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安撫陝西(15)
第206章 安撫陝西(15)
卻聽曹太后道:「官家,你坐下來,聽我說話。」
「是。」趙頊一邊答應道,一邊挨著床沿坐了。臉上打起笑容,道:「娘娘身體不適,眼下還不宜勞神,聽說瓊林苑牡丹開了,娘娘且安心靜養,過些日子,朕陪娘娘一道去賞花。」
曹太后淡淡一笑,道:「官家不用安慰我。我這病,只怕是好不了了。不過是拖罷了,能拖到幾時便算幾時,都算是從閻王那裡掙回來的。這生死之事,我一向都看得甚淡。」
趙頊強笑著寬慰道:「娘娘吉人自有天相……」
曹太后搖了搖頭,道:「官家不必說這些話。天下婦人中,以我最貴,但再貴的人,也逃不過天命。死不死不打緊,惟有幾件事情,卻是我放心不下的,卻要先和官家交待了。說完了這些話,那時才再無牽挂……不論什麼時候走了,也不怕見仁宗皇帝。」
「娘娘說哪裡話……」
「官家!」曹太后卻溫柔的打斷了趙頊的話,她慈愛的看著趙頊,微笑道:「官家雖然不是我的親孫子,但是我一生無子,在我的心裡,卻是將官家當成親孫兒一般。即便當年與你父皇英宗有過濮議之爭,但我心中想的,也只是大宋皇家的體統。並……並不曾有過半點私心……」
「孫兒明白。」趙頊低聲說道,在他心裡,的確是相信曹太后是位沒有權力欲的女人。
「官家是個好皇帝。」曹太后淡淡的笑容中,包含著讚許與期待,「祖宗的基業交到官家手中,我相信一定會更加光大。現在朝廷的財政已經漸漸變好,雖然朝廷也重商言利,但是官家能重視教化之功,幾年之內,學校之多,為大宋建國百餘年來所未曾有;兵威耀於海外,而百姓無勞役之困……這些,都是前人所不曾有的成就。」
趙頊極少聽到曹太后如此的讚揚,心中不由頗覺得意,當下笑道:「朕亦頗覺欣慰。」
「我還聽說,兵器研究院造出了一種叫火炮的火器,能發出雷鳴般的巨響,將很遠的磚牆轟為粉碎……」
「確有此事。」提到火炮,趙頊便不由得兩眼發光,精神大振,笑道:「朕打算在大宋每座重要的城池關塞,都裝備這種火炮。若能改造開封城牆,裝備上幾十門這樣的火炮,再在北面築幾座裝備火炮的堡壘,京師附近駐防禁軍,十二萬都是綽綽有餘。」
「嗯。」曹太后不置可否的應道,「大宋建都汴京,號稱四戰之地,無險可守。祖宗不得已方駐重兵於此,是以重兵為險。若那火炮當真有用,京師少駐一個兵,百姓就少一分轉運之累。」
「朕亦如是想。東南百姓最受累的,就是要把大量的物資千里轉運,送往京師。因此也浪費大量的國力……」興緻勃勃說著的趙頊忽停了下來,因為他驚訝的發現曹太后的眼中,其實並沒有喜悅與輕鬆,反倒有一種說不出的憂慮。「娘娘?你在擔心什麼?」
「我的確在擔心。」曹太后輕輕的嘆了口氣,「大宋眼前的國勢,按理說我應當欣慰,應當高興。但是想到這一切,我都明明感覺到,這一切都與石越有關。」
「石越?」
「是啊,一個讓活了幾十年的老太婆也看不懂的年輕人。」曹太后慢聲說道:「這幾日里,我老是做夢,夢到太祖、太宗皇帝託夢給石越……還夢到……」
「娘娘還夢到什麼?」
曹太后猶豫了一陣,終於說道:「還夢到昌王……以及王妃肚子里的那孩子……」
趙頊的身子恍如被什麼擊中,竟是徹底的愣住了。
「官家正當春秋鼎盛,有些話我本來不當說。但是自官家病了那場之後,我就總在擔心,擔心官家的身子。官家太過於勞累國事了……」曹太后搖了搖頭,「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擔心……」 「娘娘只管直說。祖孫之間,不必有顧忌。」趙頊差不多已經知道曹太后想要說什麼,可是他還想聽曹太后親口說出,因為這些事,天下間只怕除了曹太后,再無一人會和他提起,會跟他推心置腹,為他考慮,就連他的母親,只怕都不能。
「官家真是個好皇帝。」曹太后的聲音充滿了關切,「若是官家能平安無事,待到官家的兒子成人。那麼一切都是老太婆在杞人憂天。但若是有什麼萬一……那石越,在官家手下,是個千年難遇的能臣、賢臣,但在官家未成年的兒子朝中,就必然是個權臣;昌王,官家在,自然是賢王,但在官家未成年的兒子朝中,就難保不是個吳王、淮南王;再加上王妃肚子里的,還不知是個皇子還是公主,若真是一個小皇子……唉,若佣兒平平安安長大,或者皇后能生個嫡子,倒也罷了,否則,王妃之子,就是皇長子……」
趙頊默然無語,石越與趙顥,他自信已經安排好了對策,但是王妃之子,卻是他沒有想過的——畢竟,那也是自己的兒子!但是曹太后的擔憂,卻無疑在他心中增添了塊陰雲。當時嬰兒養大不易,縱然是皇家,也在所難免,何況宮闈之內……他有些不敢再想下去,卻又不能不想,最壞的情況自然是,萬一趙佣夭折,而他除了王妃之子以外再無子嗣,那麼支持趙顥的大臣,趙頊不用想也知道會佔絕大多數……而且,憑心而論,雖然趙頊很喜歡王妃,但是他現在並沒有半點要傳位給王妃肚子里的孩子的意思——雖然那也是他的兒子!
