風聲有異,想躲閃已經來不及。被邊令誠一燭台砸在了腦後,慘叫著倒地。
「你莫怪邊某心狠,要怪,得怪那王明允,不給大夥留活路!」邊令誠一邊伸手去脫小吏的官服,一邊咬牙切齒。其他幾名前來尋求幫助的管庫小吏見狀,慘叫一聲,登時作鳥獸散。邊令誠見了,也不命人去追。
須臾間,他已經將小吏的官服套在了自己身上。沖著呆立在門口的親兵一點手,大聲吩咐,「還楞著幹什麼,快去備馬。順便在糧倉里馱糧袋米。咱們趁著混亂趕緊走,保管誰也顧不上追!」
「諾!」親兵對老太監的急智佩服得五體投地,立刻分頭去做準備。片刻后,戰馬牽來,路上吃的糧草也已經帶足。邊令誠把心一橫,抓起燭台將窗紗和門帘都點燃了,然後又帶領嫡系爪牙,以最快速度衝到院子中,點燃了幾個糧倉。眼睜睜地看著濃煙從糧倉頂上冒了出來,才哈哈大笑幾聲,縱馬而去。
正如他事先所料,長安城內,此刻已經亂做了一鍋粥。發覺上當受騙的李歸仁、張通儒兩個調兵遣將,試圖重新奪回西門。安西軍則沿著長安城中那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長街,一步步往裡推。雙方藉助城內豪宅民居的掩護,你來我往,殺得慘烈無比。幾乎每一個路口都在爭奪,幾乎每一塊青石板上都染滿了血跡。
更有原本隸屬於孫孝哲麾下的叛匪,一年多來被安西軍早把士氣打沒了,知道前途肯定無望,乾脆自暴自棄,在城內干起了強盜勾當。見到好一點兒宅院就往裡沖,見到值錢一點的東西就捨命搶,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往地下按。萬一遇到有人阻止,無論對方是穿的是安西軍鎧甲,還是大燕國戰袍,全都拿出刀來,直接拼個你死我活。
邊令誠當年跟在高仙芝、封常清兩個身後,破城無數。即便換了個位置,處置混亂的本領也非常高。他帶著自家幾名親信,見到廝殺就躲,見到火把就繞,居然沒受到任何攻擊。三繞兩繞,就避開了攻守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段,來到了長安城的中央偏北位置,昔日的皇宮之前。
經歷了亂民和孫孝哲部的輪番掠奪,皇宮中的奇珍異寶早已經被洗劫一空。但所有建築都基本保持完好,雖然因為長期無人維護而略顯破敗,但稍做修葺,便可迅速恢復往日輝煌。
「本來還想帶著你們幾個,再回到這裡頭!」邊令誠一邊帶領領心腹衛士往宮牆的陰影裡邊躲,一邊念念叨叨。「誰料李亨那廢物如此無能,居然連手下的將領都約束不住。若是換在李隆基當年在位之時,像王明允這樣的,早就下旨斬了。哪管他曾經立下多大的功勞!」
提到李隆基,他就想起自己當年奉旨誅殺封常清、高仙芝兩個的事情。突然間,心裡湧起一陣凄涼。無論是高仙芝和是後來的封常清,其實都對他禮敬有加。雖然不甚親密,可每次分戰利品時決不會少了他那一份。無論獲得多大功勞,也都忘不了他這個監軍。雖然很多時候,他其實躲在後邊什麼正經事兒都沒幹。
「我為什麼非要殺了二人不可?邊某跟高、封兩個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怨仇?!如果不殺他們,姓王的小子怎會對邊某緊追不捨,邊某又何必像條狗一般倉皇逃命……」失魂落魄般,他對著皇宮自言自語,壓根兒不管有沒有人聽。
親兵們唯恐邊令誠的啰嗦招來追兵,誰也不肯接他的話茬,低著頭,盡量加快戰馬速度。邊令誠卻毫不自覺,歪著頭戀戀不捨地看著距離自己越來越遠的皇宮,嘆了口氣,又繼續道:「當日殺封常清,其實不是邊某的主意。高力士那廝做了虧心事,怕王明允崛起之後報復他,所以就想斬草除根。封常清不肯給他幫忙,他就稍帶著把封常清給恨上了。而李亨那廝,之所以選擇袖手旁觀,也是因為封常清持身太正,遲遲不肯接受他的拉攏。那件事上,從始至終,邊某其實不過是個奉命行事的小卒罷了。姓王的不敢找李亨報仇,又奈何不了高力士,卻偏偏追著邊某不放。這不公平,不公平!」
「既然不是您老的主意,您老怎麼不跟王明允解釋一番!您老要是早解釋清楚了,咱們這會兒又何必東躲西藏呢?!」被他啰嗦得實在受不了,一名親兵皺著眉頭反駁。
「咱家倒是想解釋呢,可也得有人肯聽啊!」邊令誠立刻翻了臉,沖著親兵低聲怒吼,「咱家先是被李隆基留在長安城送死,然後又被孫孝哲當做階下囚監視,好不容易熬到孫孝哲滾蛋了,咱家跟昔日的同僚又重新聯絡上了,李亨小兒卻約束不住手下……不對,他不是約束不住手下。他是故意不約束。邊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他想要邊某死,他早就想要邊某死。當日讓邊某留守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