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第32章 密折與啟行

第32章 密折與啟行

  第32章 密折與啟行


  其實朱由校也有別樣的想法。


  昨日孫承宗給他建言行海運與屯田一事確實讓他頗為心動。


  於是他昨晚回去后又找到了這封題本看了看,突然想到,在歷史上,因為遼瀋之戰失敗,在明年朝廷設立登萊巡撫,收濟遼東難民,接濟遼南,最後毛文龍設立的東江鎮也歸其節制,一直騷擾建虜後方,讓努爾哈赤等人煩不勝煩。


  朱由校對此來了興趣,心想現在可利用遼南屯田與海運的由頭設萊登巡撫一職,做兩手準備。


  如果明年遼瀋之戰失敗,便遵循歷史,利用萊登,接濟遼東,確保遼南不失,再造東江鎮。


  遼瀋之戰勝利了,就以此支點,輸送流民、糧草前往遼南,以供屯田,也可繼續以東江鎮為支點,借道朝鮮,侵擾建虜後方。


  從此想來,設置萊登巡撫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他才會堅持讓楊漣親自走一趟,讓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實情。


  皇帝這麼決定,楊漣也不好說什麼。


  說完此事後,朱由校給王安示意一下,王安隨即出去拿了一個帶鎖的黑色密匣跟一把鑰匙。


  「朕還有最後一件囑託,這是朕交給熊廷弼的東西,你親自交給他,讓他親啟。」


  這是朱由校學的後世密折制度。


  雍正年間,封疆大吏在上任前,皇帝會把他叫到跟前親自訓勉,並交給他一個密匣,密匣上有道鎖,而鑰匙則只有皇帝和拿匣子的大臣才有。


  大臣會不定期地將一些重要情況寫成摺子,不走正常的渠道,而是用這個匣子直接送給皇帝親拆御覽,皇帝有什麼指示意見,隨手用硃筆批於折后,然後再密封發還給原奏人,所有內容除君臣二人外界不得而知。


  朱由校也不想自己接受信息的渠道過於閉塞。


  以後如有大臣接受重任,他也會賜予密折之權,不是不信任內閣,只是多個渠道也是好的。


  楊漣看到此物,卻不知是什麼,心想大約皇帝給熊廷弼的密信,只是為何要用盒子放著,但不疑有他,接了過來。


  「朕的囑託你記著就行了。


  楊漣,先皇曾對朕囑咐說你這人『真忠君』,朕見之,也確實如此,當日移宮登基之時,伱所作為,朕是記在心裡,其後你在朝中屢有建言,朕也欣慰。


  擇其善者而從之,如果你是魏徵,朕也想當唐太宗,朕欲效法宣宗,但卻缺三楊,盡心用事,朕是看在眼裡的。」


  對於楊漣這等人,按照層次需求理論,他已超越了低層次需求,現在需要的是尊重跟自我實現等高層次需求。


  而這恰恰是朱由校這個皇帝能夠提供的,他也對楊漣感觀較好,自然何樂而不為呢。


  「臣謝陛下信任,臣自當肝腦塗地,以謝君恩。」楊漣聽話十分激動,立馬把把密匣放下,跪下哭謝道。


  「好了,好了,起來吧,這次朕就不賞賜你什麼了,等你回來,朕就把你的官往上挪一挪。


  就這樣吧,你下去吧,好好準備,朕等你奏報。」


  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王安把他扶起來。


  楊漣自然是千恩萬謝,拜謝出宮去了。


  而朱由校就繼續看了看題本,待中午用完膳,休息了會,繼續前往文華殿聽日講。


  今天日講官是翰林院侍讀丁紹軾,應朱由校的要求,讓他講的是明孝宗弘治年間編撰的《大明會典》,這本書對明朝各行政機構的建置沿革及所掌職事有詳細的記錄。


  丁紹軾也學究過人,做足了功課,對各部門的歷史沿革多有涉獵,讓朱由校也對一些部門的設置與情況有初步了解,受益良多。


  等上完日講,他拜謝老師按照慣例,去後宮苑散步休息,隨後繼續看題本了。


  ······

  第二天一早,楊漣準備妥當,便前往戶部與戶部官員交接餉銀,遼餉押送本就是戶部專人負責,走的是驛路,每日走的里程都有規定,不能多走也不能少走。 「噔噔」「噔噔」


  此時錦衣衛指揮同知楊一善帶人騎馬趕來了。


  見楊漣在此,楊一善起身下馬,向楊漣作揖。


  「楊大人,久仰大名,此次出巡遼東,皇上特派我等護送餉銀跟大人您,路上如有冒昧,還請大人海涵。」


  楊一善此人為人老成,昨晚駱思恭就交代楊漣是東林人士,又深受皇帝重用,因此路上要儘力照顧,不能有什麼閃失。


  楊漣雖然不喜這些廠衛,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也拱手應付道:


  「不敢當,一路上還要麻煩楊大人。」


  楊一善知道文官對他們的態度,自然也不會跟楊漣計較。


  「都是為皇上辦差,自然盡心竭力。」


  楊漣點頭稱是,也不多費口舌,與戶部官吏開始交接手續。


  楊一善便在旁邊等候,突然遠處一個錦衣衛小旗官騎馬趕來,隨後下馬走到楊一善旁邊。


  「他們都出發了?」


  「是的,同知大人,左守雲他們三十人今早已從朝陽門出發,日行八十里,大半月即可到瀋陽。」


  「知道了。」


  錦衣衛主要任務是在遼東查補間諜,刺探情報,護送餉銀只是次要。


  因此楊一善就先行讓錦衣衛百戶左守雲等人先行出發,在遼東瀋陽、遼陽各地設立據點,刺探情報,發展線人,等他們後續趕到瀋陽后,即刻開展工作。


  見他們出發,楊一善也就放心了。


  沒過多久,楊漣這邊也與戶部官吏交接完畢,準備出發,楊一善也安排人進隊,四散隨行。


  在明代,只有四品以上官員出行才能坐轎(武勛除外,他們必須騎馬),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員只能騎馬,不許坐轎。


  楊漣已經升為左副都御史,正三品,自然有資格坐轎,出行有人拿著紅浮屠頂的傘蓋在前開道。


  但他也不想與餉銀坐轎隨行。想了一下,他派人找來楊一善。


  「楊大人,昨日陛下特意囑咐我,要將去往遼陽路上的實況要詳細彙報,我想如隨餉銀趕路,每到一地,排場較大,來往過多,不好了解實情。


  因此我想請楊大人與餉銀隨行,我帶兩三人前方趕路,提前了解實況,不知您意下如何?」


  楊漣詢問道。


  楊一善一聽,先覺得不不妥,畢竟皇上囑託他們照顧楊漣的安全,萬一楊漣出事,那他可承擔不起,但細想一下,覺得楊漣身上有皇上的囑託,如果執意要做,自己定阻止不了,反而讓楊漣不快。


  於是沉思片刻道:


  「楊相公身負皇命,我不敢不從,不過我也受命保護相公,這樣如何,我派三名錦衣衛好手與您隨行,護衛安全,不然您有什麼閃失,我可擔待不起。」


  楊漣想了下,也覺得可以。


  楊一善選了三名錦衣衛好手與楊漣,讓楊漣等人騎馬先行。


   求推薦票,求追讀,求收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