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73章 欄場練兵

第73章 欄場練兵

  第73章 欄場練兵

  里草欄場,寒風凜冽,戰旗旌旌。


  朱由校正在與三十多人一起在欄場訓練,他對於練兵也僅僅限於後世軍訓,並不是十分了解,但他不懂,這個時代有人懂。


  他就嚴格按照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進行訓練,這也是當代最好的練兵手冊。


  所幸汪伯雨這次從四衛勇士營中選的都是身體健碩、精明強幹之人。他們也知道這是在皇帝面前露臉的好機會,對朱由校的話自然是言聽計從。


  朱由校先親自帶領他們在圍欄場跑步熱身,隨後讓他們站隊列齊,左轉右轉,隨後齊步行進跑步。


  這一番下來就有人開始吃不消了,跑著跑著隊伍就開始歪歪扭扭,要不是朱由校也咬牙堅持,眾人怕不是都要倒地休息了。


  不過也有三個人身體素質極好,表現也不錯,一番下來也沒有叫苦,反而還幫忙攙扶著周圍的人繼續前進。


  朱由校蠻有興趣看著這三人,隨後就讓三人報上自己的名字。


  「陛下,小的勇士營隊正黃得功」「小的勇士營什長周遇吉」「小的四衛營副哨孫應元」。


  哦,這三人他可是知道的,是明末京營中少有的英勇可嘉的戰將,特別是那個黃得功也是戰功卓著,在南明也掌管江北四鎮之一,四鎮中也只有他忠勇奉朝命。


  「汪伯雨眼光不錯,一下子就可以從京營中挑選出你們三個人,朕看你們剛才一番折騰下來也不覺得累,也不叫苦,還出手幫助周邊的人,朕深感欣慰,以後這三十多人就分為三隊,由你三人統轄,只聽朕一人命令,其餘人不要理會。」


  三人聞言大喜,連忙跪下謝恩,朱由校也擺擺手,讓他們整理好隊伍,休息一會兒,繼續訓練。


  接下來幾天,朱由校每日早上批完奏章就早早地趕到欄場,跟其一起訓練,下午時候如無大事,日講完也會過來,看看他們的進度。


  慢慢的也就能看出三人的帶隊風格了。


  黃得功此人粗獷、勇猛,沒有文化,對於隊中不聽話、跟不上節奏的的直接棍棒伺候,剛開始隊中還有人不服,但被黃得功狠狠地走了一頓后,瞬間老實了,他這隊訓練也跟上了,也沒人叫苦了。


  周遇吉此人嚴肅,不苟言笑,但做事認真,對隊中跟不上的會反覆講解,說其要領,並幫助隊員改進,這讓隊員對其心服口服。


  而孫應元此人性格好一些,不驕不躁,不會打罵隊員,而是跟他們打成一片,平日隊員有什麼幫助也會儘力幫忙照顧,除了差錯或者跟不上進度,總會耐心指點隊員的錯誤,讓其一一改正。


  幾天下來,雖訓練方式不同但三者隊伍都是井然有序,列隊、左轉右轉,齊步走、喊著口號齊步小跑時,儼然井然有序,讓朱由校甚是欣慰。


  按照預先設想,他不僅要練兵,還想從中選拔得力將領,讓其訓練好,下放到京營乃至邊軍中帶兵,這樣就方便自己掌握改革京營。


  所以訓練的時候,鳥銃、火炮、弓箭刀槍都要過一遍,特別是前兩者。


  現在看到這幾天效果不錯,於是就想著讓其上手鳥銃,按照戚繼光在薊北練兵時核定的裝備標準,鳥銃手所要拿的物資裝備甚多。 每名明盔一頂,甲一副,鞓帶一條,長刀一把,鳥銃一門,葯管三十個,鉛子袋一個,銃套一個,搠仗一根,錫鱉一個,葯管三十個,鉛子袋一個,銃套一個。


  備征火藥,每三錢為一出,備三百出。另備空葯六兩,通共六斤,鉛子三百個,火繩五根,每局鉛子模一副,椰瓢一個。


  這一番下來,行動起來也不是方便,平時邊軍訓練,剋扣甚多,這體量也就沒有那麼重了。現在朱由校練兵自然沒有剋扣一說,早就把這些裝備按照制式弄好,不敢有缺。當然第一次訓練也不是讓他們全部裝備上,多餘的火藥、火繩等就不用專門負重了。


  但即便如此,裝備起來也有些麻煩,得虧黃得功三人平時在京營中也是訓練的勤,鳥銃當然也知曉怎麼用,自己裝備明白后就幫助自己的隊員弄了起來,一番整裝后,都已穿戴整齊,列隊等候了。


  朱由校也不由分說,就讓三人出列,隨機點了孫應元試射看看,孫應元當即應了下來,黃得功和周遇吉也叫人準備標靶。


  只見孫應元熟練地拿出葯管,把它打開,這葯管是木製的,裡面甚裝著供鳥銃打放一次使用的火藥。將士作戰前就提前用藥管裝好火藥,作戰時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孫應元拿出葯管中的火藥,而後熟練敏捷地把火藥裝入銃中,隨即拿搠仗(長木棍)壓實,又取出一顆鉛丸,再用搠仗送入內。


  再打開火門,把錫鱉里的線葯倒進入,震一震使線葯進入線門(火門和槍膛聯通的孔),將火門關閉。把火繩點燃安到龍頭裡(扳機能控制的送火繩到火門的夾子)。


  準備好后,孫應元就再次打開火門,前手手肘架腰托銃,後手開火門,然後後手拿銃架住,一隻眼瞄準,后照星對準前照星對準目標,右手食指扣扳機,然後龍頭把火繩送到火門裡,。


  隨即槍身頂肩,槍口瞄準標靶,神情自若,引燃火繩,沒一會就聽見「彭」的一身,白眼冒起,標靶已被擊中。


  「好槍法!」


  朱由校看著孫應元一套流程下來,最後高中目標,也是讚賞不已,眾人也紛紛叫好。


  這時也有人把標靶拿了過來,這朱由校接過來一看,標靶已破小口,可見這鳥銃威力很大,最主要的是精準度比快槍高了不少。


  孫應元也看著標靶說道:


  「陛下,這鳥銃雖然快而准,對付蒙古韃子確實好用,但臣聽說建虜有精銳白甲巴牙喇,都身披雙甲,鳥銃亦不能破,非炮不可,小的建議可以軍器局研製重鳥銃,這樣鳥銃也可破甲。」


  朱由校聞言此建議自無不可,思索后就吩咐讓一旁的何寧記了下來,囑咐徐光啟試著去研製。


  看了孫應元的鳥銃槍法,讓他們三人指導三隊繼續訓練,現在只等鳥銃稍微熟練上手后,就要試著明初沐英發明的「三段擊」了。


   媳婦跟老人也陽了,今天可能一更,以後補上,實在抱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