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614.第613章 蒙古方略

614.第613章 蒙古方略

  朱由校一聽他們這麼說,也不藏著掖著了,當即點頭承認。


  「確實如此,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現在遼東三股勢力,我大明、科爾沁與黃台吉等的建虜餘孽、再者就是察哈爾的林丹汗了。


  而林丹汗雖為蒙古共主,但因為其改信紅教,搞得在蒙古算是天怒人怨,聲望受損。他原本是想坐看我大明跟建虜鬥爭,其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一直憋了很長時間,見我大明大局已定才動手,想要出兵震懾科爾沁,樹立威望。只不過他打鷹反被鷹啄了,反倒被科爾沁打的大敗,現在聲望更加受損,因此更是要找回面子來。」


  朱由校的這麼一派分析,在場眾人紛紛點頭,現在遼東形勢很明了。正如皇帝所說,林丹汗如果不出兵討伐,那他手下部眾只會越來越不服他。


  「所以上月熊廷弼就送來題本,說他曾收到林丹汗的信件,希望我大明跟其一起出兵,再次征討科爾沁。只不過當時我大明在對付努爾哈赤,根本顧不上他。現在我大明解決建虜后,林丹汗肯定會再次來信,再次邀請我大明與察哈爾一同對科爾沁動兵。


  到時候我大明只要滿口答應,但按兵不動。坐視林丹汗與科爾沁兩相爭鬥,坐收漁翁之利。無論誰贏,我們只要對於剩餘一方即可。」


  中國歷代中原王朝,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他們心腹大患,一直沒有能很好的解決。


  哪怕大明開國之初,就想用武力解決蒙古問題,為此成祖朱棣不惜多次北伐,但最後都功敗垂成。最終還是讓蒙古勢大,導致了土木堡之變,使得大明整個勛貴體系遭到系統性地破壞。


  其後更不用說嘉靖年間的俺答汗幾次犯邊,一直到萬曆年間才最終得以平息。而大明為了抵禦蒙古入侵,更是形成了九邊軍鎮的防禦體系。


  這些軍鎮每年的餉銀不下數百萬來,糜費甚多,跟遼餉一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是大明財稅的一大花費。


  而即便如此,蒙古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雖然現在大明邊軍的實力是遠遠高於蒙古,但蒙古犯邊問題時常發生。


  所以朱由校一直想要改變這種情況。


  只不過之前建虜一直沒有解決,導致這個問題懸而未決。現在遼東已經平定,以後就可以謀划蒙古了。不然大明不拿下蒙古,等上幾十年後,准格爾部從西域崛起后一統西北,對大明來說絕對是有一個心腹大患。


  朱由校這個驅狼吞虎之計讓眾人聽得真真切切,眾人也很清楚,察哈爾跟科爾沁之間必有一戰,大明按兵不動,坐收漁翁之利是最好不過了。


  只不過葉向高、王在晉等人還是有些擔憂,於是兵部尚書王在晉緩緩站出來道:


  「陛下不可啊,自從俺答封貢以來,現在蒙古與大明和平互市,雖也有戰端,但完全不足為慮。但如果朝廷要實行此計,怕邊境安寧便會毀於一旦啊。」


  「王尚書說的是啊,林丹汗畢竟是蒙古之主,如果科爾沁與林丹汗爭鬥,如果科爾沁勝了,對我大明自然是極好。那個時候科爾沁就是蒙古其他部落的大敵,到時候我大明自可打著為林丹汗報仇的旗號,征伐科爾沁等部,其他蒙古部落哪怕有意見也不會說什麼的。


  但如果林丹汗大勝科爾沁,對我大明就是極壞。到時候我們再對林丹汗動手,那就是與整個蒙古諸部都會不滿,伺機對我們動手。到時候東至遼東,西至甘肅,恐怕都會再起戰端。」


  這時候,哪怕是吏部尚書趙南星也站出來反對。


  此話一出,孫慎行、孫承宗等人也都出言附和,在他們看來風險實在太大。剛剛解決建虜,大明著實不能再起戰端了。


  只不過朱由一聽他的話,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贊同起來。只見朱由校一拍手,對著趙南星說道:


  「愛卿說的甚是,大明坐山觀虎鬥,其實最好的結果就是林丹汗失敗,只要林丹汗一敗,蒙古必定大亂,我大明也有名頭出手了,到時候其他蒙古部族不僅不會反對,甚至還會贊成我等出兵。如此就是我大明收服蒙古最好的機會。」


  在朱由校的規劃中,就是要讓科爾沁、巴林部跟黃台吉等人當蒙古的攪屎棍,他們把蒙古這潭水攪的越渾濁,大明才越有機會從中摸魚。


  「陛下,您也說了,這是要林丹汗大敗才行。但林丹汗坐擁察哈爾諸部,勢力強勁。哪怕先前又被科爾沁所趁,但實力猶在。而科爾沁現在是眾叛親離,苟延殘喘,怎麼可能打贏林丹汗呢。」