「這些事情,我畢竟是女流,不能代官家籌策,只是事先給官家提個醒。如今國家雖然欣欣向榮,但卻也是危機四伏。社稷之重,在於官家一身之安危。官家一定要好好愛惜自己;若是緩急之時,莫忘記司馬光、范純仁、王安石……」
「朕當謹記娘娘教誨。」趙頊眼眶微熱,感激的看著曹太后。
「那就好。」說了許多的話,曹太后已經略感疲倦,「官家能做個好皇帝,讓國家富強,百姓富足,替祖宗守住這份基業,我縱是死了,也無遺憾。我有點困了,官家出去告訴你母后她們,不必進來請安了。」
「是。」趙頊輕輕起身,親手替曹太后整了整被子,躡手躡腳的退出了寢宮。
五日之後。萬里晴空。
這一天,是狄詠陛辭遠赴陝西的日子,做為宗室的清河郡主,也被皇帝特許,隨夫前往陝西。狄詠的官職在外人眼中看來,十分的奇怪:昭武校尉、武經閣侍讀、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兼陝西房知事、兼權陝西安撫使司護衛都指揮使。而同往陝西的人,除了狄詠一家之外,還有狄詠挑選的幾十個班直侍衛,在他們光鮮的胄甲的外面,都套著一件絲羅緋色背心,背心上綉著一隻振翅張爪的惡雕!這件背心的圖案,清晰的告訴每一個人,背心的主人,是大宋皇帝的班直侍衛!
狄詠一行剛剛出了內城的鄭門,正浩浩蕩蕩欲從新鄭門出門。不料才走了數十步,便見到一個龐大的樂隊迎面而來。只見這個樂隊約有一二百人左右,中間有十六人抬了一面大鼓,一個大漢站在鼓架上擊鼓;以大鼓為中心,有數十名樂手各持樂器環繞,縱情鼓吹,哄托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最外圍則是許多妖冶嫵媚的妓女,在前面的,戴冠子穿花衫,是最普通的妓女;中間的,戴珠翠朵玉頭冠,穿銷金衫裙,或拿花斗鼓,或捧龍阮琴瑟,這是有名的青樓女子;最後的十多名妓女,騎著富麗堂皇的馬匹,配著銀鞍與珠寶勒帶,馬前還有一些身著錦衣的浪蕩公子牽馬,馬傍有手持青絹白扇的膏粱子弟扶持。而最顯眼的,則是大隊伍最前面五個壯漢打著的一面高達三丈的白色布牌——狄詠仰首望去,只見布牌上寫著:「江南十八家商號聯號酒坊,由高手酒匠,醞造一色上等甘蔗酒露,呈中欽賜名號『甘露酒』!」
狄詠在汴京已久,卻是從未見過這等稀罕事。看情形,分明是江南十八家商號聯號,在宣傳他們的「甘露酒」。他定睛瞅去,卻見旁邊還有一隊皂衣青年,還擔著好幾擔樣酒,沿街向圍觀的路人贈酒嘗新,還有一隊青衣青年,則在贈送點心。
狄詠停下來觀望,坐在馬車內的清河只聽到外間音樂四起,歡聲笑語不斷,卻不知道發生了何事,更不知馬車為何停了下來,當下忍不住掀開一角車簾,偷偷打量外面。她不能看到全貌,卻已經對眼前之景感到非常的好奇,正待叫了一個婆子過來悄悄詢問,那樂隊中的人已經看到了狄詠了一行,居然也不迴避,反倒歡天喜地的迎了上來。一個錦衣少年走到狄詠馬前,將右手舉起,叫了聲「停!」那些樂手們立時便停止了鼓吹,與街上的行人們一起,一齊靜靜的觀注著他與狄詠。
錦衣少年顯是認得眼中之人便是名聞天下的「人樣子」,向狄詠作了一揖,笑吟吟的說道:「今日是大宋三十六家大酒坊在開封府斗酒,不知是小人們幾世修來的福氣,竟然能碰上狄郡馬與清河郡主出行,小人斗膽,請郡馬爺與郡主賞臉,嘗嘗小號的甘露酒——郡馬爺作證,小號縱有千個膽子,也不敢犯上吹噓,小號之酒,實實是天子御筆賜名!若郡馬爺嘗了滿意,只要爺贊一個『好』字,小號即將美酒送至郡馬府,請郡馬細細品評;若爺以為不好,亦只要爺說一個『劣』字,小號立時掩了旗,息了鼓,不敢再在這汴京城裡張揚!」
