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紅樓之庶子無雙> 第96章 寧國爵位

第96章 寧國爵位

  第96章 寧國爵位

  「你們的條件是什麼?」賈琮冷靜地問道。


  賈敬終於抬起了眼皮子,一縷精光閃過,朝賈琮看過來。


  他雖自詡為方外之人,可賈家兩府之中的那些大事,他還是盡在掌控,干涉還是不干涉,都取決於他的心情。


  當然,他這些年,一味好道,別的事一概不管了。


  賈敬乃是乙卯科進士,《紅樓夢》中,他吃秘制的丹砂燒脹而死,死後還被追賜為五品之職,由此可見,宮中對他的眷顧。


  只可惜,「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這樣一個自私到冷血的人,兒女不放在心上,先輩的基業也全然不管,一心只顧自己得道飛升,最終落了個橫死的下場。


  「你以為的,我們的條件是什麼?」賈敬全然沒有想到,賈琮會問出這樣的話來。


  在他的眼裡,賈琮只是榮國公府長房的一個庶子,除非賈璉沒了,爵位才有可能到他的頭上,這還是未必。


  老太太還活著,若是賈璉沒了,依了老太太的性子,說不得要讓寶玉襲爵,這也不是沒有過先例。數年前,老太太就想這麼干,讓賈政襲爵,否則,今日的榮國府,不會出現這樣一個局面。


  賈琮這樣的孩子,聰明伶俐,不會不知道其中關隘,乍然聽聞自己可襲爵,不但沒有半分高興,還以為,他跟前有一個大坑,有人讓他往坑裡跳。


  「我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條件,但我知道,我這樣的人,爹不疼,祖母不愛,有那天大的好事,萬不會落到我的頭上,若真落下來了,我怕是沒命承受。」


  「伱是個明白人!」賈敬竟然生了一絲惜才之心,動了紅塵念頭,索性道,「你若是個沒才的,宮裡不知道你的名字,這等樣的事,自然落不到你的頭上。都說是因為熊弼臣要收你做徒弟,太上皇才生了要將爵位讓你襲的心思,依我看,並非如此。」


  賈琮安靜地聽著,心頭已經漸漸地有了一個輪廓。


  當年,大清入關前,皇太極病故,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彼此不休。眼看大好的形勢就要因這場內鬥而敗壞,兩方人馬偃旗息鼓,商量出了一個折中的法子,讓皇太極的九兒子福臨坐上了皇位,成為大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


  六歲登基,只當了十八年皇帝,卻也是稱祖之人。


  這一場聚眾淫亂事件中,皇上肯定是要趁機將擁護太上皇這一派的四王八公,狠狠打擊一番,而寧榮二府則要首當其衝,至不濟,也要虢奪寧國公府的爵位,以儆效尤。


  如果今日,要被虢奪爵位的是榮國公府,太上皇怕是不會出大力氣,但因為是寧國公府,賈敬又是他出家的替身,若爵位被虢奪,太上皇顏面何在?

  朝野中,眾人又會如何看待太上皇?

  只怕會覺得,太上皇垂垂老矣,手中權柄不保,連自己的親近都保不住,還能不倒戈?


  這顯然不是太上皇想要看到的局面,他要保住寧國公府。


  而偏偏這一次,朝中文臣也站在了皇帝這邊,並非顧銘臣等人與皇上聯手,而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賈家。


  若單隻有皇上一人,太上皇可以拿一個「孝道」來壓一壓,就如同哪怕戶部只有二十萬兩太倉銀,太上皇說要撥走,泰啟帝屁都不敢放一個。


  寧國公府的爵位要保住,太上皇只能做讓步。


  挑選一個讓兩宮都不反感的人襲爵,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賈琮成了最好的人選,他是榮國公的子孫,從根兒上講,是太上皇一派的人;他又與忠順王府交好,為皇帝所賞識;可以說,他算一個中間人。


  但中間人從來不是兩邊討好的人,往往是死得最快的炮灰。


  賈敬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孫之死,與眼前這個八歲的孩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就算有人告訴他,賈琮是害死賈珍父子的罪魁禍首,賈敬也不會相信。


  誰還會在意一個八歲孩子的能力呢?