  孫慎行對於皇帝這麼執著收服蒙古實在難以理解,在他看來蒙古都是一些化外之民,收服他們有什麼用。 如果在去年,他定會出言反對皇帝對蒙古動手。但現在西南、遼東平定,讓皇帝的威望大增,朝中諸臣再也不敢輕視、忤逆這個年輕的皇帝,哪怕是他也只能委婉勸諫。


  而朱由校一聽孫慎行的話,心中忍不住發笑,拍手道:


  「好,既然愛卿都這麼說了,那朕也不好說什麼了。這樣吧,朕就跟你們約定。如果林丹汗勝,那朕就不出兵,只是安撫翁吉刺特等部,重設朵顏三衛。


  但如果科爾沁贏了,那無論是為了清剿建虜餘孽,還是解決蒙古,我大明都要出兵,剿滅科爾沁,收服察哈爾殘部。」


  看著皇帝這般信誓旦旦,孫慎行等人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為好。不過見皇帝退讓了,他們也不好說什麼了,也紛紛點頭稱是,就把此事定了下來。


  聽到眾人同意,朱由校頓時鬆了一口氣。


  畢竟出兵蒙古,收攏其部的行為各位文臣看來,是最費力不討好的。每每皇帝提出此事以後,都會被聞言連聲反對,明武宗就是一個例子。


  這次要不是自己挾剿滅建虜、遼東大捷的威望,說不定在場眾人也不會同意的。


  不過在場眾人估計也在想此事就到此為止了,因為除了朱由校,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林丹汗會敗。不僅僅是他們,恐怕是所有蒙古諸部中都這麼想的。


  畢竟林丹汗是蒙古大汗,無論是實力、還是威望都比黃台吉高太多了。


  可是朱由校這個穿越者卻清楚的知道,這個林丹汗是一個銀槍蠟筆頭,外強中乾。


  歷史上被黃台吉打的抱頭鼠竄,直接被黃台吉率科爾沁諸部從察哈爾一路攆到了青海,最後客死他鄉,真的是把黃金家族的臉都丟盡了。


  因此朱由校內心可以斷定,哪怕現在林丹汗鑒於建虜被滅,敢對科爾沁出兵。但因為有黃台吉這個人在,其再次剿滅科爾沁行動也絕不會成功,而他這個賭約也絕對會勝利。


  「陛下,微臣還有一事想要陛下示下?」


  對蒙古的方略一定,朱由校心中大定,心情也好上了不少。只不過內閣首輔葉向高卻還有一個疑惑,朱由校當即擺手讓其說話。


  「陛下,不管對不對蒙古動手。現在翁吉刺特部都歸順了我大明,現在遼東戰事平定,但科爾沁的威脅猶在,翁吉刺特部也表示還要依附我大明。那我大明否正如陛下所言,如朵顏三衛之例,對其冊封呢。」


  朱由校聞言緩緩點頭,他當然是想還是按照朵顏三衛的例子冊封,但怎麼冊封管理,必須要進行改變才行。於是他緩緩起身,對著眾人鄭重其事道:


  「諸位愛卿,自我太祖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以來,我大明跟蒙古諸部一直兵戎相見,已有兩百餘年矣。為此成祖幾次北伐、英宗、武宗出兵征討,其後更是有九邊軍鎮防禦蒙古,但這些一直沒有解決蒙古問題,反倒是成了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原本朕也十分心憂,但翁吉刺特部歸順大明后,倒是讓朕看到收服蒙古的希望。而現在對翁吉刺特部如何,也給未來對待蒙古諸部有個先例可遵循。因為朕之前也想過此事,朕覺得可以如朵顏三衛之例冊封,但具體怎麼管理,不能如以前那般鬆散了。


  要對翁吉刺特部編訂其領地,冊封其台吉,每年給其賞銀,再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各部界限。再在其地界推行喇嘛教,規定蒙古部族家庭子嗣必須選其一去寺廟為僧,削弱勢力。同時大開貿易,招募其部眾為兵,朕再定期召見其台吉來京,使其時常歸順。」


  朱由校此話一出,哪怕是葉向高等人驚訝異常。


  他們可以肯定這些內容是皇帝想了很久的,並且裡面的內容有些是實行過的,但細細想來卻是很有可行性的。


  特別是其中推行喇嘛教,規定蒙古部族家庭子嗣必須選其一去寺廟為僧的計策,更是讓葉向高等人感到後背發涼。


  暗道皇帝這是赤裸裸的陽謀,因為據他所知,現在蒙古崇佛,寺廟供奉眾多,許多牧民就是喜歡送自己子嗣去當僧侶。這也是蒙古諸部現在戰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