狄詠聽這個錦衣少年的話,自信中帶著央求與狡黠,他先說了是皇帝親口稱讚並賜名的美酒,便是量定了狄詠不會說「劣」,又用美酒公然「賄賂」,只要他狄詠喝了這酒,贊了一個「好」字,不免又會成為他們宣傳的口實,想起要在一面三丈白布牌上寫上「狄郡馬親口品嘗讚譽」這樣的字跡,狄詠幾乎不由得打了個寒戰。但是人家笑臉軟語相求,他又不便拒絕,當下只得勉為其難,接過一杯酒來,放到嘴邊抿了一口,只覺入口香甜,不覺一口飲完,正要稱讚,便聽到一陣絲竹之聲從右邊的街道傳來,然後便有一個婦人大聲呼道:「郡馬爺且慢開口!」
狄詠轉眼望去,卻見是一個半老徐娘,穿紅著綠,手持團扇,一步三搖的走了過來。她身後的隊伍,大抵也如這江南十八家商號聯號酒坊的規模,不過卻沒有中年漢子,也沒有大鼓,是清一色的懷抱琵琶的女子與錦衣小廝。那隊伍前面,卻是一面三丈高的綠布牌,寫著「烈武王府祖傳秘技,釀造一色上等濃辣無比高酒,呈中第一。」
——這個牌子卻是非同小可,狄詠不由得心神一震。烈武王,便是高太后、高遵裕的先祖!宋代造酒賣酒,向來是官府壟斷,大部分是由官辦的酒庫釀酒出售給有許可證的商家,只有少數商家被許可自己釀酒出賣,但都要受到嚴格的檢查;直到開發湖廣,經營海外,甘蔗酒等蒸餾酒發明,酒禁稍弛,商人們可以購買許可證大規模釀酒,這才引起了官私酒坊在酒類市場的競爭。但是開放的一塊,卻主要是甘蔗酒與果子酒,傳統酒業,對於私人釀酒,縱得許可,官府也依然有嚴格的配額限制。似高家這樣的大世家,雖然府中莫不是自己釀酒,有些名酒還天下知名,但是卻是不可以亂賣的。何況,若是旁人家倒也罷了,最要緊的,卻是狄詠知道,高太后一向對家人要求十分嚴厲,絕不許高家子弟經商、干政,更不許高家子弟目無法紀的!似這麼樣的張揚顯擺,豈是高家的作風?!
正在沉吟間,那婦人卻已走近,朝著狄詠斂身一禮,笑道:「所謂貨比三家。還請郡馬爺也來嘗嘗當今太後娘家的好酒,再品評是哪家的酒更好,哪家的酒較劣不遲!」她說完,一面捧上一杯美酒遞給狄詠,一面還不忙丟個白眼給江南十八家商號的錦衣少年,顯然,話語中的咄咄逼人,是對他而發。
狄詠接過酒來,不由暗暗苦笑。眼下之事,表面上雖然只是兩家酒坊的競爭,但是若被人往深里追究,卻可以挖出無窮無盡的話柄來。這高太后家自然不能得罪,但是這江南十八家商號,又是好輕易得罪的么?別說唐家背後的石越,單單他們能把酒貢上宮廷,並且求得皇帝御筆賜名,這份能量,就不能小瞧了。更何況,這十八家商號,與自己的兄弟狄諮,只怕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繫……狄詠搖了搖頭,心中打定主意,決意兩邊均不得罪。當下捧起酒杯,仰脖喝下,方一入口,便覺奇辣無比,他沒喝慣這種酒,促不及防,竟連咳數聲,幾乎把一杯酒盡數嗆咳了出來。高家之酒,端的名不虛傳,果然「濃辣無比」,只是未免令人難以消受。他這一嗆不打緊,幾乎同時便聽到十八家商號那邊鼓樂齊鳴,人人歡欣鼓舞,那錦衣少年得意洋洋的高聲呼道:「呈中第一,不過如此。」
那婦人做夢也料想不到竟會有此變故,臉上不由青一陣白一陣,好不容易緩過神來,強作笑顏,揮著手中團扇向眾人高聲喊道:「烈武王府美酒,果然濃辣無比!」
但是狄詠將酒嗆出,卻是這御街上人所共見,誰又相信是狄詠這個名將之後會被一杯酒給辣住,都只道是這酒喝不得,「呈中第一」,不過是沾了高太后的面子,因此連這高家的樂隊免費派酒,都有人搖頭拒絕,眾人都爭先恐後的去品嘗江南十八商號的「甘露酒」去了……
狄詠暗暗叫苦不迭,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知道的說他是無意,不知道的卻定要疑他是故意。他回頭望了清河郡主的馬車一眼,便見那掀開的一角車簾中露出的眼睛中,也寫滿了無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