  一個八歲的孩子,破壞力能有這麼大,一股腦兒將一干王公武勛全部裝進去,將朝堂之上攪得一灘渾水?

  到底是賈家的孩子,賈敬還指望著賈琮能夠一時孝心起來了,將那經文寫出來了給他,便決定好心提點兩句。


  「你是榮國公的孫子,往上數,與寧國公府也是一個祖宗出來的,你又是個聰明有才的,由你來承爵,是最好的人選。」


  賈敬道,「太上皇一心修道,皇上是個勵精圖治的,你在中間,若是換個人或許日子難熬,生死難料,但好在你年幼,做不得大事,倒也有幾年時間,往後的事往後再說吧!」


  賈敬並沒有給出足夠多的信息,但結合賈琮自己的分析總結,讓他心中大定,正如賈敬所說,他如今年幼,以後的事可以再謀划,若能從榮國公府脫離出去,於他而言,只此一條,便足以令他心動。


  他成了賈敬的嗣子,單看賈敬如何待賈珍的,「一概不管,放縱家人胡作非為」,一個事事不管的嗣父,不管對誰來說,都是一件足以吸引人的事了。


  最關鍵的是,他擺脫了榮國公府,頭頂上就沒有了婆婆。


  若非如此,哪怕他有朝一日能夠搞定賈赦,可賈赦沒了,還有邢氏,邢氏沒了,還有賈母,賈母沒了,還有賈政夫婦,他總不能把榮國公府一鍋端了。


  「也就是說,你們暫時沒有條件,選我,只是雙方妥協的結果?」


  「條件是什麼,暫時我也不知,將來如何,全憑你的造化了。」


  賈琮明白了,以後還會生出什麼事來,全在與兩宮之間的博弈,但只要賈敬不摻和其中來對付他,壓力就減輕了一半。


  賈琮不是忘恩負義之輩,若一個人恩怨不分,有損陰德,他道,「只要我在一日,寧國公府的爵位就在一日,你還有什麼要交代給我的,可以一併說清楚!」


  禍害了人家的子孫,還要承接人家的爵位,賈琮臉皮再厚,也還是會難為情。


  當然,要說清楚的是,賈珍父子的結局,完全是自取滅亡。


  為了一個金榮,一錯再錯,落到今日這樣的下場,也不知道賈珍泉下有知,會不會後悔?


  「你僅需記住,寧榮二府密不可分,若是一旦兩府之中,任何一方出了差池,賈氏一門在朝中的地位便會一落千丈。你承襲寧國公府爵位,須聽老祖宗的話,伺候好一府的老少爺們,不得驕枉!」


  「是!」賈琮答應下來,至於後面怎麼做,事到臨頭再審時度勢不遲。


  臨敬殿里,泰啟帝將忠順王召進宮來,連宋洪都不在一邊服侍,兄弟倆寒暄兩句,便步入正題。


  「賈珍在獄中被其子賈蓉砸死了,其子畏罪自殺,也算是省了朕好大一樁事。」泰啟帝鬆了一口氣。


  忠順王知道,最近,泰啟帝的壓力很大,太上皇那邊遲遲不鬆口,雖然有朝中文臣們幫腔支持,可「孝道」兩個字就能壓得皇上呼吸不暢。


  而「恩」是不能隨便施的,誰不知道,四王八公支持的是太上皇,這兩年,父子二人掰手腕,朝野都看在眼裡。


  這一局若是輸了,以後泰啟帝如何御臣治天下?

  而贏,也是太難了!


  要付出的代價也何其大!


  雙方對峙不能太久,時間越長,對朝局影響越不好。


  若是能夠有個台階下,於彼此雙方都有好處。


  「父皇那邊,可說了什麼?」忠順王心疼自己的皇兄,提起太上皇,就皺眉頭。


  泰啟帝看在眼裡,心頭也熨帖極了,好歹有個心疼他的人,道,「留住寧國公府的爵位,令賈琮出嗣寧國公府,二十萬兩太倉銀還回來,朕答應了!」


  忠順王聲音哽咽,「委屈皇兄了,為了這大順的江山,殫精竭慮,縱今日朝堂諸公不能理解皇上,將來青史之上,也必然會公正記下一筆。」


  泰啟帝見此,眼中也蘊含眼淚,「朕也可以做一萬事不管的皇帝,在後宮享樂,朝堂之事,能做就做,不能做,誰也管不著朕,可朕終究還是不忍心啊!」 「這是祖宗留下來的江山,不能壞在朕的手裡!」


