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384章 百姓生計

第384章 百姓生計

  第384章 百姓生計

  前門大街人來人往,百貨雲集。


  「湯來嘍!」


  朱由校坐在攤位上,靜靜地看著小二樂呵呵笑著將一碗熱氣騰騰的魚湯端了上來,同時還有一份剛出鍋的炊餅也擺在了他的面前。


  「魚湯泡餅~還請客官慢用。」


  「掌柜的,我看你這魚湯貌似是海魚熬制的。這京城地界,河魚常見,海魚倒是不常見。」


  一旁的張昶見狀就要上前幫朱由校掰著餅子,朱由校直接擠眼擺手表示自己來。一邊掰著餅,將其放到魚湯內,一邊看著店內忙活的攤主拿出魚乾,過水洗凈後放到一個全新的鍋中熬煮,笑著問了起來。


  「客官好眼光呀,一般人可分不清楚什麼河魚跟海魚。不過海魚相比河魚更鮮嫩,熬煮的湯味也更醇鮮濃郁。」


  朱由校邊聽著邊端起碗來喝了一口湯,確實好喝。


  「味道確實不錯,很是鮮美。」


  朱由校環顧周圍,發現除了自己跟曹變蛟、左良玉等人以外,這個攤位的其他位置也三三兩兩坐滿了人。


  古代沒有味精,想要獲得鮮味最主要的便是熬制高湯或者熬煮魚湯中獲得。因此這種味道可以說是比較高級,這個商販熬制魚湯如此鮮美怪不得生意這麼好。


  「店家,我看這熬制魚湯可不容易。特別是海魚這種,更不易保存的東西。」


  那個店家肩披毛巾,汗珠顆顆滲掛在額鬢間,又仔細掌握著火候。聽到攤位上的錦衣公子詢問,就一邊抖摟著柴火,一邊扭頭說道:

  「客官,海魚確實難以保存。也只有一些大官們才會用專門的水車裝滿海水,從天津衛運到京城。就這還要考慮時間得日夜兼程,最多不超過兩天,不然魚就沒了活氣了。


  因此現在京城裡活魚難得,都是極貴的。不過我們這種熬煮魚湯,倒不用這麼貴的東西。自從開海以來,天津衛那邊人員雲集,許多人都自製漁船出海,每天捕的魚眾多呢。


  許多人怕浪費,就把魚腹部掏空,用鹽巴塗抹晒成魚乾,這樣就可以長時間保存運到京師來售賣。我的魚乾就是如此,雖然味道比活魚要差一些,但至少價格低廉的很,沒有那麼貴,實惠也味美,客官們吃好昂~」


  店家說罷又開始自顧自的忙活起來。


  朱由校聞言就望向攤位后牆壁上的一排排魚乾,心中也有些許欣慰。他至少看到了他所帶來的改變,朝廷開海后,沿海百姓至少有了一條生計之路,順天府百姓也至少有機會吃到魚。


  不管味道如何,魚蝦等水產類食物的蛋白質含量比其它肉食高兩倍,這也讓他們有一個相對於低廉的蛋白質的獲取途徑。


  「看來開海倒是一個善政啊。」


  朱由校一時也忍不住自賣自誇了起來。那個攤主一邊舀著魚湯,吩咐一旁的小二端到一個書生旁邊,一邊回過頭搓著手跟朱由校聊起天來。


  「那可不是,自從天津府設府開海后,許多人都去天津府討生活。或者出海商貿,或捕魚,或在那邊做生意,哪怕沒啥本事,只要有力氣也可以去那邊當腳夫。雖然辛苦但總歸是一條活路不是嘛。」


  「呵呵,看來掌柜的定有親戚去了那邊,不然定不會如此熟悉。」


  朱由校聞言,一邊撕著餅子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跟攤主聊起天來。但哪成想他話音剛落,旁邊一個話音響起。


  「沒有,他的日子可清閑多了,兩個兒子都甚是省事。大兒子去了通州,小兒子在一門心思科舉,每天都要去圖書館抄書。」


  朱由校循聲望去,就見一個頭髮斑白的老者也是如他一樣掰著餅子,笑著望著朱由校。 「張伯又取笑我了,我這日子忙的要死,何來清閑呢。主要是兩個娃兒都有事情做,倒也讓我省心不少。」


  朱由校見狀對著那個老者一揖,好奇的問道:

  「我早就聽說每日去圖書館的人數眾多,如果要進去的話怕不是要起的很早。」


  「那是,每日五更(三點到五點)就去了,不然根本進不去。現在許多人聽說圖書館藏有《永樂大典》,就專門過來抄書,圖書館那邊每日門庭若市熱鬧的很,想要看書的人反而進不去。」


  那個老者見眼前錦衣少年的詢問,當即解釋起來。不過那個攤主聞言卻搖搖頭,反駁道:


  「話可不能這麼說。陛下新建圖書館可是一大善政。


  我那小兒子就時常講其中的好處,每日排隊雖麻煩,但也至少免費看書,讓多少人拍手稱快。你現下說這般酸話那還不是因為你排隊排不上嘛。」


  那個老者見攤主這般挪逾他,立馬急了。


  「伱這人,我替你說好話,你反倒打一耙。」


  「呵呵,看來這個圖書館修建對了,但以後怕是要擴建,不然根本不行。不過我聽說攤主你的大兒子在通州,可是在運河碼頭?還是在火器作坊呢?」


  攤主見那老者生氣就想解釋,但那個老者見朱由校詢問,也不管那個攤主徑直故意搶著解釋起來。


  「當然是去火器作坊,那裡的工錢高。現在順天府誰不知道,天津衛、西山煤場、通州府都是生計之地。只要去了就可以找一份活,肯定餓不死。」


  那攤主見張伯耐心解釋,也賠笑起來。


  「呵呵,張伯說的是,我那個大兒子倒是可以吃苦,在通州朝廷的火器工坊求活,每日雖然勞累,但工錢還算不錯。


  只是他上次寫信給我,說想辭了這差事兒去遵化學鐵匠功夫。被我訓斥一番,這公家的差事好不容易幹上,豈能說丟就丟,再說學手藝哪有那麼容易。」


  朱由校一聽這話頓時有些啞言,只是在火器作坊打工有什麼用,學一分手藝比什麼都強。


  更何況根據之前徐光啟的提議,朝廷以後定會讓遵化鐵廠參與火器生產,以後鐵匠定是個好生計。


  想到這裡朱由校緩緩站起身來,曹變蛟等人見狀也紛紛站起身來。


  張昶見狀連忙掏出銀錢付賬,朱由校一邊望著攤主說道:

  「你這魚倒是鮮美,不過我還是建議定要讓你大兒子學一門鐵匠手藝,以後定有大用。」


  那個店家一邊伸手接過張昶遞過來的銀兩,一邊好奇問道:

  「這是為何?」


  朱由校呵呵一笑,對著他們一揖告別。


  「因為順天府三大生計之地,很快就要變成四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