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推薦序
第4章 推薦序
馬伯庸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一直是廣受關注,卻又不太為人重視的話題。
作為一名作家,要有一枚責任之膽,將所觀察到的諸多現象及其本質,坦率地在作品里表達出來;作為一名父親,看到未成年人的困境時,還應該天然帶著一顆同理之心,對他們的遭遇有所理解與悲憫。
秦明兼具了這兩種身份,同時還多了一重職業身份,作為一名公安法醫,他還多具備一雙敏銳之眼,從專業角度予以剖析與解題,將一個個悲劇背後的潛在因素,一一提煉出來,揭示更具社會意義的議題。
責任之膽、同理之心、敏銳之眼,分別代表了一本好書的術、法、道三個層級。
當三者合而為一,即是這一本《白卷》的呈現。這本書標誌著秦明這三重身份的自我覺悟,也讓我們這些忠實讀者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壓力。因為秦明毫不留情地撕破了虛掩的帷幕薄紗,讓真實順著殘破的縫隙透射進來,吹徹入骨。
但這本書的價值,絕非僅僅讓我們見證現實,它還是夜半在客船上聽到的一聲悠揚鐘聲,帶著悲憫、帶著善意,讓我們在沉沉黑夜中聽到一絲救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