  「前兒,臣弟聽說,戶部尚書提出要用雜物摺合俸祿,臣弟憂心不已。若果真如此,世人該如何說皇兄?朝臣們還如何用心辦事?有了這二十萬兩銀子,雖只能解此燃眉之急,好歹也不會太傷體面。」


  忠順王再次擔憂,「只,年後聖壽節,皇兄又去哪裡籌一筆銀子去?」


  今年一冬,兩京十一省,連江南都連下了兩場大雪,黃河以北,大雪綿綿不絕,天寒地凍,雪災下,坍塌了多少房屋,壓死了多少百姓,凍死了多少牲畜。


  若不能及時下發賑災銀子,安頓百姓,恢復生產,實難想象,屆時天下將會呈現怎樣一副亂象。


  餓殍遍野,民不聊生,京都之中,太上皇要大肆舉辦聖壽節,忠順王這做兒子的都忍不住腹誹,就不說天下百姓了。


  「你怎麼知道,太上皇為何會將二十萬兩撥過去的銀子還回來?說是為了民生國計,也不過是因為,趙咨璧才冒了天大的風險,從揚州運了五十萬兩銀子來。」


  忠順王倒抽了一口涼氣,他閉了閉眼,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泰啟帝雖然也覺得心裡堵得慌,他這兩年,連龍袍都沒有錢做,內帑幾無,後宮嬪妃們的胭脂水粉錢都發不下去了,原本按照慣例,皇帝登基,次年應當大選秀女,充斥後宮,因沒錢他把這一條也都蠲了。


  卻依舊於局勢無補。


  他雖比不上太祖和成祖,勤政愛民上,自認也不比一般的帝王差,無奈,朝政也好,民生也罷,全然無半點起色。


  都說天道酬勤,泰啟帝每想起,心若油煎,也不見上蒼體諒。


  「皇兄也別太著急了,治大國如烹小鮮,萬事也急不來。」忠順王也怕泰啟帝氣出個好歹來,不得不出言寬慰。


  「朕將林如海點為揚州巡鹽,時至今日,半點起色都沒有。才去了信,他那裡半兩銀子沒有,倒是趙咨璧轉眼送了五十兩銀子進京,朕如何睡得安穩?」


  「江南六省,上下官員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又事關天下賦稅,一丁點亂子都不能有。林如海雖出身勛貴,卻也只是一介書生,他的性格,皇兄最是知道不過,雖有魄力,可四面環敵,怕是投鼠忌器,才被捆住了手腳。」


  忠順王說這些,倒也不全是為林如海說話,也是為了安泰啟帝的心,道,「聽說,他才去了揚州,小兒夭折,夫人也轉瞬就去了,唯一的一個女兒,被送回了京中,想必也是存了破釜沉舟,身報君王之心。」


  「江南這一局該如何破?」泰啟帝愁道。


  忠順王想到的卻是林如海,他本是泰啟帝的伴讀,君臣相宜是一場佳話,如今,只怕是連命都要丟在江南了,泰啟帝卻依然對其不滿。


  伴君如伴虎,他是早就體會到了的,只是,他終究還是心疼皇兄,與林如海一般,存了為國報恩之心。


  「江南一局實在是不好破。倒是遼東那邊,努爾哈赤已經做大,皇兄,不可不防啊!」忠順王提醒道,「李謙原是榮國公手下的一員裨將,行軍打仗極有章法,也能勇猛殺敵,才被升任為遼東總兵,數年布防,必有章法,誰能料到,其子如此沒用!」


  短短時日,李浩蒲被努爾哈赤逼得步步後退,丟了撫順城以東諸堡,為金軍所佔。聽說金軍還有圖撫順之志,一旦撫順城丟,將會是震驚朝野的大事。


  而江南,雖眼下聖令不達,但無論如何,肉亂在鍋里。


  而金國卻早已不是疥廯之患,既然他們存了開疆擴土之志,就必然要有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這個道理,泰啟帝必然知道。


  好在,寧國公府聚眾淫亂一案,隨著賈珍父子的死,告一段落。


  泰啟帝如今施恩,將一應的罪名都按在賈珍父子的頭上,為其他的王公勛貴們開脫,小懲大誡,也有了名頭。


  聚眾淫亂還不至於被處死,了不起就是流放之罪,可賈珍父子死了,賈敬絕嗣,泰啟帝若還不肯放過,就顯得寡恩了。


  留住寧國公府的爵位就師出有名了。


  賈琮出嗣,一個八歲的孩子將來能不能長成人都要靠天意,又是泰啟帝器重之人,對太上皇和皇帝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人選,都有一個台階下。


  榮國公府,榮慶堂里,因天冷,賈母還沒有讓三春搬出來,依舊擠在一處住。


  此時,惜春的房裡,寶玉、黛玉和三春都在,只坐著默默不說話。


  賈珍父子死了的消息傳了回來,老太太落了一場淚,頭暈,請了大夫在調養身體,他們不好去那邊添亂,索性聚在一塊兒說說話。


  賈赦和賈璉依舊在外頭為寧國公府的爵位奔走,賈政在家裡養病,籌備東府那邊的喪事。


  即便如此,這幾日,家裡也不得安寧,尤其是東府那邊,不管是昔日寧公的嫡系還是庶出旁系,一股腦兒地往榮慶堂跑,為的是什麼,裡外的人,心知肚明。


  「橫豎不管是誰,將來出嗣,襲了那爵,都不與你相干,你還是在這邊過日子,也不必操心去。」探春大大咧咧地道。


  惜春從小兒就養在這邊,賈珍是她一母同胞的兄長,尤氏也是她的親嫂子,卻幾乎從不過問她。


  兄妹情分也有限,但那邊到底出了這麼大的事,兄弟姐妹們還是擔心惜春會難過,便聚了過來,寬慰她。


  「他們如何是他們的事,渾不與我相干。他們做下那樣的事來,若想帶累我,也是不能,大不了將來做姑子去,總有我一條出路。」惜春卻全然沒有把寧國公府那些事放在心上。


  黛玉笑道,「你才多大一點,成日里把做姑子放在嘴邊上說,你也不說,你侯門繡戶,守青燈古佛,我是想不出,你何時生出這樣的念頭!」


  她說著,輕輕搖螓首,只當惜春說了一句瘋話。


  正說著,外頭,賈環進來了,深吸一口鼻涕,咕嚕的響聲,打斷了眾人的話不說,頓時令寶玉和幾個姑娘一陣噁心。


  寶玉橫了他一眼,斜眼上下打量他一遍,「你那丫鬟婆子都死絕了?也不給你收拾乾淨,急匆匆地跑了來,像什麼體統?」


  賈門一種,當弟弟的一向怕兄長,賈環平日里也怕寶玉得要死,但今日,他得了一個天大的消息,迫不及待地跑了來,就是要看看寶玉的表現。


  「我聽說,東府那邊的爵位保住了,就急巴巴地跑來報喜,省得你們擔心!」賈環道。


  「誰擔心了?東府那邊爵位保住了,與我們什麼相干?」寶玉被賈環吸鼻涕的聲音噁心到了,正眼也不想瞧他。


  黛玉吃驚不已地朝寶玉看了一眼,怎麼也沒料到,他會說出這番話來,又見寶玉一張臉嫌棄不已的樣子,也就垂眸不語。


  探春心疼自己的胞弟,雖也很不喜歡,卻也不捨得這樣給他臉子瞧,再加上,寶玉這番話,著實也不該說,便順著他的話道,「珍大哥哥沒了,蓉兒也沒了,那邊的爵位保住了,必然是要選個人出嗣,也難怪這些日子,那些鑽營的人,往這邊跑!」


  榮慶堂里,老太太的頭疼得厲害,她不想見任何人,凡事族裡前來獻殷勤的,打聽消息的,一概都不許進來,身邊只有賴嬤嬤,王夫人和熙鳳幾個人親近的服侍。


  「他兩個這一沒了,皇上垂恩,能夠保住爵位,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賈母閉著眼睛道。


   多謝大家的票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